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自我意识及其在记忆中的核心地位

2019-12-26 08:40
关键词:心理学动态变量

石 川

(原安徽省铜陵市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安徽 铜陵 244000)

一、引言

当我们用眼睛向外观看时,我们能看见眼前五彩缤纷的世界,但若不借助于外物帮助的话,我们谁也无法看见自己的眼睛。同样,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对别人的言行得失了然于心,而对自己的所说所做是否恰当,却常常罔然无知,为什么呢?这里涉及到了主体与对象的关系,主体对自我的觉察与认知。在人类浩瀚的历史海洋中,从古希腊的先哲发出“认识你自己”的旷世箴言,到中国孔子的“成人”思想,从十九世纪末法国实证主义创立者孔德到现代心理学,人类从未停止过对“自我”的叩问,我是谁?什么是自我意识?动物跟我们人类一样具有自我意识吗?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人的记忆,这是又一个人尽皆知的话题,也是现代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所探讨的主要课题。记忆是怎么发生的?它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是什么?如果有人把记忆与自我联系到一起,这是很自然的事,它们之间的关系确实难以完全分割。在记忆领域,和自我有关的研究已有悠久的历史,如上个世纪兴起的自传体记忆研究。但这些研究似乎并不彻底,事实上,你是否觉得,所有记忆都可视为自传式的,因为它们都建立在自我之上,没有自我,也就无所谓记忆。本文试从自我观察者角度,论述自我意识及其在记忆中的核心作用,并初步建立其相关理论模型。

二、自我意识之我见

(一)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上个世纪,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首次提出了自我意识概念,并把它分为主我(纯粹自我)和宾我(经验自我)[1]2。精神分析论鼻祖弗洛伊德在他的人格结构理论中,把自我看成是从本我分化出来的部分[2]454。之后的心理学家继续对自我及其结构、功能进一步探索,并形成了一个新的心理学流派——自我心理学派[3]。自我意识是如何产生的呢?在对待心理发展动力问题上,弗洛伊德与威廉·詹姆斯一样,本质上都是本能决定论者。二十世纪的科学领域,深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影响,心理学更是如此,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一书中[4],曾对人类和低等动物的心理能力作过详细的分析比较,认为一个物种简单的心理能力通过发展、结合、演变,可形成较高级的心理能力,比如自我意识,并认为它是一种需要对事物抽象化的能力。我国发展心理学家朱智贤、林崇德在心理发展方面也曾提出比较系统、统一和辩证的理论体系[5]56-59。众采各家之言,可以认为,在生物种系进化、演变过程中,动物由低等形式到高等形式再到人类,每一物种个体受其本能和欲望的驱使,进行一系列生存活动[5]34-36,并在生存斗争过程中,不断适应环境,最终在自然界和所属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角色),不断发展出各种不同智能和心理能力,它们中一些物种开始出现了自我意识,最终进化到人类。可见,自我意识的产生有一个从无到有,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自我意识也并非为人类所独有,一些近代动物心理实验证实少数几类动物具有自我意识,只不过与人类相比,其意识层次低级一些而已。人类个体从幼年到成年,终其一生,自我意识都处在不断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回首历史,自我意识从概念提出到出现百家争鸣的状态,已有100多年,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观点。国内心理学家聂衍刚认为,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及其与周围世界关系的心理表征,并针对我国青少年自我意识,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大结构”“四大功能”理论[1]8-16,他的观点代表着当前学界主流的看法。

(二)动态形式的自我意识

在心理学历史上,针对我们人类不断变动的意识现象,威廉·詹姆斯曾提出过意识流的观点,但他并没有提出自我意识概念以动态的表达形式,那么,对于这样一个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自我意识(简称动态自我)该如何去表达呢?我们知道,在物理学上,一个在空间作规则运动的物体,它的瞬时位置可以用位置函数来表示,相类似,如果我们把动态自我看作一个因变量函数E ,其它相关影响因素视为自变量,它也可以用如下公式来表示:

E=ΣXi=1…m+ΣYi=1…n+Σêi=1…l(m、n、l为自然数)

(1)

式中:E代表动态自我(后文称自我意识也即动态自我),是我们脑海中所呈现的自我意识;ΣXi=1…m代表本能、欲望包括情绪,相当于弗洛伊德人格发展动力论中本我能量部分[6]174-180,在这里意指本我能量系统中若干冲动来到动态自我中表现的那一部分,称为动机变量(或称本我冲动);ΣYi=1…n代表此时此刻与我们身体及其周围环境相关的所有感觉信息部分,称为感觉变量;Σêi=1…l代表此时此刻原有的自我经验(认知结构)中受激活而在动态自我中呈现出来的部分,称为经验连接变量,原有的自我经验包括自我身体意象、自我角色、自我评价等。需要说明的是公式(1)中符号Σ并不代表各自变量相加求和,而是表示诸自变量统合后的效应,符号+也不代表数学意义上的相加,而是表示前后两类自变量的统合。上述公式中三项又可简单概括为动机系统、感觉系统、经验自我(即原有的认知结构)三个部分的统合,这样动态自我又可简约表达为:

动态自我=动机系统+感觉系统+经验自我

(2)

由于公式(1)涉及自我意识的产生过程及自我意识概念的范围,公式中各项在下文中还有详细分析说明。

(三)自我意识形成的内驱力

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阿瑟·叔本华创立了生命意志论[6]137-141,从哲学的高度强调了非理性的重要性,他所表达的生命意志代表着生命的冲动和欲望,类同本我冲动(动机变量ΣXi=1…m),属于弗洛伊德的本我能量系统,指一切本能、欲望及情绪,情绪可视为一种动机[7]。它们是自我意识形成的驱动和组织力量,也是我们进行一切外部行为活动的内在驱动力,称为核心自我。弗洛伊德在其人格发展动力理论中用“泛性论”“力比多”来意指这一切,显得过于粗糙和笼统。在公式(1)中,如果我们把感觉部分(ΣYi=1…n)略去,我们就处在梦意识状态,在梦境里,我们也有一个自我,但这是虚拟的自我。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一书中把梦解释为欲望的满足[8],这种观点也是片面的,据我们日常的梦经验,一个本能、一个欲望、一个情绪甚至一种较强的感觉都能驱动、激活、编织一个梦境,梦和清醒只不过是意识的两种状态,它们的内在驱动力是一致的。

如何看待内驱力对自我意识形成驱动作用呢?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你家庭电脑的电源及内部驱动系统。

(四)自我意识的内容与感觉变量ΣYi=1…n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物质世界是意识的本源[9]27-31。自我意识也不例外,前已述及,自我意识中感觉变量ΣYi=1…n是我们对自我身体所处的(内)外在环境状态的一种反映,它的获得来源于(内)外部物质世界的刺激,并构成了自我意识的内容,这说明虽然自我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它的内容仍然是物质的、客观的。感觉变量ΣYi=1…n是自我意识最初形成时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视为外部施加的刺激和能量系统。感觉刺激也是我们保持清醒状态及现实的自我状态所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人在长时间完全剥夺外界感觉刺激情况下,会出现幻觉,丧失真实的自我。

如果把自我意识比作一颗种子,种子的生长需要内部条件(内因)和外部条件(外因)相结合,那么,这里动机变量ΣXi=1…m即是自我意识形成的内因,感觉变量ΣYi=1…n即是自我意识形成的外因。

(五)自我意识与社会性

公式(2)中经验自我包含的自我角色意识,反映了自我意识的社会性。自我角色意识,是物种个体在生存斗争中,不断适应环境,并通过在群体活动中不断充当各种不同的角色而逐步获得的;角色“扮演”的好坏,又通过群体社会反馈给个体,形成个体自我评价,从而构成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到了人类社会,社会性更是成为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9]128。自我角色同时反映了物种个体在群体中所处的相对生存位置(地位)。

综上所述,自我意识是动态的、多维度的,自我意识动态公式中各项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且都建立在自我身体的基础上。现代心理学中具身认知理论和自我心理学都很重视自我身体的作用,威廉·詹姆斯把自我的周围环境也看成身体的延伸[1]2。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9]94-99。这是对人类社会而言,如果由此推及到动物,是否可以说动物群体生活方式即种群摄取食物的方式决定了种群的心理水平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论中“三我”是无法分开的,并在自我中实现统一。动态自我与经验自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三、自我意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初探

自从弗洛伊德发现了潜意识,意识就被划分为若干层次和水平,不过弗洛伊德对意识结构的划分是模糊的,本我冲动不仅出现在意识层面,而且还是自我意识形成的内驱力。在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一书中,意识是一个包括多种概念的集合名词,其涵义系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考、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内在的)与环境中人、事、物变化(外在的)的综合觉察与认识[2]173。中科院唐孝威院士提出:意识应该由觉(觉醒成分)、知、情、意四种成分组成,成分内部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心智整体[10];浙江大学李恒威教授认为,意识的本性是觉知及自觉知[11]。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部分,同时它也是一种知觉,即自我觉知。知觉的整体性特性提示它在大脑皮层广泛区域的信息表征存在着汇集、整合的趋势[2]122。在人类脑的进化史上,越是原始的功能越是对应于脑的古老组织部分[12],由此推理,公式(1)中本我冲动,涉及原始的本能、欲望、情绪,应是产生于古生的脑干组织及边缘系统。现代心理学认为,本能、欲望的产生与下丘脑相关[2]55,现代情绪理论大多重视丘脑的作用;感觉信号的传送过程是进入中枢系统的信号脉冲经丘脑换元后再进入大脑皮层相应功能区从而产生感觉的,那么对于本我冲动,我们也有感受、体验,它是如何产生的呢?类比于感觉信号的传递过程,不妨假设本我冲动也是经丘脑传至皮层的,除了特异性投射,本我冲动信号中另一部分经中央丘脑非特异性投射至皮层,形成意识状态[13]190,这可以认为是本我冲动对自我意识激活作用的神经基础。医类高校《生理学》书中强调了边缘系统海马与记忆密切相关,并对自我的瞬时(空间位置)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编码[14];《系统解剖学》说明,海马旁回在结构和功能上与扣带回、颞极、脑岛等组织联系紧密;海马回路与大脑皮层上、下存在着广泛的纤维联络[15]。为了方便建模,并结合已有的神经科学知识及材料,假设本我冲动一部分经丘脑特异性投射后至扣带回再到皮层脑岛区域产生了感受、体验,当然实际上这种区域可能是分散的;再设想大脑皮层颞、顶叶联合区为自我意识最终整合区域。根据公式(1),对自我意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初步建模,如图1。

图1 自我意识的神经生物学理论模型

四、自我意识在记忆中的核心作用

(一)与自我紧密相连的记忆

英国心理学家詹姆斯·穆勒曾经说过,自我现象和记忆现象仅仅是同一事实的两个方面[16]。自传体记忆是指对个人复杂生活事件的混合记忆,与记忆的自我体验紧密相联。著名自传体记忆研究者Conway曾提出自我记忆模式[17]7,其中建构了记忆和自我两个系统,把记忆与自我结合起来。心理学上,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是指记忆材料与自我相联时的记忆效果优于其它编码条件的现象[16],这已为大量心理实验所验证。众多的事实显示出记忆与自我的紧密关系。我们再去回想一下在日常生活中的梦经验,一些梦,如果我们在初醒时能及时回味,对梦中的内容事后多半能记住,相反则忘记。是及时的回忆过程(注意+复习)让我们把短期记忆变为长期记忆了吗?不尽然,这里主要还是因为醒后及时的回忆让我们把梦中的内容与现实的自我结合了起来。没有现实自我的存在,记忆就无从谈起。在以往的记忆模式中,感官记忆经注意而成短期记忆,短期记忆经复习而成长期记忆[2]258-300。这里注意,复习的过程固然是加强了对记忆内容的印象,但我们同时忽略了的一个重要事实是,这个过程同样加强了记忆内容与我们现实自我意识之间的联系。如果现在有人问你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何时成立的,你可能会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这似乎与自我毫无关联,但是你能回忆一下最初回答这个问题时也是这样吗?

(二)以自我为核心的记忆模式

事实上,如本文开头所说,记忆与自我是不可分的,所有记忆都建立在自我之上。这样,记忆发生的机制可以设想为:记忆的贮存及检索提取过程都是围绕自我意识的生成过程而进行的。自我意识内在的神经网络可以看作类似于富人俱乐部神经元[13]190-203。它们既是记忆形成的中心,也是记忆的一部分。结合上文自我意识神经生物学理论模型(图1)及自传体记忆相关知识[17]10,对记忆的检索提取过程建模如图2:

以自我意识为中心的记忆模式能够解释一些记忆上让人困惑的遗忘现象,如人类个体幼年期的遗忘,可以解释为最初的自我意识尚未充分形成;海马损伤引起的顺行性遗忘及颞叶损伤引起的逆行性遗忘可理解为都是由于损伤影响了即时的自我意识的形成,而无法再生成新的记忆。

图2 记忆检索提取模式图

五、结语

对自我意识的探讨是现代心理学热门话题,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动物和人类的自我意识的形成有一个从无到有、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人类的自我意识伴随个体的成长不断在发生变化。动态形式的自我意识可视作一个因变量函数,它可看作由动机变量、感觉变量、经验连接变量三类自变量成分组成,即:E=ΣXi=1…m+ΣYi=1…n+Σêi=1…l (m、n、l为自然数)。自我意识是动态的、多维的,动机变量ΣXi=1…m在自我意识形成过程中起驱动和组织作用,感觉变量ΣYi=1…n的获取构成自我意识内容的来源。自我意识在脑内存在着神经生物学基础,根据动态自我的函数表达式及相关神经科学知识,初步建立其理论模型。记忆与自我是不可分的,自我意识是记忆形成的基础,也是记忆的一部分。

六、展望

二十世纪神经科学及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为心理学积累了大量素材,呼唤着心理学以及哲学在基础理论上的突破。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神经科学缺乏心理学的指导,可能会陷入盲目的境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同样,心理学也离不开神经科学的支持,神经科学本象还原使它有了“脚踏实地”的前行基础。美国当代心理及神经科学家安东尼奥·达马西奥认为,自我意识是意识的起始。站在二十一世纪地平线上展望,若如达马西奥所言,随着对自我意识研究的深入及其生物学神经机理的明析,它给我们带来的或许不只是惊喜,更可能是一场认识论的革命。借此东风,以脑科学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技术也会迎来一个飞跃式发展。

猜你喜欢
心理学动态变量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抓住不变量解题
也谈分离变量
动态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变中抓“不变量”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