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馨
(广东金融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
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以下简称“货币馆”)是广东金融学院组建的一所省直属高校博物馆,2001年正式注册为国有博物馆,馆内展厅面积1700m²,藏品13000多件,从2014年开始,货币馆便着手开展博物馆的大学生志愿者项目,下面我以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在志愿者项目的培训与开发方面的一些工作开展为例,简单分析一下高校博物馆模式下的志愿者项目开发及其背后的思考[1]。
本人在敝作《关于高校博物馆的几点思考》中曾经写到,高校博物馆的机构设置与专业的国家直属博物馆相差甚远,欠缺专业人士以及编制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多数的高校博物馆从业人员都是一人身兼数职。面临严重的人手不足、编制欠缺这样的硬伤,高校博物馆的方方面面工作如何顺利开展?笔者工作的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是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基地,是广东省和广州市的科普教育基地,也是广东省内的货币反假培训基地和货币文化的交流基地。博物馆的工作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日常承担着大量的开放接待、户外推广、科普活动等各项工作,也肩负着作为学校教学、科研、科普三体合一的基地平台重任,在这样的前提下,我馆根据高校学生团体力量雄厚的特色,从2014年起逐步培训志愿者团队,并按照日常工作类别的特点将志愿者团体分为讲解组、事务组、开发组,带有针对性地培训学生的讲解接待、媒体运营、文创开发等方面的能力,创建一支每年保持在50人左右的稳定的学生志愿者队伍。
从2014到2018年连续几年的工作表现中发现,大学生有着积极主动、创新性强、专业上手快的优势,我馆在最高人员编制不超过4人的前提下,放手一搏,开创了一条“专业老师指导、志愿者操作”的创新之路。在操作上主要分成以下步骤:
博物馆面向学校1万多名学生公开招收志愿者,从各个方面权衡考核,通过三轮考核后选拔出较为优秀的50名志愿者组成团队——货币金融协会(以下简称“货协”),根据博物馆日常工作类别将团体成员分为讲解组、事务组和开发组,并带有针对性的展开为期半个月的培训,培训分组进行,每组都将按照培训——考核——上岗的步骤进行。讲解组主要负责接待讲解任务,因此培训技能主要围绕讲解礼仪、展品细讲、临场讲解等内容展开;事务组主要负责博物馆的新媒体运营与系统管理,培训内容主要围绕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的维护与运行,推文及宣传材料的撰写,藏品信息管理及系统使用等内容;开发组主要负责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培训技能主要围绕文创版权、市场调研、文创项目、产品设计等方面展开[2]。除此以外,志愿者团体还必须集体学习防火防盗、突发事件处理、应急措施、户外推广、少儿活动等知识技能,在培训结束一周后,通过考核志愿者持证上岗。志愿者团队分设管理团队,管理团队成员为会长、副会长和各组组长,受到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直接管理,在管理上做到分工明确、严格有序、责任到人。
通过技能培训学习后,志愿者团队便可以上岗,从2014年至2018年的志愿者工作表现来看,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好的成绩和效果。
讲解组:能通过培训和学习,熟练讲解技能,熟悉馆内10000多件货币的知识及背景,能合作完成团体接待任务,年总接待量达到30000人次,其中青少年占70%。优秀的志愿者讲解员还代表博物馆参加广东省、广州市的各类讲解比赛,包括文博讲解大赛、科普讲解大赛等,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事务组:主要负责博物馆的新媒体运营事宜,维护及更新官方网站及微信公众号,结合馆内新闻事件及社会热点事件,撰写货币馆科普推文及新闻稿;负责采集、录入藏品数据信息,维护及更新藏品数据库,2014-2017年协助完成了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
开发组:主要负责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发事宜,通过调研货币市场和同类博物馆产品,开发制作出古钱系列明信片、“货货兵”吉祥物系列、“咸丰元宝”抱枕等产品,完成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梦为马”文创开发项目,走出一条网络创业平台推广文创产品的创新之路。
除了各组取得的成绩以外,志愿者团队还共同策划完成了许多大型活动,例如国际博物馆日、广州科技活动创新周、科普联盟四进等户外科普活动;科普一日游、科普自由行、少儿财商等室内科普活动;制作策划“货币文化节”品牌活动,包括文创大赛及讲解大赛。志愿者在经过系统扎实的技能培训之后,充分发挥了大学生积极主动、热情务实、创新性强的特点,既能为博物馆的各项工作分担了重任,还能代表博物馆参加省市的各项比赛,取得佳绩。
志愿者是博物馆的一支重要人才队伍,在过往的博物馆调研中我们发现,直属博物馆的志愿者组成队伍的人员较为多样化,涵盖了社会群众、专业人士、青年志愿者,甚至中小学的优秀学生,高校博物馆则因为依托高校校园的得天独厚性,志愿者团队主要由大学生组成。大学生志愿者是目前中国青年志愿者团体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他们积极传播志愿服务文化,弘扬志愿者精神,发扬大学生风貌,为社会的正能量传递贡献力量。高校博物馆启动大学生志愿者力量,可以很好的因地制宜、利用优势,以年轻活力的血液,为高校博物馆解决人手不足、工作堆积、分工混乱的弊病。
我馆启动的志愿者项目充分调动校园的学生力量,结合金融学院的专业特色,让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实践相结合;激活青年人的动力与创造力,提高服务品质与文化内涵;以年轻的热情与干劲,解决博物馆人手不足的问题,更好地开展博物馆的多项工作。从志愿者管理和分工来看,目前已经趋向成熟化和细节化,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大学生志愿者的工作与专业相冲突。如何合理化地分配学生的学习与工作,是志愿者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毕竟学生以学习为主、志愿者工作为辅,我馆针对这一点对志愿者实行轮班制,根据学生的无课表和每个人的空闲时间,尽量错峰安排值班时间,但仍然无法保证每个工作时段都有志愿者团队值班;2、志愿者的管理机制仍需完善。博物馆在工作上涉及藏品安全管理,因此对志愿者的管理需要更为严谨化,监管需要更加全面化。在管理制度上要求我们要细化发展机制、激励机制、考核机制、交流机制、应急机制等各项制度,在强化监管的前提下,将志愿者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笔者在旧作中曾经提过,高校博物馆虽然在人事编制上有着先天的局限性,但是却又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与竞争力。在2017年的中国金融博物馆联盟年会上,我馆做了关于大学生志愿者项目的报告,被业内同行称赞为“绝地逢生的一条创新之路”。展望未来,在现有基础与局限性的前提下,如何做好大学生志愿者项目的管理和应用,如何利用大学生志愿者力量来更好地开展博物馆工作,将成为我们高校博物院从业人士的工作重点和思考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