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卓
(西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129)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自然界发展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共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良性互动的局面,从而获取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人类在未来文明发展演进中不可或缺的社会形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针对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种种新情况、新问题,着重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缘由、目标和举措等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基于新时代社会背景条件和主要矛盾的现实诉求,是适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要求,是占据国家治理现代化中“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一环。深入挖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与实践理路,对于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促进“美丽中国”建设、解决全球生态问题、突破生态发展困境具有突出的实践指导价值。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个理论的生成、发展与成熟程度是看它被这个社会所需要的程度。就此而言,任何一个科学理论的生成都源自时代的需要。在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鲜明的问题意识剖析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缘由,以发展的目标理念确证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景,以实践的动力源泉落实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路径。这一思想的生成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具体的生态文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有必要从理论、文化与历史三维向度进行学理剖析,阐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支配,但又使人陷入“物的依赖性”之中,为物性所奴役和统治,揭示了人与自然、社会辩证统一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问题的思想认知和理论探索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首先,确证人与自然界不可分割。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52自然界是人存在和发展前提,是人类生命延续的必要支撑。“被抽象的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2]220同时,人与自然界时刻处于交流互动状态,是相互作用的生命共同体。人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打上人类目的性活动的烙印,这就是“人化自然”。即就是说,人自身为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先于人而存在,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环境,人处于这一生存环境中并且与这一物质环境共同发展。[3]38-39然而,自然界的发展不是盲目无序的,是遵从其自身发展规律的,因而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否则将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其次,对资本逻辑造成的生态恶化问题进行深刻批判。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反思与批判是现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起点。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宗旨,造成了对自然界的过度索取,不合理的劳动生产实践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断裂的根本原因,“不遵循大自然规律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4]251。恩格斯对耕地、河流问题提出警示:“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5]998“鲜红色”的乌培河“是完全源于许多使用土耳其红颜料的染坊”[6]39的原因所致,就此而言,资本逻辑主导的社会生产方式是造成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必须对此进行深刻揭示和批判。最后,提出生态问题的根本解决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够实现。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导致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这一问题的彻底解决只有在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中才能真正实现。因为共产主义公有制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彻底摒弃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性,着力“用最小的消耗在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从而解决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7]。马克思指出:“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2]185对自由人联合体的生态展望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对人类社会的终极价值追寻。新时代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认知上,不能机械片面地将两者割裂开来,而要在二者统一性上认识,保护自然其实就是在保护人类自身,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要素。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深邃,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意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深根植于中华文明浓厚的生态智慧和文化土壤中。其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尚俭戒奢”“圣王之制”等传统生态文化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来源。首先,“天人合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儒家认为,天地是万物和人类的本原,万物与人类统一于天地之中,天地、万物与人类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习近平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思想就是对“天人合一”思想内涵的现时表达。其次,“道法自然”思想意味着人们要遵循自然规律,热爱自然、顺应自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家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道”是人们通过生产实践活动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时应遵循的根本法则。我们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再次,“尚俭戒奢”思想表达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时要懂得取之以时、用之有度。“孔子曰:‘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吕氏春秋》中言:‘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8]12习近平深刻认识到自然资源有限性,资源持续利用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最后,“圣王之制”思想体现为在人与自然关系中通过制度约束来规制人们对自然采取的过度行径,即使帝王也要根据自然规律发布政令,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实践活动顺利进行。法家主张用法律来制约规范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秦简中的《田律》《厩苑律》《仓律》《工律》《金布律》等都强调按照季节合理开发并利用与保护自然,这些律法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了制度保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丰厚滋养,顺应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理念,借鉴了“圣王之制”的制度约束思想,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9]23的生态思想,并提出预警,伤害自然的恶果最终将伤及人类自身,“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10],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的传承与发展。
唯物史观认为,对每个问题的考察都要思考某种现象在历史上如何产生、在发展过程中经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这种发展去考察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的情况。[11]26就此而言,有必要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思想和生态实践的发展过程进行考察,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行历史性、前提性追溯,从而更深层次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继承与发展,并把握其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中所解决的现阶段生态问题的科学性、真理性和实践性,并了解其发展的未来走向。新中国成立后,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是悬挂在国人头顶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威胁着我国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并将其与中国具体的生态实践问题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不同历史时期社会需要的生态举措。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生态建设的先行者,不仅在青年造林大会上向全国发出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而且针对洪涝灾害的频发,认识到兴修水利的重要性,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12]132的论断,体现出毛泽东对生态问题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提出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生态思想。“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13]21的生态理念显示了邓小平对生态问题的决心与愿望。基于我国资源短缺与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资源之间的矛盾,江泽民认识到节约与开发的辩证关系,提出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树立了全新的资源节约观,主张“节水、节地、节能、节材、节粮以及节约其他各种资源,走出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一条生态路子”[14]532。进入21世纪,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生态事业发展,提出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确立了经济建设中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在党代会上提出“生态文明”这一重要论断,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初步取得历史性成果,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新征程。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事业的实践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聚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处理好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毛泽东提出朴素的绿化祖国理念、邓小平强调力行节约的生态观,江泽民提出可持续发展观,胡锦涛倡导生态文明理念,映射出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建设认识的依次渐深。习近平在总结中国生态发展的实践经验基础上,顺应新时代生态环境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生态论述,回应了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遵循。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为理论基础,创新性地利用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深刻总结了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生态建设事业中的生态实践经验,面对新时代的生态现状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成同样离不开个人成长历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探索。从具体劳动实践中的生态情怀,在梁家河生产实践中修建陕北第一口沼气池,到区域经济建设中的生态文明理念,提出“城市生态建设”理论,再到国家全局战略中的生态文明机制,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举措,旨在加快美丽中国建设,为国家生态问题乃至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习近平针对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指出目前的发展现状是“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8]7。因而,如若现在不加以重视和整治,以后将要付出更为沉重的代价。习近平针对我国现实环境问题,站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人类永续发展的高度, 提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论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展现了富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习近平生态思想内涵丰富,深刻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缘由、目标和理路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集中体现为生态自然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法治观和生态责任观。
生态自然观是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对人与自然关系产生的矛盾进行理性思考的结果。习近平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种种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其本质在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9]50。首先,在对待人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当人类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时,自然将会馈赠给人类丰厚的回报;当人类自私无度、粗暴掠夺自然资源时,自然将会反馈给人类悲惨的教训。人类损害自然的行为反过来危害到自身的生存发展,阐明了人与自然关系不可抗拒的规律。其次,习近平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发展历程来看,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荀子》中的“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齐民要术》中的“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等观念都强调“天人合一”,将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发展统一起来,遵循人类改造自然的规律,取之有时,用之有度,表达了我们的先人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认识。最后,习近平在实践层面指明了当今时代人们公平使用自然资源的问题。一是在自然资源共享方面,指出新时代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为当代人共同享有的优美生态环境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在合理使用、开发生态资源方面,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方针,坚持绿色发展的生态路子,一方面着重解决突出的生态问题,另一方面大力加强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充分体现了当代人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与利用符合人类的“善”,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性相统一。三是在开发自然资源与自然发展的规律性方面,习近平强调“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9]50。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体现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一生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人对待自然的态度决定了人与自然、自身和社会的相处之道,生态自然观是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15]207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据时代之需,逐渐改变以往的“黑色发展”“浅绿发展”的生态理念,创新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遵循“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态路子。绿色发展的生态发展观的关键在于将绿水青山作为生产力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发展理念是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原则。这一新型生态发展观阐释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意味着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又要促进经济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彼此作用。绿色发展不是不要发展,是要有保护环境的发展,要有满足后代人需求的发展;经济发展不是不要经济,是要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转化为经济发展资源和动力的发展。“劳动生产率与自然条件相联系,外界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以分为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文化初期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意义。”[16]239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深入发展,劳动资料(譬如河流、森林、金属等)的自然富源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因而绿水青山的内在价值愈加提升。习近平在新时代大背景下,形象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7]230的科学论断,作为新时代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指南,打破了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简单机械对立的传统认识,阐明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7]234,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促进生产力发展相统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发展理论,提升了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认识,为我们构建新时代生态文明事业指明了正确方向。
保护生态环境不是一蹴而就、阶段性的事业,而是具有长期性、复杂性,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制度和法治正是带有根本性、长远性的外在约束力。我国生态问题顽疾的解决究其根源在于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习近平在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多次重要讲话中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17]240这一论断表明了“最严”生态法治观,展现了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态度和决心,抓住了运用法治方法和法律途径这个“牛鼻子”。法律是红线、法治是底线,任何人都不能触碰、不能突破。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必须直面唯GDP论英雄、牺牲环境促使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问题,对于污染、浪费、破坏生态资源环境行为,绝不姑息;必须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切实加强从立法、司法、执法等各个环节的具体实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过去一段时期,由于法治不够健全,生态领域存在法律盲点、违法处罚标准过低、执法不严等问题,致使出现了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普遍现象,因而我国迫切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建立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度,对由于盲目决策造成生态后果严重的行为,进行责任处罚并终身追责。当然,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归根到底是要靠人特别是地方政府官员来执行和落实。因而,“最严”的“生态法治观”必须依靠科学的政绩观和正确的群众观来推动和践行。
保护生态,改善生态责任重于泰山。习近平深刻洞察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8]的重要论断,认识到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之间存在某种联系,破坏前者的后果必然会引起后者发生病变。他强调生态环境问题若不能得到有效治理,不仅会阻碍社会经济领域的良性运转,更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人民群众所关心的干净的水源、清洁的空气、放心的食物无法得到满足,必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19]120生态责任已然成为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内在驱动力。习近平的生态责任观包含两个维度,一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明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目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现代化理念占据了重要位置,这与我们要建设的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相吻合。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取得了巨大的物质成就,人们不仅关注物质资料的不断丰富,更加注重精神领域的现实需求。我们要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同时要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愿景。二是协同世界各国共同努力,为全球生态治理做出贡献。生态文明建设关乎全人类的未来,全球生态安全、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习近平率先垂范,在先解决我国生态问题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我国制定并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坚决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并向联合国递交《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与国际机构一道建立并参与“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等举措,展示了中国在全球生态问题治理层面的大国责任担当。
生态自然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法治观、生态责任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的内涵彰显,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内容表征,是顺应世界绿色发展潮流,对我国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深刻反省的理论结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宝库。对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于“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生态问题,积极落实生态实践,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密集发表重要讲话和做出批示,提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17]395。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习近平从认识的高度、推进的力度、实践的深度,慎思与推进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长远性的生态工作,从全局的视角来看,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层面到实践层面发生的历史性、转折性变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本质上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冲突和对立,自然环境问题的本质在于经济社会问题。要解决我国长期以来积累的生态、环境、资源问题,就必须提高认识,整体布局,全面推进。党的十九大报告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涵,即从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增加了“美丽”一词。在认识上将“美丽”提升到国家发展目标中的重要地位,其中,“美丽”旨归于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就此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目标,就此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相吻合。习近平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20]11。这些重要论述纠正和超越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机械等同于保护环境的片面观念,深刻阐明了生态问题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属性,有利于更加准确地把握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四大建设之间的内在关系。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强调绿色发展在经济领域的核心要义,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提倡绿色消费方式,以生活方式的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融入政治建设,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建立健全治理体系、加大监管力度,各个地区的相关部门要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融入文化建设,转变人们对自然界的征服主宰观念和粗暴掠夺等危害自然的错误行径,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确证为和谐共生;融入社会建设,重在健全公共服务设施,为生产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而服务。
习近平历来都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生态理念和实践的提出与落实体现在正定、厦门、宁德、福建、浙江、上海等地方。从实践推进的路径来看,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察看三峡工程和坝区周边生态环境,关注河北雄安新区“千年秀林”的造林护林事业,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在浙江省安吉县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及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做出重要指示等,表明了习近平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和不断深入推进。在过程上从思想观念、体系建构、生态福祉三个层面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以思想的变革推进生态价值观的革新。在全社会树立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理念,倡导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开展绿色革命、养成环保节约意识,使得新型生态观念不断普及。二是加强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应加快建立健全生态经济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生态制度体系、目标责任体系和生态安全体系,提升社会整体的发展质量水平。三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最普惠生态福祉。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具体化,表现为将生态文明置于人民福祉的高度。习近平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与民生福祉的关系,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1]优良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宜人的气候等更多生态公共产品能够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能够“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共建美丽中国”[22]。
在实践层面以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为指导,逐步提高环境质量、注重环境保护、完善环保制度体系以及激发全民自觉的生态环保意识、践行生态环保行动。首先,良好的环境质量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进行防治大气、水、土壤污染的三大计划的同时,积极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建设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等措施,事实表明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观。“同2013年相比,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下降22.7%,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下降39.6%,北京PM2.5平均浓度从89.5微克/立方米降至58微克/立方米。地表水国控断面Ⅰ-Ⅲ类水体比例增加到67.9%,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到8.3%。”[23]其次,环境保护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日渐突出,国家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启动首批山水林天湖生态保护试点,森林覆盖率由21世纪初的16.6%上升到21.7%。全国共建成2750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9%。16个省、市、区开展生态建设,成了践行绿色发展的标杆。再次,环保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为生态改革提供了清晰的顶层设计。开展实行最严格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形成职责明确、追责严格的责任制度链条。习近平多次就严重损害生态环境的事情做出批示,要求严肃查处。比如,秦岭北麓圈地建别墅、新疆卡山自然保护区违规“瘦身”、甘肃祁连山生态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等事件,表明了习近平坚决治理生态问题的态度和决心。最后,优美的生态环境需要全民树立自觉的生态环保意识内化于心,并将生态环保行动外化于行。习近平在公开场合多次向人民群众传达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号召全民行动起来,认识到环境保护与每个人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全社会积极响应,共同参与。依托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节日活动,宣传生态环保意识;依靠新型传播媒介,微博、微信、博客等传播载体,有力形成环保舆论发声平台;出台《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拓宽环境保护途径,共同营造和谐美丽的生态家园。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不是片面强调物质增长、开发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征服论模式,也不是片面强调生态完好、停止发展的自然中心主义倒退论观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种体现科学性的、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论”[24]。在理论层面,强调人类进步要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这两个基本关系,蕴含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要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从辩证的角度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的发展相统一,体现了运用辩证思维谋划经济发展的理论水平;制定实施生态法治的思想与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认知相一致;倡导担当生态责任的举措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同目标相吻合。在实践层面,从认识的高度、推进的力度、实践的深度三个层面将理念落实到现实中并指导实践。事实已经证明,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正确引领下,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同时,还应清醒地认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压力巨大、困难重重、矛盾突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在依然严峻的生态形势下,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基调,自觉践行习近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守住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