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国芬 顾静怡 曾国秀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 215500)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理念的更新、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介入以及教育教学环境的变化,英语教师正在面临传统角色观念的革新和新的角色观念树立的新局势。英语教师正确定位自己的教师角色、增强教师的角色意识并扮演好这些角色对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有着重大的意义。为了更好地指导英语教师把握自身角色,本文将分析“互联网+”时代下英语教学中教师所应该承担的角色,帮助英语教师挖掘自身发展的潜力。
进入互联网+时代,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英语教师必须顺应时代发展,不断调整和转换自身的角色以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在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掌控者,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指导者和促进者。在英语教学中,英语相关的学习软件、网站比比皆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英语资源的选择与正确利用,从而完成英语知识的内化,这是英语教师如今需要花心思去扮演的角色。在互联网+时代,学生应该主动地获取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和指导者。
在教学中,什么样的教材最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有利于学生的成才,作为教学过程的具体实践者,教师应该最为清楚。在互联网+时代,教材不该也不能再成为教师教学的桎梏,教师应努力促成教材在互联网+时代作为教学过程的跳板这一功能,创造性地使用学科教材,以求能够最大化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应该利用对自身教学经验的总结,教育过程的反思,结合实际情况,编写适宜的校本教材,积极主动地进行理论研究与教学探索。
以前,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以外的沟通交流很少,师生间的距离很大。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大多是以知识传授为纽带的授受关系,师生关系的不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互联网+时代,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开展对话,进行师生协作。廖晓丽(2008)认为互联网形成的开放式教育体系, 有利于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关系的建立。
再者,传统的交流方式也不利于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互联网+时代,各种QQ群、微信群等都为家长与教师的双向沟通提供了途径,家长能够对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等发表自己的看法及建议。余莎莎(2016)认为教师和家长也能通过构建一个虚拟的学习社区,交流心得,进行讨论,这也便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需求。教师、学生、家长这三维系统,以互联网为社交载体、通过社交化方式进行沟通交流,衍生出一种新型的“资源和社交”互动生态系统。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教学辅助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不断拓展与更新。教师要成功开展教学活动,势必要具备多媒体技术应用、信息检索和处理等能力。中小学英语教学中,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课堂教学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需要英语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有机结合,使英语教学融合音、形、图等各种优势,能够帮助学生将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转化为英语感知的直观形象。杨爽(2016)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下,教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大数据收集技术,追踪以及分析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更精准地把握教学实施效果,利用学习进度以及反馈来进一步优化下一步的教学设计。
互联网+时代下,知识更新急剧加快,知识陈旧率加速,这一点在英语中体现更为明显。汪榕培和王之江(2013)都认为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历史的进步和国际社会的发展使得英语这门语言的词汇日新月异。英语教师必须认识到知识不能“一劳永逸”,必须及时更新知识,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关注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学习如何去构建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要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适应现代英语教育教学的需要。
为了调查“互联网+”时代下教师实际所承担的角色和学生及家长期望教师所扮演的角色,研究者在常熟市、昆山市、无锡市的几所中小学和一些教育机构的师生中做了一次问卷调查。我们共向教师发放80份问卷,回收80份,有效问卷80份;向学生及家长发放300份,回收300份,有效问卷279份。我们调查的结果如下:
英语教师认为自己是知识传递者的有 63.8%,教学主宰者只有12.5%,是所有比例中最低的,可见大部分教师对自己在这个信息膨胀的互联网时代所应承担的角色的看法已有了很大的改变。学生和家长希望教师是知识传递者的比例只有71%,在整个调查结果的比例中不算高,希望教师是教学主宰者的更是只有16.1%,学生不再将教师视为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唯一途径,他们更希望老师能在他们自己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给予指导,而不是掌控。如果教师充当的仅仅是控制者的角色,学生就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师有了依赖,而不愿进行自主学习,其学习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在互联网+时代下,学生活动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但几乎所有的教师(98.8%)都认为学生的表现需处在教师的监控之下,但学生的认可度只有50.5% 。这说明接近一半的学生并不喜欢总是处于教师的掌控之下,教师适当给学生一点自由,也许更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有48.8%的教师表明他们会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这个比例并不算高,但有86.3%的学生希望教师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因此,更多的教师应该加入到与学生的课堂互动中,并在此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表现,必要时提供适当的帮助。这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也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
97.5%的教师和91.8%的学生都认为教师应承担教学活动的反思者。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在互联网+时代尤为重要。若教师只是一味地组织和安排教学活动,而不去反思是否达到了教学目的,不去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那就不可能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91.3%的教师和90%的学生认为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很有必要,否则学生就无法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效果,从而做出改进。学生可进行自评,也可以同学之间互评,多数学生还是希望教师来给予评价,毕竟教师在这方面有更多的经验,能更好地把握尺度或标准。
只有58.8%的教师是终身学习者。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日新月异,每个人都应该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否则将会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被社会淘汰。肩负传道授业解惑使命的教师更应该坚持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否则学生将会超越教师。当然,作为英语教师,只精通英语是远远不够的。如今学生对教师的期待更高,求知欲望更强,教师需要掌握的知识面很广,否则学生提出的问题会超越教师的知识储备。
学生对教师充当学生心理辅导者(97.8%)、和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指引者(93.5%)这些方面有很高的期待,但是教师在这些方面做得还够。现在很多学生面临的压力很大,心理辅导对于他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多注意学生平常的表现,一旦发现问题,就要给予适当的心理辅导。中国的学生大都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在高考填志愿时也不知道自己该报什么专业,不清楚自己以后要做什么。教师除了文化课的教授,也应该适当地传授给学生关于职业规划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对自己的人生有所规划。在这个信息膨胀的互联网时代,教师传授知识的职能几乎可以被取代,所以教师要注重在“育人”这方面的角色,这样才能使这个职业更具有不可替代性。
从以上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最重要的角色是“知识传递者”,忽视了自身在教育过程中其他角色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一直处在被动接受,机械记忆的过程中。如今外语教学进入互联网+时代,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众多,他们可以通过自学学到很多知识。于秀娟(2017)认为,教师只有不断探索教学新模式, 逐步融合网络技术与课堂教学, 尽快更新教育理念, 重新审视并精准定位自己的新角色, 才能满足时代对教育发展的需求, 契合当今教育改革的目标和首要任务。很多时候教师可能注重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但教育学生最重要的并不是提高他们的成绩,而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如何走好以后的人生道路,发掘学生的长处,使之能利用自己的长处为社会做贡献。
我们对一些英语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随机课堂观察和访谈,调查的结果很多方面印证了问卷调查的结果。大部分教师都会尽可能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进课堂来,很多教师会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同学们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但在访谈中,我们也发现有很多教师习惯掌控课堂,为了节约时间,他们很少会让学生参与进课堂活动,但这样做学生明显会觉得课堂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大多没有参与学生的讨论。教师应尽量关注每组学生的讨论情况,并适时加入到其中,给予一定的指导。这样不仅能增加与学生间的交流,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也能提高教学效果。在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多数教师过去注重“教书”这一方面,忽略了“育人”这个重要的方面。学生对这方面的期待很高,所以我们认为今后教师应该注重平衡好“教书”和“育人”这两方面,每个教师都有义务关注学生的成长状况。
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需求进行教学,学生已成为教学主体,余莎莎(2016)认为,教师应该转变过去所接受的“教授”教育学转而变为一种“倾听”教育学。我们的调查中显示,部分英语教师已经在自身的英语教学中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互联网+时代所要求的原则方法以及新的角色要求。外语教师要注意平衡“教书”与“育人”,苗芳(2018)认为,教师的使命就是激发蕴藏在每个学生天性中创造性的潜能, 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引导学生对生命的态度以及价值观的探索, 让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持续的发展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