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的教学模式研究

2019-12-26 07:06钱哲杨存园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50期
关键词:工作室制应用型人才艺术设计

钱哲 杨存园

【摘要】高等教育模式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的提出体现了教育模式的多元化。如何制定并完善符合当下应用型教学模式,如何培养时代性、创新性人才,一直是各大高校教育的重要工作。在“互联网+”新时代大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是当下热门的艺术学科,其专业具有实践性、时代性和前沿性特征。本课题特以艺术设计专业为此次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对象,探讨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创新教学模式的可实践性、拓展性、灵活性和创新性。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艺术设计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2018年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十三五”第一批院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的教学模式研究——以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为例”;2017年度浙江工商大学一般科研项目“地域性文化旅游产品包装设计研究”(项目编号:XJ16-30)。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0-0229-01

目前,艺术专业教学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外,也不断进行创新,比如走出课堂,实训基地结合等,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成效。但不同的学校地域资源和学生基础能力,而采用统一性的教学模式不能真正意义上针对性地提升学生专业能力。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提出可以将专业培养更精准化,教学模式更品牌化,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增加师生互动环节,强调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学生能力与就业岗位“零适应”。

1.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现状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艺术设计发展形式不断更新变化,教学方式和理念需要不断与时俱进。目前,各大高校应时代教育多元化发展,纷纷设立了艺术设计专业,但学生在毕业就业时暴露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弱、专业理论知识点比较陈旧以及艺术设计团队意识较差等方面。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不能满足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需求及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

2.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

2.1提升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阶段性教学模式

(1)基础教学阶段。无论哪种教学模式,专业基础课程仍然是“本”。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的初期基础教学阶段,课程板块以通识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为主,为以后拓展起到扎实的理论及技能基础。[1]基础课程主要以色彩、素描、构成设计、设计基础与表现等课程组成,并由专业基础课程教师进行授教。此外,以实验室为课程延展依托,丰富课程的实践操作能力。该阶段教学本着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为主,拓展专业综合能力。

(2)专业教学阶段。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将“教室”转换化为“工作室”,以专业方向作为导向,在学生入学的第二学年进行学生和教师之间“双选制度”工作室的分选。以工作室为主要基地,以自愿制结合学生成绩进行合理调配,以“导师负责制”为主要策略进行教学和实战训练。该专业教学阶段主要以字体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产品设计、海报设计以及插画设计等专业核心课程组成,以引导学生进入专业设计方向为主。此外,适当将相关设计类赛事结合课程知识点导入课程,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方式巩固专业知识点的掌握,“教+学+竞赛+实践”多元联动培养,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自信心。以实验室作为实践基地,并定期安排实务精英导师进课堂。

(3)专业实践阶段。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的专业实践阶段艺术设计单元课题外,导入与此相关的校企合作实践项目。“工作室制”以专业教师为主、实务导师为辅来挑选合适的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参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分工和规划,将“实验室”转换为“生产车间”,以此更直观地让学生了解整个实践项目的构思、设计再到输出的完整设计过程。

2.2 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将“教室”转化为“工作室”,将“实验室”转化为“生产车间”,完善“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

課题活动采用工作室间组合跨界的理念,更具有互动性、合作性、探索性及多元化。艺术设计学院一般具备丝网印刷实验室、精雕实验室、木工实验室、摄影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平面制作/三维设计实验室、3D打印实验室,设计制作实验室以及陶艺实验室等。完善的实验室设备具备一定量的设计输出,在专业实践阶段将“实验室”转化为小型“生产车间”,可为设计实物的呈现提供有效的输出基础。

2.3 加强师资力量,引进实务精英进课堂,提升信息化水平“双能型”教师

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是项目实践。这很大程度上要求教师具备较高专业能力及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因此需要较高的师资力量才能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定期安排专业教师阶段性开展专业学习,提升“双能型”教师信息化水平,引进企业实务精英入课堂,加强师资力量,提升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3.结语

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下,以创新创业为目标的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可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艺术设计新型应用型人才。该教学模式需要具备相关先进的专业设备实验室为设计实践提供基础,同时根据各大高校地域及经济优势,充分利用当地相关产业及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有效实践平台和专业对接。最根本的是提高教师团队专业能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建立“双能型”教师团队,从而在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中不断实践并创新。

参考文献:

[1]许爱军,蒋新革.“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内涵分析与概念辨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4):21-25.

作者简介:

钱哲(1989-),女,浙江杭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工作室制应用型人才艺术设计
《星.云.海》
《花月夜》
“工作室制”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红色之旅”项目驱动的《调酒与咖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机制探讨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