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玥
[摘要] 目的 探析对接受胰岛素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习惯养成教育的延续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8年2月—2019年3月间收治的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2例,并按随机法分配对照组41例、研究组41例,针对其胰岛素治疗依从性,对照组予常规出院指导干预,而研究组施以习惯养成教育的延续护理干预,比较兩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胰岛素相关知识评分、治疗依从性较高,血糖值相关指标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胰岛素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施以习惯养成教育的延续护理,可有效地提升其健康知识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及降低其血糖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老年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习惯养成教育;延续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11(a)-0135-02
近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慢性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以2型糖尿病尤为明显,严重影响该类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1]。相关研究表明,加强该类患者胰岛素治疗,可稳定血糖值,预防诸多并发症发生,但该类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意识较差,其胰岛素治疗依从性并不理想,亦影响着临床治疗效果[2]。习惯养成教育是一种指导个人正确行为习惯的训练,延续护理则为医院服务转移到家庭的模式,将两种方法相结合,利于改善其治疗依从性[3]。该文研究对该类患者施以习惯养成教育的延续护理,现分析2018年2月—2019年3月间该院收治的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2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抽取对象为来该院就诊的8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按随机法分两组,分别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胰岛素治疗,经相关检查均符合WHO糖尿病[4]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年龄在60~75岁之间,均知晓该次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意识不清者或患有精神类疾病者;②中途退出者;③合并重要器官疾病者。此外,该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研究组男女比率为21:20,年龄为60~75岁,平均(68.52±3.85)岁;文化程度情况:有16例为初中或中职,12例为高中或高职,13例为本科或大专及以上。而对照组男女比率为20:21,年龄为60~74岁,平均(67.85±3.72)岁;文化程度情况:有15例为初中或中职,11例为高中或高职,15例为本科或大专及以上。比较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予对照组常规出院指导,如定期进行电话随访等,而研究组施以习惯养成教育的延续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首先成立专门的延续护理小组,并为每例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档案内容包括其一般资料、病情及胰岛素治疗和使用情况等,由此了解其健康教育的需求,为其针对性制定个人延续护理方案。②在出院前1~2 d,在常规饮食、运动干预的基础上,详细对其及家属进行胰岛素治疗的健康宣教,还借助模具、现身说法等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正确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步骤,同时在指导结束后还进行考核、点评,以及时纠正其错误操作。对于年龄较大者,需重点指导、考核其家属操作,以使其熟练掌握注射方法。③习惯养成教育:由心理咨询师与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胰岛素正确治疗的重要性,并采取多种养成方法干预,如相反习惯训练法、随身携带记录卡,对其不良行为进行打钩,并加强纠正意识,还可利用迎合兴趣法、自我检查法等,帮助其养成良好的习惯;或是家属心理暗示法,在家属的监测奖励下,激励患者良好习惯的养成。④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家庭随访或预约其门诊随访,对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进行测评或其自我评价,增加其自我护理意识。
1.3 观察指标
在干预前后利用血糖仪测量其血糖相关指标水平如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此外,利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胰岛素相关知识、治疗依从性评分情况,该问卷共有18个项目,主要内容为胰岛素注射前洗手、安装胰岛素笔芯、注射前排气、注射前皮肤消毒等,对其是否认识、正确掌握及使用进行评估,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其胰岛素相关知识评分、治疗依从性越佳,反之越差。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糖相关指标水平情况
干预前两组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较低,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胰岛素相关知识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情况
干预前两组胰岛素相关知识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较高,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当前临床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以稳定、控制其血糖值为原则,如注射胰岛素治疗,但该类患者因多种因素如自我管理意识、疾病治疗知识较差等影响,其出院后胰岛素治疗依从性较低,有不按时或停药现象,导致血糖控制不稳定[5]。为改善该问题,该文研究对该类患者施以习惯养成教育的延续护理,利用两种方法相结合,在延续护理中重点干预其习惯养成教育,利用多种习惯养成方法如相反习惯训练、迎合兴趣法、自我检查法及心理暗示等,可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其不良行为,并及时进行纠正。与此同时,将该类方法应用到延续护理中,可引导患者加强自我管理意识,自觉改变不良行为习惯,以提高其胰岛素相关知识、治疗依从性,进而确保胰岛素治疗的有效性。该文研究显示,干预后研究组胰岛素相关知识、治疗依从性评分明显提升,且血糖值水平明显下降,与同期干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施以习惯养成教育的延续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秀文.系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5):203-204.
[2] 倪燕丹.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的影响评估[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1):243-244.
[3] 杨贵云,赵梅珍,郑超,等.基于习惯养成教育的延续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9):2691-2695.
[4] 李晶晶,廖晓琴,吴荣.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5):186-189.
[5] 张晋芳,董红岩,高胜龙.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更换胰岛素注射针头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8,25(19):2572.
(收稿日期:2019-08-06)