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孟子性善论为出发点阐释其仁政思想的伦理内涵

2019-12-26 14:21魏兴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仁政王道君王

魏兴炎

(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1517)

孟子,在其幕僚生涯中不断地宣讲自己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政治思想,而他当时游历宣讲时是用“王政”或者“王道”作为其关于“仁政”的表达方式。孟子的主张被诸侯国统治者们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为他们所鄙夷轻视。晚年的孟子与弟子万章等人闭门著述,得《孟子》七篇。这部系统性的理论著作,对后世千百年来的中华民族国学文化影响深远,孟子也被程子称赞为:“孟子大贤,亚圣之次也”。

孟子的“仁政”学说其实从其根本上体现的是关于人性的论证,甚至可以说孟子的“仁政”学说的哲学理论依据是“性善“论,而“人性”则是古至今中外哲学家们热衷讨论的一个论题。

“中国关于人性的讨论,从孟子、告子开始,就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并且在当时已经提出了相当完备理论体系,反映了他们对当时社会的道德现象的反思,已经涉及了伦理学的一些总要的甚至根本的问题。”[1]

1 人性善是孟子的仁政学说的伦理基础

孟子的关于人性的论点,是对孔子这方面一些观点的继承和发展,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3]但是孔子并没有对人性究竟是善是恶进行过明确阐述。

“孟子曾与告子辩论人性善恶的论题,反对告子关于人性主张,他认为:“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4]孟子的观点很明确,人性之向善,就如同水向下流一样,是必然的,而人之为恶,则是违反人性或者扭曲人性的结果。“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2](P307)“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2](P220)孟子在与公孙丑、告子关于人性善恶的辩论中使我们可以得出一些证论:善心,是先王施行仁政的基本内心修养,先王施行仁政是因为他的善心在起作用,而这种善心,恰恰又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普遍个人修养或者说“人性”,所以实行仁政必定会使人民感恩,得到人民的拥护,就会出现“天下大治”的局面,由此说,得民心者,王霸之业可成。所以仁政的合理性和恰当性也正是恰好合乎于人性的。

2 “民为贵”是孟子仁政思想的根本出发点

“以民为贵”的思想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我们说孟子才是将这个思想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的人,不仅丰富了他的内涵,而且将其地位上升到至高点,也就是他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P344)。孟子在自己的论述中将人民的地位提到了国家和君王的前面来表达他认为的“民本”的重要性。孟子还认为,想要做到天子,只有得到“民”的拥护,才能确保其统治的稳固,而土谷神社只有保佑人民衣食无忧,无战争之苦害,其设立才有意义,如果说君王昏庸无道,危及人民的生活危及到江山社稷的稳固性,那就换掉君王;如若是每年对“社稷”拜设的祭祀贡品很周到,依然会发生旱涝灾害,那就废止社稷的供奉;但是人民却是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舍弃和丧失的,因为人民才是国家“社稷”的根本,是“王道”始兴的源泉。藉由此,我们也说,孟子的“民为贵”要表达的就是君王想要得到天下,就必须先得民心,要得民心,就要有善良的“人性”。而最终,君王的“人性”是要和人民的“人性”相匹配,才能彰显孟子“以民为本”的内在伦理思想根基。

3 “德治”是其实施仁政的具体范式标的

孟子分析了商周两朝“王道”得失的历史经验后认为,君主之行事,应以民意为依顺,顺民意即顺应天意,如果作为一个统治者不能把人民当作国家统治的根本,那么当然他就不会有合于人的善性的仁政措施,更无从谈起“王霸”天下的实现。

孟子的仁政学说并非只是对其理想政治状态的一种原则性说明,关于如何以“德”来施行仁政,孟子在其著作里还是阐述了相当丰富的内容。

无论是耕谷或是捕鱼,甚至是伐木山林,都要让百姓觉得这些都是正常作息,不能给民造成奴役和过重负担,所以有百姓“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2](P189)

“薄税敛”[2](P191)、“取于民有制”、“关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2](P237)总之,“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2](P333),这些即是孟子说的通过减少百姓赋役耕税达到王道富民的具体思想。

恒产是民心基础,也是讲孟子“仁政”通篇的根基:“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2](P237)孟子认为,恒产是恒心的基础,民有了一定的恒产,才会有一定的恒心,有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社会才能安定,因此孟子提出了英明的君主必须“制民之产”,满足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使人民拥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所以才有“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2](P197)这就体现了孟子“仁政”里想要追求或者迫切想要实现的具体“民生”状态,也可以把这些具体措施称之为“仁政”学说里德治的最为重要的一点,“民生”问题是其施行“德治”和“仁政”的立足点与政治基调;“德治”另一点侧重即是孟子所强调的君王之属需以身作则,亲验王道,他认为:统治者一定要施行“仁政”,王道天下,必躬亲以行之,作民之典范,继而得民心,目的是要统治者传达出上行下仿的效果范例以示于民,故孟子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2](P266)孟子虽然关于“法治”的提倡并没有像“德治”那样鲜明深刻,但还是认为应该把刑和法作为德治的辅助性手段来达到“适度”的宽猛相济的治国效果。孟子希望国君做到“贵德而尊士”,使得“贤者在位,能者在职”[2](P219),如果君王们做到这些,才能将普天下之能人异士招揽为己用,达到君王仁、士者贤、国民安,实现“王天下”的局面。在孟子看来,整个国民的意愿是君王决策的主要依据或者是主要标尺。孟子的“性善论”也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础,孟子认为,教育与学习是人的必须,人的可能。孟子所说的“王道之始”一定是以“性善”为根本出发点,这种王道要使人民有稳定的经济生活,而后对人民施以教化,最终保证王道的顺利完成,其首先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善于政治手段不如善于教育手段得民心,善于政治手段人民会感到畏惧,善于教化则人民会爱戴拥护,善于政治能够收到人民的钱财,善于教化和教育最终才会得到民心。其次是办学,即“谨庠序之教”[2](P190)、“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2](P238)最后,孟子认为教育的重点是“明人伦”,所谓明人伦,就是让人们都得知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2](P242)即:“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2](P238

任何一种思想或者社会意识形态,都有其堪称优秀的一面,孟子对“人性”、“德治”与“仁政”伦理思想的讨论值得处于当代经济社会制度高度发展的我们深入学习和体会。当然,社会发展阶段各不相同,孟子的伦理思想也在不断地寻求着新发展与变革,历史证明了孟子的这些思想在其后世统治者取用的过程中做到了“德治”与“政治”的高度结合。其伦理思想以“浩然之气”为精神支柱,扎根于“仁政”的社会理想和“人性善”的道德抱负信念之中,“寄希望于当时的统治者们能够由内圣走向外王,达到内圣和外王的统一,这既是对孔子仁政思想的发展,也是为后世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基本范式。”[1](P4)

孟子穷其一生都在游说诸侯国君,为的就是希望某一国君能够在其国境内推行其“仁政”,在一次次的尝试未果之后还要饱受他人非议,其对于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对于他所提出的“性善”论的坚持,使孟子的仁学在当代社会显得尤为珍贵,“同时孟子所提出的一系列的‘仁政’学说,无论从理论根基还是后世的实行者们所达到的社会效果上来看,都是中国伦理学史乃至国学史上一座宏伟的里程碑。”[1](P170)其提倡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为后世的历朝历代乃至当今社会治国理政的德性基础内涵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也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人文魅力。

猜你喜欢
仁政王道君王
库存苹果形势严峻 注重品质才是王道
埋个将军
Realistic Words, Chilling after Reading
“适宜君王的风度”:论《李尔王》中的新旧君主
哥伦比亚大学 客户是上帝,学生是王道
姜太公钓鱼
烽火戏诸侯
孟子说仁德
艺术加工要
《论人民民主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