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文化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研究

2019-12-27 00:13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网红价值观传统

穆 娟 张 倩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61)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在特定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形成的,具有极强的内涵和人文特点,“网红文化”是自媒体时代的一种视觉文化,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直接进行炫脸的行为,成为社会中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中一种较为流行的娱乐和消费现象。

1 “网红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对于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是重要的问题,对非 文史类专业大学生而言,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仅停留在高中阶段的死记硬背, 而非主动的学习和理解,缺少对于传统文化的系统认知,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缺 失主要表现在价值观不明确、心理素质和道德观念不强。当网络时代到来时后, 网红风靡,“网红文化”的兴起对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形成了一定的挑战,在信息时 代限制大学生接收“网红文化”是不现实的,只有正确利用网红,发挥网络文化的 便捷性和普遍性优势,借此宣扬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水平,才能 达到“网红文化”服务而非冲突传统文化的目的。

2 “网红文化”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挑战

“网红文化”是互联网环境下的衍生文化类型,新兴事物难免会受到广大青年人的关注,自媒体的蓬勃发展是“网红文化”兴起的重要基础,网红群体和“网红文化”的迅猛发展主要基于大学生是互联网的主要用户群体之一。网络文化在给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便捷和广泛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纷繁多样的“网红文化”、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审美扭曲的网红人物等各类信息很大程度上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产生了冲击效果,使得大学生在高校的学习生活中面对不良信息,这势必会影响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领会以及思想人格的成熟。

2.1 “网红文化”引发伦理思考

网红在追求自身价值展现的同时张扬个性,引发了青年大学生的新思想、价 值观和审美观与传统伦理道德相矛盾。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网红直播,在虚 拟的世界里随时关注网红的动态,转发、评论感兴趣的网红直播。网红保证其直 播收入的主要手段是保持客户黏性,网红为了增强与粉丝之间的联系保证“不掉 粉”,往往会展露出千奇百怪的行为和装束来博取观众的眼球,这种行为一方面表现出青年人张扬个性的活力,但在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文化隐忧:“网红文化”在 文化伦理方面与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审美判断存在一定的冲突,从文化心理学角度 来看待这一冲突的起因,主要来自于以下方面: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大学生的信息关注点落在网红的奇异装扮或行为方面;“猎奇心理”在好奇心极强的大学 生群体中表现明显,他们求奇求异求变的思想使得他们更加追求独特的文化体验。

2.2 “网红文化”冲击传统内涵

“网红文化”对传统文化在其表达方式和内涵底蕴方面产生了较大冲击,其一, 传统的报刊、杂志、书籍已经无法满足青年人以及时代对于信息的需求,全民阅读时间在逐渐缩小,传统的传播媒介已经无力承担飞速变更和流逝的信息,读者的内心越来越浮躁,对于通过直播平台传播的“网红文化”信息的真伪辨别意识和能力日渐下降。其二,网络用语以及网红传播的语言符号、语音、词汇等类似“666”、“何弃疗”、“辣眼睛”、“被闪瞎”等词汇的兴起对于传统的语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极为不利。其三,“网红文化”思潮的兴起使得大学生对中西方哲学思想的学习和研究意识会更加弱化,影响传统文化思想的构建。

2.3 “网红文化”影响价值判断

“网红文化”新奇、时尚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校园文化的形成,“网红文 化”中的不良成分正在侵蚀着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网红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在社会中有极大影响力,他们的一言一行更容易对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产生显著影响,同时大学生又处于网络文化与传统观念碰撞的时代,极其容易受到网络低俗行为的影响,进而陷入道德价值评判误区。一些网红为了成名不惜一切代价, 直播平台为了获利不惜突破道德底线,这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树立造成的影响不容小觑。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直是摒弃安逸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崇尚勤俭节约, 但是这种传统美德在“网红文化”盛行的今天已经被严重的忽视。一些拜金女、炫富男在网上凭借“炫富”、“辱穷” 的言行迅速蹿红,使得大学生不能正确对待他们这些极其夸张、大肆宣扬自己挥金如土的上流社会的现象。而且大规模的“炫富风”和“拜金风”的盛行片面夸大了金钱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误导大学生产生金钱就是一切的思想,并且产生对金钱的盲目的追求,削弱了艰苦奋斗、热爱劳动的高尚道德,助长了急功近利、超前消费的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2.4 “网红文化”左右就业观念

很多的网络红人的一夜成名对处于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的大学生们有着极其不利的影响。首先,网红的一夜成名颠覆了传统思想中通过艰苦奋斗才能获得成功的观念,却迎合了当下浮躁、追求功利的社会状态,容易使本身就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又渴望迅速成功、急于证明自我的大学生看到迈向成功的幻象。其次, 大学生掌握较少社会资源,缺乏社会经验,这更容易相信一夜成名的神话。而且, 当下很多网络红人很容易名利双收,易使得大学生产生扭曲的就业观。

3 “网红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建议

伴随着文化意义上的流通:从庸俗肤浅的视觉文化,到批量生产、娱乐至上的快餐文化,再到传统技艺的传播。“网红”已经发展成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就业观、消费观、恋爱观等方面。大学生是“网红文化”主要受众,但是大学生涉世未深,价值观和辨别能力不甚完善,易受网红传播的不良信息左右,应当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理解。开创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经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网红”资源的影响力和建设性,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培养和塑造优秀人才。

3.1 社会因势利导,指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跟时代步伐

大力提高广大社会群众的整体素质,使他们支持健康的网红文化,抵制不良网红文化现象,正向的引领媒体舆论,从根本上优化思想传播的模式,促使网络红人们规范自身的行为,严格要求自己,传播社会正能量。社会应当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大学生价值观、就业观的培养提供良好网络环境。媒体充分发挥宣传功能的优势,利用“网红文化”的力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强大的精神力量、共同的道德规范和价值理念。进一步加强文艺作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力度,从而更好促进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

3.2 学校顺势而为,发挥网红在思政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高校教育者要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放宽视野,了解大学生从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与他们进行民主沟通,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占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正确解读和宣扬“网红正能量”,在高校范围内加大对正能量网红的关注量。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更加丰富。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知识, 抵制低俗网络文化的侵袭。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信息,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3.3 学生应势而动,完善思想道德修养辩证看待网红文化

由于当代部分大学生精神空虚和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红人的出现成为必然。大学生无法改变网红作为社会的必然存在的情况,应当理性地看待这一现象,不 去追捧这些低俗的网络红人,自身一定要有辨别优良的能力和公平的评价标准。网络有及时性与共享性,逐步个性化与社群化,加之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 体验欲望,导致部分大学生沉浸其中难以自拔。所以,此时大学生们要看清楚现 实状况,理性使用网络。明确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而不是通过网络媒体来休闲 娱乐。其次,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自我管理。积极参 与学校、社团或班级提供的公益活动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 进而摒弃网红文化中金钱就是万能的思想,进而摆脱拜金主义、超前消费的思想, 以现实中的快乐取代在虚拟网络环境中网红带来的肤浅的乐趣。

猜你喜欢
网红价值观传统
我的价值观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我要当网红
«ВаНхУН»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当网红遇上“网红” 国外网红们都拒绝不了的鞋包好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