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发展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12-26 14:41李忠诚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育人政治

李忠诚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济南 250300)

文化发展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本质的联系,高校要深入钻研与探索,积极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文化环境,提高思政教育的文化自觉与含量,在实践教育中全面发掘大学生的文化潜能,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1]。

1 文化发展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文化发展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联系、共同发展,二者之间存在着缜密的关联。文化发展是一个渐进的传承和演进的过程,先进的文化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蕴含着深厚的精神内涵,富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能够内化人们的精神追求,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理想信念,外化人们的自觉行动,提高人们社会行为的主动性。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思想建设,教育目的是确定的,教育内容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具有阶级性和时代性特点,它重在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觉悟,引导受教育者占领思想道德的高地,增强受教育主体的自主意识,具有明确的政治目的性和较强的政治倾向性。文化发展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增添巨大的精神力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适应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二者紧密契合能够切实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构筑高校思想政治的文化高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的文化含量,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的文化潜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2]。

2 文化发展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文化发展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为新时代文化强国战略的全面落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前,高校侧重于教学和科研工作,对文化育人重视程度不够,组织领导淡化,职能分工不明确,思想认识不到位,文化育人的机制有待健全,全员育人的管理能力弱化,文化育人的投入力度不足;高校一直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落后,教育内容单调,教育形式机械,缺乏文化渲染力,教师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大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培育。因此,高校要将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阵地建设,不断提升优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强文化的渗透和传播能力,提高大学生对文化的认知能力,夯实高校文化育人的工作的基石。高校将文化发展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开发,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

3 文化发展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文化发展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一是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符合文化发展演进的客观规律,有助于高校认真落实以德育人的理念,挖掘大学文化内涵,提升现代文化品位,用先进的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全面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二是适应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严格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规律,有助于增强高校文化的软实力,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为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思想保障。文化发展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创新教育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创新文化载体,优化教育工作机制,完善教育考核体系,探索教育的新模式,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三是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助推和辐射作用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文化自信,塑造良好的人格,培养文化自觉意识,培育优秀的品质,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4 文化发展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路径

4.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构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秉承文化育人的理念,坚持以大学生为中心,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改进思想政治教学方法,使思想政治教学呈现出明确的针对性和鲜明的时代气息,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的育人功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要准确把握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加强思想政治文化阵地建设,用先进的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文化自信,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传播,宣传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准确把握社会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的理论成果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学科体系建设。

4.2 创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充分发挥思政文化育人的作用

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高校要根据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紧密地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点,科学设置课程教学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积极创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突出教学重难点,加强教育载体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高校要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优化教学内容,拓宽教育途径,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用先进的文化承载整个校园的文化建设,高校要加强教学和文化的紧密关联,使课程设置彰显理论性、时代性和人文性的特点。高校在保证基本理论讲授的基础上,不断加强理论创新,整合教育资源,加强两个课堂建设,实现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协调发展,巩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

4.3 深入挖掘优秀的文化教育资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建设

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也是社会文化繁荣和发展的重要场所。高校要高度重视文化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充分挖掘优秀的文化教育资源,激发文化的创造活力,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教化和示范作用。高校要加强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汲取西方先进文化的精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意识,增强大学生的文化修养,不断满足大学生对各类文化资源的不同需求,使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丰富的精神内涵、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和鲜明的时代特色。高校应积极构建思政教育文化高地,在不断消费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地生产文化,积极传承文化的同时还应该试着创造优秀文化[3]。高校要注重大学精神的培育,不断丰富精神的内涵,创新文化的表现形式,加强高校精神文化建设,展现新时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

4.4 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多样化平台,加强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培养

高校要坚持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整合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搭建思想政治平台建设,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高校教师将先进的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并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以动画、视频等形式呈现于课堂,不断丰富教学的素材,改进教学的方法,增强大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校合理利用宣传栏、校园广播、学校网站等拓宽文化传播的途径,加大文化宣传的力度,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高校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势,创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将先进的文化资源融入教育,拓宽教育的传播渠道,开辟时事政治、社会热点、道德和法治、时代精神等专栏,并通过创设超级链接的形式,大学生能够更加快捷地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获取最新的理论思想、最先进教育成果,聆听著名专家学者的讲座,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

4.5 创设和谐优质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文化环境的优化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硬环境;二是文化软环境[4]。高校要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牢固树立文化育人的理念,准确理解文化形成、流变和发展的历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将文化发展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软硬件建设。高校要深刻挖掘建校历史和文化底蕴,坚持以校风、校训为核心,以现代大学精神为载体,融合先进的社会经济元素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元素,彰显高校办学理念,弘扬大学文化,凝练校园文化的内核,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观念,增进大学生对先进文化的感染力。高校将具有人文特色的文化元素融入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将人文和自然元素紧密结合,崇尚科学严谨务实的校园风气,积极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环境意识,使校园的教学建筑、人文景观和史料馆、图书馆、餐厅、公寓等基础设施都充分体现大学文化特质,创建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文化氛围,为大学生营造优质的学习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在文化发展视域下,高校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先进的文化资源,构筑思政教育多元化平台,创新传统的教育模式,建构完整的教育体系,加强思政教育的阵地建设,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环境。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育人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