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重 跃
(北京师范大学 学报编辑部,北京 100875)
女性作者的妇女研究以及对妇女解放的思考有什么意义?女性研究者是怎样思考妇女发展问题的?这是畅引婷教授新近出版的《社会性别秩序的重建:当代中国妇女发展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18年)一书要着力说明的大问题。对此,我也有点想法。
说到妇女解放与发展,首先要明确所指。
一般认为,一个社会,由于社会制度、法律、习俗、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原因,某些人享有更多的权利,这就可能造成两种结果:一方面从总体上看,男性成员享有比女性成员更多的权利;可是另一方面具体地看,某些女性成员会比绝大多数甚至全体男性成员享有更多的权利,例如,社会阶层较高、生活条件较为优越的女性成员就会比下层男性成员实际上享有更多的权利,而握有实权的女性领袖,如女王、皇太后、女总统、女总理、女老板等,就会比绝大多数男性成员享有更多的权利。可见我们通常所说的妇女解放更多的是指前一种情况,即总体意义上的妇女争取平等权利的活动。至于后一种情况,大家总认为是例外,是男权社会的副产品,性质上仍然是男权统治。不过,我发现,畅引婷这本书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她说,不是所有的时候所有的女人都处于不利的地位,她提出“也要警惕‘大女子主义’对男性的压迫”,也“要关注‘女男不平等’(女高男低)”,她相信,“在一个民主文明的社会里,任何一个性别压迫另外一个性别都是不公平或不公正的。”[1]32这种见识实在令人佩服!
现在流行这样一种说法:每个人的自由是一切人自由的前提(1)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过这样的话:“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 1964 年版,第 46 页)。生活在女人没有自由的人群中,男人会不会有真正的自由呢?那就要看一看什么是自由。从理论上说,自由离不开权利平等,即人人拥有不受他人侵犯的平等权利,自由的本质是保持自己的平等权利不受他人侵犯;反过来说,一个人的自由必须以不侵犯他人的平等权利为限度。一个社会,如果允许有人不尊重甚至侵犯他人的平等权利,那这个社会就是不自由的。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谁敢保证自己就一定是自由的呢?或许你今天是自由的,可是明天就可能侵犯了他人的自由,后天又可能被他人无端地剥夺了自由。对于所有社会成员来说,只要允许破坏平等权利的现象存在,那么不论男性女性,就都没有自由的保障,也就是说,终究都是不自由的。这就启发我们,所谓妇女解放,从根本上说,应该与全社会的解放是一致的,应该是所有人解放的一部分。我们常说,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2)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88 年英文版序言中指出:“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任何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的控制下解放出来。”(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 1964 年版,第 6 页)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妇女解放问题。不论男性同胞还是女性同胞,都要从解放全人类和自我解放的意义上来理解、尊重、支持妇女解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消除歧视女性、虐待女性、残害女性的种种不良社会现象;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消除任何蔑视、践踏、侵犯人的平等权利的种种社会不良现象。
今天的世界,在法律的意义上,男女平等好像已经实现,妇女解放好像也已经实现,可是为什么还要提妇女解放的问题呢?就是因为女性的自由,女性的平等权利,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尊重,或者时时受到破坏和威胁。现如今,光天化日之下,一般不会有人胆敢在法律和国家制度上做歧视性的规定,但在其他的规范性条文中会不会仍有残留呢?在法律和制度的具体实行中会不会难以甚至不能兑现呢?在非公共领域会不会仍有严重的表现呢?这大概是女性研究要关注的问题。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更是基础性的大问题,那就是妇女在制度上享有平等权利与在事实上的差异性存在之间的紧张关系。这或许是女性研究中最为复杂、最为隐秘,因而需要更加关注的大问题。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法律和制度规定上如何体现女性的差异性存在?如何更精准、更有效地反映、尊重、保护女性从而保障所有人的平等权利?这恐怕仍然是女性研究要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关键的创新点。
说到妇女研究和妇女发展,女性研究者好像有着天然的优势,例如切身性、直接性。其实,优势还不止这些。虽然如所有事物都有所偏蔽,在妇女研究和妇女发展的问题上,女性作者似乎也不可避免地会有所局限,但女性视角的确可以帮助人们避免片面性,做到更全面地看问题。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中华优秀传统的代表作《老子》。《老子》被认为是有女性思维特征的著作,老子总会看到主流文化的另一面,从而揭露片面性,帮助人们全面地看问题、辩证地看问题。正是因为有这个特点,《老子》才可以把古代中国人的世界观从周代单纯片面的“天德”价值观推进到辩证的“道德”发展观,为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女性研究其实承担着发现问题、认识负面,推动社会全面看问题的重任,就像两千年前的《老子》一样;而女性作者的女性研究,就会使这项工作能够更加彻底地进行下去,因此是不可或缺的。该著坚持认为女性研究者在女性研究和妇女发展事业上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这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也符合该领域学术研究的内在机理。
畅引婷认为,妇女发展需要从妇女自身做起,也需要三个方面的合力联动,一个是国家,一个是男人,一个是女人。妇女解放虽然是三方面共同的事业,但作为女性,一定要认识到,“妇女解放一定是妇女自己的事情”[1]16;“妇女发展需要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的换位思考,使人们在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变革中,不只是解放女人,同时也解放男人和社会,进而使人类社会的发展更加和谐有序。”[1]16-17我赞同这样的思想。我认为,在今天这个时代,妇女解放应该是女性的人格权、发展权得到尊重的事业,女性应该得到和男性同样的尊重,不论什么性别,独立、平等、自由的权利作为生存、生活的目的,必须得到尊重和保护,共性和差异都得到尊重和保护,这样才是真正的平等。由此可见,性别研究其实就是人学研究,即把性别本身的平等自由当作目的来研究,而不再像晚清喊出“铸造国民母”的口号那样,把女性的发展附着在政治机器上面,捆绑在英雄母亲的战车上,那仍然是工具意义上的重视,那样的重视,女性作为目的没有得到体现,女性的平等权利仍然无法得到保障,妇女解放与发展仍然可能流于空洞或偏颇。
本书在妇女解放与发展问题上有如此深刻的理解,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此外,在编撰上也有很突出的特点,值得读者留意。本书行文活泼,可读性强,但它仍然是学术著作,叙事的背后,有着严肃而深刻的理论思考和学术传承,以下是我感觉最为突出的三个特点:
第一,问题引领,现实关怀。翻开本书,您一定会为其中强烈的问题意识所感染。绪论一开篇,就提出一系列问题:“我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妇女、性别、女人、男人、国家、世界、社会、历史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我’和‘我们’——我们女人、我们中国、我们人类、我们中国女人是怎样在时代变迁中互动与同构的?”[1]1这些具有强烈现实关切的提问产生了同样极为强烈的冲击力。同时,这些问题,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冲击力马上转化为强大的吸引力,像磁石一样,紧紧地把我们吸引住。像这样的提问,在书中多处可以见到。这些提问把妇女研究中的问题成系列地呈现出来,显示出强大的研究力道,为下文的展开做了有意义的铺垫。有了这样的问题意识,全书整体上就处在了“提问—回答”或“挑战—回应”的张力之中,这是一部著作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此外,即使在具体章节里,每当要展开讨论,作者都会提出一些问题,提请读者注意。这样,在整体的“问题—回答”框架内,又有局部的“问题与回答”构成的多个回合的讨论,由此形成了多重张力的动态结构,全书因而处于紧张和动感之中,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细看所提的问题,例如,家务劳动与社会劳动关系中的角色紧张问题,在扮演家庭和社会各种角色时女人的智慧和才能问题,社会改造中怎样发挥女人的主体能动作用的问题,不同生命周期或不同年龄阶段女人的性别体验问题,做女人的经验问题,女人活出自己的问题,如此等等,既有曾经受到广泛关注的社会角色问题,更有女性个人的问题,而且逐步走向女性个人的内部,这些不仅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是关于女人性别的根本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更是关乎千家万户、关乎每个人的根本问题。这种强烈的现实关怀表现了改革开放新时代的鲜明特点,是女性研究进步的重要标志。
第二,从“我”出发,真诚感悟。中国文化有人本主义倾向,凡事是否真实,是否有价值,以是否与人相关且有益来决定,“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都不离“我”的感受,“我”的观察。本书体现了这个特点。绪论在提出全书关注的基本问题后,写道:“在我看来,对这些问题在个人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交代,不仅是人们阅读了解此书的前提和基础,而且可以为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碰撞、对话、融合搭建桥梁。”公开声明写此绪论是在“个人理解”基础上的所作所为,说的虽然是绪论,其实也是对全书研究方法的某种暗示。在接下来讨论研究思路时作者明确提出自己的研究是建立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的。“我观察妇女生活的渠道主要是日常生活中与性别有关的‘家长里短’,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比如通过电视、电影、微信、书本等媒介所传递的性别观念和性别理念,以及人们在各种性别角色扮演中的经验与困惑。”“研究者通过眼睛和耳朵去发现、通过手脑去记录或叙述,这本身就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我’在这本书里,既是观察者,也是被观察的对象。将‘我’和‘我们’置身于(大)历史的发展演变之中,在普遍中寻求差异,在差异中寻求普遍一直是我研究的基本方向。”[1]22-23这种主客统一和知行合一式的研究方法,是有传统文化根基的。我认为这一点极为重要。现在时兴“言必称希腊”,没有引述不能发言,好像我们人微言轻,不打出权威的旗号,就张不开嘴。结果,引述成灾,通篇的圣人之言,名人之语,就是听不到我们自己的心声。这样的文章和著作怎忍卒读?怎能产生共鸣?怎能推动学术和理论的进步呢?本书的写作策略则很不一样,阅读中总会感到是作者在说话,在说自己的话,说自己理解的话,说自己心里的话。作者不唯书,不唯上,让人感到有一颗灵魂在跃动。这是实实在在的独立思考,比起那些动辄满纸经典语录,读起来一步一个坎的文章要好懂得多,这样的文字更能打动人心,更能引起共鸣。
第三,理性思维,科学研判。作者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全力投入研究,不论是搜集资料,还是展开讨论,都体现了个人的努力,处处表现出某种自由感,令人向往。不过,这里所说的自由不是率性而为,不是师心自用,更不是狂妄自大,而是遵循科学规范基础上的自如、自信和自尊。什么是科学规范?对具体的研究工作各个学科都做了相应规定,我说的是各个学科共有的基本规范,那就是概念和范畴知识。本书作者从“我”出发,走经验感悟之路,同时又非常重视概念和范畴,时时处处用概念和范畴来规范经验材料。在绪论的“题解”中,作者对正副标题中的“社会性别秩序”“重建”“当代中国”“妇女发展”“路径”“探索与实践”以及各自包含的下级概念或属概念(species)逐个地加以界定,务求边界清晰、结构合理、意义明确,由此形成了关于本书内容的知识体系,也就是本书的基本结构。这在许多号称学术研究的著作中并不多见,有一种理性/理论觉醒的味道。作者在解题下的小序中这样说:“学术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千差万别的事物存在状况通过理性思考和科学抽象进行系统性描述并生成知识,当一定的研究者将一定的研究对象聚焦于一定的学科门类之下进行探讨的时候,必须通过概念界定来为自己的研究划定范围和确立目标。通常情况下,书名或标题,既是读者窥探书本内容的眼睛,也是作者在研究中对事物存在状况的一种理解和阐释,不论正确与否,认识和解释本身就已经使意义的产生或升华成为可能,不管是理论上的创新还是社会实践上的探索。”[1]1在关键词的界定中,作者自如地对字词的词源、形音义、内涵、外延加以说明。作者认为,在一定意义上,理论即方法,理论即工具,学术研究如果不借助一定的或相应的理论,是很难把事物或问题认识清楚和解释清楚的,更不会提出建立在科学分析基础之上的合理化建议。可见,作者对概念和范畴知识的运用显然是这种思想的具体实践。作者在谈到行文中使用符号的意义时指出:“在学术研究中,生成于历史、中介于语言的概念会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不只是积极的意义,同时还会生发出消极的意义。”[1]37这说明,作者已经认识到概念的历史性,这是难能可贵的。对于概念知识有如此自觉而深刻的把握,这表明本书的确是建立在较为深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总之,本书以“寓论断于叙事”的写作策略,从女性角度,反省当代的妇女处境和妇女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所具有的潜在的影响力,处处表现了作者对于自己和女性群体所面临的压力以及所作出的超越性努力这一矛盾运动的精神觉醒,它启发我们思考,催促我们为女性的发展,为人类的解放继续奋进。
以上是我对于本书特点的粗浅理解,希望对于阅读本书的朋友们会有些许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