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云刚
(江苏省盱眙县中医院药剂科 江苏 淮安 211700)
中药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防治中,且其效果确切[1]。中药不仅能对各种疾病进行有效治疗,同时部分中药受患者个体体质、用药方式以及药物本身等多种因素影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机体[2-3]。中药治疗各种疾病的重要基础为中药药性,包括五味、四经以及归经等,为了对肝损害和中药药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究,本研究对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192种具有较为完整报告的肝损害中药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中所记载的中药,报道如下。
对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192种具有较为完整报告的肝损害中药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中所记载的中药,统计分析中药归经、四气、五味等方面的药性理论。
进行统计分析的中药共有192种,解表药12种,清热药36种,泻下药14种,祛风湿药16种,祛湿药14种,温里药8种,行气药2种,驱虫药4种,止血药8种,活血化瘀药18种,化痰止咳平喘药14种,安神药4种,平肝潜阳药4种,息风止痉药4种,开窍药4种,补虚药6种,收涩药6种,涌吐药4种,外用药14种。
采用中药治疗后,观察到肝功能异常、肝功能衰竭、肝昏迷、肝腹水、肝小静脉闭锁、肝硬化、肝纤维化,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肝细胞肿胀、变性、炎性浸润、脂肪浸润、坏死的中药,均属于肝损害中药[4-5]。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肝损害分布显示,归属于酸、甘、苦、辛、咸、淡、涩的中药分别有2种、11种、43种、24种、6种、5种、5种,药典所载分别显示有42种、230种、305种、230种、56种、27种、52种。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显示,肝损害中药五味分布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损害中药以苦味居多;药典也显示肝损害中药五味分布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以苦味居多;相关性分析显示,肝损害中药分布和药典所载分布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不存在显著相关性,r=-0.038,P=0.092,见表1。
表1 肝损害与五味相关性分析
肝损害分布显示,归属于寒性、凉性、热性、温性、平性的中药分别有100种、6种、12种、35种、39种,药典显示分别有217种、48种、19种、195种、127种。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显示,肝损害中药四气分布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寒性居多;药典也显示肝损害中药四气分布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以寒性居多;相关性分析显示,肝损害中药分布和药典所载分布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不存在显著相关性,r=-0.042,P=0.195。
肝损害分布显示,归属于肝/胆经、脾/胃经、肾/膀胱经、心/小肠经、肺/大肠经的中药分别有54种、40种、28种、25种、45种,药典显示分别有327种、378种、202种、159种、336种;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显示,肝损害中药归经分布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肝/胆经居多;药典也显示肝损害中药归经分布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以脾/胃经居多;相关性分析显示,肝损害中药分布和药典所载分布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存在显著相关性,r=-0.062,P=0.002,见表2。
表2 肝损害中药和归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临床上,药物性肝损害指的是采用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因药物本身及代谢产物造成变态性反应,进而引发医源性肝脏疾病,或者直接造成的肝脏损害[6]。与西药对比,虽然中药引发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但是受药物应用不当、患者个人体质以及中药特性等多种因素影响,极易引发肝损害。
本研究结果显示,肝损害中药在药性归经方面有明显相关性存在,但相关系数也很小;在五味、四气方面不存在明显相关性。虽然经统计学分析显示肝损害中药在药性五味、四气方面不存在明显相关性,但也可能有一定联系。中医认为,肝喜调达,寒性药极易促使阳气受损,应用不当或者长时期应用均可能会有呕吐、恶心以及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出现,所以从四气分布情况来看,肝损害中药主要以寒性为主。苦味有泄降、燥湿功效,肝损害中药以苦味为主,因其易造成耗散肝阴,所以和肝损害之间也可能有一定相关性存在。归肝/胆经在肝损害中药中的构成比最高,并且差异显著,提示在此经络肝损害药物具有较强作用,所以在肝损害之间有明显相关性存在。除此之外,大部分肝损害中药引发的肝损害机制也为内源性的肝毒性反应,并且和中药药性之间也有一定相关性存在,所以临床上要对肝损害中药和其药性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探讨,并且采用中医药理论进行指导,对中药进行合理应用,特别要注意合理配伍中药,最大程度上降低肝损害发生率。
综上所述,肝损害中药在药性归经方面有显著相关性存在,在五味、四气方面不存在显著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