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

2019-12-26 23:50彭琳琳王书林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国际化一带一带一路

彭琳琳,王书林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北碚 400715)

引言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顺应了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大趋势。它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尝试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活力。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深入推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密切合作,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建设所涉及的范围不仅是经济和贸易领域, 而是通过发展与沿线国家及地区的经贸合作关系, 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1]。在这个大环境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迎来了新契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2015-2018年) 》要求全国高职院校“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助力优质产能走出去, 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主动发掘和服务‘走出去’企业的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和中国企业海外经营需要的本土人才[2]。这是当下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坚持的正确方向,也必须采取相应的行动。从“一带一路”建设所需的人才规格出发,我国高职教育应从完善制度保障、转变办学理念、加强师资培训、强化校企合作、深化教育国际交流和合作等措施出发,全面推进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水平。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是大力提升我国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突破口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职业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打开了我国职业教育走向世界的新大门。进入新时期,国家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素质不断进行着革新,高技能型人才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急需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以自身培养对象的特定性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目标所需人才相切合,使高职教育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的近5年时间内,我国高职(专科)学校的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这表明,当下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势头良好,体现了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借助“一带一路”的国际化平台,推动高职教育大胆“走出去”,进而真正落实高职教育“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的国际化发展方针。

教育的国际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已全面建成,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改善。而“一带一路”大平台,一方面有利于我国高职教育学习他国优秀经验,另一方面则有利于推广本国高职教育的优秀传统,实现交往双方的互利互惠。在该背景下,以高职教育的国际化为现代化发展的突破口,将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水平进入新台阶。

(二) “一带一路”倡议下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是服务国家战略的有力契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着重强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相连”[3]。高职院校在办学方向、发展方向上就要坚定不移的以服务国家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为落脚点。“一带一路”建设是在新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目标,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为理念指导提出的重大倡议。它体现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文化态度,要求我们以开放的视野、豁达的心胸、互助的思维推动国家的深层次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开放性与国际化属性,也使得依托该倡议的高职教育发展朝向世界舞台前行,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是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品牌的重要途径

在改革开放后的40年中,我国的职业教育虽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在国际社会上还不具备知名度和品牌优势。中国经济发展成果有目共睹,但是他国通常将其归功于我国广阔市场和廉价劳动力等因素,使得我国职业教育并没有在经济建设中获得应有的声誉。

“一带一路”沿线国中部分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水平还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质量落后于我国。这对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提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都已积累了大量的高职教育发展的措施和策略,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能够较好地适应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现实情况。这些经验能够伴随着高职教育走出国门时对沿线国家和地区发挥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这是提升我国高职教育辐射力的重要方式,继而形成品牌效应。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际化发展理念认识有待提高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高职教育国际化”词条的使用频率越来越多,我国高职教育在国际化发展领域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国际化意识得到提高,但是先进的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理念还没有得到推广和应用。直接反映在高职院校国际化建设的表现是学校缺乏完整配套的国际化发展规划,缺乏协调学校各部门各司其职、共同发力的运行机制。许多院校以国际交流项目数量、教师出国进修人数、留学生在校人数等量化指标作为判断国际化水平高低的主要依据,而忽视国际化内涵的建设,没有在国际化精品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花功夫。根据多个学者对部分高职院校的国际化现状调查,都存在着一个普遍现象,即大多数院校都没有设立专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行政机构或办公室。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当前还有大部分人对国际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国际化发展的措施落实不到位。

(二)校企合作国际化程度不深

“一带一路”倡议从根本上规定了高职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校企合作的国际化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我国高职院校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一是指我国高职院校依托本国企业走出国门。从前一种情况来看,在人才培养方面, 高职教育的学生顶岗实习是重要一环, 为了满足“一带一路”建设对合格人才的需求, 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全面接触沿线国家的具体企业, 深入到国外企业的具体岗位进行学习和锻炼;高职院校应与国外企业建立起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以保证学生实习活动的顺利实施[4]。但从现有情况来看,国内高职院校与国外企业的合作非常有限,通常以短期参观学习的方式实现双方的互动和合作,这对于“一带一路”建设下所需的跨国人才培养提出了难题。从后一种情况来看,历来我国的校企合作就热度不够、程度不深,尽管我国在国家政策上都大力提倡校企合作,但收效都不尽如人意。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相关企业与高职院校的深入合作是必然趋势,转变现有合作状况也是顺势而行。

(三)高职院校自身综合实力不足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要明确自身的主体性地位,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沿线人才的培养任务中。要注重引进国外优秀的发展经验,更要加强自身的水平建设,从而推广自身的办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育话语权。这就给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国内的高等教育发展情况来看,高职教育虽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国家也加大对其的支持力度,但因其发展时间较晚,以及传统普职教育观的深入人心,使得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而言仍处于弱势地位。再加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来自原有的优秀中等职业学校, 其经营模式、教师力量等软实力往往不能和综合性大学相比, 进而导致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缺乏自信, 不敢大胆走出去, 不能开放办学[5]。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它们也会丧失对国外企业和院校的吸引力,因此高职院校自身实力的不足限制了“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国际化进程。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主要策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采用“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的方针,但在实施过程中却有所偏颇,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之前“走出去”这薄弱的一环将会有更大的突破。“引进来,学多少”体现的是自身的主动性和主导性,而“走出去,走多远”体现的是自身的学习能动性,具体可表现为“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加强与他国的合作与交流,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与他国的沟通交流,传播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式与经验,引导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国际标准的建立等。”

(一)政府:完善政策建设,加强理念引领

从国家层面来看,“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是沿线国之间互利互惠、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体现。政府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要完善政策建设和加强理念引领。

从政策层次上,国家需出台一系列更加有针对性的运行与保障政策。从已有的相关制度来看,如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指出“鼓励和开展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完善中外合作机制,支持职业院校引进国(境)外高水平专家和优质教育资源,鼓励中外职业院校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实施中外职业院校合作办学项目,探索和规范职业院校到国(境)外办学。”它们都规定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整体方向,但大的框架已不能满足现实的发展需求,国家层面的运行机制不能停留在表面上,运行机制要沉下去、要具体化。

从保障机制上,既要包括宏观政策方面的保障机制,如宏观方面的合作项目、倡导职业教育纳入“一带一路”重大项目,也要包括微观方面的项目执行评价与监督机制、项目预测机制与推进机制等[6]。国家还应发挥统筹协调能力,完善合作机制,通过建立“一带一路”高职教育发展共同体、“一带一路”校校合作共同体和“一带一路”校企合作共同体形成稳定团体,产生协同效应。

从理念上,在国家层面的推进上需要秉持“平等合作”“包容开放”“创新共享”的国际化发展理念和坚持“亲诚惠容”“正确义利观”等周边外交理念。这些理念贯穿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全过程,它是国家间合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二)企业:推动“一带一路”产业标准互认

“一带一路”战略为企业走出国门打开了新窗口。根据国务院发布的《“一带一路”中国企业路线图》,截至2014年底,国资委监管的110余家央企已有80多家在沿线设立了分支机构。这些企业大多属于铁路、电力、通讯等行业范围之内,企业的根本属性是盈利,因此他们要想实现最大化的收益,就离不开对自身技术和平台的建设,要积极开拓对外交流方式,扩展合作伙伴。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推动我国与他国产业标准的对话与互认,向世界推广中国标准,加入行业国际标准的建立,提升自身的话语权。当中国企业的软实力与硬实力都具备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就有了坚实的支柱。

企业产业标准的国际互认,对于当前提高我国高职学校课程设置标准、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等的国际认可度具有重要意义。高职教育以职业为导向设置课程,职业所在的大环境里存在了明确的职业技术标准,会提升我国的高职教育学校教学成果的有效性和认可度,进而减少在国际交流与沟通活动中的障碍。

(三)学校:需全面贯彻国际化理念

高校的国际化离不开人的国际化,而后者恰恰是高校国际化的灵魂。人的国际化最重要的是观念的国际化[7]。因此,在学校范围里的人即管理者、教师与学生都应具有国际化的意识。

高职学校的管理者因其承担的职责就需要并且应当具备国际化意识。首先,要以国际化的视野审视自身已有的办学现状,以国际化的要求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结合“一带一路”大背景,找准优势,特色办学;其次,重视专业和课程设置,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工作,也是学校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基本表现。在其中要注意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问题,最后,要注重学校对外交流活动的开展。“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教育国际交流成为大趋势,在国家政策的统一领导下,各高职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将创新校校合作模式、延展合作办学项目、建立统一管理标准等问题提上议程。

高职学校是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最终依托。国际化发展的理念离不开教师的培养。因此,提高高职教师队伍能力水平显得尤为重要。高职教师需具有丰富的教育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在国际化进程中,还需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将本国优秀文化传递出去;敏锐的洞察能力,能够把握自己专业的国际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高职学校可多给教师提供出国交流、培训、学习的机会,吸纳外国优秀教师进学校,加强中外教师的沟通。国际化的发展需求也促使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更改,即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教育要面向国内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能型人才,面向沿线国家培养理解中国文化、熟悉中国技术标准的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的学生是国家高技能人才的后备军,是评估我国高职教育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是高职教育国际化水平发展的具体表现。

另外,从发达国家高职教育发展的经验来看,校企合作能够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实现合作双方共赢。因此,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高职学校除了外在政策的支持,也需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意识和行动力,努力寻求企业的参与。

结语

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是一个不可逆的潮流,“一带一路”倡议既为其带来了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众多挑战。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水平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国际化发展任务任重道远。但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发展站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新起点上,我们一定要利用好“一带一路”的东风,加快我国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建设,开创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局面,提升我国在职教领域的话语权。

猜你喜欢
国际化一带一带一路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一带一路风光无限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国个体防护产业国际化展望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