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欣露
(广西大学艺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
“崇饰丧祀以言孝,盛饷宾客以求名”两汉时期的社会盛行厚葬制度,无论是王宫贵族,还是平民百姓,皆崇尚厚葬。由于当时社会的神仙思想,人们都追求在人死后灵魂脱离身体羽化成仙通过天门进入神仙的极乐世界,享受天国之乐。由于这样的思想广泛盛行,所以便在丧葬壁画中得以具体直观体现。而在汉代社会是盛行察举制的,中央规定在选拔官员时必须十分注重个人的德行,所以形成了忠孝等良好的儒家社会风气,并深远的影响了汉代墓室壁画的内容题材。依据史料记载,至少位于东汉时期,墓室还不能作为纯粹的私人空间。在请画工绘制壁画结束和墓主人下葬之前,墓室壁画都是对外开放,可供参观的,所以当时的墓室壁画还具有教化公众的功能。
《史记•周本纪》载:“自洛呐延于伊呐,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詹有河,粤詹洛伊,毋远天室”自古以来作为历代君主想要安葬的洛阳地区,由于地处中原,和自身的优势,汉墓壁画中出土的大量遗迹均保存完好,笔墨色彩依旧鲜明艳丽,生动传神。迄今为止洛阳地区共发现有13座汉代壁画墓,材料显示其中包括被盗的洛阳八里台壁画墓。这一壁画墓体系数量和内容十分丰厚,时代又较为久远,并且集中在洛阳盆地,在全国范围内是十分罕见的。
作为墓葬壁画的图像分析,我们首先应当了解墓葬壁画并不是一件单独的艺术作品,因为是丧葬文化的产物,所以其中的壁画应当和墓室中所有丧葬器物看作是一个整体。而其中的墓室壁画是当时人们心中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媒介,想象入土升仙之后的极乐世界。通过壁画中的各种祥瑞图像作为我们研究两汉时期绘画的对象,我们尝试把它列入一种历史和逻辑的叙述之中,为我们重现一个现实没有遗留给我们的历史画面。而当我们通过仅有的墓室壁画来探究两汉时期绘画风格技法时,我们应当把壁画作品当作单独的艺术创作来看待,在进行画面的审美活动时,我们更要从画面的整体出发,通过画面描绘物象的布局、画面采用的透视原理来进行构图分析。
构图这一词语原本是舶来词(composition)源自拉丁文componere,是一个造型艺术的专业术语,主要意思是绘画创作时根据想要创作的主题和思想,把艺术家内心希望表达的物象进行整合,最终构建出一幅完整和谐的画面。在我国传统绘画的原理法则中,和“构图”这一词语意思较为相近的词汇有:“经营位置”、“章法”、“布局”等。而这些传统的词汇更适合阐释中国绘画的文化特性。
谢赫六法中“经营位置”,在传统的中国画的绘画创作方式和传统书法的章法是相近的,通过在脑海中的整体布局,表达在画面上。在艺术创作时在画面中占有首要地位,起到总揽全局的重要作用。墓室壁画的用途十分特殊,并不像其他绘画作品是供人们欣赏的用途,但是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其在中国早期绘画构图的延续。
所谓鸟瞰式的构图方式就是:视角放在高处,使得物象呈现出更多立体的方面,并在画面中表现出这些立体方面。鸟瞰式构图的原理是“以小观大”从一个小局部出发,去表现画面整体的走势和层次感。这种方式相较于前面的正视平列和侧视平列平面式的构图方式使得物象脱离既定的底线,从而增加了画面整体的布局、空间感和纵深感。
这种中国式的立体透视处理方式虽然缺乏事物的客观真实性,不符合向西方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那种科学的透视方法,但却异常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符合千百年来的绘画需要,它的表达方式叫西方而言就更加自主、更加写意,拥有无穷的意境,十分符合主流儒道思想的精神。
汉代墓室壁画的构图方式较为特别,在构图之前会先完成墓室砖石的排列编号,再将画稿附于其上进行绘制,再按照顺序统一堆砌起来,同时还有一部分是运用以往的绘画技巧直接在墙体作画。无论是何种绘图形式都必须要考虑的是画像载体的形制,按照墓室各个局部的形制来进行绘画创作。比如卜千秋西画墓、洛阳烧沟61号壁画墓和浅井头壁画墓三个墓室的墓顶绘画皆按照此种方式,按照总的构思意图进行排列,而后在预先切割好的竖条形预制板上进行绘制,这种方式使得壁画图像会和墓顶形制相契合,达到最终效果。
由于墓室空间结构的构造,墓室壁面用来描绘的人物、动物、器具的种类繁多,场面宏大,又加之彩陶文化造型构图的影响,洛阳的汉墓壁画整体采用长卷式的构图方式,由于这种构图方式使得画面具有连续性,所以通常画面会显得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给人以气脉相通之感。而在构图分段上大多采用三段式:天堂、人间、地狱。这样的绘画构图也得以更加丰富地将升天情景展现出来。洛阳地区汉墓壁画中最有代表性的长卷式构图是:卜千秋墓壁画中的《夫妇升仙图》和浅井头壁画墓中的《升仙图》。浅井头墓室中的《升仙图》位于墓室顶部平脊的壁面上,壁面用14块砖石拼接而成,描绘了一幅长卷式的天象景致,画面内容包括朱雀、太阳、祥云、伏羲等主流祥瑞图像,寄托了对墓主人升仙后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画传统的透视技法为散点透视,此法则同样运用在洛阳的汉代墓室壁画上。而散点透视又分为三种:一、正视平列法。即不考虑人物大小,在画面中均匀水平排列摆放,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依靠左右位置和相互朝向、动作来体现,是完全平面化的二维空间。例如洛阳烧沟61号墓中的壁画:《执戟持剑者》。二、侧视平列法。即排列手法同正视平列法一样,将画面物象仍排列在同一地面上,但为了表现画面的空间纵深感,将所有物象采用侧视的手法,在视觉上产生一种重叠交错的感觉,达到预想的效果。例如洛阳朱村壁画墓中的《车马出行图》。这两种构图方法一般适用于长篇连续的横幅画面中。常见的题材有驾马车的车队出行还有成列的人物拜谒等,表现出平面或者空间的环境布局。而且此两种构图方式在技法的运用上十分自由,画工在创作时不需要考虑画面边幅的大小,在绘制较为复杂内容的作品时也更为得心应手。三、鸟瞰散布法。即对物象采用从高处某一点向各方向发散的透视,能够体现出画面中不同物象的高低、深远,形成一个多维的立体的三维视图。在构图时的方法并不唯一,多种手法也可根据画面需要在同一幅画面中使用。汉代绘画因其历史原因透视点并不集中,往往物象的前后关系不明确,前后主题都在同一平面上。鸟瞰散布的构图方法多用于一些场面宏大、气势恢宏的画面中,常见的创作题材有:仙界歌舞、宴会宾客、车队出行等。
在观察画面结构的布局时,我们往往会在观察画面后在头脑中形成这个画面的几何映像。这个几何映像就是帮助我们了解画面构成的重要手段,重点是要整体观察。
在两汉的墓室壁画中一般最主要的就是表现墓主人的内容,而往往墓主人身旁会绘有侍女或随从,所以画面当中的人物并不会是单一一人,如此的多人构图我们便可以运用几何原理来加以直观分析。人物的坐姿通常会因为人物的并排排列,画面的主人公在形体上会稍大于身边站立的侍从,几个人并排排列下方一般绘有桌椅等器具,这样就形成了整体画面倒三角形的构图,这样的构图方式尤为适合表现静态的画面,会显得画面主体尤为稳定。而当人物处于站立的状态时,通常会呈现横向排列,所以很容易发现是十分平直的方形构图,而站立状态并不仅仅局限于静止的人物形态中,在很多出土的墓室壁画中画面主体人物会牵有马或骆驼等坐骑向前行进,这样的画面也往往是方形的构图。
正如洛阳朱村壁画汉墓中南壁中下部绘有一副车马出行图,图中的人物主体在奔腾的马车上落座,画面中所有人物均呈现三角形的构图形态,在画面中依次排列,这样的构图,使得画面中充斥着动态地紧张感但也让人感到十分稳定,这就是三角形构图能够表现出来的结构特性,在如此动感的情境中都可以表现出人物的安定,那就更不用说一些宴饮图中人物的静止坐姿了。
而在烧沟六十一号墓中壁面上绘制的这幅执戟持剑者,画面中的两个人物均拱手持剑站立,采用长方形的构图方式。显现出人物的谦虚态度。
除了静态的站姿,动态也依旧能展现出相同的构图原理。在画像石二桃杀三士的画面中如图所示画面中的人物双脚张开与肩臂同宽,同样表现出长方形的构图原理。
在观察汉代墓室壁画的人物采用何种几何构图方式时,不禁思考古人为什么会普遍以三角形来勾画人物的坐姿;方形勾画人物的站姿。仅个人理解得出以下三点推测:
1)造型的确立和当时人物的服饰相关。汉代时期的衣饰,衣袖宽大且长,衣摆垂直下坠,人们的坐姿通常盘腿席地而坐,这就使得外观上和三角形相似,具有稳定的特性;当人物站立起来,衣摆自然垂下,便形成了长方形的外观,反映出当时的画工作画时追求写实的技法。
2)画工通过对现实事物的观察进行艺术的归纳,形成艺术直觉,也同时符合当时普遍的审美情感。
3)反映出当时画工对具体事物的抽象概括,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缺点是逐渐趋向程式化的构图模式。
在墓室壁画的画面结构中,对称统一的画面构图手法会使得画面更加整体且平稳安定。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洛阳八里台西汉墓中墓室前山墙上的壁画,这幅壁画中左右两侧斜坡上的人物对称相互呼应,中间居中部分是一尊浮雕的羊头;而在卜千秋墓壁画主室中后山上一幅《方相氏图》。画面左右两侧均绘制相互对称的云纹图样,在《方相氏图》中,方相士居中,在方相氏下方便绘有左右对称的白虎和青龙的形象。形成一个对称的画面,内容形式和谐而统一。这种在中心物象两侧绘制相同内容或同样大小的图案,表达了当时社会人们的审美意趣。
我们通过这一时期出土的墓葬品的墓室结构、陈列器具、壁画的构图造型中可以推断出这一时期社会因素的方方面面,例如社会的思想文化和审美意识形态。通过画工巧夺天工的艺术技法,使我们身临其境,领略当时社会的艺术盛况。
两汉时期艺术家们运用其巧夺天工的艺术造诣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震撼的画面,从西汉时期的粗狂质朴到东汉时期的流畅、夸张,达到顶峰。随着时代的迁移,至今对我们仍有启发意义实属难得,相信在未来中国画的演变上,汉代时期的墓室壁画依旧是我们要去深入探索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