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跃 田沐禾 张 洋
(1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图书馆,河北秦皇岛 066000;2 秦皇岛图书馆,河北秦皇岛 066000)
医院图书馆是集网络、书刊、资料、文献、信息等服务功能的资源聚集地,是医院开展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参考来源,是总结和提炼病案经验的交流平台。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和医疗系统改革的深化,医院图书馆应秉承“立足临床,面向科研”的服务宗旨,明确“为医疗、教学、科研、管理提供信息服务”的职责,主动作为,为医院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长期以来,医院重视评级,在评级标准中,要求设置图书馆,但图书馆所占分值比重较低,导致医院图书馆作为医院的附属部门而存在,在院内处于边缘,发展也较比缓慢。
医院的评级体系对图书馆建设重视不够,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虽明确要求医院应设置图书馆(室),但图书馆评分指标分值占比偏低,导致医院图书馆建设滞后,人员配置、资源购置、经费投入均无法满足医务人员的实际需求。
很多医院领导认为医院图书馆的投资没有经济效益的回报,只是因为评审才设置了图书馆。受到这种影响,医院图书馆也普遍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只注重完成教学任务、提供文献资料的被动服务。特别是,近年来,虽然医院的规模扩大、科研活动增多、临床研究范围不断拓展,但图书馆的科研服务和临床研究职能却被逐渐淡化。图书馆的绩效评价也处于最为基础的阶段,管理模式单一、工作流程固定,难以激励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对医院图书馆在医院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也不足,没有明确医院图书馆的服务定位。不少医院图书馆认为,医院深层次的科研活动应由科研人员和专业的科研部门提供支持。认识的偏差直接影响了医院图书馆的服务质量,限制了医院临床与科研的发展。
医院图书馆工作人员少,队伍结构也不合理,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对工作认识程度较低,缺乏专业知识。同时,医院图书馆作为专业图书馆没有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工作人员缺少科研课题立项、信息加工筛选、文献信息检索、挖掘创新二次文献等科研服务能力。
医院对医院图书馆投入不足,导致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和硬件处于落后状态,特别是一些医疗专业数据库的缺失,导致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低下。医院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迟滞,也制约医院整体科研能力,影响医院的长期发展。
数字图书馆技术已实现网络获取资源、数据分析统计,信息的高速流通打破了传统服务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而大多数医院图书馆仍处于传统服务方式,以被动地为医务人员查询、借阅文献资源、信息等为主,缺乏对科研课题深层次的支持和参考,学科跟踪、项目跟踪、骨干跟踪的能力很弱。
医院图书馆要面向医疗、药剂、护理、医技、管理、规培等医务工作人员提供服务,要根据临床医务人员、行政后勤人员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服务对象的特点及其文献信息需求,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丰富服务内容。
医院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临床医务人员、行政后勤人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临床医务人员,其特点是成熟周期长、知识更新快、承受风险大、工作强度大、时间不规律。行政后勤人员,其特点是管理机制落后、职责划分模糊、教育制度缺乏、人员素质不齐、晋升空间缺乏、协同作用有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是指在临床进行轮转、积累临床经验、培训结束之后正式成为临床医生的医学专业毕业生,其特点是以在临床科室轮转为主、涉及全部医学学科、实行动态管理。
综合性,医务人员对文献的需求呈现学科范围广、侧重诊疗的特点,涉及诊断、治疗、操作以及研究现状等各个医学领域。新颖性,医务人员要进行科学分析和总结,所需文献资源侧重临床循证医学的最新研究方法和成果。深度性,医务人员对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的研究具有深度性,了解研究项目的整体情况和重点研究成果。实用性,医务人员对文献的需求,不仅是提高信息素养、查找临床证据,更多地是辅助制作临床证据,探索有价值的临床现象和规律。
医院图书馆应成为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汲取医学知识信息的源泉,主要功能包括文献收藏功能、职业教育功能、医疗科研功能、参考咨询功能等,并围绕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素质和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工作水平各种服务功能。
医院图书馆要掌握医学发展的前沿动态,收集、整理、研究和传递各类医药卫生文献信息,其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建立藏书体系、开发馆藏资源、开展学科服务、推进资源共享等。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医务工作者对医院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需求也越来越高。要从加强制度设计、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提高医院图书馆文献资源质量、改变医院图书馆学科服务方式为重点,提高医院图书馆服务临床科研能力。
制订医院图书馆标准,结合医疗机构评审改革,推进标准化建设,制订统一的建设、管理、服务的评审标准。
建立学科服务制度,明确学科服务的功能、职责,确定工作人员的学科服务岗位职责。
完善学科服务绩效考核,绩效考评应将工作人员学科服务成果作为工作业绩、绩效奖励、职务晋升、职称晋职的依据,通过定性、定量的办法进行考评。
建立需求反馈机制,通过馆藏文献资源利用率、流通率、到馆率、满意率等数据统计分析反馈信息,并采用开辟微信反馈通道等措施收集医务人员的知识服务需求。
提高职责意识,使工作人员发自内心地理解、认同医院图书馆为临床医技人员服务的根本宗旨。
提高服务能力,要加强继续教育,为工作人员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并要求工作人员定期提交专业研究报告和对医院图书馆的建议意见。
丰富医学经验,丰富工作人员的临床医学经验,或者引进具有临床医学经验的工作人员,提升医院图书馆的专业性。
开展临床服务,馆员向临床医师提供病症的特定信息,参与临床医师的查房、病例讨论、诊疗过程及课题研究等工作,提高医疗证据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深入性。
收集国内外医学科学技术资料,由收藏印刷文献向收藏多媒体文献过渡,针对医院临床和科研的主要方向,加强国内外医学科学技术最新资料的搜集、整理、存储、研究。
加强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打破“小而全”“大而全”的模式,围绕本院的特色专科和科研攻关项目,有重点、有目的的搜集入藏特色馆藏,实现差异化发展。
实现医学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在实现院内医学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发展院外共享,与其他医院、医学院校图书馆共享临床医学信息和学术成果。
购置临床诊疗数据库资源,如中国医院知识总库(CHKD)、UpToDate临床顾问等基于临证医学的临床诊疗数据库的内容不仅包括原始文献,还包括从原始文献当中提炼出的图片、案例、指南等衍生文献资源以及临床操作、外科手术等视频资源。
加强医学视频库建设,大医医学、万方医学视频库、好医生医学点播课堂、24小时医学频道等国内医学专业视频库综合各类学术讲座、临床操作、手术视频等中外资源,不仅提供专业视频的分类浏览、搜索点播甚至直播等功能,还可以实现与医院继续教育平台的链接,提供定制服务。
收集医学专业网站,“中华医学网”“丁香园”“好医生”“医学论坛网”“中华妇产科网”等医学专业网站的临床指向性更为明确,资源类型更为丰富。
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要为人找书、为书找人,提供“查、找、选、送”系列服务,由“信息搬运工”转变为“信息导航员”,建立咨询档案、编制专题书目索引,做好参考咨询服务,做到主动服务、定题服务、跟踪服务,向医务人员推介优秀的临床诊疗数据库资源、专业网站资源,并介绍各资源的收录特点、检索方法和使用技巧。
编制图书资料摘要目录。要依照不同层次的医务工作和临床科研需求,对馆藏资源进行系统分类、整理、分析,并对文献资源进行二次开发,为医务工作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
开展临床医学文献主题服务。根据本院医学学科重点,搜集包括图书、论文、图片、视频、指南、案例等各种形式文献,按照学科、专题,对馆藏文献、馆际互借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对相关学科、专题进行系统分析,梳理提要目录。
开展科研项目跟踪服务。要加强与临床医护人员的联系与沟通,了解临床医疗中存在的问题,参与医务人员的文献筛选、整理、评价工作,有计划、有重点、有指导地为医院重点学科项目提供书目、索引、文摘等二次文献专题服务,向医务人员提供最新的医学证据,帮助其制定最佳的临床诊疗方案。
开展科研骨干跟踪服务。组织工作人员深入临床和科研一线,为全院优秀人才、学科带头人建立档案,了解他们的科研课题,为他们代查、筛选文献信息资料,使科研骨干及时了解所从事研究课题的研究现状及社会价值,提高科研效率和水平。
开展医学信息推送服务。结合医院发展的方向和规划,运用各种移动通信技术,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国内外医学分析研究、医院先进管理服务经验和本院科研工作、图书馆工作的动态信息。同时,合理设置微信公众号板块,整合本院各种资源及其他本院以外可共享的资源,提供一站式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