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理论视域下的城市文化空间主体审美研究

2019-12-26 19:41王润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1期
关键词:场馆空间活动

颜 煌 王润清

(1 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北京 100081;2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 100037)

1 理解场景理论与城市文化空间

丹尼尔·亚伦·西尔等指出,“场景是强调元素之间集合的产物,场景是促进城市发展的社会空间,文化及其设施是促进城市社区发展的新动力”。城市发展的动力会随时代改变而不断发生变化,城市的发展和生产要素的配备有关:土地、资源、人才等为代表的技术进步。场景是由多样性身份与背景的居民,在相应设施或场所进行文化汲取、消费等实践活动,不同于过去抽象化认识文化与发展的关系,而是表现出一定文化价值倾向的社会空间。场景理论包含文化价值、消费实践的空间价值,本文从消费活动衍生出的文化社会、组织形式入手,研究场景对城市、社区发展的影响。

1.1 场景理论与美学原则

场景空间是生活的诗化表达,场景的选择多分为两种:城市文化空间;私人空间(或场内空间和场外空间),对于场景的美学研究与人的生活质量、精神内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场景美学设计原则基于三点:1)用于协调人与社会美学、城市文化空间的专属感;2)促进城市发展,引领文化产业创新;3)促进城市文化活动及城市文化建设。

从社会学角度看,社会空间是由人的行动场域所组成的。首先,本文从城市文化空间行为主体的共生性入手,指出城市文化空间中的审美活动的社会性,找到审美趣味产生的社会条件;其次,根据城市文化空间相关社会学理论,对文化消费中的社会年龄分层进行分析,将城市文化空间文化个体、群体偏好,结合场景等社会学理论,引入城市文化空间内全民文化共享之中;最后,在城市文化空间活动中引入生活美学原理,重视城市文化空间审美资本与职业管理者育成,撰写城市文化空间组织的文化经验,目的在于城市文化空间文化优势资源的共享。

1.2 场景理论视域下的城市文化空间主体分层

大多数人都以为观众拓展就是文化教育,其实文化教育与观众拓展并非同一概念:观众拓展需要有明确的绩效考察能力,通过活动吸引了多少新观众、增加了多少出席率;文化教育意在让人们了解文化、认识文化,它并不需要直接鼓励人们购票,文化教育并不等同观众拓展。在观察公共空间文化的时候,首先应当看到建构这些公共空间的区分化,将这个原则作为观察社区空间的基础。

1)儿童场景地点集合的趣味性。儿童既可以在环境中汲取能力,又能与场景相互作用。幼儿园的建设、游乐场的设施以及文化机构的广泛建立对儿童的适应性、心理健康发展有基础作用。儿童场景的建设除去有吸引儿童的图案造型外,还有活动的内容,以及有效的寓教于乐。儿童通过场景里的文化活动充分展现心灵的变化与自身的成长。

2)青年人场景建设的时尚性。青年人的场景视角具备多维度定位。青年人追求真实的情感,他们同样喜欢独立自主的创造性。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以及咖啡馆在建造的过程里,通常会考虑周边建筑或者周边人群的文化水平与兴趣,在城市文化空间允许的情况下还设有私人空间,城市文化场馆的设计不仅要符合城市美学,同时也要促进文化资源集聚、文化产业辐射的双向性。

3)老年人文化场景的实用性。扩展城市、社区老年人文化的维度,将老年人文化消费吸纳为新的构成部分,为理解社区老年人文化增加了新视角,在新的消费理念下获得更深层的文化价值。

2 理解场景理论与城市文化空间:实现人的美好生活

文化消费的心理养成是带动城市经济产业链发展的动因,消费需求与公益性的结合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的来源。城市人群的消费心理更注重品牌和内容,解决审美心理的差异性,同时要遵循审美意见的共同性,打破消费时间的碎片化,强调互动式消费体验,建立城市共享文化氛围。

2.1 场景理论与城市公民

场景搭建最终是实现人群的升华,如何让城市普通居民变成空间场馆的受众爱好者是城市文化空间文化亟待解决的问题。所谓的观众拓展是指,为了吸引新观众或使现有观众更加投入而进行的各种行为:1)打破拘谨的场馆礼仪。一般人群会因为无法理解貌似艰深的作品,而对现场呈现的作品“敬而远之”,观众拓展的意义在于移除观众与文化活动中存在的各种“壁垒”,为文化团体搭建通往观众的桥梁,同时也为观众铺设抵达文化作品殿堂的道路。2)活动内容的可接近性。为活动设定一个主题,借以提升吸引力,亦使演出或展览被观众更好理解、接受;打造亲切友善的气氛,友善而非拘束的氛围可以增进观众的体验;通过别出心裁的互动环节,调动观众的欣赏积极性。

尊重人的自发审美心理,实现人群自发地享受美并创造美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涉及城市文化空间机构的使命目标:究竟为多少人、哪些人服务。作为战略规划的重要一环,需要设计者的关注。人群审美心理的激发不仅仅为城市场馆增加受众率,更是城市创新发展的催化剂。

2.2 实现城市文化空间人群美好生活的现实意义

上海同济大学高宣扬教授指出:“当代社会的社会结构呈现为一种非常活跃的紧张网络,其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都牵连到整个社会的结构、生命及其活动;整个社会及其各个部分,时刻影响着社会中每个成员,以致使社会整体都处于活生生的力量较量和制衡之中。”

1)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应从社会学、美学原理等角度建立对城市文化空间活动人群、文化消费研究的分析框架,从而解释和进一步分析城市文化空间、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对人们参与公共活动福利的影响。本文对城市社区文化、文化教育创新进行学术研究,有利于对城市文化空间社会学理论研究、科学项目管理认识的提升。

2)从实践研究的角度,应为构建城市文化空间可持续化发展的文化生态提供参照。通过在内地的城市文化空间研究领域提供:介绍性、调研性的城市文化空间活动管理实务素材;为人们确认城市文化空间、文化领域的多种文化活动影响力实现了可能。

3)从城市文化空间行为主体的角度,通过城市文化空间里丰富、详实的实践案例,指出职业“文化空间”与在地“空间文化”的良性互动将有助于推动区域城市文化空间文化的良性发展,进一步推动城市文化空间文化接受者的分享式融入。

4)从参与对象的角度,应以城市文化空间文化资源管理和群体拓展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文化空间文化活动居民拓展路径,以实验研究为突破口,围绕当代城市文化空间下文化活动居民拓展,将文艺行业、政府和社会组织整合起来,从公共文化服务层面,探讨当代城市文化空间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 对多维场景下城市文化空间建设的思考

城市人群既有集中性,又有独特性。城市设计师为城市建设更广阔的空间:场馆和园区逐渐向趣味性与品质性转变,物质生活的丰富带动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审美趣味提升。

3.1 城市公共场馆思维模式

资源不均是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如何把城市公共文化场馆做成真正的城市文化空间,城市文化场馆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需要公众参与度、政府政策支持以及文化品质内涵,文化的发展伴随需求与供给,收入水平、知识层次、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有利于城市公共场馆行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文化在城市空间的作用。针对当下城市公共空间中人们的审美活动、文化偏好,与改革开放前期相比较,当今人们的审美方式、审美活动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当今的文化与活动应当尊重人的内心,给予人们追寻自身本体文化的原本。

3.2 户外空间与产业化园区集聚

城市人群对于城市文化空间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场内的开拓,户外市场文化产业园区的飞速发展契合公共文化服务的提升。一方面,文化产业园区发展需要遵循基本的经济规律,受区域经济条件约束,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程度呈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特征;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园区能够凭借其轻资产性、高附加值等产业特性,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4 结语

作为一种社会学研究的方法,本文所涉及的理论试图研究各类型城市文化空间活动区域、时期,包括艺术家或艺术作品相关联的各种社会因素,结合理论、实践,论文重点拟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在城市文化空间文化实践研究方面:在时间、地域方面的有效性限制较大,空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它的规模和尺度因不同评量标准而不同;城市文化空间文化活动实践的分散性导致理论搜集、整理难度加大;很难建制一个检验居民参与、体验社区文化有效性的评估标准。2)在城市文化空间文化治理方面:如何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政策法规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是研究的目标。

猜你喜欢
场馆空间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场馆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