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庆尧(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近年来,中国男排各支国字号队伍都表现不佳,亚少赛、亚青赛、亚运会和世锦赛屡屡创造尴尬的成绩,同时暴露出精神面貌不佳、团队意识不足、祖国荣誉感不强等问题。中国排球人才的摇篮在基层,竞技排球的发展要一手抓国家队建设,一手抓梯队建设、人才培养。目前国内队伍训练(尤其男排)出现了重视比赛,无视基本功训练的情况,导致排球项目发展后劲不足。研究表明,从近几年的全国青少年比赛看,不少队员的基本功差,基本动作不规范。有的队员身体条件很好,但技术粗糙;有的扣球、拦网技术相对出色,但防守和一传却不过关,有的年纪轻轻却伤病满满等等一系列问题。
2018年9月27日,全国青少年排球训练工作研讨会在国家体育总局排管中心办公室召开。会议针对今年国字号男排球队成绩不佳的现象提出看法,旨在强化青少年训练,而为了加强训练,排管中心首先要从竞赛体系上做出改革。在全国U16、U17、U18女排、U19男排青少年比赛中增加基本技术评定的内容,包括发球、传球、垫球等基本技术。在今后青少年排球比赛中,年龄组越小,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评定所占的权重越高,旨在强化基本功训练。
全面了解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技术水平现状的研究迫在眉睫,而通过研究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技术评定中各项技术动作环节的评分因素,则能进一步总结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技术训练中的不足,为未来的科学训练提供理论基础。因此,本研究将以《中国青少年排球训练教学大纲》为依据,运用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2018年全国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训练营”(以下简称训练营)以及“2018年全国青少年U17排球锦标赛”(以下简称U17比赛)两次技术评定成绩全面分析研究,以揭示我国青少年男子U17排球运动员技术水平现状、特点。
本研究对同时参加训练营以及U17比赛,共计126人的技术评定成绩进行统计,经无效数据的筛选与剔除,最终录入分析的人数为118人。分别来自秦皇岛、南通、杭州、南京、昌邑、济南、连云港、唐山、太原、宁波、河北、烟台等十二个市。
(1)测量法。
训练营以及U17比赛技术评定内容包括垫、传、扣、发各项技术,由来自全国各地的资深专家根据《中国青少年排球训练教学大纲》中U16组技评内容、方法与评分等方面的要求在运动员完成动作的现场直接观察,给予客观的技术评定。
(2)数理统计法。
对108名排球运动员在训练营和U17比赛中的技术评定数据进行t检验(p<0.05代表有显著性差异)、Pear son相关(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以及多元逐步回归(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被调查青少年男子排球运动员的技术评定总平均分为66.31,处于中等水平,四项技术的平均分数在52.14-79.47之间,垫球技术分数最高,扣球技术最低。其中垫球技术和发球技术平均得分高于技术评定总平均分,且与总平均分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01);而传球技术和扣球技术平均得分显著低于总平均分。
根据 《中国青少年排球训练教学大纲》中排球运动员评价标准,将运动员在技术评定中的得分转化成5个分数段,进一步考察运动员技术水平概况。发现技术评定总平均分在60.00-60.99和70.00-84.99这两个分数段的人数占比最多,但从各项技术不同分数段人数分布来看,垫球技术分数表现最佳,所有运动员均及格,且33.3%的达到优秀等级;发球技术次之,仅有2人不及格,超过一半的人处于良好及以上。传球和扣球技术分别有25.9%和42.6%的运动员不及格,其中扣球技术表现分数(水平)越高,人数分布越少的特点。
以训练营和U17比赛两次技术评定成绩为变量,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技术评定总平均分、垫球、传球和发球技术得分均表现出差异显著,除发球技术以外,其他技术得分均不同程度地下降。
根据调查结果,我国青少年男子排球运动员技术处于中等水平,各项技术存在水平不均衡的现象。技术评定总平均分数为66.31,处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综合评价5个等级中的中等水平,其中75%的运动员处于中等、良好区间段,低分、高分段的人都很少,基本符合统计学中的正态分布,但在未来的训练中,应注重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增加优秀人才的数量。
从各项技术来看,垫球、发球技术的平均得分分别为79.47、74.01,显著高于技术评定总平均分,传球、扣球技术的平均得分59.61、52.14,在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综合评价5个等级中为及格等级,显著低于技术评定总平均分。这与目前我国基层排球教练员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培养,其着眼点还往往停留在眼前利益,而忽视了运动员全面身体素质和基本功的训练,过分追求运动员在各个年龄梯队竞技能力的最大化,违背竞技体育训练规律,过早专项化训练有关。教练员和运动员注重加强专项位置技术、忽视全面技术的训练,这在传球技术测试中尤为明显,传球技评高分者均为二传,由于垫球、发球技术在各个专项位置均要注重训练,因此整体水平偏高,扣球技术平均得分最低,除与专项训练有关以外,也与青少年男子的生长发育规律有关,扣球是四项技术中对身体素质要求最高的,U17青少年男子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每个人的生长发育特点不一样,发育程度也不一致,与成人相比,各项身体机能、素质有显著性差异。
根据调查结果来看,训练营和U17比赛技术评定成绩存在明显差异,除发球技术以外,其他技术得分均不同程度地下降。排球运动员技术评定以各年龄组技术教学目标任务为依据,对运动员该年龄段基本技术的考核。两次技术评定成绩存在明显差异,说明青少年男子排球运动员各项技术具有不稳定性特点。这可能与青少年运动员生长发育特点、心理状态和训练年限较短,技术动作没有达到自动化阶段有关。
垫球、传球在两次技评中存在明显差异,这可能与技术评定方法有关,在测评时,教练或指定一名队员与被测人员配合完成技评测试,教练、同伴技术的高低以及配合的失误都会对技评结果造成影响。其中垫球技术是排球技术评定中唯一从对方场地隔网发球测试的项目,而发球线路、落点、力量等变量在两次测评中不可能完全控制,人为因素造成青少年运动员在垫球测评中出现一定比例的失误。
发球技术是排球比赛中唯一不受对方和同伴的影响,不需要同伴配合的技术。发球技术得分显著提高,与发球技术比垫、传、扣三项技术更为复杂,需要更多的身体部位来参与完成,会增加发球技术的错误机率的观点不一致,发球质量的好坏,主要与技术的熟练程度和心理状态好坏有关。
扣球技术在两次技评中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两次技评分数均不高。扣球技术是排球比赛中最常用和最有利的得分手段,是目前基层教练员重点训练的技术,也是运动员最愿意学习的技术,经过大量的练习,扣球技术会相对稳定。但扣球技术在排球各项技术中相对比较复杂,需要一定的身体素质作保证,青少年男子排球运动员肌力增长在18-19岁最为明显,本研究对象是17岁以下的运动员,因此身体素质是影响扣球技术发展的一部分原因。
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训练营和U17比赛两次技术评定中,技术表现分数越高或越低的人,技术水平越稳定,而技术表现分数处于中间层次的人,技术水平很不稳定,这与学生在文化学习成绩方面呈现相同的趋势。尽管技术水平中等的运动员已经掌握了部分该技术,但没有完全熟练,在不同情况下技术水平的表现有高有低。
(1)我国青少年男子排球运动员整体技术处于中等水平,但各项技术水平不均衡,其中垫球、发球水平高于整体技术水平,传球、扣球低于整体技术水平;
(2)青少年男子排球运动员各项技术呈现不稳定的特点,两次技术评定中,垫球技术差异最大,扣球技术不呈现显著性差异。
(1)我国基层排球教练员应重视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全面身体素质和基本功的训练,遵循竞技体育训练规律,按照《中国青少年排球训练教学大纲》中各个年龄组的训练教学任务合理安排青少年运动员的技术训练;
(2)基层排球教练员应在重视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加强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培养运动员稳定的心理状态以及积极向上的人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