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已经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影响,并且涉及大学校园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在当前建立可持续发展社会的背景下,引导大学生养成绿色生活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大学生绿色生活习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位一体”的层面提出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 绿色生活习惯 养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1—0163—02
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都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孕育了丰厚的生态文化。但西方的工业文明和不良消费主义文化的冲击,逐渐打破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局面。面临这样严峻的发展状况,党和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生力军,理应担负起保护自然的责任,自觉养成绿色生活习惯,为创建美丽中国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新动能。
一、大学生绿色生活习惯的内涵
大学生绿色生活习惯就是指大学生在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坚持以绿色生活理念为中心,以绿色行动来践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自主、积极、健康、环保的意愿倾向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大学生绿色生活习惯的衡量标准为: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简约适度。大学生绿色生活习惯养成的重点是在绿色生态思想的指导下,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指导和训练,使生态文明规范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身生态素养,从而使大学生具有自觉稳定的绿色行为习惯。
二、大学生绿色生活习惯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由于个性发展未成熟,缺乏阅历且自制力不强,容易受到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在保护环境的思想和行为上产生了一定的偏颇。他们虽然对绿色生活有着一定的认知,但却没有将这种认知自觉主动地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行动,没有养成绿色生活习惯。具体表现如下:
(一)部分大学生饮食起居不节约
由古至今,勤俭节约都是中华民族所宣扬的优良传统,但部分大学生却将勤俭节约这一优良品质抛诸脑后,在思想上缺乏勤俭节约的意识,在行动上铺张浪费。例如部分大学生衣帽服饰穿旧了就随手丢弃,不能践行“光盘行动”,浪费水电等公共资源,没有做到循环利用纸张等。
(二)部分大学生交通出行不低碳
当前随着全球变暖日益加剧,我国开始重视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然而,由于大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实践能力局限,并未在大学阶段树立低碳生活意识、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例如在较近距离时,部分大学生没有选择步行或者骑自行车,而是选择坐出租车等方式,增加了碳排放量。
(三)部分大学生行为方式不文明
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永续发展,然而,部分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淡薄,没有以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去对待生态环境,对自然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例如部分大学生随手乱丢垃圾,没有进行垃圾分类回收等。
(四)部分大学生娱乐消费不简约
近些年来,国家提高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人们的绿色消费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然而,大学生的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易受到消费主义的不良影响,在消费观念和行为上出现偏差。例如部分大学生消费欲求大于自身的经济实力,容易产生超前消费的不良现象。
三、大学生绿色生活习惯养成对策
(一)优化大学生绿色生活习惯养成的社会环境
1.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方式,拓宽向公众传播信息的渠道
利用电视广播媒体,制作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绿色公益广告,扩大绿色生活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面;利用电视访谈节目,邀请在大学生群体中较受欢迎的正能量偶像与绿色生活先进个人同台,增加大学生对绿色生活的吸引度、关注度和认同感;利用报纸期刊,增设绿色生活的专栏,加深大学生对绿色生活的理解。
2.充分利用网络媒介的途径,豐富绿色生活的宣传方式
利用QQ、微信和微博等大学生经常使用的新媒体社交软件,开发绿色生活小妙招等相关小程序,开展“全民一起绿色生活”的线上活动,撰写与绿色生活相关的公众号文章,并分享在朋友圈,用不同的方法向公众推送与绿色生活相关的信息,以此营造良好的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帮助大学生树立绿色的生态观,引导大学生养成绿色生活习惯。
(二)完善大学生绿色生活习惯养成的学校环境
1.高校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树立大学生绿色生活理念
可以组织教师在课堂中讲授绿色生活的知识,并且向大学生推荐与绿色生活相关的书籍电影等,加深大学生对绿色生活的理解与感悟。
2.高校以绿色实践活动为载体丰富大学生绿色生活体验
可以增设第二课堂,开创“绿色生活我知道”的知识竞赛,开展植树造林等相关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养成绿色生活习惯。
3.高校以绿色校园文化环境为依托形成大学生绿色生活氛围
可以适当增设垃圾桶,增加校园绿化面积,加大绿色新能源技术在校园内的使用力度,这样不仅能够美化校园环境,而且还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4.高校以高校规章制度为保障引导大学生绿色生活行为
将节能减排、绿色生活的任务下发到各个职能部门,严格监督和规范大学生的自身行为,引导大学生养成绿色生活习惯。
(三)发挥家庭对大学生绿色生活习惯养成的积极作用
1.家长要坚持绿色育人理念践行正确教育方式
家长要在绿色生活思想的指导下,增加对绿色环保建设新知识的敏感度,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对绿色生活的认知,以健康的心态对子女进行绿色生活相关的教育。
2.家长要以身作则发挥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
家长要主动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成为绿色生活的积极践行者,为子女树立良好的形象。家长要营造绿色生活氛围潜移默化感染子女,在子女的童年时,多带他们去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睡前讲爱护环境的小故事,将绿色生活意识渗透在日常生活小事中,贯穿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对子女的绿色情感教育。
3.配合高校和社会开展绿色生活教育
将家庭、高校和社会有机结合在一起,切实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绿色生活教育,全方位引导大学生养成绿色生活习惯。
(四)激励学生自身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1.大学生要树立绿色生活理念
能意识到提高绿色生活意识的重要性,发自内心地尊重自然、爱护环境,将绿色生活思想转化为绿色生活行为,这样当他们面临环境问题时,就能够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而不是冷眼看待,袖手旁观。
2.大学生要使用绿色健康产品
不购买过度包装的产品,不使用高消耗、高污染的物品,尽可能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3.大学生要进行绿色休闲娱乐
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要做到理性消费,远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的生活,以绿色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完成学业。
4.大学生要参与绿色人际交往
积极参加绿色环保的公益活动和社团活动,切身感受到环保事业的长期性与艰巨性,以自身的绿色行动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周围的同学共同参与到环保事业中来,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身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马园园.绿色生活方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3]黄羚.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培养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8.
[4]马海恒.加强公众参与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可行路径[J].世界环境,2016(5).
[5]张博强.略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6).
责任编辑: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