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课程的途径探索

2019-12-27 16:40刘玉林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6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思想

刘玉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思政教育是各大高校重点工作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课程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通过对现阶段大学思政教育实际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思政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结合教学实际,将思政教育作为德育工作中的核心点,在不断强化对思政教育认知的基础上,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推动现代教育的持续稳定发展。

1 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课程的必要性

1.1 强化高校人才培养

一直以来,教书育人作为教学根本目标,学校的存在价值主要体现在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提供高素质人才。基于此,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知,提高在大学生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重要性的重视,可以将其理解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高校大学生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希望,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未来,想要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在课程设置中融入相应的思政教育是非常关键的。从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实际情况分析入手,只有切实掌握现代化建设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与扎实本领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要保证学生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思想政治素质可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是至关重要的。综合来看,在大学生课程建设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以在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促进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实现,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1.2 思政教育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思政教育可以说是现阶段高等院校教育中的永恒主题,只要大学一直存在,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将永远作为核心工作。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党的一系列经济政策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同时,应该重点考虑精神层面的教育,即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作为一个国家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发展目标的中坚力量,其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体现代化的建设结果。从某种程度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在大学生课程建设过程中合理融入思政教育,可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具体的工作中,应该从推动“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这一角度出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最大化。

1.3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其作用价值往往单一地体现在知识传授这一方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倾向于对学生思想的引导,使其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全球化发展进程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不能发现在日常生活的任何角度,均可以发现西方文化的影子,对我国传统文化以及学生的思想产生了较大的冲击,而这一局面的出现对于国家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大学生是当前青年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外来文化的接受程度较高,因此如果不采取相应的引导教育,则会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养成以及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基于此,在大学生课程建设过程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可以有效抵制不良价值观与思维模式的形成。

2 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课程的有效策略

2.1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型媒体的不断涌现,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当代大学是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难度不断加大。这种情况下,要求大学生课程建设过程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融入,应该综合考虑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在转变传统刻板教学思维的同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与“学”的相互促进与相互提升。比如: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理解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网络平台本身具有的开放性、互动性、平等性以及多元性特征,真正认识到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对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模式做出适当的改变,给予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与个性化发展充分的尊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应该建立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上,以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实效性为核心,在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方面采取积极开拓进取的策略,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机融合新旧教学模式,将思维创新引进课堂,走向实践,切实服务于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

2.2 丰富教学路径与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学生课程建设中的融入,其作用价值是不容忽视的。高校在强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求灵活借助校园网络等信息化手段,通过合理构建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这一方式,达到丰富思想政治教学路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以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目的。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和媒体行业的创新发展,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出于对以上因素的考虑,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效果,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将其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比如:借助慕课、微课、直播以及短视频等新型教育方式,利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对其思想进行引导。自由交流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发挥着不可忽视的支撑作用,不仅为学生的校内交流提供便利,同时有利于校园文化在网络环境中发展。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可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吸收,同时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2.3 完善校园网络监督管理机制

在大学生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无法脱离高校制度化建设的支持,同时综合考虑高校教育教学现状,完善校园网络监督管理机制,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以及网络平台本身的开放性与包容性特征,在很大上使得学生的周围充斥着大量负面信息。这种情况下,高校可以通过成立专门的网络监督管理这一方式进行应对。切实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的主导性,充分发挥出监管部门“把关门”的作用。比如:在校园网范围内,灵活借助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筛选出对学生发展有益的正面信息,将其推送到网络平台上。对于那些负面的、可能对学生思想产生威胁的不良信息,应该将其隔绝在外。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课程中,在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的同时,应该正确认识到思政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大学生正处于一个价值观快速发展形成的关键期,只有切实优化高校网络监督管理机制,在营造健康、正面校园文化氛围的同时,为思政教育课程的有效开展以及思政教育工作的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

2.4 探索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大学生课程建设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融入需要依托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但是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大多采取的是单方面的灌输方式,教师与学生双方缺乏足够的互动性,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变得刻板、枯燥,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对此,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效率,应该综合专业课程设置基本情况以及学生的思想状况,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有切实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生动性,才能实现其作用价值的最大化。比如:引导性学生的价值观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大学生自身的思想可以与社会之间保持平衡。当代大学生大多抱有一种非常乐观的心态,并且习惯幻想日后的成就,如果改变这一思想,当面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异时,容易诱发大学生出现自我焦虑等问题。对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从学生的实际生活这一角度出发,不断优化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认识自我、肯定自我,肩负起新时代大学生应该肩负起的责任。

3 结语

综上所述,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课程中,对于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水平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具体的工作中,应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丰富教学路径与内容、完善校园网络监督管理机制以及探索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几个方面入手,保证思政教育相关措施的顺利落实。只有真正认识到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才能将思政教育工作推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