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COS理论的公众慈善行为驱动分析

2019-12-26 08:52刘金平
关键词:慈善公众群体

尹 昱,刘金平

(1.安徽工业大学 商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2.合肥学院 中德基金办,安徽 合肥 230601)

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府支持和社会支援下,我国慈善组织获得空前发展。在组织数量快速增加、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公众参与度较低、捐赠规模与国际差距巨大、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混乱、专业人才缺乏等等,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则是公信力低下。对于以信任为基石的慈善行业来说,取信于民是事关生存的大事。

经调研发现,慈善组织与公众的疏离使得公众对慈善不够了解,从而选择不参与。而不参与又加剧了公众对组织的质疑与不信任。因此,要解决慈善组织公信力低下的问题,首先要促使公众更多地参与慈善。本文从BCOS理论入手,探讨驱动公众参与慈善行为的方法。

1995年安德里亚森提出了BCOS的理论框架,该框架关注4个驱动力,即benefit,cost,others,self-assurance,简称为BCOS[1]。这些因素参照了费什拜因和艾森的研究以及马辛尼斯、穆曼和贾沃斯基所提出的导致行为发生的3个关键条件:动机、机会和能力(MOA)[2]。根据安德里亚森的BCOS框架,收益、成本、他人、自信四个因素对公众行为有驱动力,而该理论参考了多位学者的诸多驱动理论。考虑到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最终体现为公众慈善行为的产生,因此,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探讨慈善行为的驱动。

一、收益和成本(Benefit & Cost)

收益和成本是任何交易者首先考虑的问题,对于公众来说,慈善行为同样类似于一笔交易。例如,通过捐赠行为,付出金钱、体力或者时间,获得帮助人的成就感、满足感等。本课题进行了大样本问卷调研,其中第10题考查人们认为参加慈善活动带来什么好处,可以了解受访者进行了多种收益的选择,如表1所示;第11题考查了人们对慈善活动成本的认知,如表2所示。

表1 您认为慈善活动给您带来什么好处?

表2 您认为参与慈善活动会有什么成本?

对于市场交易来说,企业与消费者都在衡量收益和成本后采取交易最终获得满足。为达成交易,企业往往通过各种营销行为增加消费者感知到的总价值,降低消费者的总成本。在慈善组织中,同样可以借鉴顾客让渡价值有关理论和方法,让公众在收益与成本的权衡中倾向于采取慈善行为。

菲利普·科特勒在其营销圣经《营销管理》中提出,顾客让渡价值=顾客总价值-顾客总成本,顾客总价值=产品价值+服务价值+形象价值+人员价值,顾客总成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体力成本[3]。对慈善组织来说,该理论同样适用,只是在研究某个具体的慈善行为时需做适当调整。探讨慈善行为中公众获得的让渡价值可以用总价值(收益)和总成本来衡量。要想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刺激公众的慈善行为,则需要提高感知总收益,降低感知总成本。在慈善组织中,不同活动的成本并不相同,例如捐赠主要是金钱、精力的成本,捐献骨髓主要是疼痛、恐惧等成本,那么在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时,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不同角度提高总收益,降低总成本。

具体来看,收益应该是公众最感兴趣和希望获取的,能够刺激公众产生慈善行为。因此,可以从慈善行为的动机出发提高总收益。

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的不同,慈善行为人不同,动机也不尽相同。Adrian Sargeant给出了常见的动机[4],如表3。

表3 Adrian Sargeant慈善动机列表

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和财政状况的人,慈善的理由也不同。哈里斯互动调研公司曾开展了一项在线调研[5],部分调研结果如表4。

从表3、表4可以看出,公众在进行慈善行为参与捐赠活动时,是有自身需求的,慈善组织在发起活动时,需要研究公众的慈善心理需求以及行为特征,了解对方需要什么,从而找到自己的目标受众,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沟通活动。

综合考虑Benefit & Cost这两个因素,运用市场营销管理的方法和理论,从以下几点出发来驱动公众慈善行为。

第一,全面、深入调研公众慈善心理与行为,掌握其对慈善的认知状态,了解其心理需求,建立科学的量表,深入分析公众参与慈善的动机构成和成本构成。

第二,分析不同慈善项目公众的参与动机,分析公众寻求的不同利益点,制定针对性的营销方案。从慈善项目开发、宣传文案制作、项目的人员推广等全流程入手,重点强调和宣传公众寻求的利益点,触动公众的内心需求。运用营销的思路和方法来运营慈善项目,将有利于打开市场,提高慈善组织和项目的知名度,吸引更多公众的注意和参与。

第三,分析不同慈善项目公众的成本构成,从金钱成本、心理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各方面衡量公众可能的付出,尽量降低不必要的成本。以心理成本为例,66.47%的人担心捐赠被侵吞,这大大提高了公众对捐赠的感知风险,直接造成许多人对慈善的不信任、不参与。要降低这项成本,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包括捐赠流程规范化、透明化,加强捐赠的制度管理、社会监督,打造慈善网络平台,让公众能够随时查看捐赠进程和结果等。

表4 不同性别和财政状况的人的捐赠理由(%)

二、他人(Others)

慈善行为的产生与公众让渡价值息息相关,但是,因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人的社会性决定其行为受到其他人的影响,慈善行为也不例外,所以,决定慈善行为决策的不仅仅是成本和收益的权衡。在中国的文化情境下,与西方文化中重视个人自我(Personal self)不同,中国人更加重视社会自我(Social self),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而更容易受他人的影响。他人影响可能是积极的、起促进作用的,也有可能是消极的、起阻碍作用的。例如,因为受孩子的影响,所以参加了孩子学校组织的捐款救灾活动;或者说,因为同事对某慈善组织的不满评价,从而形成对该组织的不好印象,不愿参与该组织的活动。

研究发现,在个体决策中,参照群体的影响极其显著,虽然目前国内尚无慈善领域内的参照群体的实证研究,但笔者认为,参照群体对慈善行为的主体来说同样存在并起作用,可以借鉴参照群体的有关理论来探讨慈善行为决策。

Moutinho指出,参照群体是指对个体的信念、态度以及决策产生关键影响的,个体在确定决策标准时所参照的实际或想象中的个人或群体[6]。Park和Lessig将参照群体的影响划分为信息性、功利性和价值表现性三个维度[7]。2008年,贾鹤等[8]在对参照群体维度有关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参照群体影响各维度的动机、导向、过程、表现的结果,根据慈善组织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了微调,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参照群体影响各维度的动机、导向、过程、表现和结果

慈善行为中参照群体的信息性影响。公众在作出慈善行为决策前往往会四处搜集信息,规避信息缺失带来的风险。表现为从他人处搜寻对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的有关信息,形成自己的态度和意愿,观察他人的慈善行为决策及结果,从而决定自己的行为决策,期望最终得到满意的行为结果。

慈善行为中参照群体的功利性影响。公众处于社会背景之下,尤其在我国的“集体主义”文化传统中,从众效应更强。在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中,最终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价值观、伦理观。人们身处社会,必须遵守这些传承中的规则,尤其是与自己关系较强、联系较紧密的参照群体,它们对慈善行为有自己的偏好、期望、标准和规范,受其影响的公众顺从,才可以与之建立满意的关系,赢得来自参照群体的赞扬,避免其惩罚。

慈善行为中参照群体的价值表现性影响。根据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任何人都有归属的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公众的慈善行为动机里包含的提升自我和心理隶属,则与之相吻合。人们总是希望通过一定行为建立与期望群体之间的联系,并躲避一些不愿与之联系的群体,通过慈善行为在群体成员心目中构建一个良好的自我形象,使之与心理图谱里塑造的形象吻合或靠近。这种良好的形象能受到向往的参照群体的认同,则能更好的被该群体接受甚至能够融入其中,满足个体归属的需求。同时,慈善行为对很多人来说,更重要的是获得内心满足,获得一种自己能够帮到别人的满足,获得一种能为社会更美好、人民生活更幸福出一份力的快乐,这是行为人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表现。

根据参照群体的有关理论,慈善组织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以促使慈善行为发生。

首先,宣传公益人生的理念。通过广告、公关、志愿者活动等,打造“每天微公益、社会更美好”的新的慈善理念,通过对生活方式如“从奢靡人生到低碳生活”的改变来增强公众的参与意识,从微处入手,构建现代慈善的社会基石。当在社会范围内形成新的公益生活方式后,可以促使更多人模仿、学习和推广这种生活方式,形成热心公益、积极参与慈善活动的庞大市场。

第二,慈善组织品牌化。提高组织和活动的品牌识别度,与其他慈善组织相区别,打造自己独特的组织形象识别系统,才有可能建设自己的忠诚市场,这一部分忠诚的慈善者可以成为参照群体,影响周围其他人群。制作组织LOGO、标准色、小的有组织标志的礼物等,在与公众接触中让公众能看到统一、醒目的形象。同时,建议选择被公众喜爱的、热心公益、形象优秀的形象代言人,可以用明星代言,也可用社会知名人士代言,关键是公众信任的、声望高、信誉好、热心公益。

第三,通过舆论领袖传播慈善理念和慈善组织、活动有关信息。舆论领袖的概念是Lazarsfield在其二级传播理论中提出的,他认为大众传播中信息并非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先传播到舆论领袖,再由舆论领袖散布到一般公众[9]。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总有些具有某种或者某些特长的人,他们信息灵通、信息传播渠道广、知名度高、表达能力强、影响力大,他们的言论能广泛影响周围的人群。因此,关注舆论领袖,与之建立良好关系,尽量发挥其正面力量,控制其负面影响。

三、 自信(Self-assurance)

有时候,尽管某种慈善行为收益大于成本,社会因素也起了正面促进作用,但是人们依然没有采取行动。研究表明,这与人的自信有直接联系。Albert Bandura 将之表述为“自我有效”(Self-efficacy)[10]。简单来说,因为人们认为自己做不到或者没有能力做到,所以不采取行为。本次调研结果显示,不少人没有参与慈善,的确是因为这个原因,如表6、表7所示。表6中显示的是在之前选择没有参与过慈善活动的受访者,他们对于自己没有参与慈善活动原因,38%认为是没有人发起,22%认为自己没钱。这两个选项都显示了公众的不自信,因为不自信而没有参与活动的人超过了调查对象的半数。表7也显示有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参与慈善活动,一方面说明公众对于慈善还很不了解,另一方面说明培养公众从事慈善活动的自信心很重要。

表6 没有参与慈善活动的原因

表7 您认为您有能力参与慈善活动吗?

四、结论

目前很多公众不自信有能力参加慈善活动,主要源于对参与慈善的一些片面认知,例如认为有钱才能做慈善,认为慈善就是有人发起有人组织的具体活动。其实如前所述,慈善组织应该广泛宣传以下观念:慈善事业,人人有责;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慈善在身边;慈善行为方式除了捐款、物,还包括慈善活动的积极参与、信念的传播等。总的来说,公众的不自信,根源还是缺乏对慈善组织和活动的理解,需要慈善组织从信息传播角度来加以纠正。

第一,多渠道广泛开展慈善教育。从组织来看,可以多渠道开展慈善活动。例如慈善进社区、慈善进学校、慈善进工厂等,尤其要重视对中小学生的慈善教育,在孩子们心里种下慈善的种子。

第二,宣传慈善的理念和方法。让公众了解慈善的不同形式,慈善不仅仅是捐赠财务和义工服务,理念的传播,信念的传递,信息的推广,都属于参与慈善。

第三,推广微公益。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例如不乱扔垃圾,扶起跌倒的老人,给环卫工人一杯水,多走路少开车……这些都是每个人随手可为的。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打造健康的生活模式,也是慈善事业开展的基石。

综上,根据BCOS理论,要促使公众参与慈善事业,需要从分析公众从事慈善行为的动机入手,降低不必要的成本,突出可获得的利益,充分调动社会参照群体的作用,增强公众参与慈善的信心与能力。秉承慈善和营销理念,综合运用现代传播理论,促使公众更积极地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

猜你喜欢
慈善公众群体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慈善之路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慈善义卖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