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科教建筑中的伦理意蕴及其现实意义
——以南京师大民国建筑群为例

2019-12-27 03:21
文教资料 2019年35期
关键词:民国伦理校园

李 敏

(南京师范大学 校长办公室,江苏 南京 210036)

“建筑之始,产于实际需要”[1](11)。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建筑的功能从最初满足人们基本居住,逐步向美学、艺术、文化等领域拓展。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中华民国”是中国近代史上东西思想交汇、新旧事物交替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而民国科教建筑因自身人才高地云集的文化优势,成为反映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包含着丰富的伦理意蕴,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以南京师大民国建筑群为例,从时代背景、伦理意蕴及现实意义三方面作以探析,以期为新时代高校建筑文化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1.民国科教建筑的时代背景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宣布成立“中华民国”,结束了近千年闭关封国的封建社会。时代激变后的中国百废待兴,城市建设迫在眉睫。为此,国民政府成立“首都建设委员会”,蒋介石领衔首都建设委员会主席,并邀请国内外专家制定《首都计划》,对城市的人口、交通、市政建设等进行规划加以建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教建筑的筹建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中国高等女子教育也乘势发展。1915年,中国长江流域第一所女子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以下简称:金女大)在美国八位传教士的呼吁下成立。创立3年后,因发展需要选址随园(现南京师大)建设新校区。时任校长美国人德本康夫人特邀时任国民政府建设顾问美国建筑师墨菲和中国建筑师吕彦直共同参与设计,先后完成了一批教学、办公等场所的建设。“1918年开始的金陵女子大学规划基本按照墨菲最初的设计建成,是其传统复兴风格校园规划思想的完整体现。”“或许因为大学作为社会最高级别的传播知识的机构,承载了人们对于建筑文化精神内涵太多的期望,才将大学建筑的传统复兴,视为社会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而墨菲正是这种建筑文化观在近代中国最优秀的践行者。 ”[2](69)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发展教育,国家对于教学用房建设进行了重点投资,同时掀起了第二次民国科教建筑风潮。1952年,全国高等院系调整组建南京师范学院,院址设于随园。学校规模逐渐扩大,继续保持金女大建筑的原有风格,陆续建造了3栋仿古大屋顶三层教学楼。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教育事业发展带动第三次民国科教建筑复古风潮。1984年,南京师范学院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校园建设再上新台阶。学校延续民国建筑风格,按照校园中轴线对称布局的特点,陆续新建了多栋仿古民国风格建筑。

2.民国科教建筑中的伦理意蕴

“居住的问题首先不是建筑学上的而是伦理上的”[3](358)。有学者将建筑伦理的基本原则归纳为三组基本原则:安全与行善原则、适用与人本原则以及美观与和谐原则[4](121)。 南京师大民国建筑群融合中西方建筑伦理思想,将西方校园建筑理念与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予以贯通,得到新的发展。“实用美学”的建筑思想、“中和礼制”的诗意栖居、“以生为本”的教育情怀,成为其建筑伦理思想的精髓。

2.1 “实用美学”的建筑思想

以五四运动为序幕的一系列针对教会的历史事件迫使教会大学走上了“主动寻求中西方文化结合之路”,民国建筑的诞生被称之为传教士在中国的 “文化统治的怀柔装置”。金女大民国建筑群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的“实用、坚固、美观”的三条建筑基本原则一直被西方奉为建筑核心价值。实用是建筑的基本功能要求,坚固则是其必要条件。美国建筑师墨菲在设计金女大伊始即考虑使用最坚固耐用的建造方式,在材料上大多采用相对于砖石造价高的混凝土。1933年建设的图书馆、大礼堂的建造完全是钢筋水泥结构,包括大屋顶也是如此,所有窗子为钢窗,为此,被人称之为“不怕火烧的楼”。这些在当时处于领先水平的技术条件,确保了该建筑群历经百年雨雪风霜,传承至今依旧稳固、耐用。

中国传统宫殿式的建筑外形及园林式规划,呈现出东方技艺之美。黛瓦覆顶、勾檐翘角的建筑形态,门簪、抱鼓石、雀替,以及精美彩画等中国古典建筑元素装饰被大量运用。曲径通幽,亭台楼榭则展示出浓郁的中式园林韵味。含蓄、典雅、精致的校园风格,与中国文人推崇的风雅品位相一致。

坚固、实用为建筑艺术的传承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建筑伦理价值的必要基础。而中式美学不仅提升了审美愉悦性,迎合了中国人的审美获取文化认同,促进了建筑伦理的影响。

2.2 “中和礼制”的诗意栖居

中国传统建筑有着浓厚的“贵和尚中”情结,故宫就是公认的传统宫殿式建筑典范。金女大校园建筑设计师墨菲深受故宫建筑模式的影响,在校园设计规划中,利用中轴有秩序的对称排布,强调轴线关系。通过运用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的主要特征大屋顶,来诠释建筑伦理等级内涵。清代的宫殿式歇山顶为最高形制等级,用于校园中主体建筑构图,庑殿顶次之,硬山顶、攒尖顶和卷棚顶则灵活运用于附属建筑。校园空间格局采取虚实对比,体量与细节、开窗形式体现出含蓄、和谐、不偏不倚的儒家思想。校园布局开放包容、工整有序,呈现出秩序井然的美学性格,则与“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范教育理念互相契合。

“宇宙即建筑,建筑即宇宙”。建筑和宇宙两者在文化观念和美学品格上是合一的,建筑之美不过是自然之美的模仿与浓缩[5](67)。 无论是西方哲学家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还是中国传统造园“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都说明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是东西方建筑伦理思想的共识。金女大选址随园建造新校区,设计师墨菲在设计理念上充分考虑方位、风向等自然条件,利用坐西朝东景观最好的小山顶,作为中轴,三面环抱的平地作为主建筑群,不仅美观大方,同时能够冬暖夏凉的效果。“随园”之名自袁枚时期沿用至今,遵循自然,随势而建的建筑思想,以及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理念也延续至今。

围绕古典建筑而设计的校园绿化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采取了规则式种植和自然式种植相融合的方式。规则式种植主要是以校园轴线布局为参照,力求工整对称。在主要建筑周围的绿化种植,则采取传统式园林的孤植、对植、丛植等自然式种植方式。看似随意,实则布局精妙、移步换景,展示出中国特有的传统园林式雅致风格。随园绿化率历史最高时期曾达到77%,绿化木本种类达180余种,6000多株,其中不乏多株古树名木。这些古树名木与规则布局的古典建筑交互辉映、构成了随园独特的校园景观。人、建筑和自然生态三者有机融合,相得益彰,诠释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内涵。

2.3 “以生为本”的教育情怀

民国科教建筑承袭了中国传统形式、礼仪制度,以及儒家伦理思想。《汉书·艺文志》中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建筑的本身具备一定的教化功能,科教建筑则尤为凸显。教书育人是学校的办学宗旨,人本仁爱思想是其核心理念。

校园建筑处处以人为本的设计,体现着教育者的人文关怀。如:主轴中心位置设置体育馆(100号楼),力图呈现开放型的校园空间。基于运动安全等特殊需要,室内运动场的木窗均采用蜂窝式的密集格子的设计,既有人本关怀,兼具古典韵味。为女学生会客交友提供方便,主楼迎宾室专门隔成的多个半封闭“恋人专室”,开放包容的理念,堪称时代文明新风的标杆。图书馆、礼堂为公众频繁进出场所,靠近校门公共道路布置。这两栋楼宇在设计时,专门采用方块软橡木地板,使人在上面走动没有声音,为师生营造安静的读书、观演环境。

教学办公楼的朝向为南北设置。考虑到科学实验需要柔和光线,大多安排在北面,教师的办公室则安排在南面。学生宿舍楼的设计均为东西向,这种朝向能使学生房间总能晒到太阳。每栋宿舍楼都设有生活辅导员教师住房和休息室,休息室内有期刊、座椅,可供饭前休息交流,也可开茶话会等。

以生为本的建筑格局在提供舒适优良的教学空间的同时,也在渗透并影响着育人治学理念。金女大首位中国校长吴贻芳曾以金女大的建筑来借喻治学之道:“这些建筑可以代表一种融合新旧中西的新创造。校舍宏伟的规模,精美的装饰,是要保存中国传统;钢骨水泥的构造,房间窗户的搭配,是汲取外来先进技术,所以及保存中国建筑的特性,又能呵护学校的实用。我们研究学问的态度也是如此。”建筑中的教化功能无形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3.现实意义

3.1 建筑艺术的研究

一是,多方文化融合的建筑形式。全国各地均有民国建筑,但因地缘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民国时期,上海、天津、广州、青岛、武汉等城市也有大量民国建筑,但其总体建筑风格更多表现出一种外来文化强加的色彩。南京的民国建筑则不同。中国北方建筑的粗犷浑厚、南方建筑的灵巧细腻,西方古典建筑的雍容典雅、西方现代建筑的简洁明快,在这里互相共存交融,构成了美轮美奂的繁华图卷[6](162)。 南京民国时期建筑大致可分为五类:折中主义建筑、西方古典式建筑、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新民族形式的建筑、西方现代派建筑。《首都计划》指出“中国固有之形式为宜,而公署及公共建筑由当尽量使用”。20年代设计并建设的金女大校园,中国传统宫殿格局与美国近代校园空间格局相融合的设计理念,对于现代校园规划和教学空间设计与利用等方面,仍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二是,不同时期民国建筑风格的共存。近代民国建筑历经20世纪初期“中国固有式建筑”、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形式”和20世纪80年代“传统建筑形式”三次重要发展阶段。南京师大民国建筑群顺应时代发展脉搏一同起伏,将三次复古思潮下的建筑形式在同一空间下协调共存,凝固成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的缩影,也呈现出民国建筑的转型发展脉络。

3.2 校园社会功能的体现

建筑是社会活动和社会文化的物质载体。1088年,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开创了人类高等教育先河。伴随时代更迭,大学现已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和创新等历史重任。随园内的民国建筑群穿越百年历史长河,成为中国近代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1937年12月,南京爆发侵华日军大屠杀事件。血雨腥风的黑暗日子中,以德国人拉贝先生为主席的十多位国际友人自发组织起“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金女大(时称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校园被列为在国际安全区设立的25家难民所之一,保护了万余名无辜难民在侵略的战火中得以生存下来。与此同时,在难民营中开设女子中学、开办职业培训班,传授文化知识及培训谋生技能。许多妇女运用难民营中所学技术,走上自力更生的道路。充分发挥了校园社会服务功能。

在民族危难时刻,这些浸染书墨气息的建筑,承担着护佑生命的重任;在和平时期,这些建筑也为各类社会活动提供着服务保障。记录着历史印记的民国建筑群,使之成为南京近代史重要的记忆场所。并且随着社会发展,校园的社会功能不断地增强,其社会价值愈发凸显。

3.3 伦理精神的传承

人们很早就已认识到,建筑绝不是单纯的建造活动,蕴含着深刻的精神意义、价值尺度以及伦理规范。建筑的伦理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和传承。英国学者大卫·沃特金(David Watkin)在《道德与建筑》一书中指出:建筑不仅应当充分反映时代精神,更应该主动创造新的时代精神,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与新的道德价值观[7](137)。

民国科教建筑的伦理精神与校园的精神风貌、价值取向等地域文化特征息息相关。金女大的校训为“厚生”,意思是:人生的目的,不光是为自己活着,而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帮助他人和社会,这样不但有益于别人,自己的生命也因之更丰满。秉承“厚生”精神,金女大期间培养了近千名毕业生,被誉为“999朵玫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批掌握现代知识,自强自立的职业女性。其诸多教育举措为后期的女子高等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时至今日,“以人为本”的厚生传统,薪火相继,渗透于学校办学的全过程中,已经成为南师大校园文化精神的精髓。

伦理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有赖于“硬件”与“软件”的支撑。一方面,将民国建筑群的保护与校区功能规划相结合,做好民国建筑保护修缮的同时,将周边建设规划一并统筹兼顾,力求整体协调统一。与此同时,在民国建筑的使用功能上,尽可能贴近与其学科背景相近的院系单位,将建筑中的历史文化与学术研究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将民国建筑的文化优势与校园特色相结合,增强文化软实力。深入挖掘与民国建筑相关的历史人物事件,提升校园社会价值影响力。利用建筑符号中的文化信息,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名片。如在民国建筑旁名家大师的雕塑、历史事件的文字碑刻等。将标志性建筑通过校徽、校友纪念品等各种形式融入各类校园文创产品设计中,从而增强师生校园文化的认同感,以及传承弘扬校园精神的使命感。

包孕中西之美的民国科教建筑,既有百年间沉淀下的历史底蕴,亦充满着书墨的性灵与温情,展现着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彰显着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而在这精美建筑背后所蕴含的建筑历史价值,以及深刻的建筑伦理内涵,不仅为建筑艺术、高等教育事业的传承创新提供了借鉴。由此唤醒人们对民国历史文化的探索与研究热情,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推动社会文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此,也是建筑价值与伦理功能的真正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民国伦理校园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
午社“四声之争”与民国词体观的再认识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