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莉
(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浙江杭州 311300)
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国力的提高推动了世界人民学习汉语的热潮,孔子学院应运而生。对外汉语不仅是语言教学,更重要的是文化沟通,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必不可少。传播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国家形象的海外构建,“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外事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与日俱增,习近平主席就曾多次在国际讲台提到茶,并于2014年4月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中用酒和茶借喻中欧关系。文化是语言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文化无所不包,茶文化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把茶文化列入对外汉语教学课程,将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和语言教学起到有利的推动作用。相较于过去孔子学院单纯以汉语、书画、民俗等为主的内容不同,茶文化起步较晚,授课内容相对较新。另外,任何民族对外来文化都有或多或少的排他性,茶平和的理念可消除政治影响的偏见,更易为合作方接受。
为适应国际汉语的学习热潮,中国大规模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推介汉语教学及中国文化。从2004年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挂牌至今,全球已有146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25所孔子学院和1 113个孔子课堂。与如火如荼的办学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界对孔子学院的热情略显不足,新闻报道多,学术研究滞后,量多质不高,主要表现为:研究方法上,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随想式感触和表象分析多;研究方式上,个案分析多,整体性研究少[1]。中国对外汉语教学早于第一家海外孔子学院的成立,迄今为止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四方面:宏观发展、汉语语法词汇和相关学习法、师资培养、课堂教学。虽研究面广,跨学科研究意识明确,但研究方法以非材料性的描述、思辨性研究为主,实证研究近年来虽有增多,但在整体中所占比例较少,更多的是一种大而全的理想式描述,广度和深度不够,缺乏科学调研,研究结论也缺乏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和解决方案。
虽然,孔子学院常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相结合,但当前学界的研究步伐和专业深度远未与发展形势相匹配,在已有文献里,从多元化的视角对其进行的研究显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对孔子学院办学模式、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改革的相关研究也亟待加深。
中国茶文化学术意义上的研究,真正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发展最重要的成果是学科意识的自觉和学术层面的深入,但在研究领域大多集中在茶史、茶艺、茶具等较为社会热门领域,而对茶文化教育的研究较为冷清。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课程占较大比重,文化课程开设时间晚、种类少,尤其是茶文化课程内容所占比例低,虽然国家汉办的《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中五级文化题材及文化任务举例中,中国茶文化作为物产题材的第二项被提出,具体是了解中国几种常见的名茶及产地,但内容过于简单[2]。目前国内将中国茶文化教育和孔子学院对外汉语教学结合研究的文章也不多,少数文章也仅从二语习得、专题演示入手,没有真正站到茶文化内容的全面教学和全球化传播的高度。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茶文化源远流长,中国茶文化从萌芽到形成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精髓,体现在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近年来,中国作为茶文化的起源国越来越重视茶文化专业化的建设,一些高校开始培养本专科层次的茶文化专业人才,师资队伍和学生数量都在不断扩大。传统文化是孔子学院学生学习汉语必不可少的主干课程,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文化课程的设置日臻完善,开课如剪纸、书画、太极、古典舞等。但传统的文化教学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已在各孔子学院中显得雷同和审美疲劳,而茶文化课程的开设可起到丰富课程资源和学习者学习生活的作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开设茶文化课程,通过学习可以丰富学习者的中华文化知识,提升其汉语能力[3]。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包括了悠久的茶史和待人接物的礼仪,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开设茶文化课程不仅有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历练和学生知礼性格的塑造,而且有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目前开展相对成功地以2014年5月由国家汉办批准在塞尔维亚成立的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项目 “茶文化特色孔子学院”为代表,该学院与同年底落户在浙江农林大学的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授权的 “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联合办学,双方多次互派教师和留学生交流学习,并编译成英、塞等多语种的茶文化教材,通过孔子学院和下设当地中小学的孔子课堂开展教学。但整体说来,由于分布在各国的孔子学院茶文化课程开设起步晚,而国内高校开设茶文化专业的师资主要来自传统的茶学、历史、文学专业,英语能力相对薄弱,茶文化的对外翻译和表达能力略显不足,而外语专业的师资在茶文化研究方面又缺乏长期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不能完全满足日益提高的孔子学院教学要求。因此,在目前孔子学院的茶文化课程开设中普遍存在师资匮乏、教学内容片面、缺乏适合教材、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
教学方案设计是在教学过程通过科学方法辅助教学者去分析学习者的任务和目标,宗旨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目前国际上比较权威的马杰模式共有五个阶段(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开发、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可作为借鉴。
孔子学院对外汉语教学对象主要为外国学生。从课程要求看,培养目标要求学习者具备一定的中国人文知识并熟悉中国国情。中国茶文化凝聚了儒道佛的精髓,并表现在物质、精神等各个方面,因此对学生的汉语知识和历史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茶文化的系统学习需要至少掌握2 000~2 500的汉语词汇量,并熟知汉语语法[4]。所以,茶文化课程更适合于中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
孔子学院茶文化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在了解中国茶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更熟练地运用汉语的交际能力。与国内文化课不同,它强调对外的特点,注重基础性和常识性,要适应当地实际需要,从过去的普适性走向国别化、个性化。教学要以茶文化为核心,把当地文化融入教学,运用当地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构建集互动参与、点对点指导、成果展示于一体的全新体验式教育模式。
茶文化教学要遵循科学性、针对性、趣味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让教材从传统纸质的平面型走向多媒体数字型的立体化,善于利用远程交互式教学平台、聊天群、电子邮件、论坛等现代技术实现人际交互,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学习内容,促进课上学习与课外学习的融合。
课程资源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包括校内和校外资源。校内资源有人力、物质资源(教材、教具等)。目前,孔子学院师资主要来自由汉办定期招募的教师和志愿者,面试除外语、教学能力要求外也侧重传统才艺。中国国内茶文化师资和对外汉语师资在学院、专业上是相对分离的两条线,而孔子学院的茶文化师资则要求两者兼具,为解决这一矛盾,浙江农林大学的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应运而生,专为培养孔子学院茶文化师资而建,对外汉语教师在接收系统的茶文化专业培训后更能胜任教学。目前,单纯面向茶文化国际教学的教材仅有浙江摄影出版社的茶文化系列教材和部分对外汉语课本中的个别章节。虽然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的孔子学院在不断编写翻译新教材,但在时间进度和语种上远不能满足世界各国孔子学院的需求。因此,在教材编译上需要群策群力,由多家孔子学院外语人才与茶文化相关学科和专业合作,在网络孔子学院平台建立多语种的茶文化课程资源中心,综合各方面力量出版适合对外汉语教学的茶文化系列教材。
校外资源包括社会上茶市、茶店、餐馆茶饮及日常茶事行为。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和中国作为茶叶起源国的影响,中国茶在世界日益风靡,从最初的唐人街奶茶店和超市到各大世界知名茶企进口拼配中国茶在各大商超设展柜销售,茶叶销售越来越专业化和细分化,品类繁多几乎与国内持平,不再是传统的红绿乌龙三大类,产地标识和适用茶具的细分也与国内销售展柜接近。孔子学院往往地处各国首都和大城市,世界各国商品云集,专业茶店总能找到若干家,学生茶文化教育要与实物结合,否则过于粗浅和印象不深,而国内外派教师受航空托运重量和体积限制携带有限,国外茶店内的茶叶和茶具则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观摩条件。另外,一些国家还会定期举办茶叶博览会,中国茶企也会应邀参展,也是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其知识面的良好机会。
茶文化课程内容应具备一定的专门性、系统性、完整性,并强调知识的基础性和常识性。教学方式分为理论教育和技能实训。前者包括茶史、茶的种类、茶具、茶书画、茶传播、茶的保健作用等,重视茶文化与中国其他文化形式的结合;后者主要是茶艺、茶叶品鉴实训。茶文化教学还应考虑学生的语言和文化局限,理论课主要用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讲授法,并与当地茶文化进行对比。技能课主要用以实训为主的操练法,定期举办茶会组织学生切磋。在教学过程中,各类方法彼此渗透,因需施教。同时为鼓励学生和提高学生兴趣,在校内举行茶艺、茶画、茶席设计、微电影比赛,通过网络平台对外直播,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浙江农林大学曾联合世界语协会主办“茶与爱情”微电影国际比赛,发现微电影是一种具有国际性和现代感的有效的学习提高方式。
在实施茶文化教学过程中进行形成性评价,观察学生的课堂反应、分析作业,确定学习效果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理论课为开卷考试,考查基础知识,技能课为实际操作考查,在课程完成后进行总结性评价,为日后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进行有针对性改进打下基础。同时发放课堂效果调查问卷,设封闭式和开放式问题,收集学生建议和满意度评价,及时改进课堂教学。
综上所述,孔子学院茶文化教学的发展相比其他传统文化教育起步晚,教学存在片面化、形式化的误区。茶文化教学在课程内容编排和教学对象分析上应站到全球化、全面化传播的高度,教学内容不仅限于名茶介绍和茶艺学习,而要增加茶文化与中国民俗、书画艺术的融合;在考核方式上改变以往的试卷加茶艺的单调考核方式,增加校内茶席设计、微电影比赛来综合评定成绩,可同时用网络直播、微信朋友圈等平台向国际世界进行实时宣传,扩大国际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