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博物馆教育职能 提升未来教师职业效能

2019-12-27 16:50:56李明玉武泽阳
文化产业 2019年12期
关键词:内驱力教师职业藏品

◎李明玉 武泽阳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100048 ;中国航空博物馆 北京 102211)

职业效能(Professional-efficacy)是人们对完成某一特定职业任务可能性的估计。研究表明,职业效能和职业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相关[1]。未来教师,一般指师范在读师范生及教育硕士。作为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其职业效能水平对于教师专业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至关重要。如何帮助未来教师进行理性的自我评价,有效提升未来教师的职业效能,是教师教育中要突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未来教师职业效能的特点

(一)需要理性看待专业与职业效能的关系

由于以前职业教育经历等因素,未来教师在专业选择中难免出现个人特质与专业要求匹配失衡,或者是自身思维能力特质等与专业能力素质要求无法对接的情况,导致自身的努力与学习成效不能成正比,这就使未来教师无法准确地进行自我认识而职业效能下降。

(二)需要科学认识职业效能的本质

研究表明职业效能与职业经验、职业能力水平密切相关。职业能力一般为可迁移技能,可通过后天训练得到有效提升。未来教师需要科学认识职业效能这一本质特点,积极努力地进行职业能力的针对性训练,避免因一时的成绩表现不理想而自我否定。

(三)需要辩证地看待自身职业效能水平

职业效能除与自身发展有关,还受婚恋、家庭、社会交往活动等诸多因素影响。因此常以变量形式存在,而非固定不变的。未来教师需要以长远的眼光,辩证看待自身职业效能现状水平。

二、未来教师职业效能的开发策略

20世纪8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伦特等人,基于班杜拉的一般社会认知理论,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切入,提出社会认知生涯理论(SCCT)。该理论强调推动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三个变量:自我效能、个人目标、结果预期。

自我效能是指能否成功完成一定生涯任务的个人信念态度;个人目标是指从事特定活动时设定的任务意向;而结果预期则是指个人完成某一目标任务时对可能产生结果的预想或信念。SCCT认同特质因素论及霍兰德类型论的观点,承认兴趣、能力、价值观等个人特点因素在择业及职业行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更突出强调学习经验对个人生涯发展的影响,提出成就经验、替代经验、社会鼓励、情绪状态等经验经历对自我效能和结果预期两大因素的影响作用,认为这与个人生涯的兴趣水平密切关联,并作用于职业目标的设定、行动方案的实施,最终影响其成败[2]。

三、提升未来教师职业效能的途径

2007年国际博协将博物馆定义为“为社会发展服务的面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机构”,并将博物馆的功能概括为教育、研究、欣赏、传播和展出等。此概念表述特别将教育功能列在首位,反映出对博物馆教育功能的突出强调,这既是人们对博物馆社会效益的充分关注,也是博物馆界对自身所承担社会责任的充分表达。对于未来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博物馆丰富的藏品、综合的学科背景,可以在各类活动实践中学习等都有着突出的教育优势。然而我们仍然需要认识到,受多因素影响,目前国内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仍有待进一步开发。

(一)挖掘藏品展出的内驱力能量

内驱力包括事物好奇心所驱动的认知内驱力、能力地位晋升等所驱动的自我提高内驱力及上级长辈他人赞许所驱动的附属内驱力。藏品凝结了多学科的智慧,如航空科技类藏品飞机源于人类对天空的向往与探索,参考了鸟类等生物的个体结构,综合运用了物理学、化学、工程学等学科的科技成果。藏品的展出有利于缩短未来教师从理论积累到实践产出之间的认知距离,激发未来教师努力掌握专业本领的内驱力,促进其专业认同乃至职业认同的形成,最终提升未来教师的职业效能。

(二)学习参与各类STEM教育活动

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教育,即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科的整合教育。博物馆教育不仅是介绍藏品,更是对其相关科技知识及自然科学知识的积极渗透。未来教师可以通过博物馆学习,投身博物馆教育之中,组织开展各类STEM教育活动,从中领悟藏品研制所采用的科学知识、原理方法以及研制探索的过程。这样既能学习藏品自身的知识,又能从实践中把握好科学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提高自身专业能力水平,提升职业效能[3]。

(三)发挥博物馆科学史教育优势

未来教师的科学史学习、人文素养的形成对于职业效能的提升同样重要。如历史人文类博物馆蕴含丰厚的人文精神,自然科学博物馆拥有丰富的科学史料资源,对未来教师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有重要作用。以科学史为例,理论、原理、工具等的发现与开发,科学人物的生涯事件与人生历程,体现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一系列社会互动关系,更展现了科学人物职业精神素养与社会责任。未来教师职业效能的提升,需要内在动力的驱动,而良好的人文精神与职业态度则是内在动力产生的前提条件与持续的基础[4]。以科技博物馆为例,航空航天英雄的先进事迹,相关科研人员的重要贡献,都为未来教师的职业精神注入动力。

(四)培养未来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全面实施,中学生甚至儿童早期的启蒙及教育越发受到重视,未来教师生涯规划能力培养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生涯规划教育的场所,不应局限于校内,学校应积极整合校外的优质资源,组织未来教师到学科相关职场进行体验。博物馆具有丰富教育资源,一方面有利于未来教师学科知识的吸收、专业技能的掌握,另一方面有利于其对环境的探索与体验。同时博物馆发展历史中,重要人物的发展经历,也会为未来教师提供参考,发挥良好的榜样作用。如有意向发展历史学科的未来教师可去历史博物馆、考古研究机构等;意向发展生物、化学学科的可去自然博物馆,科技博物馆等。其所涉及的丰富的职业类别、职业人士的突出特质,均会对未来教师进行自我认识与职业环境认识提供重要支撑,帮助其确认与意向职业的差距,确立努力的方向,提升自身职业效能。

四、结语

综上所述,博物馆作为重要的社会教育基地,蕴藏丰富的教育资源,且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其教育属性越发受到广泛重视。要将博物馆的公民教育职能作为核心职能进行开发利用,以充分发挥其教育意义与价值。

在进行教师教育过程中,需要面向全体未来教师,从人格特质、兴趣爱好、能力水平、价值取向出发;应注意搭建有力平台,应关注未来教师兴趣认知与探索的,更应关注其能力的挖掘与养成,促进未来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效能与良好的职业预期。

猜你喜欢
内驱力教师职业藏品
培养内驱力
科教新报(2023年19期)2023-08-16 07:36:12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谭礼藏品
论新时代创新文化内驱力提升的三个维度
内驱力 决定孩子能走多远
海峡姐妹(2018年7期)2018-07-27 02:30:24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罗妍妍藏品欣赏
宝藏(2017年11期)2018-01-03 06:46:09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