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检测在早期诊断社区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研究

2019-12-25 01:12钟丽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21期
关键词:肌酐尿蛋白比值

钟丽

[摘要] 目的 探讨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检测在社区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将2016年1月—2018年7月在社区医院接受治疗的确诊为早期糖尿病的4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把该院体检检查为健康人群的40名作为对照组纳入研究,收集24 h尿液标本,测定随机尿ACR、Up与24 hUp值,记录检测结果,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随机尿ACR检测出的阳性率优于24 hUp检测(P<0.05),并且观察组随机尿ACR、Up与24 hUp检查结果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0.05),随机尿Up与24 hUp相关性比随机尿ACR与24 hUp相关性低(P<0.05)。结论 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检测可以替代24 h尿蛋白的检测,应用于诊断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有利于社区医院对2型糖尿病肾病进行早期治疗,减轻患者家庭负担,促进疾病的康复,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检测;社区;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

[中图分类号] R4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11(a)-0189-02

随着人类生活质量水平的日益提升,饮食习惯发生很大的变化,糖尿病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糖尿病现在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预计2040年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将增加至1.5亿人,据资料显示,2014—2017年我国社区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为7.11%~15.38%,其中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人群的90%,社区老年人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人群。糖尿病常常会引起微血管病变,常见于视网膜、肾、肌肉、神经、皮肤等组织。糖尿病肾病又称肾小球硬化症,是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并发症之一,病程10年以上的Ⅰ型糖尿病患者累积有30%~40%发生糖尿病肾病,是首位死亡原因;约20%的2型糖尿病累积发生糖尿病肾病,在死亡中列在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之后。据调查,糖尿病肾病是导致慢性肾衰竭及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主要原因。至今为止,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尚缺乏比较统一的指征。由于早期糖尿病肾脏损害不易被发现,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不明显,常规肾功能检查不易诊断该病,导致延误病情诊治,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增加了社区医疗和患者家属的负担[1]。因此,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对于减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2016年1月—2018年7月间收治的42例患者为对象,旨在探讨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检测在社区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在社区医院接受治疗的确诊为早期糖尿病患者42例,男23例,女19例,患者年龄为35~80岁,平均年龄(55.9±12.3)岁。同期选取于该院体检检查为健康人群40名为对照组,其中男21名,女19名,患者年龄为34~79岁,平均年龄(57.4±9.52)岁。纳入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受试,需要的临床资料完整,所有患者符合WHO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无严重精神疾患;排除标准:急慢性肾炎,严重泌尿系统感染,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恶性肿瘤及血液疾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糖尿病高血压病史。两组间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样本收集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24 h尿液收集培训,所有患者用清洁容器收集第一天早上8:00-次日早上8:00所有尿液标本,记录24 h总尿量,混合均匀后取5 mL的尿液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并随机选取1次中段尿液标本5 mL,测定随机尿蛋白(Up值)及ACR值。

1.2.2 试剂和仪器  Up值、24 hUp值及尿肌酐均使用西门子Advia1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尿微量白蛋白试剂是德国罗氏诊断有限公司提供的,肌酐和hs-CRP试剂是宁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检测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并分析尿ACR与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价值;②观察并记录两组随机尿ACR、Up与24 hUp测量结果;③观察并记录两组随机尿随機尿ACR、Up与24 hUp的相关性。

1.4  统计方法

检测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尿ACR与24h尿蛋白定量检测价值分析

对42例早期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样本分别进行尿ACR和24 hUp检测,尿ACR检测阳性例数为29例,检测阳性率为70%;24 hUp检测阳性例数为20例,检测阳性率为47.6%,由此可见尿ACR检测出的阳性率优于24 hUp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7,P<0.05)。

2.2  两组随机尿ACR、Up与24 hUp检查结果比较

两组随机尿ACR、Up与24 hUp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观察组随机尿ACR、Up与24 hUp检查结果水平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随机尿ACR、Up与24 hUp相关性比较

两组随机尿ACR、Up与24 hUp相关性进行比较,随机尿Up与24 hUp相关性比随机尿ACR与24 hUp相关性低(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糖尿病可并发多种慢性并发症,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甚至致残或致死[3]。2型糖尿病占所有糖尿病中的90%,2型糖尿病是指从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相对不足到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的一类糖尿病,而2型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2型糖尿病肾病病程中,典型表现为蛋白尿,一个健康人体内,含有的微量蛋白质较多,正常人1 d的尿液含有蛋白质50~100 mg,当做完运动后尿液含有的蛋白质含量可能超过250 mg[4]。而糖尿病肾病患者,最先表现的就是尿蛋白的出现,其次再是尿常规的变化以及血清中尿素氮肌酐的改变,所以尿蛋白的出现可以反映肾小球的早期轻微损害。因此临床依据检测尿蛋白定量对肾损害情况进行评估,临床上诊断肾病的首要方法是检测24 hUp值,也称为“金标准”。

国内目前还是以检测24 hUp值来计算出Up的排泄率的方法,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功能损害情况。由于社区医院检测器械远远落后于大型医院,再加上24 h尿蛋白具有收集麻烦困难、不易储存、依赖于患者的依从性的特点,限制了24 hUp检测在社区医院的应用[5]。而肌酸的最终代谢产物是尿肌酐,进过肾小球滤过且不被肾小管重吸收,所以即使在肾轻度损害的情况下,尿肌酐的排出量也是不受影响的,用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就能更好的反应尿液中的尿蛋白的排出情况[6],与目前所使用的24 hUp检测法相比,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检测具有操作方便、处理时间较短、相关性更强等优势,更适合在社区医院广泛应用。

该研究结果表明,尿ACR检测出的阳性率优于24 hUp检测,观察组随机尿ACR、Up与24 hUp检查结果水平均比对照组高,随机尿Up与24 hUp相关性比随机尿ACR与24 hUp相关性低,表明随机尿ACR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损害的敏感性与特异性都相对较好,同时证明了随机尿ACR与24 hUp值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综上所述,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检测可以替代24 h尿蛋白的检测,应用于诊断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有利于社区医院对2型糖尿病肾病进行门诊筛查和早期治疗,减轻患者家属糖尿病后期的经济负担,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颖,刘析,陈小丽.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药物的临床疗效与经济学评价[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2):262-264.

[2]  王志伟.尿蛋白/肌酐、24h尿蛋白及肾功能指标检测在慢性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处方药,2016,14(3):110-111.

[3]  張东艳,伍惠静,韩丽婧.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检测在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意义[J].当代医学,2019,25(6):21-23.

[4]  赵建军,朱武.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及尿微量清蛋白/肌酐比值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6,29(2):117-120.

[5]  史丽玲.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测定在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社区医学杂志,2016,14(22):40-41.

[6]  王帅,韦芳.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检查的临床研究[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6,5(3):180-182.

(收稿日期:2019-08-10)

猜你喜欢
肌酐尿蛋白比值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比值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及阈值确定(插图)
尿蛋白(+),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不同应变率比值计算方法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血肌酐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
双电机比值联动控制系统
血肌酐、胱抑素C、简化MDRD和Le Bricon公式在评估肾移植术后肾功能中的作用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