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悦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了解古代社会、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学生应当“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这一阶段,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理解能力都还不够高,无法系统地学习文言理论和文言常识,这就要求课下注释和教师用书尽可能准确、严谨,给学生提供相对正确的知识,也为他们将来进一步学习研究奠定基础。
随着教学的深入,许多学者对文言中字词释义提出质疑,并且给出多种新解,比如程瑞君在《名篇训诂中的修辞失误》提出“屋漏”是指“屋子西北角”、李代祥在《从“假寐”的文化义蕴谈〈狼三则〉的理解》中认为“假寐”不是“假装睡觉”而是“趁机小睡”、严孟春在《“红酥手”新解》中认为“红酥手”是“唐宋时期贵族妇女们制作的一种果品兼工艺品”等。然而,从作者习惯、修辞手法等角度来看,这些新解并不贴合语言事实,在文中理解起来也比较生硬。王力先生曾提出:“从前常常听见说某人对某一句古书的解释是新颖可喜的。其实如果不能切合语言事实,只是追求新颖可喜的见解,那就学法科学性,‘新颖’不但不可喜,而且是值得批评的了。 ”[1](7-14)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出自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屋漏”一词解释历来有所争议,有不少学者认为应当译为“屋子西北角”,反对教材中解释的“破屋漏水”;亦有学者认为上述新解值得商榷,仍坚持原有“破屋漏水”之说。
“屋漏”一词出自《诗经·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此句原意是在你的室内省察,应当无愧于日光照进之处,后引申为虽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也不做坏事,句中“屋漏”指的是日光照进的地方。《尔雅·释宫》云:“西北隅谓之屋漏。”这句话是根据宫室的格局及其在丧礼中的用途而言的,句中“屋漏”是本义,指宫室内西北隅顶上有一天窗,是日光照进之处,也就是孔颖达疏中引孙炎《尔雅注》所谓“当日之白,日光所漏入”的意思。《康熙字典》《辞海》《汉语大词典》则将“屋漏”释为“古代室内西北隅施设小帐,安藏神主,为人所不见的地方”。此种用法在历代文献中用例颇多,如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四:“发人隐恶,虽亏雅道,亦是暗室屋漏之下有所警。”明李东阳《土室》:“古人戒屋漏,所贵无愧色。”
基于以上原因,新解认为,“屋漏”后来泛指屋的深暗处,与“床头”的亮处皆为屋内的处所,二者连用则代指屋内处处,故“床头屋漏无干处”当理解为“处处无干处”,即从床头到屋角即到处都没有干的地方。从语法上看,“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是因果复句的倒装结构,这种解释将“屋漏”当作表地点的名词与“床头”并举,视为联合词组作主语来分析,“无干处”作谓语,整句则是表结果,而“雨脚如麻未断绝”是前一句的原因,因为“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床头屋漏无干处”。
然而,这种新解存在一定漏洞。“屋漏”是屋子西北角的特有名词,而“床头”只是普通的小地方,并没有特指的含义,将这两处对举有不伦不类之嫌;且“床头屋漏”借代整个屋子的说法并不严谨,若用借代,则可使用“床头屋角”或“窔奥屋漏”更为工整恰当。其次,自从南朝以来,“破屋漏水”这一义项就更为常用,在历来文献及诗歌中时常出现,如在《全唐诗》中,没有“屋漏”译作“屋子西北角”的例子,仅有“破屋漏水”之义,如唐王建《废寺》:“空廊屋漏画僧尽,梁上犹书天宝年。”唐冯渚《燕衘泥》:“去年为尔逐黄雀,雨多屋漏泥土落。”且《全唐诗》本子中杜诗此句写作“床床屋漏无干处”,从这个版本来看,“床床”即每个床、所有床,可以理解为处处、到处,“屋漏”为屋子漏雨,而非名词“屋子西北角”。后人对此句的化用更能为“破屋漏水”之义作证,如元王冕《悲苦行》:“瞆翁瞽妪相唤忙,屋漏床床眠不得。”此句应该理解为因为屋子漏水,所以每个床都没有办法睡。再者,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祖广行恒缩头,诣桓南郡。始下车,桓曰:‘天甚晴朗,祖参军如从屋漏中来。 ’”《南史·江子一传》:“屋漏在上,知之在下。”这两句中“屋漏”都是从主谓短语“破屋漏雨”引申为名词性的“破屋漏雨之处”。
因此,我们认为“屋漏”译为“破屋漏水”更为合理,“床头屋漏无干处”一句则是紧缩复句,“屋漏”为因,“床头无干处”为果。杜甫《客至》:“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亦是此种句式,因“市远”所以“盘飨无兼味”,因“家贫”所以“樽酒只旧醅”。因此,结合文献用例及诗人习惯来推断,杜甫个人擅用紧缩的因果复句,“屋漏”只是后置的原因,而不是表示方位的专有名词。
为求新解而强行给予诗词中某个词以古义,过度解读反而忽视了诗歌的语言事实,这是训诂时不应该的,创作者的常用习惯有时对我们的分析有所帮助。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出自清蒲松龄的《狼三则》,中学教材课下注释将“假寐”译为“假装睡觉”,以李代祥先生为代表的学者对此表示不认同,并提出新解,认为“假寐”当为“趁机小睡”之义。
《汉语大辞典》中释“假寐”为“和衣打盹”,并且举例《诗·小雅·小弁》:“假寐永叹,维忧用老。 ”郑玄笺:“不脱冠衣而寐曰假寐。”高亨注:“假寐,不脱衣帽打盹。”再有《左传·宣公二年》:“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杜预注:“假寐,不解衣冠而睡。”杜注言“睡”实为“坐着打瞌睡”,而非睡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睡,坐寐也。从目、垂。”段注曰:“坐寐也。知为坐寐者、以其字从垂也。《左传》曰:‘坐而假寐。’《战国策》:‘读书欲睡。’”因此,“假寐”的本义是不脱衣服睡觉。又,王力《古汉语字典》释“假”为“借、暂时”,所以用于动物的时候“假寐”可以理解成“趁机小睡”,泛指小睡。历代文献典籍中用例大多如此,如汉应玚《正情赋》:“还幽室以假寐,固展转而不安。”唐谷神子《博异志补编·李全质》:“假寐于沂州城横门东庭前。”这两例中“假寐”都是指人不脱衣服打盹。
支持此种新解的学者从探求词源的角度来分析,以求更准确的解释,却忽略了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用例习惯以及上下文的实际情况。
在《聊斋志异》中,“假寐”共出现八次,其中表示“不脱衣服睡觉”之义的共5处,例如:(1)“范生者,宿于逆旅。食后,烛而假寐。”(缢鬼);(2)“妪去,张倚壁假寐。”(张鸿渐);(3)“寻至旧宿处,倚壁假寐,以待天明。 ”(陈锡九);(4)“四岁离母,辄就兄眠;兄他出,则假寐以俟其归。 ”(于去恶);(5)“少时,乐倦甚,扶榻假寐。 ”(雷曹)[2](51-52)。
与“乃悟前狼假寐”一条中“假寐”义相同的仍有两处,如:(6)“楼下有履声籍籍而上。假寐睨之,见一青衣人挑莲灯,猝见公,惊而却退。 ”(狐嫁女);(7)“生不语,假寐以俟之。”(小谢)。可以看出,此三例中“狼”“公”“生”并不是真的睡觉,而是装作睡觉来观察四周、等待敌人,由此可证明“假寐”确有“假装睡觉”的义项,蒲松龄在《狼三则》中此种用法并非是无中生有。同时代作品中也有“假寐”译作“假装睡觉”的例子,如沈起凤《谐铎》:“饭后,卧北窗下,见女子从屏后出,宁心知其狐,假寐以伺。”此句中宁假装睡觉等待化为女子的狐狸。明甄伟《西汉通俗演义》:“酒酣近晚,高掌银灯,公孙乾大醉,家僮扶去小轩就寝,不韦亦佯醉假寐。”此句中“假寐”当与“佯醉”对应,可解读为吕不韦假装喝醉、假装睡觉。
其次,“佯寐”一词在清代使用较多,最早出现在宋朝。如:宋李昉《太平广记》:“王生谓李昔日有契,又必谓妇人是驿吏之妻,王生乃佯寐以窥其变。”此句中王生假装睡觉来窥视。清张潮《虞初新志》:“漏下四鼓,觉,转面向外,顾佯寐无觉,而以体傍公。俄顷,公酣寝如初。”此句中顾氏假装睡觉没有听到,身体靠近黄公。“佯寐”即假装睡觉,“佯”字,《汉语大词典》中释为“假装”,如:《荀子·非十二子》:“利心无足,而佯无欲者也。”《玉篇》:“佯,余章似羊二切。诈也。”《尔雅》:“诈,伪也。”《说文》:“伪,诈也。”徐锴曰:“伪者,人为之,非天真也。 ”《说文》:“假,非真也。 ”因此,佯、诈、伪、假同义,“佯寐”“假寐”同义,“假寐”在清代时已经出现“假装睡觉”之义是合理的,与“佯寐”构成同义词。
再联系上下文,狼若是“趁机小睡”,那就无法与后文“诱敌”“黠”“变诈”等词照应,狼应当是为了诱敌而选择“假装睡觉”,又因闭眼导致视线不明,无法判断屠夫的行动,从而被屠夫“暴起”而杀死,这样的理解更贴合文义。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一句出自南宋陆游的《钗头凤》,其中“红酥手”的释义存在争议。有学者曾提出“红酥手”应该是一种用酥制成并染成红色的形似佛手的点心,而非传统解读中“红润、细腻的手”,这种解读太过刻板,且不符合词义发展和修辞使用。
“酥山、苏山、苏合山”等食雕,都是使用酥雕刻成花卉、山峰等形状,将其染成红色即为“红酥”。唐代士族登科或升迁宴请的时候,常常会使用这种食物,武则天时期的显宦韦巨源在官拜尚书令时曾进献 “单笼金乳酥”“巨胜奴”“贵妃红”“金铃灸”“玉露团” 等形状各异的酥[3](124-125)。“酥山”“红酥”“酥花”在诗词中也屡见不鲜,如唐五代和凝《宫词百首其一》:“红酥点得香山小,卷上珠帘日未西。”唐王建《宫词》:“一样金盘五千面,红酥点出牡丹花。”宋黄庭坚《木兰花令》:“酥花入座颇欺梅,雪絮因风全是柳。”此三例分别描写用酥制成的小山、牡丹、梅花,体现它们的形神兼备、惟妙惟肖。
随着红酥仿制真花的流行,制作工艺的进步,其质地愈加粉润、细腻,故词人常以“酥花”“红酥”来代指真花,如宋陆游《朝中措》:“彩燕难雪前梦,酥花空点春妍。”以“酥花”代指梅花,赞扬梅花不逢迎媚上的傲骨。宋李清照《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着南枝开未遍。”以及宋毛滂《渔家傲》:“香约略,黄蜂犹抱红酥萼。”此二例中的“红酥”都是指梅花,以体现其花瓣宛如红色凝脂。
后因修辞的继续加深,“红酥”常用来代指女子柔嫩、细腻、粉红的皮肤,历来诗词中用例颇多,如唐元稹《杂忆五首》:“忆得双文衫子薄,钿头云映褪红酥。”及《离思五首》:“须臾日射燕脂颊,一朵红酥旋欲融。”中分别以“红酥”写女子的胸脯和脸颊之红嫩、柔软。清毛大瀛《戏鸥居词话》:“应是红酥,着体未融时。”中“红酥”亦指女子粉嫩、娇柔的身躯。陆游词中“红酥手”也应当作此解。
“红酥”由本义一种酥制点心代指真花,进而代指女子的手,再将“红酥”解读为用酥制成并染成红色的形似佛手的点心就不甚合理了,佛手形的点心只是“红酥”的本义,虽然此种解读说在意义上和“黄縢酒”更为对仗,但从文学性上分析,诗人想象唐琬用柔嫩、细腻的手为自己斟一杯黄封酒更符合原词的基调,更能体现诗词的韵味。因此,一味地拘泥于本义对诗词解读意义不大,反而缺少诗歌的意境美,偶尔从文学的角度来分析会更符合常理。
在语文文言教学中,学生无法接触到专业性很强的知识,词的本义、上古义对学生来说很难理解,有时甚至是阻隔,因此,在专业准确的基础上,结合语境的解读,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在通过训诂考察词义之时,求新立异也不能忽略语言事实,只有结合时代的发展、词义的演变、修辞的使用、语用的环境等条件,我们才能打破为了训诂而训诂的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