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丽丽,丛硕,赵鲁强,黄吉娥,牟秋菊,张容,曾小菁**
(1.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 输血科, 贵州 贵阳 550000;2.贵州医科大学附院 输血科,贵州 贵阳 550004)
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我国每年大约增加几十万新生儿,以此推算,未来每年将新增儿童规模预计250万左右[1]。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是由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免疫性溶血疾病,母体内产生与胎儿血型抗原不相容的IgG抗体,该抗体可顺利通过胎盘屏障进到胎儿体内,引起胎儿红细胞破坏[2]。在人类血型系统中,引起HDN的血型主要为ABO血型,其次为Rh血型,但Rh血型引起的HDN病情较ABO血型抗体更严重[3-4]。Rh血型系统引起的HDN在妊娠期第1胎几乎不发病,致病往往在第2胎,经过首次分娩刺激后,HDN发病不再局限于Rh血型系统D抗原,Rh系统所有抗原(E、e、C及c)均可引发二孩HDN[5-7]。目前,临床上仅对常规的D抗原进行检测,而E、e、C及c抗原的检测多未开展,有报道显示52.12%的E抗原阴性患者在妊娠或输血等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抗E抗体[8]。贵州D抗原阴性的人群仅占0.63%,未被临床常规检测的E、e、C及c抗原阴性人群则分别占49%、51%、3.7%及94.3%,所占比例远高于D抗原阴性人群,C、c、E及e抗原阴性人群发生HDN的概率也较高[9-10]。随着二孩家庭的增多,由E、e、C及c抗原引起的HDN可能更多见。HDN发病早,预后较差,常导致流产、胎儿或新生儿肝脾肿大、核黄疸、脑瘫等并发症[10-12]。为进一步研究Rh血型抗体与HDN的发病关系,本研究以首次妊娠的180例孕妇作对照,对180例二孩孕妇的Rh血型抗体及分娩胎儿Rh抗原血型(D、d、E、e、C及c抗原)及HDN进行检测,探讨二孩孕妇Rh血型抗体与HDN的关系,报道如下。
1.1.1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产科门诊进行产检的180例无输血史且在本院顺利分娩的二孩孕妇 (孕次≥2,产次>2)作为研究组,孕妇年龄22~44岁、平均(31.9±1.5)岁,孕周34~41周、平均(37.7±2.1)周,其中RhD抗原阴性孕妇20例。并随机选取180例同期检查的首次妊娠且无输血史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孕妇年龄20~39岁、平均(29.6±1.5)岁,孕周35~42周、平均(37.3±1.9)周,其中RhD抗原阴性孕妇16例。
1.1.2主要试剂与仪器 BASO离心机,37 ℃温育器(戴安娜公司),不规则抗体筛查Ⅰ、Ⅱ、Ⅲ号细胞(上海市血液生物公司),抗体鉴定细胞(上海市血液生物公司);微柱凝胶卡(戴安娜公司)。
于分娩前鉴定2组孕妇的Rh血型、不规则抗体及其特异性,收集2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血液检测Rh抗原血型(D、d、E、e、C及c抗原),记录HDN发生情况,比较2组孕妇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率、2组孕妇中RhD抗原阴性孕妇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2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Rh-HDN的发生率,分析二孩孕妇Rh血型抗体与 HDN的关系,记录5例发生Rh-HDN新生儿病情及治疗情况。Rh抗原血型鉴定采用试管法,不规则抗体筛查、抗体特异性鉴定采用微柱凝胶法[13];参考文献[3]对分娩新生儿的血液标本进行HDN试验。
研究组孕妇中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例数为6例,阳性率为3.3%;对照组孕妇中未检出不规则抗体,2组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研究组孕妇中检出RhD阴性20例,不规则抗体阳性1例,阳性率为5%;对照组孕妇中检出RhD阴性16例,未检出不规则抗体,2组孕妇RhD抗原阴性孕妇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孕妇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率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positive rate of irregular antibody screening in pregnant women
注:(1)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RhD抗原阴性孕妇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irregular antibody positive rate in RhD negative pregnant women
注:(1)与对照组比较,P<0.05。
跟踪2组孕妇分娩后新生儿溶血情况,研究组孕妇分娩新生儿中有5例发生Rh-HDN,发生率为2.8%;对照组均未发生Rh-HDN,2组孕妇分娩新生儿Rh-HDN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例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的二孩孕妇抗体为:抗D抗体1例(16.7%)、抗E抗体4例(66.6%)及抗C抗体1例(16.7%),分娩后5例新生儿发生Rh-HDN,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2+以上。见表3。
跟踪结果显示,5例发生Rh-HDN新生儿早产儿4例、足月儿1例,3名患儿接受治疗、预后较好,另外2名患儿家属拒绝治疗、坚持出院,导致患儿流失。5例患儿血红蛋白浓度(Hb)、黄疸指标及治疗见表4。
表3 6例不规则抗体阳性二孩孕妇及新生儿Rh血型、孕产史、抗体效价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Tab.3 Results of Rh blood group, pregnancy history, antibody titer and direct antiglobulin test in 6 irregular antibody positive pregnant women and newborns
表4 5例发生Rh-HDN新生儿Hb、黄疸指数及治疗Tab.4 Hb, jaundice index and treatment in 5 neonates with Rh-HDN
本研究Rh抗体结果显示,研究组孕妇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3.3%(6/180),而对照组中均为阴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妊娠是不规则抗体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组孕妇分娩新生儿Rh-HDN发病率为2.8%(5/180),而对照组孕妇分娩新生儿发生Rh-HDN,2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临床上应对既往有分娩史的孕妇检测Rh血型抗体。这是因为当再次妊娠时,胎儿红细胞抗原再次刺激母体,产生高效价的IgG抗体穿过胎盘引起Rh-HDN。本研究跟踪娩出婴儿发现,孕前抗体效价在1 ∶32以上,产后胎儿的直抗实验大于2+,均发生Rh-HDN,提示二孩孕妇Rh抗体效价对HDN有重要意义。
据报道,贵州省各族人群中RhD阴性的比率均低于0.63%,再加之独生子女政策下,RhD血型不合导致的HDN发生率低[14]。本研究结果显示,除了D抗原外,Rh其他血型抗原(E、e、C及c)也可导致HDN发生。本研究追踪的6例不规则抗体阳性的孕妇,检测其抗体均为Rh血型抗体,包含抗D抗体1例(16.7%)、抗E抗体4例(66.6%)及抗C抗体1例(16.7%),并且分娩后新生儿5例发生了HDN,溶血情况较重,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为2+以上,临床建议转入新生儿科治疗,其中3名患儿接受治疗,预后较好;另外2名患儿家属签字拒绝治疗,坚持出院,导致患儿流失,无法跟踪其预后。本研究证实,抗E引发的HDN多于抗D,与唐雯等[15]报道一致。因此,孕育二孩时,更应注重由非抗D引起的HDN。这是因为临床常规重视RhD抗原的检测,但并未关注Rh血型其他抗原(E、e、C及c)的检测,这些未检抗原也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引发HDN,提示应对二孩孕妇产检时应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及时排除包含抗D外的其他血型抗体的致病性,并将其列为预测Rh-HDN有效根据,对于临床作出早期产前治疗与宫内输血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在二孩妊娠组中孕妇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率与胎儿Rh-HDN发病率具有紧密联系,其主要原因是头胎免疫产生的Rh血型抗体所致。故对于产前检查的孕妇,尤其是二孩孕妇更应加以临床重视,检测Rh5种抗原、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抗体特异性,对早期预测和预防HDN、临床的产前治疗及宫内输血提供有效依据,并且对于优生优育和提高人口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