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莹
长期以来,德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德国曾在二战后的废墟中积极着手城市和乡镇的重建及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并快速恢复了几乎所有历史建筑的原貌。进入现代社会后,德国又致力于消解城镇发展和新生事物对文化遗产的负面影响,对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推广。今天的德国,古朴与现代相互融合,建于中世纪的城堡与木衍建筑遥相呼应,教堂的钟声与流行音乐彼此相伴,这些都见证着德语地区悠久的历史和德国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
总体来说,促进“可持续性”是德国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念,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文化遗产保护宗旨相吻合。“可持续性”就是“连续性”,在文化遗产保护的语境下,是指保持物质文化遗产的原貌和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物质文化遗产也称为有形文化遗产,包括历史建筑和人类文化遗址等。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相互依存: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实物载体,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递的传统也增加了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动性。目前,德国已经构建了从联邦政府层面到民间协会的自上而下的完整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形成了十分完善的保护体系,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连接为一体。在这一体系的支撑下,德国各界深入各地发掘各种文化遗产,并根据特色对文化遗产进行整合、维护和推广。难能可贵的是,德国多数民众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自下而上地自觉维护和推广文化遗产。这些都促成了德国文化遗产保护的良性发展。
德国作为统一的国家,历史虽然短暂,但其历经古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骑士文化的洗礼与熏陶,加之中世纪相互独立的王权政治形式,这些因素共同造就了德国文化的多样性。为了保持和保护这种文化的多样性,德国各界在联邦和州层面尽力发掘境内特有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挖掘各个地域原有内涵,并将其传承下来。很多建筑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都已破损甚至灰飞烟灭,德国举全国之力对这些历史建筑进行复原性修复;对无法复原的项目进行重新改造,力求恢复原貌。同时,历史建筑外围的新建筑要保持风貌一致,避免添加新元素。因此,在废墟中崛起的德国仍然“古老”,今天的德国仍然随处可见始建于中世纪的木衍架式民居、已经屹立数百年甚至千年的教堂,还有中世纪流传至今的古老的制酒技术和手工啤酒坊,以及位于小镇一隅的手工制鞋坊和铁匠铺。除此之外,就连弗尔克林根炼铁厂和关税同盟煤矿等承载着科技和时代变迁的工业厂矿等地点也被发掘为世界遗产,供人们观瞻和回忆历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德国各界尤其是民间协会也在不断发掘各个地区流传下来的特殊传统,如训鹰、哈尔茨山区的燕雀演习、手工编织、磨坊、斯卡特牌等,这些独具特色的民俗并没有因“落后”而从现代社会消亡,而是因其“古老”而变得弥足珍贵,被德国人视为骄傲,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好地世代传承下来[1]。
德国的历史和独特的政治形式塑造了其文化的多样性。如何能让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能保持其独特性又能整合成一个整体以便被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一直是德国学术界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由法国理论家亨利·列斐伏尔(H.Lefebvre)提出的文化空间为此提供了一种解决路径。我国文化遗产领域学者对文化空间的解释如下:“既有一定的物化的形式(地点、建筑、场所、实物、器物等),也有人类的周期性的行为、聚会、演示,而且这种时令性、周期性、季节性、时间性的文化扮演和重复反复,才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空间或文化形式。”[2]德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协会根据各个文化遗产的不同文化内涵,将德国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地整合起来,并构建成承载历史与文化的1000多条线路,其中德国“古堡之路”“童话之路”和“浪漫之路”等路线享誉全球。“古堡之路”主要位于德国南部,至西向东从曼海姆到布拉格,全长约1000千米,覆盖了数十个古堡。以古堡为媒介,一些“古堡之路”所在地每年都会举办类如中世纪骑士比赛、骑射和中世纪集市等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活动。而“童话之路”“南起格林兄弟的故乡哈瑙,蜿蜒向北约600公里,抵达不莱梅”。这条道路经过了格林兄弟的居住地和经典作品的发生地,囊括了四十多个市镇和八个自然公园,整合了以格林童话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文化遗产整合的成功范例。[3]
维护文化遗产也是促进文化遗产可持续的重要措施。历经多年发展,德国已经形成了从联邦层面到州政府乃至多个民间协会的覆盖全面的、较为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各个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结构通力合作,共同维护文化遗产特色。其中,联邦层面包括联邦政府、德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员会、联邦文化基金会、教会、文化及教育志愿服务中心联合会等组织。每个联邦州都有自己的文化部或功能相同的部门,此外还有自己的文化基金会和地方性民间协会。所有这些部门和机构职责分明,分别负责制定法规和政策、遴选文化遗产并共同维护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同时,德国各界非常重视培养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绝大多数中小学都开设文学、绘画、剧目等文化类必修课,同时各个州还有音乐、艺术、建筑、博物馆、戏剧与影视相关的中小学文化教育促进项目促进中小学生对文化遗产和古迹及其保护的了解。德国民众通过学校教育、参观博物馆及参与各种民俗活动和民间节日的庆典,不断了解并真实地感知文化遗产并产生文化自豪感,进而逐渐将这些文化瑰宝作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可以说,德国已经形成了从至上而下的法规作保障到自下而上的全民参与的文化保护体系。在这种体系的支撑下,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维护。
促进文化遗产可持续性的另外一个方法是推广文化特色。推广特色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幼儿和中小学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当地居民、社区和相关协会的自觉维护与推广及文化旅游等。二战后的德国因其丰富的人文景观,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国家之一,在2018年,仅柏林地区就接待了1350万游客[4]。大量的外来游客为推广文化遗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德国的旅游项目众多,文化旅游项目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完善已经成为德国旅游业的坚实力量。具体说来,德国的文化旅游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作为旅游对象,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对这些遗产资源进行原生态利用,禁止过度开发和过度商业化。当代社会的旅游者旅游的目的不仅仅为了休闲和感官上的刺激,更多的是满足心理需求和精神上的享受。德国的文化旅游业适时地满足旅游者追求新视野、新感受和新体验的需求,发掘文化遗产的亮点,并将其适当地整合,使旅游者耳目一新,乐于了解这些文化遗产的内涵。这种举措有效地推广了文化遗产,进一步促进了使德国文化遗产的全球化,同时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值得称赞的是,德国的文化旅游并没有过度商业化,自然景点(包括古堡)多数是免费开放的,而博物馆、宫殿等人文景观门票价格低廉,成年人的入场券一般不超过10欧元,学生更是享有半价优惠。
文化遗产始终是与“古老”和“传统”密不可分的,某种程度上来说,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根和灵魂。进入现代社会,随着全球化和新生事物的入侵,文化遗产时时有被破坏甚至消失的危险。因而,拯救和保护文化遗产刻不容缓。我国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具有类似的问题。尽管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德国的成功经验无遗可以被我们借鉴。总体说来,德国的成功在于其在“可持续性”理念的基础上构建了行之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和措施。有了这些,德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性”理念就毫不空洞。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德国各界在发掘、整合、维护和推广文化特色时都没有浮于表面,都在尽力做到“更细致、更深入和更全面”。德国随处可见的文化古迹和不胜枚举的民间庆典都见证了这一点。而这些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