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业融合角度探索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

2019-12-27 11:02李玲玲
关键词:大学语文专业教师

李玲玲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大学语文作为高校面向非中文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从1978年恢复开设以来,已经历时40余年。其间风风雨雨,从20世纪80年代初徐中玉教授《大学语文》教材出版时,各个高校纷纷响应,广泛开设这门课程;至90年代初“应用型”人才观念号召下,高校纷纷改弦更张,或停课或改课,悄悄换下大学语文。到了21世纪,一边是高举“文化复兴”大旗,一边是“功利主义”迎风招展,高校的大学语文课夹在中间,风雨飘摇,处境尴尬。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高等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200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又发函督促各级高校做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因此许多高校当时立刻把大学语文列为公共课,除中文系外,全校必修,然而到了2013年,情形反转,大学语文又陆续被改为选修课。这之后不少学校干脆取消了这门课程,保留大学语文的学校的处境也变得进退维谷。

一、教学困境

笔者所在的学校,属于少数几个开课至今未曾间断,一直在全校范围内推行“大学语文”教育的高校之一。然而学校的强力推行,也不能避免大学语文的生存困境。与同为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英语、计算机设计和思政课相比,大学语文不像大学英语有四、六级考试的压力,不像计算机设计,有经济实用的实践技巧和高校竞赛的绑定支撑,更不像思政课程,有学工部教师的督促跟进。加之大部分学生对大学语文的认识还停留在高中阶段,大量的文言背诵,填鸭式的应试教育留下了强烈的心理印记,许多学生在学习之前就给大学语文打上了“死记硬背”的标签。

目前除了上述问题之外,就大学语文本身的教学工作而言,尽管许多教师兢兢业业,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都尽心竭力,认真负责,但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却与教师的期待相去甚远,教学付出与教育效果不成比例,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第一,大学语文教师教学缺乏成就感。大学语文面向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开课,学生的学业背景和专业情况总是变化,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经常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课程规划,重新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与学生水平划一的专业课相比,大学语文的教师经常需要付出大量额外的时间去完成教学任务。但由于学生来源于外系、外学院,付出大量的劳动之后,在教学过程中并不能得到对等的尊重和理解,教学考评上的得分也往往低于专业课程。这就造成一种付出远多于专业课,考评远低于专业课的效果。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如果员工感受到组织的压力和期待,而自己在时间和资源缺乏的情况下无法顺利完成工作,就容易产生巨大的角色压力。任课教师们付出了“996”的工作时间,却无法体验到该有的尊重和理解,长此以往,备感压力,容易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

第二,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缺乏积极性。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学习和获取知识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总体而言,获得知识和能力、就业压力、自我完善是促进大学生主动学习的最主要的三项动机。如果进一步调查,就会发现学生希望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往往是符合自己兴趣又能促进就业的一些业务能力,自我完善也基本围绕提升个人社会就业竞争力来展开,其实还是社会压力下个人希望提升自身素质的一种展现。大学语文在大部分学生看来属于务虚的学科,大学语文的学习无法带来直接的个人能力提升,无法直接提升就业竞争力,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往往流于表面,虚与委蛇的时候为多。

面对以上的困境,自怨自艾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在困境中找到符合学生期待的教学方式,化被动为主动,引导学生找到学习大学语文的积极性,是相对比较直接的方法。《易经·系辞下》曰:“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古代圣人已经告诉我们面对困境要学会改变,找到合适的方法,才有价值。

二、教学对策

本文将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与面对学生的具体专业情况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探索,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发掘人文素质与个人能力的共通点,帮助学生找到主动学习大学语文课程的动机。

首先,教学宗旨的融合。各类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这些素质与能力和具体专业的学习其实并不矛盾。正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所说:“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能素质的高质量人才。”那什么是人文性和工具性呢?人文的拆解是“人”与“文”。“人”自然指人类本身,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一项重要作用便是指引大家认识自我,寻找自我;而“文”是个多义词,放在此处则主要有文学与文字双重意义,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正是通过文学作品与文字分析而展现出来的。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就是学习和运用汉语的能力,而这项能力其实是大学教育体系中任何专业都不可或缺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消除学生的学科偏见,提高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科认同感,将大学语文与各个专业的具体特点相互融合,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主观积极性。

其次,教学内容的融合。每个专业有每个专业的特点,学生选择专业,表达的是对专业的喜欢和热爱;专业塑造学生,影响的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观察事物的视角和方向。理解大学生与所学专业之间的相互影响渗透,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通过对专业特点的分析,找到大学语文与学生对应专业之间的共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热情。例如对法学专业的学生,将具体的大案要案与推理侦探小说进行对比,将语言文字的锻炼与侦查破案结合起来;对艺术专业的学生,将文学事件与艺术历史融合起来探索,把诗文内容放置于艺术环境下进行解析;对数学专业的学生,将文本的叙事逻辑与数学逻辑相结合,以推理的方式去探索文学,以文学的方式去表达理性。当学生发现大学语文与专业密切相关的时候,当学生发现大学语文的学习有利于提升自己的专业课水平的时候,大学语文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就没有那么遥远了。

再次,思维方式上的头脑风暴。理解大学生在之前长期应试教育过程中对语文学科累积的偏见和不满。笔者通过10年来对1000余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发现学生对大学语文的不满主要源于长期应试教育过程中对语文形成的刻板印象,以及由此而引起的隔阂感。而要消除这种隔阂,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破中学教育模式,将学生从简单的作品讲解与文本背诵中解放出来。而且如果教师能够进一步理解学生的具体专业特性,从专业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文字背后的表达。无论是对具体字词的深入解析,还是对作品内涵的分析探讨,跳出思维的熟悉区域,对教师和学生而言,其实不仅是教学内容上的变迁,实际上也是思维方式上的碰撞。这样的交流,于教师和学生而言,每一次上课都可以变成一次思维启发和头脑风暴,在求同存异的碰撞过程中,容易形成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从而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较大的科研成长空间,也有助于探索精神的培养。

最后,互联网媒体的融合。随着互联网教学时代的到来,大学的师生交流已经不再局限于狭窄的教室之中,教学的场所已经从教室延伸到微信、钉钉、微博等网络空间。与此同时,随着彼此在网络空间的接触,师生关系也逐渐地从单纯的知识教授转化成朋友、熟人模式。教师既可以在线上与学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也可以借助网络手段,轻松地实现作业共享、实时调研,利用互联网,创造一个课堂教学之外的平行沟通平台。教师与学生在社交媒体平台的沟通,不光是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有意识联结,也包括教师通过媒体平台的展现,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大学语文的理解,教师通过自己的推荐与分享,软性传达大学语文所要求的文学素养与人文素质。大学语文传达的是人生的学问,每一部文学作品背后其实都是作者生命经验的凝结。读懂其中凝结的内涵需要时间和阅历,这样的跨度要求在教室授课这种狭窄的时空里难以实现,多媒体空间的存在则为这种人生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和便利性。

三、结 语

重视学生的专业背景,结合学生的专业去引导学生了解大学语文,理解人文的含义,发掘语言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从文学与专业课的对立情绪中解放出来,就目前大学语文面临的困境而言,这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教学探索。

然而,与对方专业的融合教学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用学生熟悉的模式解读文学,消除大学语文与学生隔阂的好处,也有语文自身文学性与独立性如何在专业融合过程中保持的困惑。在探究新的教学方法的过程中,需要一边进行改革尝试,一边总结经验教训,这样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专业教师
最美教师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教师如何说课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