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瑶 欧阳宏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1]近现代以来,每个国家和民族的革命领袖、英雄人物都是彪炳历史、功在千秋,世之永怀。关于华盛顿、拿破仑、“圣雄”甘地等历史人物的影视作品经久不衰,成为各国历史传承、文艺创作、凝聚国民意志的闪耀精神图腾。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追求国家独立、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从辛亥革命到“中国第二次革命”的改革开放[2],既是建党史、建军史、建国史,也是新中国的发展史、改革史。伟大革命孕育了伟大领袖;我国革命领袖传记题材电视剧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了一大批展现革命领袖的光辉艺术形象,在传承红色基因、彰显人民文艺上成果显著。近年来,革命领袖传记题材电视剧也面临着变革创新,弘扬中国精神、助力伟大复兴的历史课题。
本文梳理了我国革命领袖传记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和意义,对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在完善创新中的一些看法。
革命领袖传记题材电视剧,指主要以在中国革命斗争和改革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发挥领导作用的杰出历史人物为创作对象的传记电视剧,是我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在经济和政治上为革命领袖传记题材电视剧的起步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革命领袖传记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对象主要包括老一辈革命领袖和革命将帅。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革命领袖传记题材电视剧佳作不断,如《毛泽东》(2013)、《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2014)、《海棠依旧》(2016)、《彭德怀元帅》(2016)等作品,成功塑造了革命领袖毛泽东、邓小平和周恩来等在建国前后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形象,平均收视率在1.25%以上,获得了较好的反响。
传媒的二重性学说认为,所有媒体都有政治和经济双重属性,其他的属性均是这双重属性的延伸。革命领袖传记类题材电视剧具有极强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属性,“以人说史、以史记人”的独特视角使其成为中国革命史的刻画者、人民文艺的践行者、中国故事的讲述者,在传承红色基因、彰显人民文艺、弘扬中国精神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是传承红色基因,铭记伟大革命。中国革命史是血与火铸就的救亡图存的历史,其所蕴含的巨大思想价值和精神力量由革命领袖集中体现。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刻画,提炼和诠释中国革命斗争和事业中的宝贵精神财富,使之成为民族精神中的红色基因,是革命领袖题材电视剧的基本任务;历史性、革命性是其基本属性。2011年3月,习近平在湖南调研期间强调,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历史,深刻理解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而革命领袖传记题材电视剧正是这种必然性的文化传承。
二是彰显人民文艺,坚持以文化人。革命领袖传记题材电视剧是人民文艺的创作先锋,历来就有彰显人民文艺价值、以文化人的重要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艺创作如果没有对光明的歌颂、对理想的抒发、对道德的引导,就不能鼓舞人民前进。”[3]其对人民的鼓舞和引导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展现理想之光,将理想信仰之光凝结在感人故事中和剧中人物上,引导观众不忘初心,筑牢信仰。二是展现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爱国之情与英雄气概是革命领袖传记题材电视剧中灌注力最大、感染度最浓的情感表现方式,通过爱国主题和英雄形象凝聚观众共识,唤起家国情怀。三是展现励志奋斗的人生信条,通过回溯革命领袖寻找革命真理和人生意义的历史,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特别要指出的是,在网络和信息时代,传统电视剧受到网剧、短视频冲击,观剧趋势向多屏化、碎片化、浅显化衍进;优质内容稀缺、浮躁之风弥散、网络伦理和道德建设不彰的问题日益凸显。这就使得打造精品内容、营造清正的互联网空间成为文艺作品的时代责任。在这方面,革命领袖传记题材电视剧通过革命领袖的人格魅力彰显正能量、树立好楷模,对引导广大网民及青少年观众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三是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越来越走向世界中心舞台,对讲好中国故事、正面传播国家形象、弘扬中国精神的要求就越发急迫。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的核心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清楚“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4],而这也是革命领袖题材传记电视剧的长处和特点。相关作品通过叙述革命领袖人物的人生和革命经历,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也通过剧中人体现天下为公、爱国忧民、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革命的、人生求索的宏大叙事中,讲清楚革命领袖所代表的“中国人”是什么样,从而说明白中国故事和中国精神的来龙去脉。例如,《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以下简称《邓小平》)一剧,没有硝烟与炮火,而是再现了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到1984年中国全面改革开放这八年中的中国政治历程,通过塑造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一批剧中人物,反映了在改革开放之初“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真实生活。他们中有伟人、有官员、有学生、有商贩,但在事关中国命运的历史转折中,他们表现出来的共有精神特质则是“公”大于“私”、“国”先于“家”,在历史转折中有阵痛、彷徨和迷惑,更有奋斗、梦想和坚持。这八年的“中国故事”在世界上独一无二,所展现的中国精神也是独一无二的。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革命领袖传记题材电视剧经过40年的发展,通过塑造老一辈革命家的艺术形象,让观众重温了新中国建立和发展的辉煌历史,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果。然而,“老革命也遇到新问题”。在后信息时代,革命领袖传记题材电视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显得更为急迫。在媒介融合、短视频泛滥的今天,表现手法单一、人物形象刻板等不足成为了革命领袖传记题材电视剧发展的瓶颈,在市场和观众的检验中,其比重和影响仍有待提升。如2019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申报公示的剧目同意公示的剧目共58部2002集中,近代革命题材共3部147集,仅占7%。[5]
革命领袖传记题材电视剧属于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的范畴,题材严肃,和一般的真人真事改编剧有很大的区别。首先,革命领袖是公众人物,他们领导了翻天覆地的革命,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旗帜,容不得亵渎和丑化。其次,人物的成长史也是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史,要求创作者必须真实再现和准确还原当时的场景、服饰、道具,以便观众置身当年的艰苦岁月,突出领袖的精神,激发观众的同理心。
如果说真人真事改编电视剧是“戴着镣铐跳舞”,那么革命领袖传记题材电视剧绝对是“带着枷锁跳舞”。对人物和对历史事件的充分尊重是此类电视剧遵守的基本要求,因此也造就了该类电视剧创作的基本纲领——大事不虚。即每个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容不得半点虚假成分,同时台词、动作等细节必须符合历史的客观性,符合当时的情境和人物的性格。在这样的总体要求下,革命领袖传记题材电视剧虚构的成分不宜过多,供编剧创作的范围也比较小,因此也给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体而言,革命领袖传记题材电视剧目前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以下三点:
1.素材的取舍应紧扣主题
一是在剧情安排上面面俱到、平铺直叙。“看了开头猜结尾”是不少作品在剧情安排上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历史事件处处着墨、情节平铺直叙,缺乏艺术张力。甚至有些剧情之间近乎是空洞的堆砌,极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在剧情编选方面,不少作品在前期策划和编剧阶段缺乏对背景材料的深度研究、对情节的提炼和对素材的取舍,无法较好完成从素材到剧情的二次创作,只能以“授课”的方式对“知识点”面面俱到。相反,国外一些作品在这方面却能给我们亮点与启迪。电影《英雄甘地》(1982)开头就有这样一段字幕:“没有人的一生能在一部电影中被全部囊括,也无法展现每一年发生的事和每个相关人物,我们只能做到的是忠实地查找史实,并试图从中发现一条通往伟人心灵之路。”
2.情节的编排要具戏剧张力
不少革命领袖传记题材电视剧重客观再现,但少有艺术演绎,这就造成了电视剧如历史书,平铺直叙,缺乏主观创造。部分革命领袖题材电视剧存在刻意表达人物涉及的某一政治事件或军事战例的现象,使得作品穿透力、感染力不足。[6]电视剧不是记流水账,在剧集的发展中,观众应该看到的是发展的事件、成长的人物。
情节老套、缺乏吸引力是很多革命领袖传记题材电视剧的通病,编导想象力的缺失,导致情节之间仿佛只是空洞的堆砌,情节模式陷入了公式化的恶性循环,观众看了开头就能预知后面的剧情发展。在创作电视剧的过程中,编剧应该积极寻找和构建好莱坞式“建置—冲突—结局”的叙事结构,保证每一集都有一个看点和亮点,若能在每集结尾设置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将牢牢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革命领袖题材作品的主人公形象塑造是否成功、是否有感染力,关键在于其是否是可信的人物。人物形象刻板、公式化是部分作品存在的普遍问题,不少角色只是换了个名字,换了张面孔,实则换汤不换药,出现了“千人一面”的局面。如何塑造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就是要让人物“立得起,站得住”,具体表现在编剧和演员两个方面。
1.人物塑造往往“重共性、轻个性”
在塑造人物方面缺乏艺术张力,过度地将领袖人物神圣化、符号化,是不少革命领袖题材电视剧面临的问题。首先对于编剧来说,在人物塑造上“重共性、轻个性”使得人物形象扁平单薄,容易陷入模板化的窠臼。塑造领袖人物时,可以展开对生活原生态的艺术化表现,挖掘其作为普通人生活中真实的一面,往往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在《彭德怀元帅》中,董勇饰演的彭德怀性格直率,有时性子急起来还会爆粗口,但这也正是他的可爱之处。他对革命的热情、对下属的严厉、对亲人的照顾、对爱情的忠贞,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可亲可敬的开国元帅。
2.演员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
从唐国强饰演毛泽东,到马晓伟饰演蒋介石,领袖人物的塑造已经走出了强求“形似”的阶段。随着仿妆技术的发展,在外形上做到相似性已经只是时间和技术的问题,要表现出领袖的人格魅力,更重要的是形神兼备。对于演员来说,领袖说话的语气、神态、动作要不断揣摩、反复练习,才能在表演中自然流畅。同时为了跟领袖人物在气质上更加接近,演员还需增加自己的阅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只有受到了精神感召,才能更好地展现人物的神韵。面对大量的台词,不少演员功底尚浅,对人物的理解不到位,对不同时期人物的心理把握不准确,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缺乏揣摩,表现生硬,把台词念成了新闻通稿。马少骅在《邓小平》中成功饰演了邓小平的角色,他饰演的邓小平表面波澜不惊,实则老练果断,既有雷厉风行的作风,又有柔情细腻的一面。他通过模仿邓小平的不拖泥带水的四川话,在语气神态方面拿捏得较为准确。马晓伟能够成功饰演蒋介石的角色,并不是因为外形上和蒋介石的相似性,而是在于塑造了生动鲜活、令人信服的人物形象。在他的塑造下,蒋介石不再是刻板、扁平化的人物,而是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多面的性格、独立的意识和人格。
3.人物形象可以虚实结合
茅盾在《关于历史和历史剧》中就指出,历史剧不等于历史书,因而历史剧中一切的人和事不一定要有牢靠的历史根据,只要在不损害作品历史真实性的前提下,适当地进行一些虚构,都是合理的艺术创作。在革命领袖传记题材电视剧中,可以将一些真人真事经过艺术加工,在一些虚构人物身上体现出来,达到“借实出虚”的艺术效果。《彭德怀元帅》中警卫员石磊的形象就塑造得深入人心,他从一个愣头小子到敢作敢为、懂情重义的团长,最后的英勇牺牲令人动容。石磊是优秀的八路军战士的缩影,观众在这个小人物的身上看到了成长与蜕变。再如《邓小平》中,虚构人物田源、夏建国、刘金锁、夏建红分别代表了知识青年、“老三届”学生、农村“大包干”改革代表等时代符号,折射出当时时代大背景下引人关注的恢复高考、知青返城、农村改革等一系列问题,重温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富裕、小康道路激情澎湃的光辉岁月。
电视剧《永远的战友》剧照
早在1988年,美国学者海登·怀特在《书写史学与影视史学》一文中就提出了“影视史学”(Historiophoty)的概念,指使用影像的方式传达历史以及我们对历史的见解。[7]和书写史学相比,影视史学带来的是更加直观的感受,也就要求创作者运用影像手段对事件人物进行表达,如通过构图、光影、镜头语言、剪辑等,必须在细节上具有感染力。
1.视觉上要调动观众的全方位体验
影视艺术是视听艺术,需要充分使用镜头语言多机位、多景别地展现事件全貌和人物心理,因此,既需要交代全景的远景镜头、捕捉细节的特写镜头,也需要合理安排镜头之间的顺序,全面调动观众的参与度。全景—中景—特写,典型的递进型镜头组合,表现事态的升级、形势的紧张,反之则是后退型镜头组合。编导应该根据剧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表现手法,恰如其分地激发观众的情感。
2.台词场景设计上应更加生活化
在塑造革命领袖人物时,不能光突出英雄气概、理想信念等“共性特质”,还必须展现其作为平凡人的性格和命运,体现在台词设计上就是适当使用一些接地气的语言,表现伟人平易近人的一面。如《邓小平》中,邓小平总结自己长征二万五千里的经验就是三个字“跟着走”,充分体现了他的语言幽默。《毛泽东》第3集中,毛泽东问杨开慧:“真的啊?”杨开慧说:“不是蒸的还是煮的啊?”充满了夫妻间日常的幽默。
3.叙事视角上求新求变
如今,讲述故事的方法已变得和故事本身同样重要。不少革命领袖电视剧存在叙事视角单一的问题,跟人物传记相似,大部分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都是站在全知视角进行叙事,全方面地描摹时代特征和人物画像。在剧中,叙事者就如同一个无所不在的先知,为了衔接剧情,时不时地会用旁白的形式道出历史的关键节点,容易引起观众的厌烦和疲倦。近年来,一些优秀作品在叙事方式和角度方面已作了探索和改变。如《海棠依旧》根据周恩来侄女周秉德的回忆录《我的伯父周恩来》改编,从侄女的平民视角,讲述了伟大领袖周恩来给国家和家庭做出的贡献,获得观众的认同。此外,《永远的战友》一剧,从女性视角出发,讲述周恩来的忠实战友、革命女性邓颖超的感人事迹,以情著史,表现了战友情、革命情、夫妻情和母子情。
如今老一辈艺术家年事已高,无论是编剧王朝柱,还是唐国强、孙维民、王伍福等演员都已过了花甲之年,传承红色历史的重担交到了年轻一代手里。近年来,一批年轻的80后演员站在了塑造领袖人物形象的一线,但由于他们几乎没有经历过历史岁月,对于那段历史没有直观的感受,而传记题材电视剧往往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跨度较大,涉及众多的人物和事件,对主创人员来说是不小的考验。
当然,主旋律电视剧也不能任意地进行发挥创造,不少电视剧打着主旋律电视剧的旗号,披着历史的外衣,实际上存在大量胡编乱造的情况,这种对待历史不严肃的做法不仅不会得到相应的市场回报,反而还会使观众丧失对主旋律电视剧的信心,值得警惕。在重大题材历史剧中,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否则据作的质量将受到严重怀疑,甚至被全盘否定。
在把握了总体原则的前提条件下,在对领袖人物的重塑中,鲜活的历史事件和领袖人物生活化的细节更能俘获人心。如《永远的战友》第1集中,22岁的邓颖超怀孕,周恩来欣喜万分,结果经历了三天三夜艰难生产之后,儿子不幸夭折,邓颖超也终身失去了生育的能力。《彭德怀元帅》第1集中,湘军军官彭得华(彭德怀曾用名)由于杀死了欧霸天,被欧参议悬赏追捕。这两部剧均使用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通过剧情的合理安排,强化了戏剧冲突,制造了情节张力。
传记题材电视剧如果只按历史先后进行叙事,必然会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影视时间不同于真实时间,应当根据剧情需求对时间进行蒙太奇处理,才能凸显艺术魅力。编剧应发扬电视艺术的媒介特点,一方面充分利用视觉和听觉两条线索叙事加快节奏,避免拖沓,另一方面在剧情的关键点上延长时间,增强情感渲染力。如电视剧《彭德怀元帅》第20集中,编剧创造性地把日军司令岗村宁次气急败坏地翻看战情报告,和一幕幕日军节节败退的场景剪辑在一起,使用视听语言直观地再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取得的战果,也暗示了日本的败局指日可待。《毛泽东》第1集中,1901年,李鸿章签署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官员们使用算盘计算赔款,镜头随即切换到湖南韶山的一个农民家中,此时年仅8岁的毛泽东正用算盘计算自己的第一笔学费。《海棠依旧》第41集,在周恩来重病卧床时,以邓颖超在床前为其阅读毛主席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为线索,回顾和展现伟人们革命战争时期的峥嵘岁月。又如《永远的战友》在表现革命烈士周文雍和陈铁军刑场上的婚礼时,用了极其浪漫抒情的镜头语言,用婚礼、葬礼悲喜交加的叙事手法,体现了革命者在逆境中的浪漫情怀。
旁白的撰写也需要考究,如《开国元勋朱德》第4集中,使用了生动的旁白:“被朱德称为第二故乡的云南,给他留下了两种人生况味。他从这里登上历史舞台,现在又从这里退下去。新的一页还没有翻开,旧的一页却黯然凋落。”总结了朱德在云南13年的戎马生涯。
革命领袖人物的塑造,需要在发扬伟人光辉品质的同时,打磨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这就要求演员加深对历史、社会和人物角色的理解,用各自的综合素养、阅历和积淀去拼演技、拼“神似”,在细节上演出所扮演人物的“个性”。例如唐国强是继古月之后最知名的毛泽东扮演者,他饰演的毛泽东沉稳老练,具有文化人格魅力。80后青年演员侯京健2013年出演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的献礼剧《毛泽东》,他塑造的青年毛泽东形象意气风发、豪情果敢,充满了绝世抱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剧已开始尝试从宏大叙事转为细微描写,力求调动观众的兴趣。[8]这也是革命领袖传记题材剧市场化、通俗化、人性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有些作品在这一点上颇具亮点。如《永远的战友》从女性视角出发,打破了革命领袖传记题材剧男性主导的局面,将宏大的历史题材透过妻子、母亲、女儿的维度得以展现,从多侧面反映了邓颖超坚定的信念、艰苦朴素的作风、高尚的人格。
“戏在于细”,决定一部作品质感的往往是细节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情节道具的真实、影像的剪辑和影视音乐的使用上。这在近年来的一些优秀作品中也得到了体现,如《共产党人刘少奇》第35集中,刘少奇每次熬夜工作时所用的“健脑器”竟是用一串铁皮制作的头箍。又如《海棠依旧》善于使用剪辑技巧和光影变化,西花厅海棠花作为符号意象反复出现,见证了周恩来和邓颖超在中南海二十七载相伴的革命岁月,也是周总理鞠躬尽瘁的真实写照。此外,该剧还善于通过光影的反差,准确塑造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共产党领导集体的光辉形象,和以蒋介石为核心的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势力之间在建国初期的政治博弈。
“移风易俗,莫过于乐”,音乐作品往往是其诞生时代的最强脉搏,有着极其强烈的生命力与感染力,反映了爱国的心声,洋溢着革命的热情。好的音乐能起到塑造人物、串接剧情、营造氛围的作用。如《永远的战友》多次运用了革命歌曲抒写壮志凌云的爱国情怀,塑造了文学家郭沫若、音乐家贺绿汀、作曲家冼星海、剧作家阳瀚笙、作词家安娥等爱国文艺青年的光辉群像。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革命领袖传记题材电视剧通过对革命领袖的塑造和讴歌,实际上是对中国人民伟大革命和事业的赞颂和致敬。通过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交织,在传承红色基因、引导教育人民、凝聚民族共识、弘扬中国精神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文化语境的变迁导致叙事格局的转变,不同时代的人们只有在对影视作品不断地建构与重塑中,赋予革命领袖新的时代内涵,才能在秉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扬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精神。只有不忘初心,精耕细作,在表现主题、人物塑造、叙事视角上开拓创新,才能在“高原”之上再塑“高峰”,为时代、为人民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