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咨询发展的趋势

2019-12-26 23:52张若熙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6期
关键词:制度化心理咨询咨询

张若熙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连云港 222006)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心理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接受程度却不是很高,心理咨询在高校心理辅导中具有重要意义。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不同,心理问题是指“由现实问题引起,近期发生,持续时间不长,内容相对局限,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没有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暂时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对于超出这一范畴的精神疾病,不在心理咨询的研究范围,建议不用心理咨询手段解决。我国大多数高校成立了专门针对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室,但是这些心理咨询室起到的作用却有限,首先,咨询室缺少专业的、水平高的专职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室大多是兼职的老师进行咨询的,很多工作遇到困难就难以进行。其次,未重视发展性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中更重视当前心理问题咨询,但未考虑到大学生的特殊性,未来的发展性咨询对学生非常有意义,并且可以减少学生的学业以及就业压力。再次,经费不足,有一部分高校重视心理咨询,会为心理健康及心理咨询研究提供充足经费,但是大多数高校不重视心理咨询,在对大学生的各项心理咨询的研究中,并没有很好的经费保证。面对这样的情况,就要求高校更加积极地探索出更加有效的心理咨询路径,以保证心理咨询的有效性,真正地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帮助。

1 推动发展性心理咨询模式

浙江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最早提出了发展性心理咨询模式,总结高校心理咨询要根据大学生的发展为重点,应以促进发展为目标,面向全体的学生,强调个人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工作经验。中南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发挥具有医学专业优势,总结出生理一心理一伦理一社会模式,该模式建立在健康新概念的基础之上,认为必须从生理、心理、伦理道德、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帮助来访者。厦门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提出全员、全科、全过程参与的模式。总结心理咨询应该是以专业服务者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倡导者,通过促进大学生的参与,整合多方面资源,来培育大学社区支持性的结构,增强大学生支持网络的资源,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自我控制能力。以上心理咨询模式虽然各有特色,但基本上体现了心理咨询发展性模式的内涵。当前,高校心理咨询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个别咨询、电话咨询、团体咨询、心理健康讲座与报告、心理测验、培训心理卫生骨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编辑宣传普及材料等。咨询活动与具体操作层面都体现了发展性为主的趋势。宏观上咨询活动通过广播、计算机网络、电视、校刊、橱窗、校报、板报等宣传媒体,组织开展了心理健康宣传周或宣传月和专题讲座等。具体操作上将个别咨询、心理与行为训练、团体辅导、信函咨询、网络咨询和电话咨询等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对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经常性、及时性、有效性的心理咨询服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高校心理咨询强调了发展的功能与教育的功能,同时得兼顾保健与治疗功能。不仅得为学生提供个别咨询,更重要的是必须着眼于广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早期发现,以及心理健康的增进与人格发展。矫正、预防与发展性三大目标在不同的学科背景下有不同的强调期,经实践证明只有以大学生发展为目标,探索一条系统整合教育、心理学、医学等各种资源的道路才可以推进高校心理咨询健康发展,该道路的形成就是基于对心理咨询发展性内涵的深刻把握。

2 探索本土化心理咨询发展路径

心理咨询本土化探索有两方面的要求,第一,了解本土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本土化要求必须切实地描述、分析、理解、预测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进而建立有关大学生心理与行为的知识体系。第二,本土化着眼解决本土大学生的实际问题。研究者要深入地探讨与理解中国社会的问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的问题,进而才能整合出适合中国学生自身的预防与解决之道。注重中国学生压力源的动态调查并注重与现实需求相结合缓解大学生的压力、注重在更高层次上给大学生指出努力方向是探索本土化发展的重要实践。对贫困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各症状因子贫困生均高于普通大学生,抑郁因子有显著地差异,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抑郁,以及心理异常比例较高,对贫困大学生需加强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干预成为重要内容。对这一问题的干预只从心理上进行干预是不够的,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与现实相结合的干预办法。比如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助学贷款、提供助学金、减免学费、提供助学岗位,既可以帮助他们解决现实中的经济困难,也可以从心理上给予情绪疏导与认知调整,从而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化考验为精神力量,更有效地解决面临的各种压力与问题。

3 促进多学科共同参与

高校心理咨询队伍从开始就由多种人员比例组成。主要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医学等相关人员联合发展起来的。在高校心理咨询发展早期,人员庞杂,有班主任、辅导员、医务人员、学生工作中的干部、心理学老师、思想品德课老师及学生工作的“热心人”。在实践中这样的人员组成能满足学生的多样性需求,逐渐使学生接受,从而得到推广。心理学、医学、教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四个领域研究心理学各有偏重,如心理学偏重咨询师专业能力的培养研究,心理咨询基本理论的研究,这可能是心理学历来重视理论性、科学性、专业性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现实问题解决,重视心理咨询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其特色主题是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机制,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以开放、系统的思路整合各种资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医学侧重临床案例研究,理论研究较少,其特色主题是咨询师伦理研究,与医学领域重视医患关系有一定的关系。教育学侧重心理咨询技术与案例研究,其特色主题是学校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各学科的研究各有其特色为相互借鉴提供可能性。

4 注重心理咨询规范化、制度化

规范化、制度化是心理咨询由自发到自觉、从无序到有序的保障。我国高校心理咨询起点低、专业力量薄弱,在此基础上,更应以规范化克服发展中的随意性与低效性,抵御发展的风险,成为推动高校心理咨询发展的重要经验。由于早期高校心理咨询大多是自发的、义务的和业余的,缺乏专门组织机构使高校心理咨询的发展呈现不稳定态势,甚至出现低潮期。通过建立规范的心理咨询机构,设置规范的专职岗位使心理咨询获得经常性的经费保证,使工作得以常规性地开展。在探索时期,心理咨询培训规范化推动了高校心理咨询队伍的专业建设。心理咨询专业性强,从事这项工作既要有良好的敬业精神、高尚的职业道德、伦理意识,还需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因此,心理咨询培训规范化一直是高校心理咨询发展的工作重点。在普及期,工作内容的规范化推动工作效率的提高。2001年教育部专门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内容、原则、途径、方法以及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管理工作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使高校心理咨询在全国普及有了规范。确立了依托学生的工作体制开展心理咨询的工作体制,为稳定高校心理咨询队伍以及推进全面普及心理咨询起到重要的示范指导作用。

2004年江苏省对全省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建设的调查表明,有71.3%的高校建立了全校心理测评建档制度,有80.9%的被调查高校每学年都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大多数高校在新生入学后两个月内对新生会进行心理普查,主要使用SCL-90和UPI这两种测验,有条件的高校还进行了16PF、MMPI、EPQ等测验。有74.2%的心理机构挂靠于学生处,有近八成的高校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组织,组建了“学生心理卫生组织一院系心理卫生机构一校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三级心理健康保障网络。

制度化是对规范化的进一步发展,将规范性的内容用制度化的形式确立下来,以更加有效地起到组织和监管的作用。制度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危机干预的制度化与监督评估的制度化。首先,危机干预的制度化。危机干预是高校心理咨询的重要内容,因其突发性与危险性,并涉及到多部门的配合,因此对危机干预的制度化进行了较多的探索。制度化建设改变以往出现危机事件后,各部门盲目应对的情况,使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作用得到了有效地发挥。其次,监督评估的制度化。为进一步提高高校心理咨询的成效,不但教育部制定了包括人员配置、经费支持、场地设置等内容在内的制度性的文件,而且大多省份也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出台了各种相应的评估制度,并组织专家给予了评估和相应的指导。比如上海出台了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评估指标体系,规定评选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应达到的优秀标准,按《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三年行动计划》与《上海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建设项目的实施意见》的相关规定,要达到附加标准相应配套经费的到位情况、承担涉及上海市和该区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课题的完成情况、开展该区域内高校之间的工作交流情况、开展该区域内高校之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督导情况、运用各种资源为该区域内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提供个别或团体服务情况等。评估制度建立,使高校心理咨询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迈向了新的台阶,使我国在专业人才不足的情况下开展工作,保证高校心理咨询有序、有效、有利地开展。

5 实现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有着广泛的联系,了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质、能力、知识结构等为他们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创造了条件。他们在工作中,感受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加强心理卫生、心理咨询工作的急迫性,学生发展的有些问题看起来表现为思想意识、行为规范、道德品质等问题,实际上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然而较长时期以来这些问题没有被正确地认识,更没有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些具有开拓精神的工作者接受了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的培训后,发现用心理咨询的方式能更好地解决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之后,越来越多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觉地接受了心理咨询方法的培训,并最终帮助心理咨询在全国高校发展起来。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建立起以挂靠学生工作部为主的工作机制,为高校心理咨询的发展,使更多学生接受心理咨询理的念奠定了良好基础。在起步阶段多数高校心理咨询挂靠在学工部处、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团委等思想政治教育机构,并从挂靠单位中获得咨询必要的经费、场所、设备等。由于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高校形成了一个完善且统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并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完善的以党委学生工作部为核心的大学生工作队伍。这一体制为心理咨询工作在全校范围内展开提供完备的工作系统支持,使高校心理咨询三级网络“校级、院级、班级”形成。自上而下的工作网络形成使得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有了依托的载体。并且在人才、物力、财力方面获得了基本的保障。历史经验表明,相对于挂靠在相关学院、挂靠医务科的工作体制,以及近年来出现的挂靠在大学生服务中心模式,作为学校的相对独立的工作机构,直接隶属于分管的学校领导的机构模式相比,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挂靠在学工处的工作体制能更有效地推进受益更广泛的心理咨询网的建立。这是适合我国当前大学生扩招,心理咨询专业人员严重不足的国情下的最有前景的选择。

6 获取政府支持势在必行

90年代以前,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只在一部分高校进行尝试开展,由于缺乏资金、政策、人才等多种外部环境的支持,整体而言,发展的比较缓慢。90年代以后,在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的先行者的努力下,大学生心理问题增多的情况逐步受到政府的重视,并且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文件为这项工作开展创造了各种条件。进入21世纪以来,政府以及相关主管部门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政府的重视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各省、市陆续成立省级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全国得以进一步展开。使得中国高校心理咨询在十几年里获得了如此迅速的发展,从小到大,在自发的、业余的、民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且一开始就超越了医学的领域,突破了只包含障碍咨询的模式,进入了发展教育领域,建立了障碍咨询与发展咨询的结合,以发展咨询为主的模式。

猜你喜欢
制度化心理咨询咨询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东周时期男尊女卑制度化的生物考古证据
推动以案促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关于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化与人性化的探讨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学习中央关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指示精神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
服务与咨询
健康咨询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