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CA时代大学数学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的探索

2019-12-25 01:24杜萍李希亮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21期
关键词:学习力平等

杜萍 李希亮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VUCA时代,为适应新的时代需求,需要变革新的教学理念,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灵活运用线上线下多种教学模式,并且引入阶段性、综合性考核方式,培养出具有强大学习力与新时代顺利接轨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VUCA时代;学习力;数学力;平等

【基金项目】校级教改项目,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线性代数教学中的应用编号:11688201815.

随着现代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这个时代有一个典型的特征,是变化的(Volatility),不确定的(Uncertain),复杂的(Complexity),模糊的(Ambiguit),也就是常说的VUCA时代,VUCA开始是一个军事用语,随后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社会,也是对现在社会的发展的一个精确描述.

在這个崭新的时代背景下,信息瞬息万变,不仅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还是模糊的,在这个特殊的阶段,作为高校的数学教师要如何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来更好地培育和引导我们的学生,我们培养的人才又该具有什么样的才智,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一往无前,与时代顺利接轨呢?

我们的宗旨是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新的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具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竞争能力,这就促使任课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随之改进,以顺应时代的需要.

这是一个深刻又艰难的问题,关键是学生学习力的培养,何谓学习力?学习力一个人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类似的,我们可以定义数学力,具有持续不断地学习数学的动力和毅力,并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的综合能力.

2014年,美国的一个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提出了在未来时代人才需具备的四个基本条件:灵活性(Flexibility),韧性(Resilience),多重智商(Multiple Intelligence),创造性(Creativity).2017年,党的十九大大报告提出发展素质教育,深入探讨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问题,这是国家对基础教育提出的设想,实际上,也是对未来人才的培养提出的新方向和新要求.

早在1988年召开的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来自美国的数学教育家就提出这样的观点:中学后的数学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使数学成为一门对怀着各种各样不同兴趣的学生都有吸引力的学科,要使大学数学对众多不同的前程都是一种必要的必不可少的预备.这个要求对当代大学数学教育依然成立.实际上就是对“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进行改革,使得这些课程对非数学专业的学生更具有吸引力和魅力,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和数学力,以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

我们目前面临的现状是: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日新月异,他们不再单一地通过上课来获取知识,线上线下教育模式也越来越丰富,这就导致教师的权威性和学生上课积极性有所下降;另一方面,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二本类院校学生平均入学水平较之以前有所下降.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主要是以线性代数为例,从改变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模式和改革考试方式这三个方面来考虑这个问题.

一、改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英国数学家Paul Ernest指出:教育改革首先要从教师的教育观念开始,改变教师的数学观是数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

线性代数是公共基础课,一般合班上课,100人左右.那么任课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对这些学生更具有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线性代数的内驱力,让他们潜意识中对参与线代课学习有一种美好的向往,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主要涉及教师教学理念的定位.说到底,大学生的教育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都可以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这是一种以感情为基础的合作关系,同时又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大程度的进步和发展空间,成长为具有强大学习力的新时代人才,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

首先,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互相尊重,这是有效教学的一个基础.现在的大学生较之以前有更强烈的自我认知,也暨需要得到别人对他们成长的认可和尊重.因此,任课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引导和鼓励他们.

其次,引导学生确定本学期的愿景,分享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就是常说的目标式教学.研究表明,如果我们明确了目标,潜意识里就会搜索尽可能多的资源来实现这个目标,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行为.我上课第一件事,就会告诉大家咱们班是整个学院数学成绩最好的,先给他们一个荣誉感,然后引导他们根据自己条件,把本学期课程的期望得分说出来,同时我也会标记到自己的平时记录单中,这个分数,从他们当全班同学面说出的这一刻起,就已经在他们的心里种上了一粒积极向上学习的种子!

当然仅仅有了目标还是不可以,还要引导他们一步步做计划,通过平时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通过最终的期末考试成绩可以看出,这个班的同学比同专业的平均分明显高出好几分,最关键的是,激起了他们上这门课的内在动力.

最后,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英国一个研究机构通过对一个研究生的脑电波做了一周的跟踪调查,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这名学生平时上课和看电视时脑波动曲线几乎是差不多的,比较平缓,而在独立做作业和实验的时候,波动比较大,这个实验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单纯直白式上课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培养人才的核心素养要求了,我们要不失时机地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设计有质感的问题,让每名学生参与到课题的讨论中来,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以上是关于教学理念方面的一些想法,在上课之前还有一些细节工作要准备,

生活需要仪式感,学习需要重视感,从第一次上课开始就要求大家准备一个心仪的专用课堂笔记本,让他们从心理上重视这门课,这个本子可以做笔记,可以做习题,也可以写自己对某个问题的感悟,每当翻开这个笔记,就有一股油然而生的成就感.

二、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再次升华为合作式、分享式的教学相长,使得教学更有效,更有趣.

现在工作都讲求有效性,若把这个理念应用到教学中,那就是课堂的有效性,即有效教学,它不仅包含教师一节课上课的内容量是多少,还包括这一节课学生从中领会、学习了多少,乃至以后的应用能力,而大学数学课堂内容量较大,这就使得原先固有的教学模式不再适合,促使新模式不断探索和发现.

美国学者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在初次学习两周之后的效果(以语言为例),学习分为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通过听讲、阅读、视听、演示等被动学习的方式,知识留存率分别为5%,10%,20%和30%,而通过讨论、实践和教授他人主动学习的方式,知识的留存率分别为50%,75%和90%,学校效果大大提升;由此可以看出,仅仅依靠课堂上的听讲、视听及演示的传统教学方式,取得的学习效果差强人意,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模式上不断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更多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激发整个班级的学习动力.

1.细化知识点,灵活运用多种线上资源.现在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如MOOC、微课、翻转课堂、SPOC、雨课堂等,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资源,能够灵活有效利用好这些资源,对上课的帮助很大.知识点可以通过小视频呈现出来,把录制的视频,尤其是难点视频和归纳总结类视频发到班级学习群里,方便同学们随时随地学习,如果有不同解法,也可以发到网上一起探讨和分享.

在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检验课程学习的有效性,如果每个同学提问就非常耽误时间,当堂测验是最好的选择,雨课堂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把所要做的题目发到网上,同学们再用微信传过来,现代的教学工具对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2.师生角色互换,合作式教学,增强学生学习成就感.如线代的矩阵计算,这部分知识相对简单,完全可以通过学生授课来实现(正式讲之前须先给我讲一遍,而且知识点已经细化,分到各班,由各班同学共同设计授课方案).这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经过验证,通过这种方式活跃了课堂氛围,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线代的兴趣,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2]

3.教學过程立体化,生动化.灵活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调节自己的语调,平和自己的心态.授课过程中某些简单的话语可以使用英语和幽默风趣的语言,调节课堂气氛,若是偶尔请教下学生英语单词效果更好,使得教学变得更加立体化,生动化,也更加有趣,从而吸引学生.

4.故事导入法:对概念和定理类知识点比较难理解的地方,以讲故事的形式将知识背景导入,引起学生兴趣,遵从透彻,多角度,多维度进行分析的原则,让同学们切实掌握,以便进行应用.

5.类比记忆法:授课过程中,线代这门课有的章节知识点多,要注意总结,如判断向量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定理和推论,内容晦涩难懂,有一个定理:大的向量组相性无关,任取一部分向量组也无关,而部分向量组线性相关,则大的向量组也相关;可简记作大无关,小也无关,小相关大也相关,类似于高数中正项级数敛散性比较判别法的规则,对比记忆.

6.及时表扬,突出榜样的力量:在授课过程中,设计有质感的问题,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让同学们在带着问题学习,事半功倍.作业认真优秀的或者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要及时表扬,这样既能使优秀的同学更努力,也使得其他同学有一个前进的目标[1][2].

三、过程性、阶段性综合考核方式

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检验学习效果的最佳方式就是考试了,最终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来组成,期末考试成绩就是卷面成绩,平时成绩分为加分项和减分项,加分项包括章节测验,课堂表现,作业,论文;减分项为:迟到,早退.每个同学采用“打工”的方式来获得,比如,章节测验得分高,平时成绩就高,课堂表现方面,你只有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就可以得分,跟打工一个道理,多劳多得.同学们为了取得更高的平时成绩,课堂上踊跃回答问题,积极表现,形成良性循环.

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的一系列变革,都是基于VUCA时代对人才的基本需求做出的努力,经过这样的努力,我相信我们的学生会逐渐成为有能力学习的人,有创造性的人,有韧性的人,也必将在将来成为国家需要的核心素养人才.

【参考文献】

[1]Robert J Sternberg,Wendy M Williams.教育心理学[M].张厚粲,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311-425.

[2]张英伯,曹一鸣.数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00-226.

猜你喜欢
学习力平等
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习力的论证研究
谈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三种”策略应用
轻摆渡,济江川
基于思维的可视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浅析电影《末路狂花》
情人的烦恼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