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广东罗定 527200)
婚姻,泛指适龄男女按照婚姻法在经济生活、精神物质等方面的自愿结合,并取得法律、伦理、医学等层面的认可,一方到另一方家落户成亲,共同生产生活的一种社会现象。结婚是人生大事,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在日本也不例外,不论男和女,一旦进入社会后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谈婚论嫁的问题。虽然自由恋爱结婚现象越来越多,但是相亲结婚也依然广泛存在。在当今日本,相亲仍然是促成婚姻的一种最重要的模式。
所谓“相亲”,是指男女两人并非通过自由恋爱而认识结合的,而是由媒人介绍有意结婚的男女,若双方彼此中意,媒人便从中撮合,帮忙直到两个人结婚的一种方式。
日本是一个竞争压力很大、工作时间也超级长的社会,尤其是在东京、京都等这样的大城市,生活和工作的节奏极其快,加班也是很频繁的现象;同时由于日本公司和机关对个人私事有着严格的限制,工作中绝大多数也是局限于本部门,很少接触外面,所以日本工薪阶层的交际圈子变得越来越小。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年轻男女们很难寻求到缘分,解决个人问题就更加有难度,因此相亲仍然受到年轻人及其他们父母们的欢迎,日本“红娘”逐渐发展成产业,各种婚介公司也应运而生。
过去,日本年轻人主要是通过介绍而结婚的,也就是相亲结婚,这种方式通常带有包办的色彩,基本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日本旧时候传统的相亲非常有讲究,必须选择黄道吉日,不能在晚上。男女当事人不出席相亲会面,由家人或者媒人去,等结婚洞房时男女双方才能见面,这种方式和我们中国相同,属于典型的包办婚姻。但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于是婚俗也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而发生了一些变化。在相亲方面,男女当事人可以直接见面,或者男方由媒人带去女方家,或者由双方父母陪同相亲。截止到昭和40年代,情侣中通过相亲而结婚的已经超过了一半的数量。究其原因,相对于个人结合而言,他们更看重的是家与家之间的结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重视个人的欧美式观念越来越浓厚,自由恋爱结婚也越来越流行,相比以前,相亲就没有那么盛行了,日本自古以来独特的相亲文化也变得不那么拘泥于传统的形式了。相亲的时间、地点等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了,只要双方觉得合适方便随时都可以进行,相亲地点既可以在媒人家,也可以选在高级的宾馆、餐厅、咖啡馆、影剧院等轻松舒适的地方,但是大多数还是由父母陪同。
与此同时,派对相亲、 “合コン(以寻求男女朋友或结婚对象为主的团体酒会)”式相亲、网络相亲等形式逐渐流行起来。日本现如今的相亲形式上虽然跟以前的形式差不多,但是氛围已经大不相同。但是,近年来由于中介相亲服务以及网络相亲的增加,骗婚行为也逐渐增加。在日本,曾经多次出现过女方为了遮掩身体缺陷而精心化妆的现象。为了防止相亲时受骗,日本人想出了“浴池相亲”的方式,男女在公共浴室里或者温泉同浴本是日本社会特有的文化特色,如今这种特色文化也被运用在相亲中,很多年轻人由此交上朋友,甚至结婚。
在相亲前日本的男女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首先双方都要写好自己的简历、家庭情况,日语称之为“身上书”,这些材料都必须是自己手写的,而且还需要用楷书纵向来写。其次,还需要准备照片。除了1张正面全身照或者七分身照外,还需要2-3张个人写真。通常女方的照片要求比较严格,要准备穿和服且稍稍侧身的坐姿照片。将所有的材料准备好后,放进白色无图案的信封中,在封面上亲笔写上“自我介绍状在内”的字样,叠成三折交给介绍人(即日语中的“仲人”)。这些材料书写得是否规整,直接代表了当事人对此次相亲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反映出了其个人修养问题。
男女双方要付给媒人一笔感谢金,这笔钱实质上并不是媒人所得,而是用作双方见面时的开销,被称作“相亲料 ”,约2-3万日元。如果双方能谈婚论嫁,则再给媒人一笔感谢金,称为“成婚料”。
在日本,相亲时的见面是一项非常正式的活动。除了双方父母,媒人也会出席。先由媒人介绍双方情况后,再由男女相互介绍自己的情况,接下来就可以互相交流了。相亲时对于穿戴是非常讲究的,男方要穿西服打领带,女方则一般穿漂亮的和服。其次座次排列也很讲究,不同于中国的长者上座、男左女右,日本人相亲时由媒人坐在正中间,女方坐在左侧,男方坐在右侧,而且男女双方不会正面相对而坐,而是斜对着坐,以便能侧面观察对方。
相亲见面后,双方彼此都满意的话,就告诉媒人继续交往。交往一段时间后,决定是否结婚。如果交往后不满意,就告诉媒人终止交往,如果仍然满意就决定结婚。结婚前日本人会先订婚,订婚表示婚约生效,所以日本人一直以来对订婚很重视。在日本不仅相亲过程繁文缛节,订婚更是繁杂琐细。随着社会的发展,订婚很多细节都有所变化,聘礼除了礼品外还有礼金,礼品种类也大幅度增加。赠送的礼品的数量一般都是奇数。订婚后便准备结婚,结婚的仪式最隆重。现在,日本年轻人的婚礼种类也很多,根据个人喜好和宗教信仰可分为:神前结婚式、基督教结婚式、佛前结婚式、自宅结婚式、人前结婚式。
婚姻是两性关系的最好解读,是象征着神圣的美好。然而据日本媒体报道,近几年的日本离婚率达到30%,离婚后双方对于子女的抚养、探望等问题纠纷不断。2015年1月1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了《人口动态统计年度推算》。这份材料中的数据显示,日本的离婚率为1.77(指平均每1000人当中的离婚数),即每1000个日本人中有1.77个离婚人士,并且呈上升趋势,日本的离婚率处于上升趋势。恋爱结婚虽然是现今日本社会的主流,但是恋爱结婚的离婚率却高达40%,而相亲结婚的离婚率仅仅为10%。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差距呢?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吧。
相比恋爱结婚的人而言,相亲结婚的人一般都是属于年龄比较偏大的,他们对结婚对象的选择会更加慎重,想法会更加稳重,因此这样确立的婚姻关系也会更加稳固。
恋爱是美好的,很多年轻人很享受恋爱的感觉;但是恋爱也是盲目的,情侣在热恋时如胶似漆,难舍难分,一心只想营造二人世界,对身边亲朋好友的建议往往置若罔闻,很多时候都是非常感情用事的,无法理性对待两人之间的事情,更加无法做出明智的判断。
相亲结婚的人不同,他们在开始交往前,都明确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为了结婚,所以在交往过程中会以结婚对象的角度和标准来理性看待对方,也能够认真考虑媒人或者亲朋的建议,始终保持一个冷静的态度。
沟通是解决婚姻问题的第一把钥匙,也是非常重要的钥匙,沟通可以解决很多婚姻问题。婚姻是什么?婚姻其实就是元角分,婚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在婚姻生活中,会涉及到很多现实的问题,很多在恋爱中不会涉及的问题,比如婆媳关系、姑嫂关系、家庭财政、育儿理念及方式、人情来往等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时,如果对方的态度在恋爱和结婚后发生了变化时,两个人就很容易因为期望值的偏差而产生矛盾,如果没有及时沟通,久而久之矛盾积累爆发后就非常容易离婚。而相亲结婚的人在交往时会提前围绕如何进行婚姻生活这个话题来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能及时了解对方对婚姻的看法和态度,以便做出最佳的选择,这样也就不容易出现婚后产生各种分歧矛盾的情况。在相互了解的过程中会一起面对上述各种问题,共同商量,共同解决,共同适应,在这样的模式会使得双方之间的默契更高,关系更亲近。
在恋爱结婚为主流的当今,相亲虽然没有以前那么流行,但是仍然受到日本人的欢迎。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日本的婚嫁礼俗文化如同其他社会文化一样,也随之发生了很多变化,相亲文化也在不断地继承、变化和发展。我们应该全方面的看待日本的相亲文化,更好地了解日本婚嫁礼俗文化,进一步促进中日文化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