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抗战精神认知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2019-12-26 14:21:09关庆凡张佳欣倪文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理科生文科生抗战

关庆凡 张佳欣 张 扬 倪文佳

(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与团结,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弘扬抗战精神对于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踏上新征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对大学生抗战精神认知情况的调查

为了解在新时代下大学生对抗战精神的认知与践行情况,项目组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等高校学生开展了抽样调研。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了922份,回收率为92%。分别进行调研。

1.1 大学生对抗日战争历史的了解情况

调查显示有48%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了解抗战历史,其中文科生中有50%理科生有47%认为非常有必要了解抗战历史。调查结果显示文科生和理科生均对了解抗日历史有浓厚的兴趣,但是还有52%的人并没有认识到抗战历史的重要性。

1.2 大学生了解抗战历史的渠道和对抗战历史意义的认知情况

关于大学生了解抗战历史的渠道,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了解抗战历史是通过学校的基本教育和抗战历史剧,70%的大学生去过类似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场所。只有31%的大学生可以完整的讲述一位抗战英雄的英勇事迹。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于抗战历史了解的渠道单一,当代大学生对抗战历史知识比较匮乏,认识不足,大多数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没有进行深入了解与探索。

大学生对于抗战历史意义的认知同样不容乐观。有38%的学生认为当下了解抗日战争历史对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作用一般。有8%的学生认为当下了解抗日战争历史对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作用不大。认为作用很大的占调查总人数的54%,其中文科生占68%,理科生占32%说明文科生比理科生对抗战历史的认知更加深刻,肯定抗战历史的现实作用,认可度较高。

1.3 大学生对抗战精神相关问题调查的情况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1]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力量,支撑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调查显示有75%的大学生知道抗战精神这一词汇。其中文科生知道抗战精神这一词汇的,占文科总数的88%;理科生知道抗战精神的,占其总人数的74%。而文科生中不知道抗战精神的占12%,理科生中不知道抗战精神的有33%。数据对比十分明显,充分说明理科生对抗战精神的认知情况较文科生有一定差距。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讲话中将抗战精神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2]这既是对抗战精神内涵的全面阐释,也是对抗战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抗战精神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在抗日战争中的锤炼和升华。数据显示33%的大学生认为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在当下具有现实意义。一方面这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坚持不懈精神的渴望。另一方面反映出在物质社会的今天,人们的内心浮躁不安做事情总是半途而废,缺乏坚持到底的意志。此外,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当下具有现实意义的,所占比例为26%、21%和20%。

关于抗战精神对于现代社会是否失去了现实意义这一问题的调查,有76%的学生认为依旧有存在的价值而有20%的人认为不好说。说明还有一小部分人对抗战精神不太了解,对抗战精神的当代价值的认知有一些犹豫不决。这正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加强对大学生在抗战精神内涵的认知与理解方面下功夫,鼓励大学生对抗战精神的践行与弘扬。

问卷显示,大学生最喜欢通过从电视,微博,教科书,书刊、报纸和听老一辈人讲述等途径获取有关抗战历史和抗战精神的知识,这说明当代大学生不仅可以从课本和相关书籍获取关于抗战精神的知识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高科技传播媒介来获取相关知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互联网已经成为传播抗战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铭记历史,抗战精神的弘扬应该更多的转战到网络这个新阵地,充分利用网络的新思路、新形式,让伟大的抗战精神的弘扬和传承做到广覆盖、快传播,最终直达人们的内心深处。

在关于“大学生最乐于参与的弘扬抗战精神的活动”中,有42%的大学生表示乐于通过参观抗战纪念馆的场所感悟抗战精神。还有27%的人表示通过重走抗战路来体验抗战岁月,领悟抗战精神。还有些学生喜欢通过观看学校举办有关抗战的图片展、主题演讲或讲抗战故事比赛、拍摄抗战微电影等活动。这说明,当代大学生想要通过亲身经历来感悟抗战精神并且愿意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了解抗战精神。这就需要学校发挥起作用来,广泛开展弘扬抗战精神的活动,以迅速提升大学生对抗战精神的认知以及社会责任感。

1.4 大学生对抗战精神的践行情况

针对“你在生活中如何践行抗战精神?”这一问题,有33%的人选择抵制各种军国主义思潮,如日本右翼篡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等行为,有26%的人表示坚决反对各种卖国行为,而有25%的人表示没做过践行抗战精神的行为。这说明大学生对抗战精神的践行情况较差,并且没有明确的意识去践行抗战精神。但是令人欣慰的是,几乎没有大学生支持抵制日货,砸日汽车等极端行为。

大学生关于“你的哪些行为是在生活中体现了抗战精神?”有43%的学生选择热爱祖国,同恶势力对抗。有35%的同学选择团结互助,增强合作意识。有16%的同学选择自强不息,为中国梦所奋斗。这说明当代大学生有正确的认识,懂得从身边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践行抗战精神。

2 加强大学生对抗战精神认知与践行的对策

深入挖掘抗战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并且还要在学校教育上下功夫,积极改革教学方式方法,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使大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和认同抗战精神,使抗战精神得到更为广泛深入的宣传和弘扬。

2.1 提升大学生对抗战精神认知的自觉性与能动性

据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对抗战历史和抗战精神认知不足,主动学习能力差,并且将抗战精神融入到生活的能动性较差。根据大学生乐于接受通过网络、媒体等高科技互联网的媒介获取关于抗战精神知识的情况,可以加大网络上对抗战精神的宣传力度,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发一些新颖的方式来宣传抗战历史,例如宣传一些不为人知的抗战小故事,让学生们在听故事中感悟抗战精神,并将抗战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赋予抗战精神新的时代生命力。增强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抗战精神同现实生活相融合,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将其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2.2 使大学生明晰抗战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

抗战精神使得我们一扫百年来中华民族屡战屡败的精神积弊和悲观阴霾,恢复了久违的民族自尊与自信,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崛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不断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成就告慰我们的前辈和英烈!”[3]因此,我们更应该认真的学习抗战精神的知识,充分理解抗战精神的内涵,并将抗战精神同时代精神相结合,发挥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使其成为一代又一代人指引奋斗的内在精神动力,并将抗战精神同中国梦相结合,使怀揣抗战精神的新一代中国人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2.3 改革学校对大学生抗战精神认知教育的方式方法

调查发现大学生获取抗战精神的主要来源是通过学校教育和网络。可见,学校教育占了很大部分。但是现在的学校对抗战精神的教育只是应付考试的一些基本知识。并且有些学生对历史并不感兴趣,并不认真学习抗战精神,结果可想而知,自然对抗战精神知之甚少。

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弘扬抗战精神,不要只重视历史知识的考试,而在爱国主义教育上有所缺失。当代的年轻人,在享受这太平盛世的同时,切不要忘记这和平是多少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学校增加对抗战历史知识和抗战精神的相关课程,重视历史课和思修课对抗战精神的教育与培养。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应对考试,而是要教育出富有爱国主义情怀的充满民族气节的国家栋梁,重视德育的培养,在其基础上加强智育的培育才能教育出真正的未来国家建设需要的人才。

猜你喜欢
理科生文科生抗战
服了
一句话证明你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
我们家的抗战
湘潮(2018年8期)2018-12-04 18:08:12
文科生的科学传播之旅
传媒评论(2018年12期)2018-03-21 07:51:38
文理科男生是这样看对方的
为啥理科生和艺术生无法在一起
知识窗(2016年1期)2016-05-14 09:08:23
文科生需要掌握的数学解题技巧
忆·抗战
连环画报(2015年10期)2015-12-24 08:52:04
抗战音画
连环画报(2015年8期)2015-12-04 11:27:31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齐鲁周刊(2015年31期)2015-08-19 09: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