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

2019-12-25 07:02杨金鹏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9年11期
关键词:文言文高中生教学活动

众所周知,高中语文课程是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程中的融合,能够有效提高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并且通过在语文课程中不断渗入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文化历史的魅力与韵味,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涵养。但是结合目前我国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活动来看,仍旧存在有众多问题需要解决。

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扬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使命。语言作为承载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传承我国中华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化的重要手段,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力。针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活动而言,在教学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文化素养,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学会欣赏我国传统文化。

一、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高中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发展记录着我国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在我国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通过不断渗透传统文化,帮助高中生了解我国文化的历史渊源,体会中华文化的魅力,帮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2.有助于抵抗不良文化的冲击

在我国当前现代化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在逐渐扩大,诸多不良文化通过各种渠道逐渐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高中生由于自身还不具备良好的辨别是非能力,极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教师在对高中生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通过在课堂上不断渗透我国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增强学生的文化判断力,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一些文言文语法知识等内容较为晦涩乏味,学生往往在学习该部分内容时只能死记硬背,因此,教师在对学生教授相关知识时,引经据典,渗透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二、当前传承传统文化的问题

当前,教师在对高中生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引入的传统文化内容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些较为单一的文言文名篇或者古诗等,教师在对学生讲解语文知识时,都是对文言文进行讲解翻译,不会过多地引入其它传统文化知识,甚至部分教师一味的让学生死记硬背,牢记文言文的翻译,不能带领学生深入探究作品的创作背景,使学生局限于教材当中,不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根据当前我国高中语文课堂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教师在向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方法比较单一,并且较为机械化,在向学生教授文言文等相关内容时,通常情况下首先带领学生通读全文,然后与学生对文言文的内容进行逐字翻译,使学生了解整篇文言文的主体,然后在对文言文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然后勾画学生必须掌握的文言文翻译,最后再布置文言文的背诵内容。由于教学活动的时间有限,诸多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使得传承传统文化的目标流于形式,难以在课堂中贯彻落实。

众所周知,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传统文化通常情况下为隐性内容,而像文言文这类文化在教学活动中为显性内容,这样一来,便会导致传统文化沦为显性内容的附属品,文言文等教学内容在课堂中便会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这样一来将会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沦为课堂的形式,不易被贯穿落实在语文课堂当中。

三、传承传统文化的措施

1.挖掘语文教材,传承传统文化

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所谓的增加传统文化指代的是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范围,教师在对学生讲解文言文、古诗等内容时,通过增加不同题材的传统文化内容,例如引入相关作者的历史事迹,丰富传统文化的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不仅仅让学生了解到教材上的知识,还让学生对其它传统文化能够进行了解与学习,使得传统文化被有效传承。

例如,教師在对高中生教授《论语》的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对学生适时引导,使学生传承传统文化。例如,仁者爱人等对“仁”的论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此外,在开展《师说》这一内容时,可以抓住文中古人勤学尊师的点,向学生传授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德,利用古文经典诗篇,不断挖掘古文中的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能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与思考,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

2.营造课堂文化氛围,加强人文熏陶

针对于语文课程而言,其本质便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我国文化水平的一种表现,因此语文课堂也是弘扬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主要方式,教师在对高中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加强学生对人文精神的熏陶。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时,可以将有关荷花的相关诗词融入课堂教学中,例如乐府诗中的《青阳渡》,将学生带入到荷塘月色的美景中,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引发学生对文化的渴求。

3.巧用传统节日,营造文化氛围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各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内容,每一个节日都有重要的历史渊源与群众基础,不同的民族节日反应了该民族的传统习惯以及宗教观念等,寄托着民族的憧憬。

传统节日活动是弘扬我国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巧用传统节日营造文化氛围,能够让学生深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可以在重阳节以及中秋节组织学生朗读李白的《月下独酌》,在清明节扫墓期间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程颢的《郊行即事》,将各个节日融入到经典的诗文中,使学生正视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此外还可以通过有计划的组织节日实践活动,让学生有计划地探究背后的文化知识,在节日氛围中感受独特的文化风情,使得文化传统工作不断发扬光大。

4.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

俗话说,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社会实践活动对于高中生而言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知识素养。教师在对高中生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为学生布置简单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对自己家乡中的自然风光以及民族风情进行了解。这样一来,不同地区的学生可以通过相互交流,了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各民族的传统文化身为民族精神的延续,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文化。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程中设置相关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例如,在课堂活动中设置优美的汉字等专题,使学生能够关注我国汉字文化,了解汉字的变迁以及历史故事,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为其未来的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5.加强对教师相关观念的培养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阶段,此阶段的教师在对高中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可以适当渗透一些传统文化,促使传统文化能够在高中生中得以传承。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身为课堂学习活动的重要引导者,只有加强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才能够使传统文化在课堂中有效渗透。各院校可以通过定期对教师进行讲座培训的方式,提高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传承意识,为在高中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对高中生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在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语文教材内容不断挖掘,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巧妙利用传统节日,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促使学生不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參考文献:

[1]瞿秋云.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传承的困境与突破[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No.1028(6):30-31.

[2]薛凤秋.浅析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传承[J].中国校外教育,2017(19):9-9.

[3]刘沙沙.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与传承探析[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17(7):15-16.

[4]李志宏.浅谈在高中语文课堂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24):41-42.

[5]张秀芬.中国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传承问题分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7(13):20-20.

杨金鹏,吉林省辉南县第一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文言文高中生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