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猛补
(温州市图书馆,浙江 温州 325009)
章嚞(1249—1325年后),字德元,号春谷,温州平阳章均垟人(今苍南)。曾任永嘉县学教谕、翰林院国史院编修官,是元代著名的方志学者和文学家。其一生编纂方志之多,不仅为元代之最,且在历代也属罕见;文学成就不凡,二次因赋作得官,是元代南人献赋得官的典型,名盛一时。然《全元诗》仅收录其诗一首,且有争议。同时,其生卒年历来文献记载不确,而元代人著作中还将其姓或名误记。故对其著作及生平一一考述,特以彰之。
大德年间(1297—1307年),章嚞在永嘉县学教谕任满时编成。林景熙《平阳州志序》:“会前永嘉教谕章嚞德元修《永嘉县志》成,捧路檄来补平阳、瑞安二属《州志》。”[1] 432林《序》写于大德十一年(1307年),又云“前永嘉教谕章嚞”,说明章嚞此时已离职,修志必在此前。洪焕椿《浙江方志考》误为“修于至大、延祐间”[2]。关于此志书名,孙诒让“考明《文渊阁书目》十九,有‘温州路《永宁志》八册,又《永宁志》一册’,旧《通志》、府县志所载元时地志,别无所谓《永宁志》者,疑即章《志》,本以汉县名书,与陈氏《永宁编》相类。霁山《平阳州志叙》,据当时县名言之,故曰《永嘉县志》耳。”[3]并认为其书名当为《永宁志》。又尹廷高《章春谷编永和(宁)志成》诗:“地图东尽海云边,撰集如今洵可传。九斗光华归杰作,千年文献续遗编。登临往迹跨灵运,抵牾人空识马迁。自叹三家村里客,得来纸上考山川。”[4]尹廷高,处州遂昌人,有《永嘉秩满代者未至思归》 《送永嘉宰王吉卿满任》诗。考王安贞字吉卿,大德七年至十年(1303—1306年)为永嘉尹,知尹廷高掌教永嘉,作《章春谷编永和(宁)志成》诗当在此时,由此推知《永宁志》编成亦在此时。
平阳州判官皮元延前永嘉县教谕平阳章嚞、西安教谕陈天佑统集编成《平阳州志》,为平阳县第一部志书。《元史艺文志》有著录[5]。据林《序》:“平阳旧无志。何以无志也?温属县也。土地、人民、政赋附见于《永宁编》、《永嘉谱》者往往而略。”“会前永嘉教谕章嚞德元修《永嘉县志》成,捧路檄来补平阳、瑞安二属《州志》。”“廪馆之,共笔札。德元祖述《编》、《谱》,搜旧闻,访残刻,山林遗录,官府近制,无不博询旁采,增昔所无,续今所有,而定去取于侯。其友前西安教谕陈天佑孝章,相与汇集,手抄穷日夜,不为无助。”“继而谢公振孙来守是州,捐俸率先锓之。”“德元以侯令属予叙,于是乎书。”[1] 432《平阳州志》明弘治时尚存,王朝佐等《东嘉先哲录(外两种)》引之[6]。又旧志有“陈德昭字处晦,号东皋。兄弟三人同居孝友,有遗之占城三犬,其一毙,其二悲号三日不食,人以为和气所感。章编修嚞纪其事。”[7] 408当为《平阳州志》佚文。
未见著录,仅见林景熙《平阳州志序》,章嚞于大德十一年前后奉温州路檄编《瑞安州志》。
《文渊阁书目》[8]《元史艺文志》并作“十册”。《弘治温州府志》十人物《章嚞传》:“至大庚戌(1310年)修《温州路志》。”“时永嘉有夏开先者,世著儒业,治丧不用浮屠,乡里尊之,与嚞同事纂修。夏开先字景妆,永嘉人。”[9] 258据程钜夫《章德元近稿序》:“君名嚞,尝著《东嘉郡志》二十卷,甚有法。”[10] 26可见,又名《东嘉郡志》。书佚于明后,《永乐大典》尚有残篇断简;此书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有《温州路志辑佚》。林景熙《鹿城晚眺》诗章祖程注引《温州路志》:“归附后,军民官不相统摄,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分为一十七翼,各有千户镇守,皆周岁更戍焉。”[1] 231涉及兵制,弥足珍贵。《弘治温州府志》收录二条,均作《元志》。温州路达鲁花赤兼管内劝农事有伯帖木儿(拜特穆尔),蒙古人,“大德十一年夏四月,拜特穆尔来守是邦”“乃召郡博士及群士之贤者修其图志,求古今之遗迹,山川之胜概,为之台榭游观,乐民之乐,而政成矣,至大三年受代去。”[10] 22其图志就是《温州路志》,郡博士应该指章嚞,其年龄、资历、学识都符合任职条件,此时章嚞已为温州路儒学教授,受拜特穆尔之召而编纂路志。
《文渊阁书目》不著撰人,《元史艺文志》无册数,《弘治温州府志》书目有著录,并云:“延祐己未(六年)自翰林还里,重修《东瓯志》。”[9] 258据赵凤仪《六书故序》:“延祐戊午,予来领郡,命其孙隆出诸家藏。”“予既锓《四书》与《郡志》,明年捐奉廪以倡刻而庋诸阁。”[11]赵凤仪延祐五年(1318年)任温州路总管,延祐六年(1319年)捐俸廪刻印成书,延祐七年(1320年)为《六书故》作序,足证《弘治温州府志》云其任总管时间在延祐四年(1317年)当误。《东瓯志》久佚,据任敬《温州府图志序》:“余承命来守于温二年矣。庶务繁剧,未遑他及。洪武十一年(1378年)夏,会省部以修图志责成郡县,于是属府学教授徐宗起,永嘉县学训导张升,集四邑之耆年宿学,相与采摭、讨论、考究《延祐东瓯志》,而续补其所未备者。”[9] 635可见,洪武十一年修的《温州府图志》以此志为蓝本。
《文渊阁书目》不著撰人,《元史艺文志》无册数。此志是应台州路总管赵凤仪之聘,取陈耆卿的《嘉定赤城志》增删成。章嚞《永盈仓记》有“至治三年(1323年)九月,总管赵侯瑞卿视仓”[12] 132的记载。赵凤仪字瑞卿,任台州路总管当在此时,章嚞编纂时间亦同。至于书名,刘绍宽云:“按吴承志《县志稿》云:‘《雍正通志·艺文类》载杨敬德《赤城元统志序》:‘永嘉章嚞取成书改作命曰《天台郡志》’。按《天台郡志》名殊不典,据旧志经籍目录载,嚞所修《温州路志》 《东瓯志》诸目,似嚞立名本自分折古今,不应有此。钱氏大昕《元史艺文志》于《天台郡志》下援《文渊阁书目》引州路志十册《台州路志》,即嚞书,疑《天台志》乃《路志》中删出之外志,以其不合志体,故如《东瓯志》例,别标名目。诋嚞者恶其改易旧志,因而诬之。’今按:吴说甚辨,惟省府县志皆言章著《天台郡志》,无言作《台州路志》者,兹仍其旧未敢辄改。”[7] 510在宋元人的笔下,以“天台”称谓台州可谓蔚然成风,故书名应作《天台郡志》为是。
章嚞《春谷集》,《弘治温州府志》有著录[9] 488,又名《章德元近稿》。程钜夫《章德元近稿序》:“近得东嘉章君德元,与予同史馆,年相近也,道相似也,又敦信而恺弟,古君子人也,心甚好之。乃时与之谈,向如淫声美色而远之者,如沐猴衣冠,执干而舞,非不俯仰中节,投之以果,则不觉攘臂而起矣。此非绝之不深,制之不严,为知者然也。君之诗若文,质厚而气和,壹以理为主,苍然正色,贯松柏而后凋,不知世之知君者复几人也?安知数十年后无索君于茫洋之间、溟滓之外者耶?予之所谓欲谢去者,行见之矣。如为君一言。”[10] 26程钜夫(1249—1318年),延祐三年(1316年)由翰林学士承旨致仕,为章嚞翰林院上司,其序当写于延祐二年(1315年)。这年所写《温州路达噜噶齐拜特穆尔德政序》,系“编修章德元缕缕为予道之,且属予序。”[10] 22两人关系甚密,其与章嚞“年相近”,可见,章嚞当也生于1249年左右。
《全元文》卷一〇二一收有章嚞《风潮赋》 《永盈仓记》 《集仙宫上真殿记》 《东岳行宫记》 《本斋王公孝感白华图传》[12] 130。其中最著名的是大德元年(l297年)所写的《风潮赋》。那年七月十四日,温郡风潮海溢,廉访司佥事完颜贞、行省都事鲜于枢来两州视灾赈恤。完颜贞有《海潮》诗以纪其事。章嚞便援笔写了一篇《风潮赋》,赋中描述台风海溢的形势,受灾触目惊心的惨象,提出赈灾的要求。“桑田几变沧海, 沧海几变桑田。”[12] 130章嚞感慨沿海地区在遭受海患时的环境变迁。面对如此灾难,看着家园被毁,“俄而混汪湟、迷田畴、围山岳、汩陵丘。禾登场而梗泛,茅罣林而桴浮。片片翔鸳瓦,层层压蜃楼。小屋如蹶块,大屋如行舟。”[12] 130财产损失巨大,人员伤亡更是惨重,“搜遗驱于狼藉,历尸堆之稠叠”[12] 130。《风潮赋》展示了平阳海溢所带来的破坏场景,虽然用了很多晦涩的词语,读之仍然让人动容。鲜于枢读后十分赏识,推荐其为永嘉县学教谕。延祐初章嚞到京都,时献《汉图会同赋》,又被推荐任翰林国史院编修官。
《集仙宫上真殿记》末署:“延祐四年正月日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东嘉章嚞春谷甫记。”[12] 133又据太仓州东门海宁寺钟楼,章嚞有钟款铭正书阳文,亦题为延祐四年岁次丁巳十月甲子朔起十日癸卯[13]。此年其在江苏。
温州郡城东岳行宫在华盖山麓太玉洞天之西,延祐元年(1314年)毁于火。《东岳行宫记》有“经始于延祐五年八月,迄明年正月而大备”[12] 137。《东岳行宫记》写于延祐六年,章嚞已回温州。
《本斋王公孝感白华图传》为王都中而作。王都中字元俞,自号本斋,霞浦赤岸人。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王都中的父亲王积翁在出使日本途中去世,他的母亲在北京净垢寺出家为尼,后到平江住持阳山妙净寺近四十年,“趺坐而逝”。王都中“闻永嘉心乐周真师潜栖却粒有道,不远千里延至家庭。癸亥三月朔,设黄籙以展孝思。”[12] 13灵堂前放一个花瓶,二十多天“其花半萎,中有一萼,天然融结,状类桃实,非花非果,玉质縠章,宛分三脉,日渐以腴。烛之,内外映彻如净瑠璃。”[12] 135王都中因此绘制了一幅《白华图》,当时著名诗人张翥、李士行等二十人作题识赞咏,章嚞为之作传,署“前翰林国史院编修官章嚞撰”,记载了王都中孝敬母亲的故事,而东嘉郑僖又补《白华三章》以美王都中之孝感。此传是由于箫台(乐清)道士周心乐的关系,在癸亥即至治三年而作,周心乐乃得道之士。朱晞颜(1221—1279年),字景渊,长兴人,曾为平阳州蒙古掾、乐清长林丞司,有诗称赞:“箫台周心乐以濓溪自家意思扁其所居之室为赋短诗:真人绝浮伪,一室逃虚空。轩窗敞寥廓,八面俱玲珑。悠然会众妙,纳此灵襟中。鸣琴弄秋月,洒墨吟春风。至令千载闲,黙与前人通。驴鸣共草色,是乐真融融。痴人不解事,说梦追前踪。蒙头但熟睡,日影东窗红。”[14]所居“长乐道院去县西二十五里,在茗屿乡合湖桥东”[15],可知周心乐是章嚞的同乡好友。
《永盈仓记》有“泰定乙酉,雨旸时若,其占为有年”[12] 132。泰定无乙酉,乙酉当为乙丑之误,即泰定二年(1325年)。章嚞卒年当在此后。
《全元诗》只收录章嚞一首诗[16],且有争议。据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叙章嚞遗事:“章德元嘉,温平阳人。性喜静,文笔立成,讲解精到。时官延之师席,偕诣京师,咸推重之。献《汉图会同赋》,诸公称赏。列荐,除翰林编修。莅职将二年,其父寄以诗云:‘九十翁翁七十儿,此时那可两分离。客乡已是三年别,人世应无百岁期。春雁北飞频送目,夕阳西下几颦眉。何如及早成归计,莫待山榴开满枝。’即告归侍焉。”[17]德元为章嚞字,时年七十。《庶斋老学丛谈》作“嘉”,当因与“嚞”字形近误。“其父寄以诗云”,将这首诗著作权归给其父。盛如梓在大德十年至十一年间(1306—1307年)担任过嘉定州儒学教授,后以崇明州判官致仕。盛如梓虽然与章嚞同一时代,却未曾同事。其云章嚞“莅职将二年”,而诗却明言“已是三年”,时间不对;九十衰翁以诗代信,情理不符。正如程钜夫所说:“君之诗若文,质厚而气和,壹以理为主,苍然正色,贯松柏而后凋,不知世之知君者复几人也?”[10] 26诗为其作,理所当然。《庶斋老学丛谈》以之属其父,显为传闻之误,不足为据。《元诗选:癸集》据《四库全书》本《庶斋老学丛谈》作“在职将二年,作诗云”[18],无“其父寄以诗”,故认为是章嚞作,并改题为《告归作》[19],《全元诗》据此收录在章嚞名下,虽然无错,但应出校,以正视听[16]。
当时章嚞在翰林国史院的同事,台州临海人杨敬悳在与章嚞分别时有《送章春谷编修》诗:“笑拂雕鞍赋式微,天南遥指白云飞。五千客路心犹壮,九十亲庭计合归。倚杖雁山秋动色,染毫鲸海夜生辉。闲中应梦金銮署,月下凭栏看紫薇。”[20]“九十亲庭计合归”,显然是杨敬悳读了章嚞《告归作》有感而发。元著名文学家揭傒斯,是程钜夫的堂妹夫,延祐元年,由布衣授为翰林国史院编修。揭傒斯有《送张编修德元弃官归养永嘉》诗:“违亲远游宦,一命五载余。簪组虽可怀,中心在乡闾。始夏风雨高,词馆清且虚。疏华乱松阴,杨柳何舒舒。群彦满高堂,君子忽在途。攀之不能留,再会安可知。暂乖恒郁纡,况此远别离。岂无尊中酒,孰与斟酌之。仰视浮云中,莫知路所归。大海蟠扶桑,日出还相望。孤城寄海上,何处正相当。怀亲复别友,孰知心所伤。”[21]温州当时只有章德元为编修,也只有章德元“弃官归养永嘉”。“张编修德元”,当为章编修德元,殆同音而误。由“一命五载余”和“已是三年别”知,章嚞提前二年弃官归养,时为延祐五年,年已七十,由此前推知其生于南宋淳祐九年(1249年)。
除《告归作》外,章嚞还有《因宪使祭中山汤君墓有感》诗:“管鲍骨已土,市道何纷纷。对面隔九疑,况念宿草坟。贤者绣衣使,盛国超前闻。不忘平生心,卸鞚登秋云。当年鸡黍约,翻为鸡黍陈。死生迹已判,车笠情犹亲。洒洒泪亦落,染翰丰碑新。心同巽溪水,外静心纭纭。此事史所采,可但镵苍珉。孙子尚显扬,封诰飞恩纶。”[22]《全元诗》失收,当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