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9-12-27 10:50:58陈亦兵杨天伟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9年7期
关键词:面授计算机应用基础辅导

陈亦兵,杨天伟,王 博

(1.茂名开放大学 实验中心;2.茂名开放大学 教务科;3.茂名开放大学 学生科,广东 茂名 525000)

0 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开放教育本科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就读开放教育本科的学习者要参加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公共基础课网络考试以获得该课程的学分,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对参加网络教育的学习者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相关基础操作技能进行测评,以提升学习者的计算机素养,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教育理论也称为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是一种以学习结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聚集并改善教育教学中的每个环节的教学设计,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实现预期的效果[1]。OBE以人人都能学会为前提,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结果为导向来进行教学设计,既要满足学习者现时的教育需求,还需满足受教育者实际工作生活中的需求,是一种强调能力培养及训练的教育理念[2]。OBE要求课程教师依据学习者的情况设定学习目标,并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及提供相应的教学支持服务来使学习者达到目标[3]。OBE的核心是通过目标—活动—评价的教学环节,在明确了课程的教学目标后,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以使目标得以实现,并在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通过不同的评价手段,衡量目标的实现度,以改善教学活动设计来确保持续的教学改进。

1 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公共基础课,课程涉及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理论与操作、文字处理软件及操作、电子表格软件及操作、幻灯片操作、互联网络知识与操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知识等。每年提供3次考核机会给开放教育的学习者,但课程的整体通过率并不高,学习者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态度均存在问题。2016秋季和2017春季学校共招收开放教育本科学习者近1 720人,大大超过了学校教学能力范围。这些学习者按地域分为22个教学班,这其中绝大多数学习者均为本市区县乡村的中小学教师,教育部门希望通过学历达标来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但其中部分学习者计算机水平十分有限,也给学校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1)学习者人数众多,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开放教育本科各专业学习者的必修课程,课程通过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公共基础课网络考试来完成课程的学习。按教学要求,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设,每年有3次参加网络考试的机会。开放教育的学习者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有很大区别,少数的学习者虽然操作非常熟练,但理论基础欠缺,大多数的学习者对计算机的理论与操作还处在一个相对比较低的水平上,更有相当一部分的学习者平时很少接触计算机,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没有。本期学习的绝大数学历提升的学习者均处在计算机应用水平低的层次上。

(2)学习者的学习环境缺失,难以在线上或线下开展自主学习。开放教育的教学方式普遍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主,辅助以课程教师的面授辅导。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采用教育部统一的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公共基础课网络考试方式,网考中对系统及相关软件的要求十分严格,而学习者在线下操作练习的计算机千差万别,导致多数学习者在线下很难正常的开展操作能力的练习与培养,许多平时会用的操作,在考试时会出现找不到,甚至不会用的情况。

(3)工学矛盾突出,教师队伍短缺,学习者难以集中开展上机培训学习活动。本期多数学习者均是来自区县乡村的中小学教师,平时的教学任务重,集中组织来学校实地上机培训几乎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任务,下乡开展教学又受限于机房及网络设备的困扰,也只能进行面授讲解,根本达不到练习的目的。

(4)教学手段单一,学习者对面授辅导课程感觉可有可无。在以往的课程教学中,基于开放教育的特点,教师普遍采用上机辅导的形式进行,以教师为主导,学习者在机房自行练习,由于学习者在课前难以开展有效的自主学习,来参加机房里的面授辅导学习者多是对计算机没有掌握的,再加上学习者人数多,教师难以一一辅导,使得上机操作变成了课堂讲解,严重打击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2 OBE在教学改革中的实践

OBE教学模式中的结果是指在一段学习活动结束后,学习者清楚地知道自己学习的成效,知道自己能够做到什么,并在教学评价中树立学习的信心,以培养学习者的能力水平[4]。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改革中,课程责任老师首先建立起课程教学团队,以提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辅导水准,让更多的学习者能够在第一时间接受到教师团队的学习指导,以保持并持续提升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团队以“QQ直播、线下合作、翻转实训、考前培训”为课程学习的活动设计,每个学习活动均设立一个小的目标,并在下一个学习环节中加以评估,并不断修正课程学习活动的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保证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不断修正的教学活动也明显提升了学习者的能力水平。

2.1 “QQ直播,提供资源”是创新教学模式的基础

OBE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学习者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是课程学习的最终目标,同时培养学习者的计算机素养,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课程提供的计算机环境与学习者自身使用的计算机环境也千差万别,再加上学习者自身计算机水平的不同,使得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多数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课程团队在面授课程教学前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采用学习者常用的QQ软件中的QQ直播功能进行视频直播教学,在“QQ直播”这个教学环节中设定的教学目标是让学习者能够通过直播视频教学的方式,学习掌握计算机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能在线下依托教学视频开展自主的计算机操作练习。

教学团队首先整合课程教学资源,将课程内容模块化,依据课程考核要求分为计算机基础理论、计算机操作系统操作、文字处理操作、电子表格操作、幻灯片操作、计算机网络操作操作、电子邮件操作以及多媒体技术8个模块,同时每个模块又融入进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实例,使得每个模块的学习内容有针对性,又有实用性。课程资源的模块化划分,也给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性地进行视频学习。新颖的视频直播教学方式,也极大促进了学习者参与网络学习的积极性。

在实时视频直播的同时,课程团队还将教学视频上传至学习群供学习者下载观看,既解决了学习者因工作生活问题不能及时参与直播学习的问题,也为线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操作指引。直播教学开展后的统计数据中,有近86%的学习者或是参与过视频直播教学活动,或是下载过直播教学视频开展过线下的练习学习活动。直播视频教学中还同时提供师生交流的活动,学习者在实时观看视频操作的同时,还可以直接与课程团队中的辅导教师交流讨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在视频课程后也可以与课程辅导教师继续互动,甚至可以与教师预约视频,以解决线下练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2 “线下合作,小组学习”是课程自主学习的关键

线下合作学习环节的教学目标是借助教学视频资源,以小组形式开展线下的合作练习,通过学习者线下自主的练习来基本掌握计算机基础操作。OBE的教学理念中认为人人均能学会,在课程的教学目标中,教学团队制定了提升课程网络考试通过率的指标,这一指标实际是OBE理念中的体现。但课程的学习者来自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地区,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差距明显,为达成这一目标,课程教学团队与相关班主任多方位沟通,由班主任组织同一地区或同一单位的不同学习者组成线下学习小组,充分利用视频教学资源,开展线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学习者在工作生活之余,相互协作,共同探讨交流计算机操作心得,特别是在个别学习能力强的学习者的带动下,整个小组的课程内容学习任务均能顺利完成。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虽然是开放教育的公共课程,但每年学习者的通过率并不高。在教学团队对每期课程教学后的网上调查统计中发现,没有通过考核的学习者在线下自主练习时几乎都认为通过观看教学视频不能很好完成线下练习,通过考核的学习者中也有超过70%这么认为,但通过考核的学习者与没有通过考核的学习者,在线下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活动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通过考核的学习者线下自主练习学习的次数每周1~2次占57.69,每月1~2次占26.92%,这一数据在没有通过考核的学习者中则为14.29%和28.57%。从数据对比看到,线下小组合作学习在教程学习中的重要性。

在对2017年12月的网络课程考核的数据中,有3个班级的课程通过率均超过了90%,其中的一个班级更是取得了近乎全班通过的成绩。课程团队老师与相关班主任沟通了解中发现这3个班级在教学过程中的线下合作学习组织得非常好,班级学习者的课程内容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其它班级。在加强了线下小组合作学习后,在2018年4月的网络课程考核数据中全校的整体通过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2.3 “面授辅导,翻转实训”是提升学习效果的保障

课程团队对于“面授辅导”教学环节设定的目标是针对学习者在线下操作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通过上机实训来让学习者熟悉相关的计算机操作,并结合专业特点开设一些计算机操作项目提供给有能力的学习者练习。

开放教育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面授辅导,这是翻转课堂的一种体现,但在以往教学中的实效并不好,在计算机基础的课程教学中尤为突显。上机实训课程教学效果差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习者并没有在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操作能力的基础上来机房开展实训学习。课程教学团队为提升面授辅导环节的教学效果,开展了线上的视频直播及线下学习者的自主练习教学活动,保障了学习者在参加面授辅导时能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同时也保证了教学团队在面授辅导课程中设计的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课程团队将线上的直播教学、线下学习者的小组协作学习,作为面授上机辅导的课前教学活动,并依据学习者在这些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来重新设计面授辅导课堂的教学内容。同时还在学习者上机学习前进行水平测试,结合学习者的学习水平以调整面授辅导课的实际内容,并针对学习者在水平测试中反映出来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2.4 “考前培训,协作练习”是通过课程网考的手段

作为课程传统教学活动,考前培训与面授辅导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就是学习者并没有带着学习的阶段成果来到机房进行实训,以往的考前辅导中教师经常发现有许多学习者连基本的计算机操作都不会。本次教学改革过程中,因为重视了课程教学的前三个环节,保证了绝大多数的学习者,在来到考前培训的机房前,均能有一定的学习成果。这样的学习者也使教师在上机培训时开展的协作练习有了一定的效果。在考前培训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更多的操作指导由同组或是相邻机位的学习能力强的学习者来扮演,使整个培训机房里的协作学习氛围十分浓厚,学习效果也非常理想。

3 教学效果评估

课程教学效果评估从传统的课程结束后的教学效果评估,改革为在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学环节后的不同方式的评估。依据OBE教学理念设计的“目标—活动—评价”教学闭环中的,课程的四个教学活动均依据活动目标设定不同的评价方式。在“QQ直播”这一教学活动中有参与实时视频教学的评估,有直播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评估,有针对直播教学学习成效的评估,总体的原则是让多数学习者参与到直播教学活动中来。对“线下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活动的评估则主要由相关班主任以及线下学习小组的组长来完成,并通过课程教学群中的答疑活动,以及学习者与辅导老师的交流互动来评估。“面授辅导”及“考前培训”两个教学活动的评价则有实训课前的各章节水平测试,面授辅导课程前的提问,备考前组织的考前辅导中的整体学习成效的考察评估。每项教学效果评估的目的在于改善前一个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让学习者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以促进课程整体学习效率的提升。

课程教学团队不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促使课程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开展。课程教学团队在课程结束时对学习者的学习成效进行分析总结,对课程考核成绩数据以及对学习者的网上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从数据中发现问题,提出课程教学持续改进的方案[5]。

4 课程教学效果

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均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及任务[6]。直播教学中学习者能够在听课看操作演示的同时与课程辅导老师交流沟通,在直播群内辅导教师可及时向学习者提供实时与非实时的答疑解惑,在线下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通过协作探讨解决,有些复杂的操作问题甚至可以和课程辅导老师预约视频演示。学习者通过线上线下自主学习,有目的地来到面授课堂上机练习,在参加完考前培训后,学习者网络考核的通过率普遍提升。

5 结语

将OBE的教学理念引入到《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改革中,通过目标—活动—评价的教学闭环,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中心,将课程内容模块化,并通过视频直播方式向学习者提供视频资源,强化学习者线下的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各个环节的不断改进,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虽然课程实践经过3期的网络考核,均达成了考核通过率目标,但在教学实施环节仍突显出一些问题,如何更好地进行线下的小组协作学习,如何将现有的教学模式推广到其它课程教学中去,均是课程教学模式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猜你喜欢
面授计算机应用基础辅导
自学
自 学
广西天等县“混合式工作坊”支撑乡村学校项目集中面授、送教下乡暨项目调研会
浅议《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9:33:40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和专题式相结合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论慕课背景下大学英语“课堂面授”教学模式的主体地位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中国火炬(2009年6期)2009-07-24 14:38:00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中国火炬(2009年9期)2009-07-24 14: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