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杰 雷泽华(通讯作者) 高峰畏 谢青云 蒋康怡 周泉宇 赵欣
(乐山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 四川 乐山 614000)
亚临床肝癌又称小肝癌,其在临床上无具体的体征和肝癌症状,通常该癌的单个结节直径不大于3cm,或数目不超过2个的癌结节总直径不大于3cm[1,2]。目前临床上所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肿瘤微波消融技术逐步推广应用,该疗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低等优点,但一般仍不作为首选治疗方案[3,4]。本文针对小肝癌的治疗中采用经皮微波消融与手术切除的效果差异及患者的预后进行探究,具体报道如下。
将本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小肝癌患者。将其按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平均年龄在48.4(34~65)岁。男性24例,女性26例。观察组50例,男性2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在48.8(32~63)岁。各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纳入标准:所有纳入者均患有小肝癌,其肝癌肿瘤直径不大于3cm,或数目不超过2个的癌结节总直径不大于3cm,肿瘤血清学证据、超声造影、CT造影及磁共振检查中取得至少2个影像学证据支持肿瘤且结合肿瘤术后复发特性确诊为肝癌;凝血功能符合PLT≥4.0×109/L,PT≤21s,PTA≥40%[5,6]。患者知情,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的传染病的患者;对本次治疗中所用药物具有过敏反应的患者;患有严重的精神类疾病的患者。
1.3.1 观察组 所用微波仪器为 KY-2000 微波治疗仪(产自南京康友公司),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为10~100W,内置有冷循环系统,配备 KY-2450A 无菌一次性微波针。患者接受治疗时采用仰卧位,对患者的穿刺点及其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并实施局麻,在超声的引导下将微波针经皮穿刺进入患者的肿瘤组织,并保证微波针发热处位于肿瘤组织中央。安置完成后启动微波治疗仪,并选择输出功率在70W,持续治疗10min。在处理肿瘤直径小于2cm的肿瘤时,采用单针穿刺消融。在处理肿瘤直径处于2cm~3cm的肿瘤则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采用多针多点或多方位热场叠加的方案对其实施消融,在操作的整体过程中采用超声对作用处进行实时监测。完全作用后关机,并退针至肝包膜下2cm,之后再次开机,热凝固预防针道出血及转移。
1.3.2 对照组 对所有的患者均进行全身麻醉,并实施规则性或者是非规则性的肿瘤切除,在术后通过病理检验确证切缘距肿瘤边缘超过2cm。
在对患者进行首次消融后的一周后进行超声造影复查,若肿瘤区显示高回声,且无造影剂填充,则判定为首次消融完全:若复查中有造影剂填充于原肿瘤区部分,则表明可能有肿瘤残余病灶,即首次消融不完全:若患者在治疗后的2年内出现复发,则为早期复发:若在治疗后的2年以后出现复发,则为晚期复发。随访并统计患者的1、3、5年无瘤生存率。
数据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近期效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1周内复查,有2例出现少量的胸腔积水,1例出现肝包膜下积液,2例出现短暂性心律失常,在经过对症治疗后痊愈,并发症发病率为10.00%。经过超声造影复查,首次完全消融率98.00%,在经过对症治疗后痊愈。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43ml,1例患者在手术中进行输血。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例出现切口开裂,2例有少量胸腔积液,1例出现少量膈下包裹性积液,1例患者出现房颤,1例发生术后胰腺炎,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首次完全消融率94.00%,在经过对症治疗后痊愈,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对比无显著性,见表1。远期效果:观察组患者早期复发8例,晚期复发9例。对照组早期复发10例,晚期复发12例,即观察组的早期复发率和晚期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其差异不具有显著性。观察组于对照组患者的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4.0%、64.0%、42.0%和88.0%、60.0%、38.0%,两组患者的1、3、5年无瘤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1~5年期存活以及复发情况无显著差异,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近远期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1~5年无瘤生存率比较[n(%)]
由于目前肝源等供给不足,因而在小肝癌的治疗中肝移植应用较为有限,针对于小肝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仍是手术切除。近年来,随着微波固化等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治疗小肝癌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7,8]。目前,在对于小肝癌的治疗中,是选择手术切除还是微波消融是学界争论的焦点。本文针对小肝癌的治疗中采用经皮微波消融与手术切除的效果差异及患者的预后差别进行探究,选择本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小肝癌患者,结合其随访结果,表明两种疗法的效果相当。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中,对照组所采用的手术切除方案虽然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无显著提高,但其造成的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相较于观察组更为严重,可能会造成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和治疗费用增加。在两种疗法的远期效果对比中,观察组患者虽然无肿瘤生存率在1、3、5年均低于对照组,但其组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即表明微波消融治疗小肝癌的远期效果可以媲美手术切除。但其复发率相较于手术切除的方案略高,因而考虑对患者进行定期复查,并在复发时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案应对,以提高患者的生存和治愈率。在两种方法的原理对比中可以发现,微波消融法对于肿瘤微转移病灶的杀伤较差,而手术切除方案对于病灶的切除较为彻底,因而可以控制潜在的微转移病灶,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的早期复发情况[9,10]。由于本院建立了定期复查和治疗机制,因而两组的早期复发情况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其晚期复发亦无显著性差异。根据治疗中的具体情况,在微波消融对小肝癌的治疗中应当注意以下问题:在术前对患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操作中应当避免触碰患者的大血管和胆管等,并且操作中应当采用B超进行全程监控,确保视野清晰,防止误操作造成患者的损伤[11,12]。微波消融范围应当适当,确保其热损毁范围在肿瘤边界5mm以上,减少复发率:操作中应当注意用冰盐水作为冷却液对新型冷循环微波刀进行冷却,防止对患者的皮肤等造成灼伤[13,14]。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的1周应当采用超声造影进行复查,并为其建立长期随访档案。综合比较两种治疗方案,传统的手术切除治疗具有较好的切除率,并且复发率低,但对患者的损伤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患者的恢复周期较长,且可能会有较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15,16]。而微波消融的方案则有效规避了上述缺点,但其复发率相对于手术切除有一定的升高。对于患者的肿瘤靠近大血管和脏器的患者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切除或者微波消融的方案,以避免对患者的损害。
综上,在对小肝癌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微波消融相较于传统的手术切除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较轻等优点,且其近期效果和手术切除相当,远期效果亦与其相近,可以进行临床应用,但需要对复发情况进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