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霞 裴应东
(武山县水帘洞石窟保护研究所;武山县博物馆 甘肃 天水 741000)
《史记·秦本纪》:中潏“在西戎,保西垂”,“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中心区域“西垂”指的就是现在的天水及其附近的礼县、西和一带,即先秦人民最早在甘肃开展活动的地方。《史记·秦本纪》载:“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伐邽、冀戎,初县之”,这是我国历史上关于“冀县”最早的文献记载。
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设冀县,到秦献公元年(公元前384年)彻底征服洮河上游的狄戎置狄道县。再到孝公元年(公元前361年)“西斩貆王渭水边”,使武山、陇西一带的貆戎完全归顺,逼迫武山、陇西地区的貆戎彻底投降,置貆道县(位于武山县以北桦林镇一带的天局村周边)。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冀县邑地是秦人在西部攻守诸戎的要塞,在秦国300多年的西扩过程中,长期与西部诸戎对峙[1]。
甘谷磐安毛家坪—洛门东旱坪遗址位于渭河二阶台地,背靠秦岭、面向渭水,平坦开阔。《汉书·地理志》称洛门为“落门”,《晋书·地道志》称之为落善(扇),落者,聚落也。门,《说文》“門,闻也。从二户,象形。”“門”字的甲骨、金文字形“象两扉形”。《一切经音义》十四引字书:“一扇曰户,两扇曰门。”洛门是大南河、响河汇入渭河而形成的洪积冲积扇面,后称“洛善(扇)”,今天武山河道川区这样的地名仍很多,如四门、王门、付门等等。“冀”本义就是指北方有田野富足的地带,《说文》中对冀的解释是“北方之州也”,同时《尔雅·释地》解释则是“两河间曰冀州”。这一地带到了汉代仍然是“沃野十万里,谷粮殷积”。
在20世纪末,甘肃省考古所在洛门西旱坪调查时,发现了距今8千年的大地湾一期时的大量陶片,毛家坪周秦文化层出土了我国最早的铁镰,东旱坪遗址出土了战国铁斧、铁削。两遗址都出土了大量马、牛、羊、猪等牲畜的骸骨,表明该地区当时的农牧业十分发达。古人云:“观其草土之饶,然后营邑立城”,可见,这一区域正是建城选邑的理想之地。
再结合郦道元《水经注·渭水》,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冀县治地。渭水东部,流于西山东门,谷水汇于三府,三川汇集,东北之流注入渭水。有落门聚,因自渭水落门东注入黑水峡,左右被靠六水夹往。向左则靠武阳溪水,向东则得土门谷水,以上俱出北山,并向南流入渭。右则温谷水,向东则有故城溪水,向东亦有闾里溪水,故人亦名习溪水,再向东有黑水,其一并出南山。其再北流入渭水,其出渭水又东流入黑水峡,再历冀川。又东过冀县以北,途经渭水自黑水峡以东至岑峡,南北共经十一水注之。向南则有长堑谷水,向东则有安蒲溪水,向东则有衣谷水,汇流并南入朱圉山中。其水北汇入冀县以南。秦武公在位十年,伐冀戎,并入一县。渭水又东合冀水,水出冀谷,次东有浊谷水……次东有黄土川水,俱出南山,北迳冀城东,而北流注于渭。渭水又东出岑峡,入新阳川……
这是《水经注·渭水》记述渭水从今天武山洛门到甘谷地段的完整流程,引文中省去了几处有关地段发生的历史典故,对考证当时冀县治地关键的几处地名,笔者做一探释:
三谷水是指今天武山洛门大南河水。
武阳溪水是指今洛门龙泉响河沟水。
黑水峡是指甘谷三十铺东河滩鸡嘴峡。
岑峡指长达18公里的石峡,位于甘谷县与天水市麦积区交界处。
温谷水,指洛门与黑水峡之间流经武山温泉的东坡峪沟溪,北流入渭的聂河水,从毛家坪西北部台地下流过,当地群众称“小南河”。
故城溪水是指东距毛家坪遗址不到2公里的下南河水。《水经》一般认为成书于东汉时期,此处称“故城”,根据郦道元对《水经》一贯注解法,说明汉代之前,此附近处应该有一座(县)城址[2]。
朱圉山为秦岭支脉,连绵于甘谷县西南群峰,皆可称为朱圉山,极峰为今甘谷古坡乡石鼓山。
“其水北迳冀县城北”此处冀县应指的是汉代时期的冀县治地,应在距今甘谷县城西南30里的渭河南岸台地上。北魏的郦道元距秦武公设立的“冀县”的时间过了1200年,囿于历史条件限制,难免在注解《水经》时误把汉代的冀县县城当作春秋冀县治地,故有了后面“秦武公十年,伐冀戎,县之”的结论。
水出冀谷……北迳冀城东。此处冀城应指的北魏时期冀城县城,北魏时期改冀县称冀城,清初顾祖禹著《读史方舆纪要》,认为冀城在距今甘谷县城东十余里六峰乡渭河北岸平地。
甘谷县磐安毛家坪遗址与武山县洛门东旱坪遗址间距不到1公里间有一小遗址(刘家墩遗址),毛家坪古迹和东旱坪古迹都存在于渭河南岸地带,它们都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遗址,拥有文化层类似的墓葬形式(竖穴土形式的洞墓)并且遗迹也很相似。以上几个遗址其实是完整的同一遗址,东旱坪遗址比毛家坪遗址更为宽广开阔,遗址东西长8千米、南北宽400米,总面积约320万平方米,从地理状况来看,东旱坪遗址更可能是冀县县治的主城区。2000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宝兰”二线的建设,对遗址北部边缘进行考古探测与发掘工作[3]。对其清理之后,共发现2个灰坑、71座墓葬,发掘铜、铁、陶瓷、骨文等文物300余件,并且还得到战国秦墓由土沟包围的结论。这种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区域首次发现于坟墓中,围墓沟可能为战国时期秦墓所特有,在凤翔秦公陵号、III号、X号陵园、秦大型陵园秦东陵一号陵园均发现有人工壕沟,从墓葬的规格、墓葬物来看,这个墓是一个规模比同期任何坟墓都要大、拥有丰富的随葬品的墓穴,这也显示出了该墓主人的身份特殊。参照《水经注·渭水》上关于故城溪水方面的记述,所述的毛家坪遗址至旱东地区应该符合《史记·秦本纪》一文的记载:“秦武公在位十年(公元前688年),伐邽、冀戎以及(冀州)初县之”的统治地带。
早期的冀县,不但囊括如今的甘谷、大面积的渭河,甚至还拥有今天的武山县北部洛门镇以东的相当大的一部分。这种格局一直延续到东汉末年,这不仅在毛家坪—东旱坪遗址考古调查发掘的器物上有明显的关联体现,相关历史文献记载亦可说明[4]。《汉书·地理志》云:“冀……有朱圉山,有缇群山,有洛门聚”,《后汉书·隗嚣传》云:“落门,聚名也,在今秦州伏羌县西”,有学者认为,历史上有大洛门、小洛门之别,大洛门指伏羌县西40里有永宁镇一带(该镇在清康熙年间被地震湮没),《后汉书·郡国志·冀县》(引用不规范):“落门聚,来歙破隗嚣处”。依据《水经注疏》,表明《汉书·地理志》所载落门聚应该指的是今天洛门镇东部地区。民国吕式斌撰著《今县释名》一书,认为今甘谷县名之来源,系因县内原有“三谷水”而得名,而“三谷水”指的就是洛门东部的大南河水。
武山洛门东旱坪为秦“冀县城”,主体范围在甘肃省甘谷县内,甘谷县因而被誉为“华夏首县”。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分析,“县”以性质言,应是县鄙之县;以功能言,应为县邑之县,而非后世意义的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