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服装专业技能大赛训练方法探讨

2019-12-27 05:59星,邢
犯罪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训练方法大赛

高 星,邢 颖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职业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特色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不仅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展示技能水平的良好平台,同时也是衡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技能大赛训练方法作为强化专业技能、培养综合素质的手段,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目的,它既是以训练大赛能力目标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活动,也是赋予专业技能人才各种必要工作能力的具体行为。从现实状况来看,训练方法的内容和形式受不同层次、类型技能大赛的赛项规程、能力要求的影响,往往缺乏系统的规划和针对专业技能人才长远发展的能力培养。因此,从综合职业能力的概念出发,在分析其属性的基础上对接技能大赛各训练方法的能力目标,同时将各能力属性渗透到训练方法的内容、形式、实施原则与实施条件之中,使技能大赛训练方法突破常规的技能强化目的,而成为可促进人才持续发展的以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系统化、科学化行为,这也为拓展技能大赛训练方法的深层内涵、践行训练方法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具体效用提供了方向。

一、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技能大赛训练方法能力需求分析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其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也可定义为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职业能力包括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其中,综合职业能力又包括跨职业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是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生活、从事职业活动和实现全面发展的主观条件,包括职业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接收和处理能力、交流与沟通能力、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1]。

基于对综合职业能力的概念理解来分析技能大赛主体的能力需求,并通过对各种能力的细致梳理,建立与训练方法能力目标的顺利对接,从而形成以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前提的训练方法类型(如图1所示)。这些方法有别于传统训练模式下高强度、高密度训练形式,而是在对其概念、特点、内容形式进行分析的前提下,对其实施原则和实施条件进一步作出科学的规范。同时从选手的主体角度出发,遵循选手在专业技能和能力培养方面的前后顺序,通过科学、合理、系统地运用这些训练方法来促进选手在技能与能力方面的提升,同时逐步引导各种能力内化为选手的常规性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构建其未来适应不同工作岗位需求的综合职业能力。

图1 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方法

二、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技能大赛训练方法类型

除了专业的职业知识和技能运用外,综合职业能力更集中体现于各种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而技能大赛由于竞赛目标明确、竞赛时间长、竞赛任务繁重,对选手的专业能力、身体素质、心理状态及各种职业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以服装设计类赛项为例,要求在10小时内完成服装创意设计、款式拓展设计以及立体造型表现三部分内容。选手除需具备娴熟的软件操作技能、设计表现技能、造型制作技能外,还需要以过硬的心理素质、灵活稳定的临场发挥确保备赛方案的完整实施。因此,选手的日常训练必须以不同类型的方法对其专业技能、心理素质以及执行力、应变力、控制力进行锻炼,以确保能够应对紧张、复杂的竞赛环境。

1.按照时长进行分类

(1)长时训练是以赛项某一分模块的方案内容为基准,以最大限度地展现方案内容的设计风格、视觉效果为目标,进行较长时间的艺术及技术打磨的训练方法。这训练方法对时长没有要求,但需要记录选手完成整体方案内容、各个技巧环节的时长及技巧步骤等,以便于对时长、节奏等技术要素的把握。同时,其训练成果也将成为备赛方案的最佳及最完善样本以供后期进行对比参照。因此,基于以上目的的长时训练较适合在备赛初期进行,也有利于选手把握设计方向并帮助其逐步进入训练状态。

(2)短时训练是以15或30分钟为标准时长的碎片化训练方法。这训练方法可针对某一局部技能点进行重复操作,对提升选手的训练适应性、执行力和节奏感具有较显著的作用。此外,短小、碎片化的训练时间对选手体能及耐性的消耗较少,同样适用于备赛训练初期。

2.按照训练目标进行分类

(1)定时训练是以赛项某一模块的赛时时长为标准进行任务分割,从而帮助选手明确不同时间节点所需完成任务的训练方法。如可将3小时的服装创意设计模块拆分为1.2小时构图、1.5小时绘制及0.3小时完善三部分任务来分别进行练习。这种拆分式训练方法可以帮助选手有效把握局部竞赛任务的内容和时长,也是调节训练节奏和强度的有效办法,较适用于备赛中期。

(2)定向训练是指对某一技能点或环节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的方法。技能点及环节既可根据选手的特点来选择,也可针对技术劣势进行强化,从而达到提升熟练度和节奏感的训练目的。此外,这种强化训练方法可以与定时训练交叉或平行使用,对降低选手的技能畏惧感和失误率具有积极作用。

(3)局部训练是指针对大赛某一模块进行独立性训练的方法。这种训练方法是在定时训练及定向训练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局部性综合训练,其目的是帮助选手对大赛某一分模块实践操作有明确的时间概念及流程把握,从而强化选手的节奏意识和时间意识。

(4)整体训练是指让选手在高度模拟的竞赛环境中进行整体备赛方案实施的系统化训练方法。这种训练方法的特点是完全参照大赛环境、章程及流程来实施,可以加强选手对竞赛环境的熟悉和适应。此外,指导教师可以对选手的训练成果、能力表现、体能状况及心理状况进行观察记录,对真实竞赛中可能出现的技术或外在环境问题进行提前干预,以保证选手以积极的竞赛心态、充沛的竞赛体能迎接正式比赛。这种训练方法主要适用于大赛最终冲刺阶段,且训练强度不宜过大,以免造成选手体能的疲惫和情绪上的波动。

3.按照实施类型进行分类

(1)集中训练是指对选手进行集中性技能强化和能力培养的训练方法。服装设计赛项具有任务繁重、时间长的特点,为了保证选手在后期训练中对备赛方案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需要根据赛项内容对选手的艺术素养、专业技能、心理素质等进行集中性训练。这种训练方法可以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或是在训练过程的某一阶段实施。其训练成果不具有即显性,但会对后期特别是冲刺阶段的选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独立训练是指选手在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后由指导教师根据赛项章程制定个性化备赛方案和训练计划的方法。这种训练方法既可以按系统的计划或流程推进,也可以根据选手技术特点或备赛阶段进行非固定时间或流程的规划。其目的在于建立指导教师与选手之间良好的默契度,并以此最大限度地挖掘选手在技能、体能及心理方面的竞赛潜能,提升选手的环境适应性和应变力,使其以成熟稳定的状态迎接技能大赛。

三、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训练方法实施原则

1.系统性原则

技能大赛训练方法的实施不是简单的流程操作,而是在明确的目标下系统化、条理化的行为。训练方法的系统性不仅体现于环境氛围、硬件设施、人员配备等外部因素的协同配合,同时也要基于技能大赛人才培养各机制的联动关系,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综合、从共性到个性的内在能力培养规律。既要在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下基于选手的个人差异制定个性化的备赛方案及训练计划,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不同训练方法在使用目标、使用时段、使用规范等方面的优势,以便有效地挖掘选手在操作技能和工作能力等方面的潜能。只有在系统规范的原则下有条理地进行训练操作,充分发挥内外因素的积极作用,才能最终实现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2]。

2.科学性原则

技能大赛训练是一项科学而严谨的互动。首先,训练方法的形式与内容要具有科学性。训练方法是技能熟练和能力积累的过程,而并非机械化的重复练习。因此,要以满足赛项能力要求的共性与选手的个性相结合,在传统训练方法基础上衍生出更符合能力培养的新方法,以实现提升专业技能与培养工作能力的目标。其次,训练方法的选择与实施需要教练团队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具有对技能大赛深刻的理解,才能通过基于各自专业领域的优势结合来把握技能大赛的核心内涵,并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来实现选手的高水平技能发挥[3]。再次,根据技能大赛的级别与类型来科学运用训练方法。技能大赛的类型、级别差异与其训练进程、训练内容、训练重难点直接挂钩,这需要指导教师在精准把握差异性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规划、使用训练方法,以达到技能强化和能力储备的目的。

3.可操作性原则

以培养选手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技能大赛训练方法应具有以下可操作性:首先,训练方法具有明确的能力目标和使用规范。指导教师在帮助选手掌握技能或具备某种行为方式时可根据训练方法的能力目标进行选择,当两者在目标性方面契合时,该种训练方法才具有可行性。其次,训练方法的内容应遵循简单易操作原则。训练方法的操作便利与否直接影响选手的适应性及最终效果,而简单易懂的训练方式不仅可以使选手快速理解并适应训练环境,还可以成为选手在训练过程中自我审视和自我调整的良好途径。再次,训练方法应具有针对性。只有在训练过程中可明确解决或弥补选手某项能力缺陷的方法才是可行的,其运用才是有效的。

4.灵活性原则

训练方法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握不同训练方法的特点,有的放矢。通过对不同训练方法的总结分析可以发现,其训练目的、训练技巧、实施阶段、实施条件及可预见性成果存在很大差异,因此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和运用训练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是某一训练方法的单向实施,或是两种训练方法的交替使用,其目的都是通过对训练方法的灵活运用来挖掘选手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潜能。二是以训练主体为中心的训练方法的灵活使用。选手是技能大赛毋庸置疑的主体角色,训练计划的制定和训练方法的选择都必须以其现有的专业技能和体能、心理状况为基础,并逐步提升选手的技能运用能力、抗压能力以及应变能力,使其不仅能够承受紧张高压的竞赛环境,而且能够将竞赛能力转化为主观内在条件,从而有效提升选手的综合素养。

5.个性化原则

技能大赛训练不同于常规的课堂教学,它既需要在选手现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特色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活动,同时也要结合选手的个性特征、心理特点来制定个性化的计划。因此,选手的个性是训练方法个性化的基本依据。就技能本身而言,不同个体所擅长的领域和环节都有所差别,无论是采用扬长避短式或是查漏补缺式的训练活动,都必须建立在选手已有的技能水平之上,过于复杂或简单的训练方法都难以激发选手的技术和能力潜能[4]。此外,训练方法的选择还应注重选手的个性及心理特征。长期以来,技能大赛训练都侧重于强化选手的专业能力,而忽视了其性格、心理在训练过程中的适应性。那么改变传统的高压式训练模式,转而选择符合选手个性行为及心理承受力的训练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缓解选手的备赛压力,同时还可促进指导教师与选手之间的默契关系,搭建彼此信任、相互扶持的心灵桥梁。

四、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训练方法实施条件

1.体系保障

训练机制是训练方法实施的外在保障,而技能大赛平台则是训练方法得以运行的内在核心动力。技能大赛训练方法并非盲目、单一的技能实施,而是通过训练机制与选拔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的内在联动关系来搭建技能大赛平台,并形成系统化、整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在积极推动专业拔尖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充分体现技能大赛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从大赛性质、能力目标等诸多角度制定训练方法的模式及内容,不仅是传统训练思维及训练手段的重要改变,也是技能大赛平台内部各机制紧密联系、相互配合的显著表现,更是技能大赛人才培养体系平稳运行的具体折射。只有建立了系统完善的技能大赛平台,确保技能大赛人才培养体系的运行实施,各训练方法才能在明确的能力目标下对选手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使其逐步成为具备必要专业技能及成熟职业能力的人才[5]。

2.机制保障

训练方法的实施需要系统化的训练机制予以保障。以院校行业级、省级、国家级不同层次技能大赛的能力要求为出发点,遵循技能突出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着眼于科学的指导思想和灵活的训练方法,并结合内外训练条件实现系统化、规范化技能大赛训练机制的顺利运行。训练机制是训练方法实施的坚强后盾,而训练方法是训练机制科学性、合理性的外在表现。要实现人才在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方面的双重提升,就需要摒弃传统的高强度、刻板化训练模式,并从选手的主体角度出发,通过交叉、重叠等多种方式综合运用不同训练方法来促进其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的自我内化,逐步形成选手的常规化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建立其能够适应未来不同工作环境的综合职业能力。

3.硬件保障

技能大赛的训练周期较长,一名成熟的大赛选手需要经历1~2年的选拔及训练周期,才能具备合格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因此,训练方法实施的硬件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以服装设计赛项为例,由于前期集中训练的人数较多,可以考虑全面开放专业教室或实训场所供学生使用,而通过考核淘汰机制最终进入大赛训练团队的选手则需要在专门设置的工作室内进行训练。该工作室配备电脑、人台、熨斗、打版桌及缝纫机等基础设备,在空间布局方面应尽量做到一人一工位,既相互独立,同时也兼顾交流沟通。电脑工位与打版桌、缝纫机的距离不可太远,便于选手来回移动;工作室内要求光线充足,光源布局合理,可兼顾自然光源与灯光源共同使用;工作室还可以配备展板及挂衣架以便展示训练成果,从而在硬件设施和情境氛围等多方面营造专业化的大赛环境。在投入使用时,还需制定详细的工作室规章制度,要求教师和选手共同遵守。

4.人员保障

人员保障主要从教练团队、选手团队及后勤团队等几方面入手。(1)一支专业能力过硬、大赛经验丰富的教练团队对挖掘选手的竞赛潜能、保障选手的科学训练具有重要作用。其中,专业教师作为教练团队的主力,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及实践经验,要有足够的精力和耐心投入到长期的大赛指导工作中,并能够根据不同选手的专业特点和个性特征制定科学的备赛方案和训练计划。此外,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及技术人员进行大赛解读,或在技能、实践操作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建议,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2)选手方面侧重于技能突出人才的储备与选拔。这些人才既可以来自于院级或校级技能竞赛、技能社团、师生工作室,也可以是由班主任、专业教师推荐加入大赛训练团队,在完成一系列专业训练和选拔淘汰后最终成为大赛团队成员。(3)后勤团队主要负责大赛设备设施的采购及日常维护、更换等工作。包括大赛工作室的空间布局、设备摆放、灯光设置、人台采购、电脑软件更新、缝纫机保养维修等,选手的耗材如白坯布、标记带、牛皮纸、彩笔、铅笔等,以及小工具如小纱剪、卷尺、直尺等都由后勤团队予以保障。

五、结语

综合职业能力是人才适应未来岗位需求和支持终身发展的重要素质。从技能大赛训练方法的角度去培养综合职业能力,是各高职院校落实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将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与技能大赛训练目标进行对接,并将不同职业能力的培养细则融入技能大赛训练的内容中,才能确保专业技能人才能力培养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训练方法大赛
基于“板块训练理论”对高校乒乓球队教学训练方法的再思考*
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研究
冰球运动员身体训练方法多元化的研究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专业技能库建设初探
单板U型场地滑雪关键技术动作及训练方法
教育改革对高校文秘人员的素质要求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说谎大赛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