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2019-12-27 15:33刘金仙
武夷学院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园艺应用型基地

刘金仙

(武夷学院 茶与食品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武夷学院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于2013年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同年底响应国家号召做出了“转型应用技术大学”的决定。至今转型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6年入选全国百所产教融合项目实施校,被福建省教育厅确定为转型发展试点校。

应用技术大学的定位是向基层、生产、建设输送实用型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以培养服务生产一线的技能型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1]。在人才培养的诸多环节中,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最有效的措施[2]。武夷学院园艺专业于2015年获福建省教育厅批准设立,以培养具有应用专业技能的综合园艺人才为目标。目前,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武夷学院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内容、指导教师和教学条件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有效培养应用型综合园艺人才尚有差距。通过探讨武夷学院转型应用技术大学过程中园艺专业的实践改革,旨在为同类院校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 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实践教学内容单一缺乏系统性,考核欠科学

目前,我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分为3个模块,分别是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以及素质拓展,每个模块的各门实践课程都是独立设课,既能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又有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对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帮助。但毕竟该专业设立时间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较多专业基础、专业核心实验课程内容相对简单,以基础型和验证型实验项目居多,缺乏综合性设计性试验项目,学生只要需按照教材经典实验步骤完成即可,实践技能得不到明显提升,导致学生缺乏实践热情;第二,实验教学内容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园艺植物生产是连续过程,每个环节都要求丰富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例如园艺植物生产综合实习应包括育苗、整地、定植、田间水肥管理、整枝定型、园艺产品采摘等环节,而现有教学中把该课程统一集中安排在2周,时间集中,未按照植物生长规律要求进行,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第三,实践考核欠科学。主要通过实验报告和实习报告撰写质量的好坏来评判学生的实验实习效果,忽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导致实验实习报告千篇一律,很难客观反应学生实践学习的真实效果,也抹杀了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3]。

1.2 “双师型”教师较缺,整体实践教学指导能力较弱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需要拥有一批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过硬、社会服务能力强的教师[4-5]。我校园艺专业是新设立不久的专业,教师队伍中以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居多,缺乏“双师型”教师。这些青年教师大都从高校一毕业就直接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很少参加过园艺行业实践,自身实践经历缺乏,也未接受过任何实践教学环节训练,普遍存在学历高、年轻化、理论功底扎实,但实践经验缺乏,实践教学指导能力薄弱等问题,导致实践和理论教学相对脱节。

1.3 实践教学条件相对薄弱,不利于专业实践课程开展

培养应用型园艺专业人才需要具备良好配套的实践教学条件。园艺专业设立以来,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初见成效,已经建成土壤肥料实验室、园艺产品加工实验室、温室大棚690 m2和校内实训基地1.33 hm2,能满足日常教学的基本要求。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专业实验室建设不够健全,需要增建园艺植物保护实验室和园艺植物栽培育种实验室;二是已建成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不够先进且套数不够,造成单个实验需要分批完成,给任课老师增加工作量,影响学生上课积极性;三是温室大棚和校内实训基地已建成投入使用,缺乏统筹规划和专人管理,利用率低;四是已经在上梅、五夫、松溪等地设立的校外实践基地,普遍存在规模小、园艺技术相对落后等现状,不能很好地满足校外实践实习的需求。

2 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2.1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应用型园艺人才提供体系保障

2.1.1 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实验课是实践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针对实验教学内容简单、陈旧、有重复、创新性不强等问题,每学期定期召开教研组课程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剔除简单、陈旧的实验内容,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学时数和项目数,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既保证实验的连续性和知识的系统性,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2.1.2 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目前园艺专业的集中性实践教学模式是将观赏植物生产等实习集中安排在短周期内完成,但很多园艺植物的生长周期很难在短时间内结束,集中时间造成实习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另外,实习期间可能会遭遇长时间下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实习中断,实习效果不理想。为此,可在确保实习总课时比例不动的前提下,根据园艺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对栽培季节的要求,将原来集中的实习周分散安排在每一周,这样既能保证实习总学时不变,又能使每个实践环节不脱离生产实际,促进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2.1.3 完善实践考核体系

实践教学考核是实践教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科学、健全的实践教学体系下,才能严格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培养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6]。考核手段应根据不同课程的差异,设计不同考核方式,例如园艺植物栽培与育种学实验,共6个实验项目,其中2个为综合性实验,1个为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项目数达50%,考核实验成绩时不仅要看学生是否按要求完成了实验内容和实验操作,还要考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以及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所以,实践能力考核应该贯穿实验准备、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撰写等所有环节,不同的环节制定不同的评分标准。如实验准备成绩占20%,根据实验准备是否充分、态度是否端正认真、积极主动等,给予评分;实验操作占40%,根据实验方法是否掌握、操作是否规范、实验记录是否及时正确、成员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等,给予评分;实验报告撰写占40%,根据报告撰写的工整及完整性、数据的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是否有独到见解或或取得创新性成果等给予评分。

2.2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2.2.1 学校内部培养

在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多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进修学习的同时,可下派到园艺行业企业定岗生产或作为科技特派员到县、市基层单位挂职,将积累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融入具体课程教学中。同时,广泛关注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切实加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

2.2.2 大力外聘人才

拓宽师资队伍聘用渠道,聘请生产及社会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双师型”教师,可以到校上课、开设讲座、指导学生课程实践和毕业论文等,也可承担青年教师实践教学培训等工作。

2.3 完善实践教学平台,为培养应用型园艺人才提供平台支撑

2.3.1 增加经费投入建好校内实践平台

学校要不断争取经费,加大经费的投入,根据园艺专业特点,增建园艺植物保护、园艺植物栽培育种等实验室,增购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和套数,提高实验装备的档次,避免实验项目循环开设。同时,结合园艺专业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将温室大棚划分为育苗区、生产区,将室外实训基地划分成药用植物和观赏植物等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区、教师科研试验区、生产示范区,增设基地保护设施、排灌系统、机械化农机具等配套设施。还要选派实践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或校聘专业园丁进行基地和温室日常管理、安全维护以及学生实习实践安排等,提高基地利用效率,规范开展校内实习实践工作。

2.3.2 拓宽思路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实践能力训练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了解企业、行业和社会的桥梁[7]。在园艺专业现有实践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闽北其他县市园艺企业的合作,继续增设校外实习基地。同时,开拓校外基地建设思路,考虑到闽北区域外,如到闽南或省外寻求园艺龙头企业,提高园艺专业实践能力和水平,提升园艺专业校外实践基地的整体层次。

猜你喜欢
园艺应用型基地
成都好特园艺有限公司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园艺奇葩
园艺
我的基地我的连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