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丽
(偃师市人民文化馆,河南洛阳 471000)
在人民逐渐摆脱贫困,走向富足的过程中,群众文化艺术与人们的密切程度一天天提高。加强群众文化艺术建设,不仅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方式。群众文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不断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关系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了更好地发展群众文化艺术,首先我们需要去了解当前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方向,并针对其寻找合适的发展策略,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群众文化艺术。
群众文化艺术普遍认为有以下三项基本功能:宣传教化,普及知识和精神调剂,这三大功能决定了发展群众文化可以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群众文化艺术的三大社会职能,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文明社会、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发展群众文化、繁荣群众文化艺术是当今新形势下的一项特殊的任务。
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明确指出了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小康的发展中,愈加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一直引领着我国文化发展的方向,群众文化艺术发展展现出更加明显的社会化、方向性和广泛性。不同阶层、学历、社会地位的人都可以投入到文化艺术创作中去,网络文学、大众文化、民间艺术的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同时,不同地区间的差异性继续存在,鲜明的地域性为我国的群众文化艺术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多样性和发展动力。
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市场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不平衡也始终客观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主要着重于经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轻视了提高社会文化水平。但改革开放并不仅是经济方面的开放,同时也是文化方面的开放。近些年来,我国的群众文化不断与国外先进文化相结合,不仅实现了“引进来”的战略,极大地增加了群众文化的规模。从我国文化事业的整体上看来,其发展情况,尤其是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情况,在近些年来呈现出明显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的特征。当下,国外文化对国内群众文化的冲击逐渐频繁,东西方文化交流不断增加,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也借此契机逐渐向产业化转型,人民群众对于缺乏文化艺术的“饥渴”感日益强烈。我们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脱贫化的同时,不断创新发展基层文化群众艺术活动和民间艺术,更能够提高我国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使得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在我国各个时期的发展中,我国是始终坚持着群众文化艺术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文化艺术发展的首要阵地和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这一方针,也始终坚持着以广大人民群众为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主体,把开展群众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涉及人民百姓的社会性质工作。只有当群众文化艺术得到了发展,才能够更进一步地丰富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进而为全面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动力。群众文化艺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决定了其地位和作用:一是群众文化艺术工作不断深化改革发展,能够带来更多的群众文化艺术成果,符合我国在新时期下构建社会文明的要求。二是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参加主体是最基层的广大人民群众,它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能够最大范围地惠及人民群众。因此创新发展群众文化艺术能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雅俗共赏”通俗文化,泛指那些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文化传播形式,属于“接地气”的艺门类。“接地气”的文化形式,突出特点在于贴近平常心,关键在于“接地气”的文化可以让群众放松平时的情感,是平常人生活状态的直接反映。 而现实情形却不容乐观,在群众文化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的通俗文化曾一度受到压抑,也曾带来一些民情民怨,成为我们群众文化发展的瓶颈。 由此可以看出,新时期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当引以为戒,必须下重手充实通俗文化的综合发展,要彻底改变过去发展群众文化的条条框框,彻底打破陈旧模式与陈旧体制,开动脑筋,致力通俗文化的协调发展。以往在群众文化实践工作中,一提文化活动就论比赛,似乎比赛专为文化活动而设,短时间活动轰轰烈烈,比赛过后呢,我们的群众文化活动也就此销声匿迹了。在群众看来,图一时的“热闹”毫无实际意义,更不必说一面锦旗、一个奖杯能带来多大的精神生活温暖,与经常性与普及性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展开相比,缺失文化氛围与文化内涵的形式主义都属无稽之谈。因此,如果要发展新时期群众文化艺术,就必须彻底改变过去早已不合时宜的工作模式与体制,脚踏实地贴紧民情民愿,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做点“接地气”的文章,才是当务之急。如将文化基础设施,器乐、音响等,投资置办齐全,并认真组织本地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更要注重发展基层群众的中坚力量,做好传承与发展工作,如此方能调动广大群众的情绪,全面实现基层群众文化的真正意义。
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在社会发展历程中已显现出明显趋势,群众文化艺术同时具有多元化和多样化的特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越来越重视文化艺术的开展工作,并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来文化与我国本地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多,彼此互相影响,这对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国地域辽阔,人口规模广和民族众多的特性,决定了我国群众文化工作的多元化、多样化特征,这不随人的主观意识而转移,是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下我国在新形势下发展群众文化艺术的出发点必然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创新形式为手段的时代精神,这样才能够以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吸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进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广场和综合性文化中心的建设可以为群众文化艺术的传播提供传播平台,从而提升群众文化艺术的传播速度。文化广场和综合性公共文化中心的建设可以有很多设施,如图书馆、阅览室、琴棋书画活动室、报告厅和展览厅等,这与文化艺术的综合性很相符,所以文化广场与综合性公共文化中心的建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在文化广场和综合性公共文化中心建设的时候,要遵循有重点进行的原则,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偏向不同的方面。对于青少年来说,可以建立一些乐器,联系教室并配上指导教师;对于中年人来说,健康是比较被看重的一方面,所以可以为他们准备一些健身器械供使用;对于老年人来说,要为他们提供足够大的运动场所。他们使用文化广场和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过程中,应当坚持促进群众文化发展的宗旨。
要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多元化发展群众文化艺术。我国国土辽阔,有着世界第一的人口数目,所以不同地区的文化会有差异。因此,群众文化艺术工作具有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国的文化发展特色,也是我们坚持的方向。同时,受改革开放各领域的深入发展以及全球文化经济的影响,更多的国外文化艺术不断进入我国,传统的封闭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不再是永恒单一,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已成为必然。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坚持注重发展群众文化艺术,积极提升群众文化艺术工作水平,要不断加强健康、文明而且乡土气息浓郁的民族民俗文化作品的创作和保护工作,积极鼓励创作更多适合大众的、有正能量的群众文化作品,这是当前我国在新形势下深入发展群众文化艺术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出发点。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把以改革创新作为核心的精神,并以其为动力之源,推动我国群众文化艺术工作的不断创新发展。要创建良好的社会风气,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打造强有力的文化工作队伍,不断提高文化工作者的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平,是群众文化部门领导和所有文化艺术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要以各种形式积极引导和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群众文化,同心协力共创发展,提升群众文化的档次和影响面,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素质,促进群众文化艺术更加繁荣。
新时期下,我国一切社会发展建设活动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和创新的核心思路。历史发展告诉我们,成俗守旧只能故步自封,改革创新才能不断进步。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群众文化发展之路上,若要推动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就要不断地创新想法,创新内容,让以往那种单一和不合时宜的工作得到改变。只有从贴近人民真实生活,贴近最广大人民群众,贴近当下社会现实,我们才能够得到更多更优质的活动素材,进而给人民群众更多优秀有趣的文化艺术作品,推动国家文化艺术事业工作不断进步。
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志,我们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按照“积极发展,加强管理,有序推进,利国利民”的原则,尽可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有目标,才会有进步。为了实现我国文化艺术的理想,我们需要提高群众对文化艺术工作的重视,并努力加大基层活动的建设力度,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协同各个方面的工作,使得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成为推进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