王歌
摘 要:滩羊作为国家“地方良种”在宁夏地区经过上百年的选育逐渐定型,与之相伴而生的滩羊“二毛皮”鞣制技艺也已传承百年之久,其鞣制技艺的产生和发展是宁夏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共同选择的结果,并与该地历史文化、民俗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生态环境、滩羊的饲养选育以及二毛皮鞣制技艺的产生与发展之间是相互建构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地的文化基底和人们的生计方式。生活在这里的皮匠家族不仅代代传承着这项手艺,也传承着这片土地所赋予的本土生态知识,并接受不同时代生产、生活、审美需求的汰选流传至今,成为一项地域性与民族性兼具的手工技艺。传承中表现出生计方式与自然生态的协作与适应,承载着巨大的社会文化价值,并深藏在普通百姓中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生态环境;宁夏;滩羊;二毛皮鞣制技艺
中图分类号:C9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9)05-0008-07
宁夏地区西北以山为固,东南以河为险,水草丰美,蒋湘南曾在《西征述》中赞扬“宁夏水利、盐池,壤沃人满,远近郊村林骊连,不与江淮”[1]。1038年李元昊建大夏国,定都兴庆府(今银川市),《西夏书事校正》叙:“夏国所产……毡、毯,用之不尽,必以其余与其他国交易。”[2]一度有“畜牧甲天下”之称。明朝的建立及对这里的直接管辖,结束了宁夏断断续续几百年的战乱,开始了明、清两代600年来本地区相对稳定发展的新纪元[3],相继,当地人口、农业、畜牧业、商业等都陆续得到发展。回族是宁夏各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当地发达的畜牧业多由回族经营,史称“宁夏土人善畜牧,以耕猎为事,孶蓄牲畜”[4]10。
“川区依靠优越的水利灌溉条件,以经营农业为主,在山区以畜牧业为主”[5]。这堪比“江淮”的水土,加上当地人民辛勤的饲养选育,使得滩羊在这块土地上不断发育定型,繁衍后代,成为独具宁夏地区特色的地方良种。滩羊的出现“据考证与推断已约有200-300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宁夏及其毗邻的甘肃、陕西、内蒙古等地,现有150-170万只,其中宁夏占110-120万”[6],由此可知宁夏自古就是滩羊的主产区。二毛皮是滩羊皮张之最,《朔方道志》载:“裘、羊皮、狐皮皆可作裘,而洪广之羊皮最胜,俗称‘滩皮。”[7]这是滩羊皮见著于史料的首次记载,将滩羊皮与狐皮相提并论,可见人们对其的重视。公元1780年《宁夏府志》载,“香山之羊皮”与“夏朔之稻,灵之盐,宁安之枸杞”并列为宁夏当时“最富著”的四大物产[8],香山之羊皮就是指具有长毛麦穟花的滩羊二毛皮,素有宁夏“白宝”的美誉。二毛皮具有毛股多弯、花穗美观、光泽洁白、轻便结实、被毛不擀毡①①擀毡:蓬松的绒毛、头发等结成片状。 等特点为其他裘皮所不及,而这些优点都是由于宁夏特殊的自然生态条件及滩羊自身的特殊性状决定的。
一、自然生态条件
地理位置决定水热条件基本状态的同时,又营造出了地域间的差异性。宁夏处于农牧交界地带,资料显示“1934年时,宁夏地区总面积302451平方公里,其中牧地面积24196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0%”[9],这为当地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天然的优势,同时农业的发展及水利工程的兴修为宁夏的畜牧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形成了平原以农业为主,山区兼营畜牧的经济结构。回族分布各地,充分利用各地优质的放牧条件不断发展畜牧业,固原地区草木繁茂,“山深草丰,本游牧所”[10];宁夏南部化平厅一带的回族充分利用荒山牧养“牲口牛羊”[11],使得寧夏成为畜牧业发达地区,中卫魏锁井,“日可饮羊数千”[12]99,“中卫、灵州、平罗,地近边,畜牧之利尤广”[12]114,出产大量的皮毛和畜牧产品。《陇右纪实录》记载,1929年(民国十八年)几乎“无家不畜,无家不牧”[13]。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发达的畜牧业推动滩羊的发育定型,以下即从滩羊生存的适应条件及二毛皮特征,如:皮板、毛股、花穗类型等方面进一步描述。
作为主要产区的宁夏中部地区具有其他地方所不具备的地理生态状况。该地区海拔1000米-2000米,地势由北向南逐渐升高。区域内大体上属于半干旱的草原气候向干旱的荒漠气候过渡型地带,年均降水量约220毫米;气候干燥,日照时间长,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昼夜温差大。这样夏季炎热少雨的气候,正好适宜体高胸窄,散热能力强的滩羊。同时,宁夏地区地质多为荒漠草原,盐渍土、灰钙土普遍,土层薄且干燥,矿物质含量较多,盐碱度高;产区植被多为灌木草丛等耐旱植物,稀疏低矮,但蛋白质丰富,饲用价值较高。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沈长江和邸醒民对宁夏中部的滩羊主产区生态状况与滩羊品种形成之间的相关性做了具体的分析,如表1所示。
参看图表数据可知:二毛皮的主要特征与气温高低呈现较强正相关,而年降水量丰稀与其性状呈现负相关,即年降水量越丰沛,二毛裘皮的质量反而随之下降;杂类草在草群中所占比重的高低与二毛裘皮质量优劣(除肩部毛股弯曲数外)有关;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优良花穗分布面积越大;分析得出,暖温型而较干旱的气候条件对形成二毛皮性状具有重要影响,而同时具备以上气候、地理、植被、土壤条件的荒漠草原是滩羊保持二毛裘皮性状的理想植被生态类型。携带这些地理信息的种子,配合人们的生产活动,使得需要同一环境属性的动物生存在特定的区域,自成系统,而且不同环境属性的动物与“选择在各自适宜的环境地带生长,彼此间清楚地构成了各自的分布空间”[14]。
气温高低对羊毛质量有直接影响,气温过高将会减少毛股中的绒毛含量,降低皮张的保暖性,“……气温高羊毛纤维细,无髓毛(即绒毛)含量低,这就有利于毛细,绒毛含量中等的串子花型花穗裘皮的生成;相反,海拔高、气温低、羊毛纤维粗、绒毛含量高,则会失去二毛裘皮花穗的特性”,失去弯曲的毛股花案。另外,降水量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降水量的多少对于空气干燥度有很大影响,……水多反而……致裘皮花穗缺乏光泽”。水质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宁夏地区优质裘皮产地多与含有如此矿物质水的地区分布吻合。还有一个重要条件,即宁夏地区“牧草生长季节短,……适合羊群放牧。尤其是强烈的季节营养不平衡,这恰恰是二毛裘皮羊所需要的饲料营养条件,否则将导致裘皮花穗散乱”[15]。“可见,滩羊的生态环境因子对滩羊的影响,不是彼此孤立发生作用,而是以整体合成效应或各因子的互补效应而发挥作用的”[6]39。因此宁夏境内贺兰山山麓及中卫香山一带凭借其优势的气候条件,形成优质的二毛裘皮羊产区。
滩羊二毛皮性状特征与其生存环境间存在密切的依存关系,具有鲜明的地域限制性,历史上滩羊先后引入云南、黑龙江等地,在经过一二代发育后,裘皮性状发生不同程度的消失。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滩羊“相继往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引种,分布到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除与宁夏毗邻的地区及山西晋北地区效果较好外,其他几无成功之处”。可知“该品种的生态适应幅度较小,尽管它们对不良的生态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但对超出其适应幅度的新的生态环境具有严格的选择性”。滩羊品种或裘皮品质在宁夏地区适宜的光照及水分条件下,“保持着小群闭锁的繁殖方式”[6]35-36,演化形成独特的轻裘特征,是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及人工选育适应的结果,也解释了滩羊这一“窄生态适应性”绵阳品种只在宁夏中部为主地区生存繁衍,而在其他地区引种失败,二毛皮性状逐渐消失的原因。
二、滩羊二毛皮性状特征
滩羊羔初生时,头、尾部和四肢都长有波浪形的结实毛股,随着日龄的增长和绒毛的增多,毛股逐渐变长变粗,花穗更加紧实美观,到1月龄左右宰剥的毛皮称为“二毛皮”。其毛质优良,毛股长而弯曲,毛纤维均匀细软,两型毛含量高,呈毛辫状结构,同时光泽悦目、花案清晰、皮板轻便保暖结实,故称“轻裘”,是其他绵羊类裘皮所难以同时兼具的。其皮毛性状的形成离不开宁夏中部平原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显示出皮板、毛股、花穗类型等方面的特色。
1.色白。“滩羊除头部有黑色或褐色斑块外,体躯均为纯白色。二毛时期的毛纤维雪白光润”[16],色泽悦目,晶莹剔透,是宁夏五宝中的“白宝”。
2.质轻。出生35天左右的滩羊,皮板薄且毛细柔软,被毛结构为二层被毛,分为有髓毛和无髓毛(即绒毛)。“毛纤维中有髓毛平均细度为266±767微米,无髓毛为1737±436微米”[17];“厚度均匀,致密结实,皮板面积平均2029平方厘米,鲜皮重084公斤,干皮厚度05-09毫米”[18]。
3.形弯。“九道弯”是其独有的生物学特征。初生羔羊毛股紧实、花案清晰,毛股自然长度5厘米,弯曲数6个以上;二毛羔羊“全身毛股有波浪形弯曲,弯曲占毛股的2/3或3/4,30天左右时毛股自然长度8厘米以上”[19],毛色洁白、光泽悦目。
4.性暖。自古人们就学会利用动物毛皮御寒,所谓“食肉着皮”,滩羊皮毛长且舒适,制作而成的衣料温暖舒适。羊毛自身具有“遇冷放热,干燥吸热”的特点,且裘皮粗绒毛的比例是决定裘皮保暖性的重要条件,绒毛少则保暖性差,绒毛多保暖性好;旦若过多,容易擀毡,同样失去保暖性能。优质的滩羊二毛裘皮具有恰当的粗绒毛比例,保暖性能极强且不易擀毡。
5.视美。滩羊毛要由无髓毛、有髓毛和两型毛组成,根据不同类型毛所占比例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花纹图案,经过处理过后的二毛皮毛穗自然下垂,宛如平湖涟漪,轻盈动人,制成衣料色调明快,别具特色。二毛皮毛穗依据花穗类型可以分为串子花、小串子花(民间俗称“绿豆丝”)、软大花和不规则花型(常见有“卧花”“核桃花”“蒜瓣花”等),其中,以串子花、小串子花享有最高价,人们多喜爱串子花。串子花毛股弯曲数较多,弧度均匀“毛股卷曲数在5-7个(最多可达9个),弯曲部占毛股全长2/3-3/4的毛纤维”,呈波浪形弯曲排列在同一水平面上;软大花弯曲弧度较大,且花穗下部绒毛含量高,保暖性好,且每个毛股上有4-6个弯曲,弯曲部占毛股全长1/2-2/3之间的毛纤维。受小尾寒羊等外来品种的较大冲击影响,串子花花案逐渐减少,如今视软大花为贵。
二毛皮是滩羊的主要产品,其皮毛性状受到当地生态环境影响,显现出洁白、美观、保暖、轻便、耐用的优势特征。独特的波浪形弯曲花穗图案成为区域特色元素,相关产品带有浓厚的地方风味。
三、滩羊二毛皮民间鞣制技艺
皮毛及其制品的出现与发展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墨子·辞过》中提到“古之民,未知为衣服时,衣皮带茭”[20],《后汉书·舆服》载:“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皮”[21],可见皮毛的使用在人类发展历史上非常久远。《民国盐池县志》载“……每年出产羊皮,运销京、津、沪、汉等地。毛之产量,秋、夏两季,……。皮分老皮、羔皮两种。老皮,每年秋、冬两季,所屠宰老羊之皮约数千张。……每年所产皮毛足能维持全县人民生计,生产易而谋生不感困难也。……此外,尚有畜养牛马驼驴者,多为附带,不依以为生,而不如羊之重视也”[22]。资料记载表明羊在宁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回族是宁夏人口构成的重要部分,“在回民聚居地区,有整个村寨专营或兼营皮毛、皮革加工业的”[23],可见皮毛的鞣制已成为增加民众收入的重要来源,甚至是重要的生计方式之一。
宁夏民间滩羊二毛皮鞣制技艺充分利用本土知识精华,是民族智慧的结晶。至今还可以在中卫、青铜峡、同心、盐池、灵武等地的皮毛作坊里见到传统工艺鞣制滩羊二毛皮。加工过后的滩羊裘皮洁白顺滑,具有轻裘的实用功能,还美丽端庄兼具审美功能,更成为皮毛加工、贸易行业的宠儿,其产品多是日常用品,如:坎肩、围巾、手套、帽子、被褥等,随着时代发展也有一些新产品,如脚垫、汽车坐垫等。百年流传下来的民间技艺不仅兼具民族和地域特色,更成为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当地人脑海中磨灭不去的民族记忆。笔者深入跟随当地皮毛匠学习滩羊二毛皮民间鞣制技艺,并将鞣制过程归纳总结为准备生皮、“熟皮子”、整理除杂、裁剪缝制和美化成品5个主要阶段,现做一全面考察。
1.准备生皮
滩羊二毛皮加工的第一步,皮毛原料储备并整理,这一阶段先后又包括如下8个步骤:
皮张面积、皮板厚度、毛股弯曲数等都是收购皮张的标准,日龄35天左右的滩羊,其二毛皮质量最优。收购回来的二毛皮先用竹质“打皮条”将板结在一起的毛辫打散,即做打灰处理,同时除去脖子部位的红色血渍和尾部的黄色粪迹。将初步去污去渍的滩羊生皮进行晾晒。随后将含碱量较高的黄泥土打散,洒在皮板上,碱与皮板上的油脂反應后,皮板上的油脂脱落,起到吸油、清洁的作用,民间称为“拔油”处理。抖掉生皮板上的黄土,用“杀剪”将毛股剪齐,行话称“生杀”。再用铁铲铲去皮板上残留的油脂和残肉,同时伸展皮板,防止熟皮时出现“脂肪皮”。将除去污垢的二毛皮放在加入一定分量皂角粉和硝的大水缸中浸泡6-8小时,浸泡过程中皮匠要用脚不停翻踩,俗称“踏皂”,再用流动的清水洗净皮张上的皂角粉、硝、污渍和余肉,因此多在河里完成。将清洗干净的皮张放在阴凉处,毛辫朝外晾置在绳子上约1个小时左右,以毛辫中无积水为准。这一系列准备就绪后才进入熟皮的阶段。
详细考察宁夏地区民间滩羊二毛皮鞣制技艺发现,整个过程需34道工序,且多次反复。这其中,“硝”几乎伴随了整个鞣制过程,硝的主要用途是防止湿皮发热、保持恒温,稳固毛根、防止出现“臭脱”③③“臭脱”:若生皮油脂去除不干净,待生皮遇水后会发热继而发酵,这不仅会导致皮毛发臭而且毛股会自动脱落,这种现象称为“臭脱”。 现象。可见“硝”的使用与清洁关乎皮张鞣制的成败。
硝也是盐,与盐相伴而生,通常在地下矿产中这两种物质是同时存在的,盐不是到处都有,它是由特定的地质条件而产生的,所以又有海盐、池盐和矿鹽之分。宁夏地区多盐渍土地,盐水蕴藏地下,春夏水涨,秋后水落,经风吹日晒便成碎粒盐面,是盛产池盐的地区。盐湖春泛盐,秋泛硝,千百年来自然生长,人们用锹、耙等工具揽积成堆即可使用。史册记载宁夏卫(今宁夏银川市)“大盐池在卫城北四百十里,小盐池在卫城东南二百七十里。其盐皆不假人力,自然凝结”[4]3。明代宁夏卫既有卫北大盐池、卫北小盐池、红盐池、长盐池、定州小盐池、灵州大盐池、惠安堡小盐池7个[25]。据史载,宁夏后卫(今宁夏盐池县)“花马池,在卫城西……池周回四十里,与马槽、孛罗、滥泥、锅底等池相近。……天池,在卫西。……又,红柳池在卫东南,……又有石沟池在其西、莲花池在其东,相近者又有东小池与马槽等池,俱产盐、硝”[26],资料可知宁夏后卫有大小盐池10余个。可见,受当地地理环境因素影响,宁夏地区盐湖遍布,这为滩羊二毛皮鞣制技艺得以在民间发展和传承提供了天然鞣制原料供应的便利,成为该技艺在宁夏地区传承发展的天然优势。
四、总结
地理位置直接决定区域的自然地理面貌,造就了符合自然环境的农业、畜牧业及物产。宁夏深居西北内陆高原,区域内自然生态环境使农垦条件受到一定程度限制,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自然基础,形成了水草丰美、盐湖遍布、粮食富足,牛羊成群,壤沃人满的农牧交替地带,农业与畜牧业相互协作发展。滩羊是宁夏地区特色裘皮羊品种,原起源于蒙古羊种,受当地独特生态条件影响和劳动人民长期定向选育的共同作用,在宁夏繁育定型。历史上围绕滩羊这一特色畜牧资源,宁夏地区的畜牧业、屠宰业不断发展,并陆续出现手工业、制革业及皮毛贸易和商业,这一过程中又衍生出“脚店”“行店”①①“脚店”“行店”:都是为运送皮毛的客商提供歇息和货物存放的服务性行业。 等新兴服务行业,促进该地区的繁荣发展。历史上,二毛皮鞣制作坊、工厂规模不等,多集中在宁夏中部平原,依托于滩羊饲养区域和盐湖,获得原料优势,“不少回族家庭专门从事皮毛加工生产,……,从业人数很多,技艺精湛,形成了收购、贩运、加工、销售的经营体系,有相当大的生产规模,皮毛加工是使许多回族农民脱贫致富的行业”[27]可见,独特生态环境影响着某一地区的人口聚集、家庭生计方式及文化记忆,互相构建形成一个“文化生态链条”。
扎根于基层社会的民间文化建构了基础雄厚的大众文化底蕴,蕴含着深厚的环境要素与文化因子,并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表征,特定的文化在对应生态环境时,展现出高度的适应性。皮毛鞣制技艺历史悠久,不断演进,宁夏地区不仅拥有以羊只、羊毛、羊皮为代表的丰富自然畜产资源,且储备着推进畜牧产品生产和交换的独特人文资源,各民族经济形态和生活方式的迥异使这里形成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交往圈”。滩羊二毛皮鞣制技艺在吸收传统皮毛鞣制技艺的基础上,结合民族特色及本土知识,不断发展创新,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地域色彩浓郁的鞣制工艺,是自然选择和文化选择共同作用下留存的地域精华。地处西北的宁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民间手工技艺文化,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传承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单单是一门“手艺活”,更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记忆,承载着一块土地的自然精粹、一个民族的精神食粮和一片地区的历史变革,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域文化和本土知识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 任清.唐宋明清文集·第2辑·清人文集-西征述[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1340.
[2] 吴广成.西夏书事校正[M].卷二十.龚世俊等校正.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233.
[3] 高树榆.宁夏方志述略[M].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5:15.
[4] 李贤.明一统志(第一册,卷37)[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10.
[5] 马寿千.清代同治年间的宁夏回族起义——兼论对马化龙的评价[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0(4):35-41
[6] 沈长江,邸醒民.滩羊品种资源生态地理特征及其应用[J].自然资源,1979(1).
[7] 冯福祥,王之臣.朔方道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
[8] 吴坚.中国西北文献集书编集委员会编·中国西北文献集书·第一辑[M].甘肃:兰州古籍书店,1990:251.
[9] 顾少白.甘宁青三省羊毛之生产[J].中农月刊,1941(4).
[10]王学伊.固原州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438.
[11]西北大学历史系民族研究室.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资料初稿[C].中国军事科学院战理部三处,1979:430.
[12]张金城.乾隆宁夏府志[M].陈明猷,点校.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
[13]彭甲英.陇右纪实录·卷8[M].清宣统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
[14]韩茂莉.中国历史农业地理(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
[15]李缉光.宁夏地区发展二毛裘皮羊的条件和区域(1)[J].宁夏农林科技,1964(7):2-4.
[16]康晓龙.基因转录组学滩羊卷曲被毛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