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鹃 王正兵(通讯作者) 高振山 高长春 孟敏 孙树松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普外科 江苏 南京 211500)
结直肠癌肝转移是晚期结肠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之一,相关调查研究[1]发现结直肠癌患者就诊时肝转移发生率就可达15%-25%。K-ras基因作为RAS家族成员之一,被认为是肿瘤启动基因之一,与恶性肿瘤转移有密切关联。本研究通过分析结直肠癌肝转移K-ras基因突变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旨在进一步说明结直肠癌肝转移基因表达特点,因为预后评估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103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入选和排除标准:①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结直肠癌肝转移;②既往无抗肿瘤治疗史;③临床资料完整;④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实验;⑤排除合并其他转移、心脑血管、血液疾病等其他疾病者;本研究过程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入选患者均接受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手术治疗。
1.2.1 获取病理组织 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手术过程中,留取原发肿瘤、转移灶处组织,经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后切5μm片。
1.2.2 提取样本组织DNA 选择癌组织超过60%的蜡块,常规脱蜡,用蛋白酶K、SDS溶液孵育24h,离心留取石蜡下液体,依据QIAamp DNA FFPF Kit试剂盒说明书提取组织DNA,洗脱DNA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DNA产物中DNA浓度,调至100μg/ml后置于-20℃保存。
1.2.3 PCR反应及SSCP分析 参照文献[2]制备PCR反应体系,提取PCR反应产物放于琼脂糖凝胶电泳45min(70V)后,用EB溶液浸泡洗脱,将凝胶板放到紫外投射仪的玻璃板上,加入变性剂上样缓冲液95℃下反应10min,,置冰盒中10min后,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5min(250V)后,4℃冰箱电泳3h(3W)后,银染凝胶,DNA清晰显示后,终止反应。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中K-ras基因突变患者共53例,突变率为51.46%,K-ras基因突变均是单碱基点突变,突变位置为12号密码子(28例)和13密码(25例),突变类型为GGT→GAT突变(18例)、GGT→GTT突变(15例)、GGC→GAC突变(20例)。
统计学分析显示,直肠癌肝转移K-ras基因突变与K-ras基因未突变比,年龄、肿瘤分化程度、CA19-9表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原发肿瘤部位、转移灶大小、肿瘤分期、组织分型,P>0.0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
表 K-ras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性分析
肝脏作为结直肠癌最主要的血行转移靶器官之一,结肠癌肝转移能够增加结直肠癌死亡风险。随着基因技术不断的发展。临床对于恶性肿瘤基因表达谱研究不断深入。目前临床已经证实多种癌基因参与了结直肠癌的转移过程。K-ras基因是临床公认的癌变启动因子之一,能够参与恶性肿瘤转移过程。K-ras基因突变时,p21蛋白结构变异,与结合GTP能力下降,GTP酶活性受到抑制,信息转导作用丧失,细胞进入无节制分裂、增殖状态,进而出现细胞癌变和转移。本研究结果显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K-ras基因突变率超过50%,且K-ras基因突变状态与年龄、肿瘤分化程度、CA19-9表达密切相关。鉴于目前K-ras基因突变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仍存在争议[3],本研究样本较小,仍需进行大样本研究加以证实。综上所述,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多存在K-ras基因突变,K-ras基因突变可能与年龄、肿瘤分化程度、CA19-9表达有关,建议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