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保平,何 苗
(西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西安 710127)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我国目前已进入由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经济发展高质量阶段的转换期,中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讲话中也多次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现在以及未来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同时高质量发展也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全新问题,十九大以来有关高质量发展的讨论频频出现,经济学界围绕这一话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至今并未形成统一的观点。文章对十九大以来有关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进行集中梳理,从高质量的内涵界定、测度方法、制约因素、实现路径、政策支持、高质量发展关键问题等研究观点进行述评。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界定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界讨论的重点,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质量”一词的内涵得到不断丰富,现有学者的研究可以分为从经济学基础理论、社会主要矛盾与五大发展理念以及供给与需求三种角度出发对高质量发展进行解读。
任保平集中梳理了马克思《资本论》中有关“质量”的论述,从马克思在微观层面的劳动价值理论、宏观层面的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进行分析,并阐释了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经济学逻辑,提出应该根据中国国情建立中国特色的中观层面的质量理论,从宏中微三个层次对高质量发展进行经济学解读,并提出建议我国应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质量经济学理论。[1]金碚从经济学的基础理论角度出发阐释了高质量发展的概念,强调高质量发展具有多维性以及动态性特征;认为高质量发展是一种能够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并能够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模式;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新质态,对比经济发展数量和质量在质态上的不同;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2]钞小静、薛志欣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出发对经济发展质量提出了动力、结构及效率三个方面的理论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应该立足于此三方面,鼓励创新驱动、优化经济结构、提高效率以促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3]对“高质量”经济学角度的内涵界定主要是依据马克思《资本论》中对有关“质量”的政治经济学表述,从微观层面的劳动质量和商品二重性及宏观层面对生产力质量、循环再生产质量和经济增长质量的表述出发,现有学者补充了中观层面的质量经济理论,并根据十九大报告对此进行了多维度、动态性的内涵界定。总结来说,从经济学理论视角出发进行内涵界定,高质量发展在微观层面主要是表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在中观层面表现在产业和区域发展质量;在宏观层面表现在国民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率。
陈诗一、陈登科从雾霾治理的视角对政府环境治理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实证分析,从绿色发展、环境治理的角度探讨了如何促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认为高质量的发展应该是环境友好型的发展,在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时必须将环境纳入考虑之中,治理好在经济高速发展中所带来的环境破坏。[4]师博从五大发展理念出发,在对高质量发展进行内涵解读时对发展的基本面、社会成果、生态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应该是一种具有稳定的增长速度和合理的经济结构的经济增长模式,并能带来社会友好型和生态友好型的发展状态,最终能为把我国建设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贡献。[5]刘志彪从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视角进行解读,认为高质量发展水平应该要以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前提,能够提高人民生活的满意程度。推进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时,应该着重考虑防止金融风险、精准扶贫、生态环境保护。[6]李新、秦昌波等在对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剖析之中引入生态环境的质量,认为高质量的发展应该是兼顾生态环境的高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生态环保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7]师博、张冰瑶立足于当下我国处于经济发展新时代的背景下,从新动能、新经济两大角度对当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进行解析,认为高质量发展应符合五大发展理念,具有稳定的增长速度、合理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友好对社会友好,并最终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8]十九大报告指出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应该注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社会主要矛盾及五大发展理念出发来看,高质量发展应该是满足人民各个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层面都能够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不同于以往致力于解决落后生产力生产“多不多”的问题,现在的发展更多关注的是生产能否使人民生活水平达到更好,更强调“好不好”的问题,注重人民的幸福感。高质量发展要能够体现五大发展理念,强调以创新驱动,建立协调的发展结构,兼顾生态环境的绿色发展,加大开放程度,共享发展成果,是建成现代化国家的根本性要求。
李辉认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结构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由单纯地看重产品质量逐渐转变为综合考虑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环境质量。[9]张永恒、郝寿义是从产业优化升级的约束和目标角度对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内涵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进行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推动实现动力转换、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需要从要素禀赋进行着手。[10]张建军、赵启兰认为现代供应链体系的核心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其通过供应链体系要素的配置与输出来作用于产业融合发展、共享经济、绿色经济、创新驱动发展以及营商环境改善等方面,进而优化经济发展动力、发展结构以及发展效率,最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11]从供给与需求角度来看高质量发展,主要集中于讨论供给角度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等方面,高质量的发展要求要素使用效率提升、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动力变革;以消费结构的转变带动供给层面的优化升级,提高资源的配置、使用效率;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力求实现低投入高产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创造更多的财富,推动经济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问题成为学术界讨论的一大热点。尽管现有研究均认为构建一套能够衡量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但至今仍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指标体系。为了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有必要对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水平进行测度,比较分析经济发展数量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演变路径异同及区域发展演化格局的演变态势,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此目的下,本文对现有学者的测度方法进行了简单的汇总分析。
魏敏、李书昊构建了由经济结构优化、市场机制完善、区域协调共享、生态文明建设等十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并利用TOPSIS分析对我国各个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排序对比,对比分析我国进入新时代后不同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东中西部的空间分布规律。[12]师博、任保平从经济增长的基本面和社会成果两个方面构建经济发展质量的测度指标体系,采用均等权重法赋值进行计算最终获得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不同区域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13]王竹君、任保平将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居民经济素质作为外部环境因素,通过三阶段DEA模型进行分析,测算得出我国不同省份的经济效率变动,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经济效率的区域性差异。[14]郭晗、任保平、廉玉妍通过计算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财富指数以此来研究高质量的发展水平,研究建立了人力财富、物质财富和自然财富三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包容性财富指数为研究的总体框架,认为人力资本财富和物质资本财富维持增长,才能使总财富实现不断增长,从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15]李书昊构建包含创新驱动、市场主导、结构均衡、绿色环保、资源高效和以人为本等6个子系统测度体系对中国不同省份的相对进程进行评估并将其进行分类,对东中西部的转变进程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创新驱动、资源高效和结构均衡3个子系统是目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原因。[16]方大春、马为彪根据五大发展理念构建了新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比分析了中国不同省份高质量发展的时间变动趋势与区域性差异,并比较了五大发展维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的贡献率差异。[17]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目前存在多种评价指标体系,均体现出高质量发展的多维性、动态性特征。现有指标体系的构建基本包含了生产效率、福利分配、生态环境等三个层面。但是由于体系分类不一,不同学者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对高质量水平的反映并不十分客观;同时由于选取指标相当随意、数据统计口径的不同、主观指标获得的不确定性、数据处理方法的不同等,指标反映出的内容可能大相径庭,并不具有可比性。今后学者在构建评价高质量的指标体系时应考虑到高质量的多维性、动态性,全面综合地划分子系统,在选择指标时要平衡各方面的权重,淡化经济增速的相关指标,注重人民幸福感、人与社会和谐、绿色生态环境等长远目标,广泛吸取前人经验,建立一套规范统一的测度体系。
我国目前正处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正面临着发展方式转变、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等一系列的变革。在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明确现阶段我国在实现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所面临的各种制约因素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非常重要的。
钞小静、薛志欣的研究指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创新驱动不足、发展结构失衡、发展效率低下等三个层面问题,这对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存在一定制约作用。[3]任保平认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人口、资本积累、技术创新、制度安排及对外开放的质量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制约着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我国的高质量发展,应该注重创新驱动,努力推进科技、产业、制度、战略等多个方面的创新动力发展,综合考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18]杜爱国从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出发,认为制度优势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制度变迁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条件,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中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从制度环境因素寻找经济发展的突破口。[19]安淑新认为供给和需求、政府和市场、投入和产出、公平和效率以及国内和国外等五大关系将直接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推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先处理好这五方面的关系。[20]任保平、刘笑认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还必须要注意处理好经济增长数量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市场与政府的配合关系、增长的稳定性与调整经济结构的关系、提高供给质量与淘汰落后产能的矛盾关系以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之间等多方面的关系。[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速,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在经济的高速增长之下隐藏着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结构失衡、创新驱动不足、生态环境破坏、收入分配不公等增长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必须要处理好这些制约关系。现实证明一味追求增长数量并不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要处理好发展过程中的各方面的矛盾关系。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重要特征,追求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现在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要求。学术界对探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理、动力机制及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总结来看,可以从宏中微三维有机结合、生产效率、创新驱动、社会成果分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五个方面来考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实现问题。目前学者已经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对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师博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维度出发对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构建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宏观调控体系,并提出高质量发展宏观调控的转型的目标及相应原则。[22]任保平、李禹墨认为要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要实现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需要构建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努力实现三大变革、将活力及效益与质量有机结合、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微观主体。从微观主体和宏观调控体系着手建立高质量发展体系。[23]徐广生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的运行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物价稳定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宏观基础,注重质量性的发展,以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保障劳动者的利益,加强风险调控,践行绿色发展理念。[24]侯为民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层面强调了国有企业的重要性,认为进行高质量建设要充分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重视国有企业的竞争优势。[25]黄速建、肖红军、王欣认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关系到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否成功实现,结合我国国情及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分析了推进我国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问题。[26]
贺晓宇、沈坤荣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切入点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现代化经济体系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差异性,基于此提出应该坚持市场化改革、增强创新的动力引领作用、加快开放高水平、不断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完善需针对不同区域有所侧重。[27]茹少峰、魏博阳、刘家旗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分析了效率变革,并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分析了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肯定了市场的配置作用,认为应将全要素生产率指标纳入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同时提出深化企业改革、鼓励对外开放、鼓励创新驱动等政策建议。[28]茹少峰、魏博阳通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测算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速下降的原因,认为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是导致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并具体分析了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推进我国高质量发展应注重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29]
王雄飞、李香菊认为应重点从创新驱动、消费拉动、均衡发展等三个方面进行财政体制改革,为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支撑。[30]陈昌兵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在创新驱动下实现了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和依赖要素投资的粗放型发展转向为服务业升级和深度城市化、技术创新和高端制造业发展等,认为应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转换。[31]
肖周燕认为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社会福利的发展才是高质量的,收入差距过大将会歪曲经济增长对发展质量的刺激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应该兼顾人类的幸福感。[32]罗来军、文丰安认为应在改善生态环境、探索体制机制改革、促进转型发展等诸方面着力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并重点发挥区域间的协商合作。[33]
目前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新动能的培育、要素活力的释放和发展方式的创新。依据新时代经济增长态势、主要矛盾的变化,新时代要实现中国高质量发展需要通过生产力方面的全面创新与生产关系方面的深化改革的结合,推动高质量的发展。任保平、李禹墨关注了高质量发展中生产力质量的提升问题,研究提出生产力要素、组合和物化成果三个方面的质量是决定生产力质量的主要因素,在提升生产力质量的过程中应注意提升知识生产力、高端生产力、绿色生产力,并以此促进我国的高质量发展。[23]高淑桂认为人力资本的螺旋式上升积累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并提出我国应该大力培育人力资本,进一步释放制度红利,走人力资本密集型的发展道路。[34]张银银对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产业政策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产业政策应注重提升效率,以创新为主导,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将生态环境建设列入高质量发展建设的考虑因素之列。[35]王喜成认为经济发展要撇弃传统的唯GDP论,鼓励创新驱动,综合考虑人民生活的幸福感,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36]洪功翔、洪阳认为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提高产品生产的质量,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品品牌的质量,创造属于中国的世界级工业品牌;提高市场结构的质量,促进寡头垄断市场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实现经济结构的共享性和协调性。[37]高建昆、程恩富认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处理好实体经济与金融发展、自主创新与引进发展、有效竞争与适度垄断、协同发展与自身发展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市场与政府等多方面的关系。[38]
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依靠新的动力支撑,鼓励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生产力,深化改革生产关系,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宏观层面建立高质量的宏观调控体系,微观层面重视国有企业的竞争作用,建立兼顾微观、中观、宏观三个维度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
我国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营造一个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以克服经济发展中的外部性和协调性。林毅夫曾说过政府是建立有效市场的前提,市场机制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的现代化经济考核指标体系。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的经济发展应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并把发展主力集中在实体经济上,以增强我国的经济发展质量优势。因此在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任保平提出中国经济增长转型升级需要以改革、转型、创新拉动,实现从追求经济增长数量向追求经济增长质量的转变,实现从追赶到领先的转型,实现从规模驱动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转型,并推进供给结构的转型。在通过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做好经济增长路径的转变,也要做好政策支持体系的转型。[39]任保平、付雅梅从宏中微三个维度对供给侧改革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在微观层面要注重提高产品质量;中观层面要注重产业转型,鼓励创新驱动,要在努力发展新型产业的同时兼顾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宏观层面注重实体经济的发展质量;此外,也要加强对外开放程度。[40]杨伟民认为要素配置扭曲是导致结构性矛盾的根本原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从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面进行着手,并提出以下三个方面深化供给侧改革:首先要破除无效供给,处理好现存的“僵尸企业”并化解过剩产能;大力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强化创新的作用,并推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41]任保平、刘鸣杰认为应从供给的主体、要素及产品三方面促进有效供给形成,以解决结构性矛盾为改革方向,不断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强政府对企业生产活动的监管、促进规模驱动型增长转向创新驱动型增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正确处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激励创新;完善产品质量管理,适应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从五大要素维度着手破除供给抑制,并以此三方面采取措施以期促进有效供给的形成。[42]
除了对高质量的内涵、测度、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基础研究,有一部分学者也对高质量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新时代为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发展动能,以创新作为驱动力,为新兴产业新兴技术提供政策支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优化经济结构使之与不断变化的消费结构相适应。区域协调发展一直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区域的协调发展不仅表现在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也表现在内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市场与政府、人与自然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
在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问题的研究方面,李辉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理,认为大数据为新动能、新模式、新产业等提供了新的实现路径,并从技术进步、产业发展、战略制定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43]史丹、赵剑波、邓洲认为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发展动能来实现经济增长的高质量和高效益,要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提高各方面的质量素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形成以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44]任保平、李禹墨认为我国在由经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的过程中要以创新驱动,实现新旧动力转化。从产业链新动力、新兴产业动力、企业家新动力、新业态动力、信息化新动力、绿色动力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45]任保平、李禹墨认为新时代背景下高质量发展动能培育的动力在于创新,我们应以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构建人才、制度、战略和发展模式等方面协同创新体系。而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培育的主要路径在于:培育创新主体、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名牌产品和打造创新激励机制。[46]任保平分析了新时代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认为推进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提高效率、优化经济结构,还要注重培育新动力,鼓励创新驱动,将新的技术、新的模式、新的生产服务方式应用到发展中,从而使经济发展适应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47]
在区域高质量发展方面,赵倩、沈坤荣认为区域经济高质量的发展在于城市群的建设,应立足于当下我国国情,抛开传统的行政边界划分转向按功能区划分,促进城市群的相互合作,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关系。[48]李芸、战炤磊认为要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满足区域协调发展,以江苏省为例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内在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在对江苏目前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对实现我国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借鉴意义。[49]刘国斌、宋瑾泽从市场机制、政府制度供给、科技创新、社会组织参与四个层面分析了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理,结合五大发展理念分析了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机制。[50]
文章通过对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汇总梳理发现,目前对高质量的内涵界定、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动力机制分析、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水平的测度以及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实现路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能、区域高质量等方面已经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但是一些问题急需深入研究,例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水平测度虽然已经兼顾到高质量的多维性及动态性,但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比较主观,指标选取、数据获取、处理方法等都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对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缺乏代表性,目前急需制定出一套社会认可的评价体系。同时对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研究还较不完善。总体来看,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拓展。
一是在梳理分析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逻辑的同时考虑本国国情,构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发展理论分析框架,建立起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标准与分析范式,以及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统计体系、政策体系、绩效考核体系等评判体系。二是建立一套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在充分考虑本国国情的基础上,构建一套能够完整体现高质量发展的多维性和动态性的指标体系,并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正,以增加指标对实际增长质量的代表性。并且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具有代表性、真实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能够用于对比分析和实证检验。
在综合考虑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和我国国情的基础上研究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规律。分析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尤其是相近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机制,总结分析其发展模式对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借鉴意义。同时在分析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实现路径时应考虑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经济发展具有动态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基本情况、经济结构、社会环境等都有了很大的不同,因此以新时代为背景,需要不断加深对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战略目标、战略重点、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动力转换进行与时俱进的系统思考。并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种维度出发,结合五大发展理念,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多种综合因素系统分析影响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