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赟
(广东省广播电视台,广东广州 51003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同时明确要求,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伴随着时代演进、社会跃迁、矛盾转换、形势变化,思想政治理论的大众化传播同样面临新起点:
1.1 客观背景是全球化浪潮冲击,理论大众化的内涵已经发生改变。全球化过程是“社会”超越特定“国家”形态而转化为“全球”形态的过程,“全球”是“社会”呈现的全新形态。这一过程也正是一个传播的拓展过程。[1]正像国外学者哈特所言:“传播不仅表达也组织着全球化运动,并通过各种手段在增值和结构其中的相互连接。它不但表现而且控制着所有传播连接中的想象的意义和方向。”其现实表征是全球传播语境下的人类共存于一个高度媒介化的世界内。
在此背景下,国家不再是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的唯一发起者,各类跨国机构、非政府组织、个人政治精英等群体同样扮演起政治传播的主体角色。同时由于国家界限的模糊,思想政治传播的信息逐步突破“国家利益”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规限,所传播的超越政治国家意义的人类性、文化性、经济性甚至娱乐性的原本“非政治性”话题,都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政治性的话题来传播,客观上冲击消解国家在政治传播方面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化“大众化”的内涵也随之发生变化,“大众”之“大”不仅仅表现为数量庞大,更表现为层面扩大,“大众”之“众”不仅是单类群众,更是有繁杂小众,传统的单纯类别、单项传递、单一理念的理论大众化传递模式已经被诸多高度离散、多向多元的群体所替代。
1.2 时代特点是多元化角色涌现,理论大众化的机理呈现显著不同。思想政治理论大众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人主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2]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同理,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播者履行信息生产、传播、审核、宣传等职能,在形式上主要体现为个人或组织、团体、机构等群体。
从角色类别来看,传统思想政治传播的主体主要由国家与政党、宗教组织和个人层面的政治领袖、意见领袖、精英阶层组成。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迈进,传统的传播主体依然占据传播的“上流”,凭借着占据的资源和权威等特质,处于“发声”的强侧,但在互联网传播和技术的牵引带动下,信息时代的各类民间政治组织、政治共同体甚至草根民众都可以担当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的主体角色,凭借着网络的“蝴蝶效应”“叠加效应”在短时间内产生可以匹敌传统主义的效果。
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传统主体占据“上流”但并未一定占据“上峰”,同时互联网技术下能产生迅速便捷的网络集聚效应,主体和客体的界限日趋模糊。因此,思想政治理论大众化从研究视域来看,要从过去的绝对主体和绝对客体中走出来,“大众化”的产生机理不再是绝对主体如何制造传播信息、绝对客体如何接受消化信息,而是理论本身如何产生传导、各方面的受众角色如何处理、会产生何种影响。
简而言之,在角色多元、主客体相互转换频繁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的大众化要由传统的垂直型结构走向当今的扁平结构,既要聚焦理论内容创新,也要关注传导方向效果,在不同阶层和角色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以应对主客体转换频繁带来的客观影响。
1.3 主要手段是信息化渠道方式,理论大众化的推进需要及时转型。列宁曾明确指出:“我们不打算把我们的机关报变成形形色色的观点的简单堆砌。相反的,我们将本着严正的明确的方针办报,一言以蔽之,这个方针就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张,党的新闻媒介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宣传贯彻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最迅速最广泛的同群众见面。”在互联网尚未成为信息主要传递方式的年代,理论大众化主要依托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平台推进。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社交媒体的日益风靡,理论传播的大众化要得到有效推动,也必须面临思维理念和传播手段的全面转型。
在理念上,要由传统的单纯“内容导向”迈向“效果导向。”过去“一方净土”、“ 一呼百应”的传播模式效果在互联网时代,逐步被淹没于网络的海量信息和对话交锋。只有聚焦大众化的实际效果,才能赢得网络阵地乃至社会阵地的发言权。具体到效果评判上,就是要始终围绕是否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威,树立执政党的良好形象、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获得感、是否有利于统一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否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从而在最大程度、最广范围赢得思想主导权。
在手段上,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时交互、流转迅速、数据丰富等优势特点,真正把各类利于推广灌输思想政治理论的资源聚合起来,通过点对点的方式提升理论内容的推送优势,依托手机平台、网络网站、直播系统等新技术手段实现内容的第一时间转出,在载体“大众化”的基础上推进内容“大众化”。
从本质上看,思想政治理论大众化应该着力实现灌输认知、思想凝聚、协调稳定、政治保证等作用。随着世界多极化、观念多元化、传播信息化等新时代特征日益显现且占据主导,思想政治理论大众化同样面临新问题矛盾:
2.1 从观念认知看,“消费主义”盛行制约理论大众化的动力意愿。消费主义是指“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它煽动人们的消费激情,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消费主义不在于仅仅满足需要,而在于不断追求难于彻底满足的欲望。”[3]消费主义代表了一种意义的空虚状态以及不断膨胀的欲望和消激情。在消费主义的刺激下,消费价值观产生变异,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成为消费生活中的主流价值和规范,消费个体更在意商品的象征性带来的身份认同和快感,客观上扼杀了群众对公共事务的注意力和对现实生活的批判力,淡化受众的公民意识,从根本上降低了群众对理论接收理解的动力意愿,从理论受众的角度看,人们更愿意沉浸在虚假的消费娱乐快感中,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兴趣大幅度降低。
另一方面,消费主义也反作用于思想政治理论传播工具平台,迫使理论传播迎合消费需要,对理论受众进行消费主义洗脑,刺激受众专注于消费享乐,怀疑正能量传播的正义性、合法性、有效性。例如近年来日益流行的部分手机短视频、网络热播剧、明星小鲜肉等文化形式和文化标志的大肆兴起,加之社会资本、舆论媒体的推波助澜,进一步推动消费主义升温走高,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主流思想政治大众化的传播影响力。
2.2 从信息内容看,“自由主义”泛滥降低理论大众化的层次水平。网络信息时代,各种信息和思想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激荡,各类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信息无时无刻不在作用于群众感官、侵蚀群众心理环境。在信息真假、质量难以甄别分辨的情况下,广大受众特别是青少年受众往往难以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常常会感到无所适从,产生虚无感,直接导致受众个体的伦理认知、道德规范的冲突更加直接激烈,从而弱化理论大众化的效果。例如,近三年统计数据显示,因受到不良视听信息导致犯罪的比例已经占据所有青少年犯罪的30%[4]。
另一方面,网上各类繁杂多样的信息,往往伴随着日趋明显的娱乐化倾向,例如当前网络流行的明星直播、娱乐主播、大V传播,给“泛娱乐化”“去政治化”贴上了更加浓重的标签。不可否认的是,娱乐化带来快餐化、庸俗化,煽情、刺激、俗乐的传播信息容易让传播受众沉溺于其中,在“自由主义”“感官主义”“小众小圈”“展示自我”的标签推波助澜之下,深层阅读、深度思考、深入理解的难度越来越大,让主流思想政治理论的大众化传播容易深受“泛娱乐化”“去政治化”的潮流影响,质量层次将会大打折扣。
2.3 从创新格局看,“本本主义”迫使产生理论大众化的路径依赖。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大众化,就必须缩小乃至最后极力消除理解认知的“差异矛盾”。要实现这一过程,大众化的主体方就必须处理好与传播客体的矛盾关系,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传播客体现有思想政治认知水平、心理特征诉求、成长环境、生活阅历等方面,适当选择理论内容、方法方法、渠道载体,推动大众化的传播客体对象能主动配合、自觉接受,把内容接收和自我改变不断统一起来。
现实中,理论大众化还存在诸多的沟通障碍、语境障碍、理解障碍、层级障碍,很大程度上源于理论大众化的创新手段比较欠缺,习惯于从理论本身说教、从教材书本硬套、从传统媒介插入、从老旧理念说服,无论是内容的解读、精神的构建还是受众的习惯、灌输的技巧,都依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加之部分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专业素养和职业品质的缺乏,更加让主流思想政治理论遭遇到信任危机、价值危机、合法性危机,严重背离理论大众化的初衷目的。
推进思想政治理论大众化,关键在于接地气、解人心、聚人气,目的在于弘扬主流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巩固意识形态领域领导权主动权。
3.1 深入分析受众,找准对象靶心
根据受众研究学发现,理论大众化的实现,需要受众的诠释、破译和理解。受众来自不同的背景,接收信息时带着不同的社会经验和文化知识,这影响到群体理解传播内容及其期望产生的效果之间的关系。要着力转变受众的身份认知,这是理论大众化的前提,要及时根据时代发展和形势变化,采用大数据分析、网络问卷采访等手段,深入探索新时代受众的内心变化和思想诉求。要区分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年龄段,有针对性地做好大众化理论的传播灌输。
针对新时代网络传播成为信息传导主要方式、青少年用网占据大多数的情况,充分抓住青少年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做好内容产出、现实灌输、双向交流等环节,提高理论大众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要深入细致分析青少年群体的认知心理和思维模式,针对群体高度关注自我发展、期望自我实现、崇尚成功的思想特点,坚持理论先行、解决思想理想信念问题,同时重视解决青少年实际思想困惑和现实困难矛盾,促进理论大众化工程走近青少年、赢得青少年。
3.2 合理设置议题,凝聚广大共识
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思想政治理论大众化过程中不可替代的公共议题设置功能,在引领思想舆论导向中占据大众化理论传播的主动。要发挥传媒的典型示范效应,通过日常的新闻报道、专题宣传、信息推送、网络灌输等手段,向大众提供学习模仿的榜样,通过“人物化”“实体化”的标志,让大众的理论得到大众认可、获得大众普及。例如中央电视台的《时代先锋》《大国工匠》《劳动者之歌》、地方媒体的《马克思有点潮》等栏目,通过人物的描写塑造,让深奥的思想政治理论得到普及化传递理解。要充分用好情感激励,充分运用新时代大众传媒、网络媒介的信息流转和表达优势,通过戏剧、舞蹈、电影、电视等方式,全方位营造群众乐于易于接受的理论环境,在润物无声中提升群众的理论内化程度。近年来《感动中国》《朗读者》等节目的风靡,除了特定的价值逻辑输入之外,打造观众乐于进入、深受吸引的“情感空间”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正所谓“通情达理”,只有先“通情”才能“达理”,继而让理论的伟力得到群众最大程度的接受。
3.3 增强正面引导,扩宽互动层面
通过各类大众传媒渠道的传播优势,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推动理论大众化走深走实。同时,高度重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围绕党和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以群众参与、专家访谈、平等讨论、自我教育等方式方法,多角度、多侧面地做好热点问题的引导和教育工作。在引导的同时开展舆论监督,通过对政府事务、公共事务和一切设计公众利益的活动进行监督,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规定的轨道运行,对于树立理论内容的公信力有着巨大的作用,这样能够推动大众化理论更加具备说服力、感染力、影响力。
构建全方位的互动宣传格局,增强主流思想政治传播的统合力,广泛联合各级党政部门、社区、家庭、教育部门、传媒系统,形成全社会覆盖、互联互动、互补协调的理论大众化传播网络,构建全角度、立体化的理论大众化渲染格局。在群众普遍关注教育资源、就业保障、医疗保险、住房民生等问题上,构建群众反映问题、正当发声、参与决策的正规渠道,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从现实上、根本上不断增强理论的大众化权威。
3.4 推动叙述创新,增强灌输成效
叙述创新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打造文化代码与创新话语方式,即运用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代码来传播主流思想政治,例如“中国红”“志愿者的微笑”等特定标识,以一种形象修辞的方式进行国家的意识塑造,推动多样化的价值取向在核心价值体系的统摄和引导下朝着有利于社会成员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方向发展。同时话语创新的步伐必须跟上时代发展和群众要求的步伐,改变旧有的形式古板、一味说教的话语方式,通过话语编码、框架设置、顺序安排、叙事方式等的改变与创新,将话语的影响力从信息的层面转移和渗透到意义的层面。一个是文本转化,由基于传统视觉的“语-图”文本转化为基于视听的文本,由传统的“冷媒介”转化为“热媒介”,不断增强理论传播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提高理论亲和力感染力,降低思想政治理论的抽象化描述程度,使得大众在视听符号的内容消费中接受思想政治理论的信息内容。
3.5 拓宽载体功能,实现全面覆盖
针对不同层次的理论传播对象,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进一步影响到每个个体,扩大思想政治传播的覆盖面,用好社会各个层级的现有载体,提高思想政治传播的针对性。以思想政治理论内容为基本依托,以多角度、多层级、多手段的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家庭文化、村镇文化、军营文化。在具体载体上,区分硬件和软件,既有文化长廊、建筑布局、图书场馆、红色史馆等设施,为思想政治理论大众化奠定物质传播基础,也积极广泛组织社团活动、文体竞赛、讲堂栏目、参观见学、助学扶贫等活动,提高“软件”的落实质量,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感同身受中提高理论大众化的说服力与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