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柱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郑州 450044)
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背景下,新兴媒体方式更是成了人们的主流交流方式,尤其明显的是微平台的出现更加完善了传统方式,然而这种传播方式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结合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出的数据证明,我国高校大学生成了使用微平台方式最多的群体,微平台也广泛应用到了高校的各项教学活动中,逐渐地受到教师与学生们的认同,也对应地满足了大学生追求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并且为大学生实现言论自由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此相关教育者也不断调整内容与方法,网络思想教育实施在大学生生活中,进一步的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要想顺利展开,必须有对应载体进行支撑,从而可以更全面的传播思想教育理念、内容等主要信息。大学生这个群体具有不定性,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因此教育者必须合理运用微平台的优势以及其多方面的传播功能,将思政教育内容简明扼要的传输在微平台上,这样一来,不仅能满足高校思想教育信息多样化的需求,还能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根本目标[1]。
通过微平台,高校教育工作者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更清晰的明确大学生的思想方向,对应的展开针对性的教育工作,根据对微平台的利用,高校教育工作者还能更全面的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学习态度、能力进步空间,进而选择更合适的方法展开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系统性,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全力的配合,并且有了互联网的支持,能将各个空间融合成一个完全开放的平台,做好三方面的融合,能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进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2]。
在我国高校,很多教育工作者无法正确地利用微平台,很少有院校将微平台作为校园信息宣传的主要途径,这就造成了微平台在高校中没有正确的影响力度,教育工作者尚未给予其高度重视,这就阻碍了教育工作的开展。尽管很多高校已经开通了院校官方微博账号,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都不会更新内容,没有及时完善官方账号信息,一些管理人员也没有重视该平台的运行,导致很多工作人员怠慢此项运营工作。这样现象的出现严重阻碍了微平台对于信息的传输工作,导致平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无法发挥其实质性的作用。此外,很多思政教育人员也不认可对微平台的利用,因为其有关微平台的培训与了解程度不高,有因为微平台的出现直接威胁到相关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的地位[3]。以上不同情况都导致教育人员无法对微平台利用在思政教育中提起兴趣,更多的教育人员依然认为只有采取传统教学方式才能实现教学的高效性。
高校利用微平台展开教育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借助平台渠道补充传统思政教育教学模式的空缺之处,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但是结合当前形势来看,大多数学生认为出现在微平台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够新颖化与多样化,通常出现的内容只是对课堂内容简单的复制,更多时候只是通过微平台发布教师总结的内容而已,这样就失掉了最初想要利用微平台开展教育的初心。大学生的特性是思维逻辑性强、自主学习能力强、 如果总是一味地要求其被动的参与教学活动,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4]。但是微平台却是一项大学生自由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绝对自由的平台,教育工作者可以结合这个特点,将思政教育完善之后的内容传输到平台上,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制定具有切实可行性的个性化教学方式,利用微平台进行教学,能够调动大学生更好的消化教学内容,引导大学生开展正确的实践活动。很多已经开展微平台教育工作的高校,其发布的内容都缺乏实效性与针对性,比如在院校官方账号很少看到有关思想教育的内容,比较常见的是学校活动、时事新闻等。由此开来,高校有关微平台的利用是不全面的,特别是在宣传思政教育方面,无法将其与学校教育机制进行有机结合。
微平台对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具有明显意义,高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建立一项具有实际意义的微平台机制,高效地实现网络为管理目标。首先高校党支部与团支部应该加强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观意识,成立专项管理小组,组成可以是院校宣传部的成员、也可以是团组织内部成员,或者网络资源管理人员等,相关组织部门共同协作,进而形成一支具有高素质、高专业能力的管理团队[5]。及时地将院校平台上的数据信息进行反馈,对应的发布各种信息,首先要保障平台的正常运行,其次在平台中成立分平台,院校官方平台主要针对对象是全体院校师生,主要发布内容包括国家政策宣传以及社会热点话题,巧妙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融入平台中,引领学生了解。分平台就是结合各个分院校以及系别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与特点发布院校信息与全校发布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分平台上也可以根据各个院校专业学生的特点发布一些学习或者艺术活动的内容,将微平台真正融合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
对于高校的微平台利用来说,其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大学生群体,要想引起学生们的高度重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推送高质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因此在发布的信息应该保持内容的创新性、 精彩的编排性与选择性、还应该保证主体鲜明、定位明确[6]。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编辑信息内容时还应该注意公众性与个性的结合,在发布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础上,也可以按照年龄、性别、专业个性化需求,采纳学生合理的建议。保证其最终发布的内容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心理以及情感需求,同时加强内容的趣味性,使用学生们更乐意接受的网络语言来表达思想政治理念。最后还应该强调内容的完整性、实用性、合理性,进而为大学生们的学习与生活提供更多便利信息,最大限度的发挥微平台的实现性作用。
高校应该主动的利用微平台进行内容多样、 主题突出、互动性强的各种活动[7]。比如利用微平台举行思想政治教育话题讨论活动,使学生在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同时,完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思考。并且高校还能够利用微平台的互动性,全面了解院校师生的事实动态,将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深度解析。不仅应该关注推送的信息,还可以针对院校问题进行对应的留言,这种互动性较强的模式,能在保密学生个人信息的前提下做好信息的反馈与收集,结合这些信息可以完善院校相关政策以及更顺利的传达院校的教育方向。此外,还应该任命专业人员进行信息的收集与反馈,正确规避负面消息的出现,通过微平台的方式阻碍不实信息的传播,提升校园信息环境的安全性。
在现代化社会背景下,教育者应该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教学模式之间实现良好的转变,将传统单向传输的教学方式变成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不仅是在空间与理念上改革,还应该将教学内容结合在网络平台上,使用多媒体技术完善教育内容与方法。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微平台,冲破传统教学的牢笼,改革教育内容,强化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新模式下,教育工作者应该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主,结合社会热点信息在微课堂上进行实践讨论,提高理论知识内容的立体性与灵活性。课后,还可以进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体的微活动,在平台上进行话题探讨,分析学生身边实际案例,实现丰富学生生活内容的基础上,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微平台作为我国高校大学生最受欢迎的网络应用软件,不仅扩展了学生知识范围,也满足大学生们的情感以及心理个性化发展需求。院校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能有效了解微平台提供发展机遇,应该主动的利用微平台强化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创新教育模式与方法。教育人员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合在微平台上,能够高效提升教育效率与质量,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人员应该将实现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作为自身的重要工作目标,不断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运行,利用微平台能够扩展新型教育空间,实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的创新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