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12-26 07:06杨颖东
中国德育 2019年21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课程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全国范围内万名以上不同学科教师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校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的政策要求,同时还开展了各种活动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但不同核心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基于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从提高教师的理解水平,增强学校课程建设能力和重视经验示范三个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 键 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

作者简介 杨颖东,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所,讲师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2014年4月教育部专门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上述政策文件颁布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便在许多基层学校普遍开展起来,成为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在中小学的实施现状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未来该如何改进?为了系统回答这些问题,本研究对全国10个省市的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

一、研究设计

在梳理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团队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法确定调研问卷的内容维度,经过多次反复讨论设计出调查问卷。为了系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的政策实施现状,调研问卷的设计主要以政策实施过程为线索,从对政策的感受认知度、政策执行的顺畅度和政策实施的有效度进行问卷编制。

研究选取了北京、天津、浙江、山东、山西、福建、贵州、四川、广西、辽宁共10个省市的中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以问卷星为平台共发放网络问卷14,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475份,有效回收率为96.3%。研究对象覆盖10省市各个地区、学段和学科。

二、现存问题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的政策表示赞同,并且认为学校对此相当重视;多数学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性措施。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在中小学的实施还存在以下问题。

1.较多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比较深入的理解。绝大多数的学校和教师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表示赞同和重视,但调查同时还显示,50.5%的教师表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容很了解,其余教师都只是一般了解或不太了解。这一现象从相关教育实践的研究文献也可得到印证,文献分析发现许多学校和教师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时,只是将其视作价值知识要求学生背诵和记忆。

2.学校对教师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支持还显不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对教师们的学科育人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这就需要学校为教师提供足够的专业支持。对于一线教师来说,这些支持不仅应该包括理论上的引领和提升,更重要的是要有实践上的操作和示范。调查发现,近93.0%的教师认为学校主要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来落实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的,73.0%的教师认为学校比较重视学科渗透的方式。

3.教师在课堂中自然融入核心價值观教育的能力相对欠缺。从统计结果来看,仅有15.4%的教师重视所有教学环节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12.7%的教师选择在教学展示互动环节进行渗透,而选择在教学延伸拓展环节和教学设计环节渗透的教师分别占36.1%和25.8%。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多数教师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当作课堂教学中的“点缀”,认为只需在教学设计环节作出象征性的明确预设,或在教学拓展环节进行象征性总结就是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了。从这种“点缀式”的教学可以看出,许多教师一方面缺乏从整体上思考课堂教学如何自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设计能力,另一方面对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价值教育资源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敏感度,缺乏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育人的实践能力。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的落实情况总体还不够充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这就要求学校既要充分重视,又必须全面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入落实。调查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总体还不够充分,79.0%的教师认为“文明”这一价值目标落实最为充分,而仅有41.7%的教师认为“法治”这一价值取向得到了落实。总的来看,教师们对文明、诚信、友善、爱国、和谐这五个方面得到落实的认同人数最多,但对其他方面得到落实的认同人数相对较少。

三、改进建议

从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的有效实施,主要取决于学校、教师的政策认识水平和执行能力。结合本次调研结果,提出如下改进建议。

1.提高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水平。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校领导和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的认识和理解水平,是影响社会主义核心核心价值观进课堂实践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他们对相关政策的认识定位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解水平。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组织学校和教师加强政策文件精神学习。《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意见》是指导各地中小学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的两份重要文件,其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的意义、原则、途径、要求都作出了全面规定,各地教育行政和科研部门应该引导学校领导和教师认真学习并具体实践。第二,编写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通俗读本。对广大中小学校领导和教师来说,如何正确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巨大的挑战,这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组织编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进行系统全面解读的通俗教育读本,为广大基层学校和学校教师提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的理论和行动指南。

2.学校应自觉增强课程建设能力,系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尽管许多学校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的实践探索,但由于学校课程建设自觉性不强,课程整体建设能力不足,导致这些探索往往停留在浅层化、机械化、碎片化的实施状态。要全面充分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就要求学校必须自觉加强自身的课程建设能力。具体包括:第一,整体性建构学校课程体系。通过学校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学校课程理念、课程育人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选择和课程评价标准等各个环节。第二,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学校需要在遵照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成长需求,通过校本化的创造性实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渗透到日常课堂教学中。第三,系统推进学科课程改革。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通过学科课程的系统改革选择合适的内容、方式、途径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避免课堂教学中生搬硬套和碎片化融入。

3.重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典型实践经验的总结推广。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他们不仅需要系统的理论学习,更需要对自身学科教学领域中的典型经验进行模仿性学习,在不断模仿中创造出自己的行动经验。调查结果显示:由于不同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各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的推进水平上明显存在差异,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校和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学校,教师们迫切需要典型实践经验的引领。这就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相关教育科研机构系统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的典型教学实践经验,一方面将这些典型经验编辑成册进行推广,另一方面将不同层面的案例转换成数字化资源,依托现有的教学资源网站进行推广。只有通过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宣传推广,才能更加便捷、快速地将实践探索中取得的先进经验传播出去,使不同发展水平的教师不断在较高的起点上进行学习和探索,尽快找到适合各自学科特点的推进策略。

责任编辑︱张楚然

读者热线:010-62003451

投稿邮箱:zgdy_xueshu@163.com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课程
我的价值观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