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仅给日常生活带来巨变,而且给新闻传播的理念、触角、方式、手段与学术研究等也带来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不可避免地导致学术与生活的互动影响。
在此背景下,新闻传播学学术研究如何面向更加丰富的社会现实,如何打破固有的学术思维定势,在日新月异的新兴技术与海量的文献资料面前,通过既有思想又有学术,既有深度又有高度,既有心灵浸染又有问题意识的非虚构的学术研究让研究获得意义,让普通民众获得感染,让现实问题获得解决,将是新闻传播学的学术研究回应现实挑战,走出发展瓶颈的重要方式之一。
学术研究的非虚构,即不仅仅是为学术而学术的研究。尽管研究者依据自身的学术传承与学术旨趣进行科学研究,以他者理论解决中国问题或以中国现实证明他者理论固然重要,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对从未有过的广阔研究视域,从未有过的新技术手段,从未有过的多学科研究方法,从未有过的复杂社会现实,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高度,以专业的学术眼光、跨学科的学术视域,以前瞻思维创新手段回应并解决我们的现实问题的理论、视角与方法,进行解决问题尤其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与社会现实问题的学术研究则尤显重要,尤显难能可贵。如学界近年来深度关注新闻传播话语体系建构问题、华夏文明理论体系与当代实践问题、当代中国国际传播话语与实践问题、跨文化传播问题、全球传播秩序重建问题、气候传播战略定位问题、公共传播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伦理规范问题、主流媒体改革与路径建设问题、出版走出去创新体系建设问题、社交媒体建设与管理问题、智能营销传播问题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产出一大批卓有影响的学术成果。
基于问题意识在新闻传播学非虚构学术研究的重要性,本期重点刊发一批带有强烈问题意识的文章。如朱清河、赵彩雯的《“正面宣传为主”的历史演进、理论逻辑与价值意蕴》研究“正面宣传为主”的中国式形成、发展、进步历程,探讨它是如何鲜明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与新闻宣传的价值诉求,深刻蕴涵中国特色新闻实践与舆论引导的社会主义品性及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建构的基本路径,以及如何具象体现新闻传播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魄与中国方案的。段鹏、李嘉琪、明蔚的《情境建构和资本收编: 中国短视频平台的景观社会形塑》研究发现:短视频平台形塑的景观社会拥有日常生活普遍化和美学化的情境式反抗趋势,并存在戏剧性创作、文化语义置换或反讽的情境式反抗因素,同时也面临着日常景观的商品化消费,以及与主流资本消费体系相融或被窄化,进而被收编的危机。陈伟军的《网络直播的日常展演与场景魅惑》认为消费社会是视听文化崛起的真正支撑,网络直播商业价值变现的冲动,强化了其内容生产的功利性。网络直播扩充了影像世界的边界与维度,其发展潜藏着业态创新、视听创意、过度使用、内容越轨、价值困惑等正向和负向的多种可能性。周茂君、罗雁飞的《数字时代中国新闻传播学本科核心课程的变化与问题》通过对国内新闻传播学院21位院长的访谈文字资料进行编码整理分析发现:目前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主要聚焦于融合、宽口径、厚基础、全媒体、专门人才、人文素养等;课程设置的总体变化是向深层数字传播和泛数字传播迈进。
学术研究的非虚构是建立在强烈的问题意识基础上的学术研究话语与学术实践。新闻传播学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定力与能力,既是学术眼光与学术素养,更是学术责任与学术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