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羽婷 陈智平 欧阳璐
“政治话语”到底是什么?简单地说,政治话语是由它的行动者或作者,即政治家来确定的。事实上,政治话语的大量研究是关于专业政治家或政治机构的文本和谈话,如总统和总理以及地方、国家和国际各级政府、议会或政党的其他成员[1]。中国政治话语的范围也非常广泛,包括外交部发言人发言、领导人会议演讲、政府工作报告、记者招待会、政治协商等。
从对话的角度来看,政治话语不仅包括行动者或作者的文本和谈话,还包括接收者及话语传播过程中第二作者的话语(即翻译人员的文本和谈话),尤其在话语面向的读者或听众扩大到全球范围时最为常见。这些行动者与接收者加起来便构成了政治话语中的所有参与者。政治话语的参与者几乎可以包括所有人及社会群体,不仅限于国家领导人或政治家,每个独立的个体或团体都能参与到政治话语的对话中。
要界定政治话语与其他话语的区别,另外一个角度便是着眼于话语的语境。参与者和行动是话语语境的核心,但除此之外,在具体的政治和交际事件语境中,还可以根据话语自身的场景(如时间、地点、环境)、场合、意图、功能、目标以及法律或政治含义,对这些语境进行更广泛的分析。也就是说,“政治人物”和他们的谈话被置于诸如内阁会议、议会会议、竞选活动、集会、媒体采访、官僚作风、抗议示威等交际活动的语境中,他们的谈话才具有政治意义。同样,文本和语境是相互定义的,在某种意义上,只有当选的政客以“政治人物”(议员)的身份在议会大厦内进行辩论(谈话、辩论等)、在正式开幕的议会(会议)期间,产生的话语才可称为政治话语[2]。
当“政治人物”用语言或通过语言来表现身份时,会产生很多有趣的复杂情况,如总统的外交部发言人可以发表一段话。事实上,作者是一位演讲作家,并由总统授权(甚至声称)发表。在这种情况下,话语传达的是一种重叠和复合的身份,既包括总统,也包括外交部发言人及演讲作家。即使是外交部发言人直接引用演讲稿作者的话,也必须用自己的话来改变措辞以符合总统的身份。反过来,演讲作者既在“模仿”总统的“措辞”撰写声明,也在为话语创造一个类似总统的身份[3]。那么,如果此处该声明的接收者为全球媒体或国际社会,便又多了一个翻译的身份。译员在传达该话语时,首先作为一名翻译发言,前提是该翻译已经被所有话语参与者认同为翻译身份,其次便是在翻译过程中代表外交部发言人、总统,甚至是演讲作者进行发言。当声明发表于大众媒体,其中产生的对话便不再是个人与个人的对话,而是多人参与的对话。
举一个最近的例子,2019年5月3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主播刘欣与美国福克斯商业频道(Fox Business Network)主播翠西·里根(Trish Regan)就中美摩擦等相关议题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直击焦点的“跨洋对话”[4]。产生这一对话的起因是,主持人刘欣在一期评论短视频中驳斥了福克斯商业频道女主播翠西·里根宣扬对华“经济战”的言论。从两人的身份来看,两人都不属于所谓的政治家,而是媒体界的公众人物。两名主持人分别为中国和美国新闻台的主播,她们谈及的内容与发表的言论都围绕中美贸易战展开,可以理解她们谈及的内容属于政治范畴的问题。然而,这还不能完全成为界定两人政治话语的条件,还要看两位主播是否以“政治人物”的身份在特定的政治场合中发表政治言论。
其中,主持人刘欣在一期评论短视频中的话语及其与美国福克斯商业频道主持人翠西·里根的“跨洋对话”的话语都由同一个人(即主持人刘欣)发出,在这两次发言中,主持人刘欣却是以两种不同的身份发表声明。在短视频中,刘欣并未表明自己是以什么身份发表言论,从语境的场景来看,刘欣是代表CGTN广播电视台发表此声明。然而,在与翠西·里根的谈话中,刘欣一开始便提出自己并非代表中国共产党,而是代表个人,即代表一名中国公民参加谈话。可以看出,在两次言论中,刘欣并没有把自己看作一个“政治人物”来发表声明,所以这两位主播涉及的话语并不能界定为政治话语,只能界定为政治评论。
虽然研究政治话语关注的是语言,但重要的是,让某人的身份和他的行为变得可见、可识别或者被认同,需要的不仅仅是语言,还需要行为、思维、价值和互动方式,与语言一起融合,让别人(和我们自己)都能认出来某人的身份以及某人在做什么[5]。身份认同并不是本人或个人认同,而是一个既包括本人又包括他人认同的互动环节,这一互动环节涉及本人和他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语言方式等非语言要素。
再举一个例子,在一篇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上的一篇推送文章中,问及中方对美国务院发言人发表涉港恶劣言论有何看法时,外交部新闻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国的民心不可辱、民意不可欺。我们敦促美方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立即停止插手香港事务,立即停止干涉中国内政。”从文本可以看出,该发言人是以“政治人物”兼媒体人的身份在媒体上发表的政治性言论。首先,华春莹本身的职位头衔便是外交部新闻司司长,这在名义上便让所有人认同她属于“政治人物”,至于她是否被认同以“政治人物”的身份发表言论,仍需要考虑言论所发生的语境及发言内容。
国内语境理论研究大多从西方的功能语境角度出发,对语境进行了分类和概括和划分。胡壮麟[6]在韩礼德(Halliday)的框架模式上把语境分为三类:第一,语言语境(context),即上下文,指语篇内部环境;第二,情景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指语篇产生时的环境,事件的特征、性质和谈话的主题、时间、地点、方式等;第三,文化语境(cultural context),指作者所在的语言社会团体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
再看回华春莹发表声明的例子,其中的语言和情景语境是在记者发布会的问答环节,华春莹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身份,针对记者提出的问题做出回答,这一问题围绕中国的政治外交问题。从文化语境来看,华春莹是秉承“一个中国”的外交理念来驳斥美方政府的涉港恶劣言论。从语境和内容来看,华春莹本身认同这一“政治人物”的身份,通过她说话的方式和内容,如“中国的民心不可辱,民意不可欺”“我们敦促美方遵守……”“立即停止插手……,立即停止干涉……”可以看出,这是她完全出于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内政的责任感发表的严肃性警告声明。当然,这是基于她本人和其他话语参与者都有着约定俗成、相同或相似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语言方式等非语言要素,故华春莹这一“政治人物”的身份及其发表的言论便被大众认同。
与刘欣和翠西·里根的例子对比,华春莹发表的话语符合“政治人物”这一身份和发表政治言论的条件,也符合政治性语境,即媒体采访。即使不是在“政治场合”发生的话语,也可成为政治话语。也就是说,语境并不需要符合所有政治场景的特点才能被定义为政治性语境。那么,决定语境是否具有政治性的因素便是说话者(或参与者)的身份与其行为的目的。正如上文所说,一个人的身份不仅需要被本人认同,也需要被他人认同。那么,本人和他人都有着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持有一定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虽然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然而人类都有约定俗成或共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这种约定俗成或共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便给身份认同提供了基础条件,这些基础条件便是构成语境的因素。人们的行为之所以被定义为某一类的行为,同样是出于人们对行为的认知与理解,属于语境的一部分。那么,身份、语境、行为三者的关系便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作用,相互融合。故在今后分析政治话语或对话语进行分类时,不能仅仅从单个因素考虑,还要综合所有因素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