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合唱训练方法探究

2019-12-27 21:32:23◎耿
文化产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长音音准合唱团

◎耿 斌

(如东县文化馆 江苏 南通 226400)

群众合唱艺术是一种被人们广泛接触和接受的音乐表现形式,是群众自发组织的一种娱乐活动。群众合唱活动不仅能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加强他们的集体意识,还可以推动我国社会文化的建设,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合唱艺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活动形式,人们追求的精神层次越来越高,不断促进着群众合唱的发展。与此同时,合唱中的问题不断凸显,这就要求群众文化工作者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群众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掌握合唱技巧,还要听从安排,这不仅能提高群众的音乐素养,还能激发群众对合唱的热情。合唱是集体活动,长期的参与可以让每个人都有所收获,不仅是唱歌方面,更重要的是生活方面,提高参与者的道德水平,加快国民素质建设的步伐。

一、群众合唱存在的问题

(一)发声问题

南通市合唱团团员普遍存在发声问题。究其原因,合唱团成员尚未领悟到合唱的共性,即参与合唱的成员在气深、高位、直声这三方面的结合效果达不到既定标准。这与合唱团成员年龄、性别比例有直接关系。若合唱团成员的发声训练工作不到位,那日后合唱团表演成绩将长时间得不到提高。

(二)气息问题

南通市合唱团除了存在发声问题外,在气息控制方面的表现也是不尽如人意。由于群众合唱团是由热爱音乐,喜欢合唱的人自发聚集的集体,所以,合唱团成员的自我意识较强烈,成员按照自我方法进行气息练习,加之,缺少专业教师的指导,导致合唱过程中经常出现发声力度不足、长音技巧运用不当、跳音练习缺乏灵活性等问题。

(三)意识问题

现如今,合唱团大多数成员对合唱练习持片面认知,人们错误的认为,合唱即多人共同唱、整齐唱,并且歌唱声音要洪亮。正是在这种错误意识的引导下,合唱效果与预期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殊不知,合唱是要求每位成员唱好自己的声部,并配合整个团队,只有团队合唱效果达到预期,才能突显成员在合唱团中的价值。由此可见,树立正确的合唱意识是极为关键的,这对合唱训练以及合唱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训练方法探究

(一)合唱中的发声训练

著名的指挥家秋里先生指出合唱共性的关键在于三方面的完美结合:气深、高位和直声。掌握这三个方面就要先从最基本的发声训练开始,游戏式发声和情境式发声效果最为明显。

1.游戏式发声

游戏式发声,顾名思义,就是在训练中采用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将生活中的某一件小事融入到合唱训练中,贯穿始终,尤其将“情”和“知”紧密结合,使处于业余水平的合唱群众在轻松的训练氛围下以最快速度掌握技巧。这种训练方法具体分为呼吸训练和音准训练。人们无时无刻都在呼吸,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但是唱歌时的呼吸就有些规律可循了,它需要发声者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呼吸运动。用游戏让群众感受歌唱的呼吸是一种再好不过的方法。每个人用一口气数数,直到没有气的一瞬间吸气就是正确的歌唱吸气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能锻炼气息的深度,而且对吸气呼气和用力点的控制有极大的帮助。音准训练是发声训练的重难点,尤其是对于大部分业余群众来说更是有困难,他们在理解专业的谱子和理论知识上有很大的障碍,因此专业方法行不通。“柯达伊手势”是一种音阶视唱手势,它将无形的音调高低转化为手势的不同变化,将听觉的差别表现在空间差异上,有利于群众更加形象的掌握音准,根据直观手势变化,不断切换嘴型和发声位置,准确地唱出音准,此方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易到难,需要发声者多听多练。

2.情境式发声

情境式发声就是将枯燥无味的训练变得有趣,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有趣素材,在训练中创设不同的情境,让群众一直保持对训练的热情。可以在呼吸训练时将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中,靠着自己的嗅觉,想象着自己身处于漫山遍野的鲜花中,慢慢地吸气,等到自己腹腔装满空气之后向外呼气,呼气时,想象着自己面前有一朵蒲公英,然后用最温柔的气息吹气。false训练过程中,发声者应将自己看作主人公,将情绪带入到每一句歌词中,这样才能唱好合唱曲目。

(二)加强对气息的控制

气息的控制对维持整个合唱效果有重要作用,个人有效的气息练习可以缩短合唱训练的效率。对气息的训练需要通过三个方面进行控制。第一个就是发声者自身的呼气吸气力度的把握,要有意识的根据音乐调整自己的呼吸,与此同时,要学会合唱中的音区记忆。第二个是掌握长音的技巧,一般的长音出现在歌曲的末尾,这要求歌唱者把感觉揉到发音里,做到一气呵成,吸足一口气运到丹田,类似于吹气球的感觉,用气把声音托上来,这样长音就很饱满了[3]。最后一个是跳音的练习,所谓跳音,就是高低音的灵活转换,在气息叹下去的基础上,短暂的用力支撑,喉头要保持稳定的状态,顶着肚子快速向外吐气,气要短,感觉横膈膜在跳动。

(三)群众合唱意识的培养

合唱是一门集体的艺术,每一个参与者都是这个作品的主角,每一位演唱者对合唱的效果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合唱不是独唱的机械组合。有一句话说:“世界上最好的歌唱家能够组成一个世界上最差的合唱团。”合唱团要求的不是某个成员的个性发展,而是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合作。大家能统一听指挥,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唱好自己的声部,将自己自然地融入到整个合唱中,使整个合唱和谐流畅,体现出团队活动的“群体美”。指挥应多组织一些训练来加强整个团队的合作意识,比如,多声部的和弦连接,每一位队员可以边听边唱,注重轻声高位置的训练,调整好自己的气息、音调和力度等。队员可以选择某些作品的内容,在动作上进行配合、模仿,提高合作意识。多采取不同的训练方式,多一些声部的训练,不断提高每个人的团队意识,促进整个团队的发展。

三、结语

群众合唱是群众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它对于社会文化的作用和意义是不可替代的。作为一种集体性的社会活动,群众合唱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更应该将其变得专业化。不同的团体有各自的特色,也有其不够完善的方面,所以参与者应该抓住问题,并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学习,多加训练,在训练中互帮互助,促进集体进步,为推动我国的社会文化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长音音准合唱团
难忘的合唱团
合唱团的那些事儿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毛茸茸合唱团
浅谈圆号长音演奏技巧
法语长音符号的使用
法语学习(2016年2期)2016-04-16 15:50:09
Ship or Sheep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快闪合唱团
小青蛙报(2014年10期)2014-09-22 21: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