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礁
随着我国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女性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对传统家庭模式的寄托和依赖也随之降低,随之而来的,女性的婚姻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旧社会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转变为追求恋爱自主、婚姻自由,而在邻国日本,战后传统的婚姻观逐渐瓦解,日本女性的婚姻观向自由恋爱、晚婚、不婚方向发展。本研究对中日女性婚姻观的变迁进行比较研究,从中找出两国女性婚姻观变迁的异同点,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引发婚姻观变迁的社会背景和根源,以及中日两国女性婚姻观的变化给女性和社会带来的影响。
神岛二郎[1]在《日本人的婚姻观》一书中从历史的角度把日本人的婚姻观分为三种形式:政治婚姻、媒人婚姻和恋爱婚姻。政治婚姻就是指由于政治原因而产生的婚姻[2]。在日本,政治婚姻又因不同时期统治阶级的不同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贵族的政治婚姻、武士家族的政治婚姻、近代政治婚姻。不同阶段的政治婚姻虽然形式发生了变化,但通过婚姻巩固和加强家族在社会上的权利和地位的本质是不变的。明治末年起,随着西方思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提倡自由恋爱和恋爱婚姻,婚姻不再是家族利益的牺牲品。特别是20世纪中期,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女性的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择偶时也更加自信从容。于是高阶层、高学历、高收入的“三高”未婚男士成为了日本女性心中理想的结婚对象。到了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开始崩溃,企业大幅度裁员,致使日本经济进入不安定时代,女性的择偶标准也发生了变化,结婚对象的标准由“三高”(高学历、高收入、高身材)变成了“三低”,即低风险、低姿态、低依存[3]。日本女性的择偶标准由追求物质的安定开始进入追求精神安定的时代。进入21世纪,日本经济逐渐恢复,职业女性不断增加,女性社会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女性的婚姻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女性的择偶标准由“三低”进化为“三同”(拥有相同相似的工作观、金钱观和成长环境),即对婚姻的追求由物质层面转向了精神层面的高度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婚姻的难度,同时带来了晚婚化、不婚化、少子化等社会问题[4]。
《礼记·昏义》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这句话是对中国古代婚姻的高度概括,即婚姻不是男女二人的简单结合,而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婚姻是为家族而缔结,择偶也是为家而不是为个人而择,这就是中国传统婚姻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内涵。在此背景下,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常以联姻方式来巩固联盟,秦晋两国世代通婚,故婚姻被称为“秦晋之好”,后世汉唐公主与少数民族的“和亲”也具有同样性质。家长在为子女选择配偶时首先考虑的是家族利益,女子常常成为家长通过婚姻谋求家族利益的工具。宋代以后,门第观念日渐淡薄,钱财便成了缔结婚姻最主要的因素。无数女子成为这种婚姻制度的牺牲品。唐宋以后,由于科举制度兴盛,文士一旦中举就会仕途畅达、声名显赫。崇尚文化的社会价值观因而深入人心,女性的择偶观随之偏重文才,对才子趋之若鹜,郎才女貌的观念日益深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婚恋与当时的时代特征紧密相连,阶级差距和门第观念逐渐淡化,人们崇尚劳动创造财富,婚姻观念纯真而质朴。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女性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增多,加之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中国女性的婚姻观也相应发生了变化。现代女性的择偶标准在古代的“门当户对”的基础上延伸到了更多的地方,会在年龄、相貌、性格、人品、文化程度、金钱和家庭背景等多方面进行考量。沿袭了几千年的婚姻观念变得更加多元化,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已经不再通过婚姻依附于他人来生活了,而是靠自己的独立自信、自强不息来创造美好的生活。
从中日女性婚姻观的变迁轨迹来看,虽然婚姻的结合形式都是由政治婚姻式的家族与家族的结合转变为以恋爱为前提的人与人的结合。尽管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日本女性婚姻观与中国女性婚姻观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又存在很大差异。据日本research网站报道,中日女性在面对婚姻时所重视的东西大有不同。当下,日本社会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的风气已“偃旗息鼓”。在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环境下成长的日本年轻人虽然并不过分追求物质,但也对对方的条件非常在意,即使经济承受能力有限,也要贷款买车买房。日本女性虽然也追求稳定的收入,但在结婚时,大多会为婚后生活作必要的物质准备。与此相反,中国女性似乎更加注重家庭和谐以及对方的文化水平,受到良好教育的男性大多是在婚恋市场很受欢迎。这说明中日两国女性的择偶观如今都逐渐趋于理智和成熟,也充分说明影响结婚的要素虽然有很多方面,但精神层次的和谐一致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现代中日两国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明显改善和提高,她们在恋爱和婚姻中有了较强的自主性[5]。随着女性在社会上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自我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女性抛开传统守旧的观念,对婚姻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晚婚、不婚、少子化等社会问题。
近年来,中日两国婚姻率不断下降,独身女性的比例越来越高。日本总务省的人口普查显示,女性25~39岁未婚比率为59%、30~34岁未婚比率为32%、35~39岁未婚比率为18.4%。也就是说,23~28岁的适婚日本女性,近一半选择单身。女性晚婚、不婚现象的出现是日本社会和经济发展以及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必然结果。明治维新后家族制度被废除,婚姻不再受家长意志的束缚,女性为了追求自由和实现个人价值便延长工作时间,进而选择尽量晚婚。与男性晚婚的原因不同,大部分日本女性在谈到自己不想结婚的理由时称不想失去自由。因为在战后,日本女性拥有和男性同样接受教育的权利,女性的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等地位大大提高,就业待遇也得到不断改善。结婚前,一部分日本女性拥有稳定的经济收入、较高的职业地位和个人自由;而结婚后,女性被定位于服务家庭、相夫教子,很多女性不得不辞掉工作,依靠丈夫的收入维持家庭开支,如果生育后想重返职场就只能从事一些无足轻重的工作。这种婚前和婚后巨大的反差,造成女性结婚意愿低,甚至一部分女性拒绝结婚。日本女性晚婚、不婚所带来的问题就是晚育和生育率下降,也是少子化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少子化现象又造成日本年轻劳动力不足、人口年龄结构倒置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在中国,自2014年起结婚率逐年下降,初婚年龄也不断攀升,晚婚倾向明显。据民政部统计,从2013年开始结婚登记年龄段比率最高的由20~24岁变为25~29岁,晚婚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不同地区的结婚率还有地域上的明显差异。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结婚率普遍较低,相比之下结婚率最高的5个省份分别为贵州、安徽、西藏、青海、河南,而这些地区人均GDP都相对较低。从中可以看出,结婚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相反走向。为什么在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结婚率反而最低呢?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可能:一是大城市生活工作节奏快、竞争激烈,加班出差是常态,没有时间约会,也没有时间相亲,恋爱都无暇顾及,就更谈不上结婚了;二是经济发达地区房价相对高昂,能接受无房“裸婚”的女性相对较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年轻人步入婚姻的步伐;三是年龄不再是婚姻的决定性因素,很多青年女性在寻找婚姻伴侣时宁缺毋滥,如果找不到“三观”一致的伴侣,宁愿单身。中国女性的晚婚、不婚直接带来的问题就是出生率降低,进而影响人口数量和结构,最终影响国家未来的经济发展。
通过对中日两国女性婚姻观的变迁及所带来的问题进行对比研究之后发现,中日女性婚姻观变迁轨迹极其相似,都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针对中日两国女性婚姻观变迁所带来的问题,中日两国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年轻人结婚生育。比如:日本发放生育补助金、教育补助金,降低家庭税费负担等;中国也实施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延长产假和婚假,鼓励生育。但由于城市生活和教育子女成本高,相关鼓励政策实施之后我国的出生率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所以,除了国家层面实施相关政策,社会方面也要使女性重新正视“婚姻”的内涵和优势,充分考虑个人的需求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于解决当前的问题也许也会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